第二节 正常和异常血管超声多普勒表现

一、胸主动脉正常和异常血管超声表现
(一)正常表现

升主动脉、主动脉弓平均内径为(2.6±0.3)cm,有个体差异。

(二)异常表现
1.主动脉夹层
(1)直接征象:

主动脉内径增宽;管腔内可见撕裂内膜回声,随心动周期有明显规律的活动,内膜片将主动脉分为真、假双腔结构;真腔内彩色血流鲜亮,频谱形态尚正常,假腔内彩色血流充盈暗淡或不显色,频谱形态失常。有时假腔内充满低回声,无血流充盈;破口,真假腔间有相通的血流信号;钙化内膜中心移位。

(2)伴发征象:

主动脉瓣病变;扩张的主动脉压迫左心房;心包积液;室壁运动障碍。

2.真性主动脉瘤
(1)直接征象:

主动脉局限性管腔扩张,内径为相应部位正常内径的1.5倍以上;瘤壁即为主动脉壁;有时看见瘤腔内有附壁中低回声附壁血栓;瘤体内有自发显影,彩色血流充盈呈涡流。

(2)间接征象:

邻近组织器官受压迫的征象;合并瓣膜病变。

3.假性动脉瘤(多见于胸降主动脉)

正常主动脉壁出现连续性中断,周围有低、无回声区包绕。该低、无回声区内彩色血流呈涡流,并通过上述连续性中断与主动脉相连,并可见血流相通。瘤壁回声与正常主动脉壁不同,厚薄不一,回声不均。在通道处取脉冲多普勒为双期双相动脉频谱,流速常<100cm/s。

4.大动脉炎

受累的主动脉管壁弥漫性不规则增厚,管壁僵硬;管腔狭窄,管腔内彩色血流充盈缺损;管腔狭窄处流速增快,频谱形态失常。

大动脉炎病变范围较广,呈节段性分布,累及最多的是主动脉弓的分支头臂动脉,患者往往以头臂血管狭窄引起血流动力学改变为首发症状来就诊。

5.主动脉缩窄
(1)超声表现:

胸骨上窝主动脉弓长轴切面显示主动脉峡部局限性缩窄,狭窄区管壁回声增强,通常可见缩窄后管腔扩张;管腔缩窄处彩色血流明显充盈缺损并呈花彩血流,缩窄远端可见湍流信号;采用脉冲或连续多普勒于缩窄处可探及高速湍流频谱。

(2)诊断标准:

缩窄处残余内径/腹主动脉内径<0.5提示重度狭窄;连续多普勒测量缩窄处最大瞬时压差≥40mmHg;舒张期缩窄处血流峰值速度减半时间>100ms;腹主动脉最大流速/缩窄处最大流速(缩窄指数)≤0.25。

二、腹部血管正常和异常超声表现
(一)正常表现

腹主动脉内径由上至下逐渐变细,肾动脉水平以上的腹主动脉正常内径为2.0cm,肾动脉水平以下的腹主动脉正常内径<2.0cm。在纵轴切面,由于后方腰椎生理曲度,主动脉有时略呈弧形。

(二)异常表现
1.腹主动脉硬化性疾病(图2-1)超声表现
图2-1 腹主动脉远端管腔扩张,巨大溃疡斑块形成
A.横切面管腔右前壁可见中低混合回声斑块,斑块表面不光滑,纤维帽增厚伴钙化,箭头示纤维帽破裂;B.CDFI箭头示血液进入斑块内

腹主动脉内膜增厚不光滑;管壁可见低、等、强回声斑块,斑块表面常不规则,可形成溃疡,继发血栓形成;管腔内彩色血流充盈缺损,直径狭窄率为残余内径/相对正常段内径;管腔明显狭窄处可见花彩血流,流速增快,频谱阻力增高;管腔闭塞时,腔内充满不均质中等回声,未见明显血流信号充盈,周围可见侧支动脉形成。腹主动脉闭塞常见于肾动脉或肠系膜下动脉水平以下。

2.腹主动脉真性动脉瘤超声表现

腹主动脉管腔扩张,内径为相应部位正常内径的1.5倍以上,或内径≥30mm;扩张段形态各异,常明显迂曲;瘤体内常有附壁血栓,回声因机化程度不同而异;瘤壁常有强回声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瘤体内彩色血流充盈呈涡流,频谱形态失常。由于腹主动脉形态等多种因素影响,CT和超声对腹主动脉瘤的测量可能出现差异,应结合两者进行分析。

腹主动脉瘤筛查建议见表2-2。

表2-2 腹主动脉瘤筛查建议
注:AAA:腹主动脉瘤;TTE:经胸超声心动图

无症状的主动脉扩张或AAA患者处理建议见表2-3。

表2-3 无症状的主动脉扩张或AAA患者处理建议
3.腹主动脉假性动脉瘤超声表现

正常腹主动脉壁出现连续性中断,周围有低、无回声区包绕,该低、无回声区内彩色血流呈涡流,并通过上述连续性中断与腹主动脉相连,并可见血流相通;瘤壁不是动脉壁,厚薄不一,回声不均;瘤体内可见附壁血栓,回声因机化程度不同而异;在通道处测量脉冲多普勒为双期双相动脉频谱。

4.腹主动脉夹层超声表现

腹主动脉管腔可扩张;管腔内可见撕裂内膜回声,并随血流摆动。应当注意的是,有些内膜有分离而无撕裂,血流进入管壁内,似血栓形成,因仔细辨别强回声内膜结构;管腔被分为真、假双腔。真腔偏大,彩色血流鲜亮,流速快。假腔偏小,彩色血流充盈暗淡,流速慢,频谱形态失常;观察内脏分支动脉是否受累。

三、腹部内脏动脉及静脉正常和异常超声表现
(一)正常表现
1.腹腔干

正常内径0.8~0.9cm;流速介于100~150cm/s,通常<200cm/s;阻力偏低,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0.5~0.7;频谱为单相。

2.肠系膜上动脉

空腹时正常内径0.60cm;流速<250cm/s;空腹为高阻血流,RI>0.8,频谱为双相;餐后为低阻血流,RI<0.8,频谱为单相。

3.肾动脉

正常内径0.5~0.7cm;流速70~130cm/s;阻力偏低,RI<0.7;频谱为单相。叶间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peak systolic velocity,PSV)30~40cm/s,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nd diastolic velocity,EDV)12~15cm/s,为低阻血流。

4.肠系膜下动脉

与肠系膜上动脉相同,餐后低阻血流出现较晚(因肠系膜下动脉向结肠供血)。

(二)异常表现
1.腹腔干、肠系膜上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超声表现

管壁回声增强,管壁增厚,管腔内可见偏心性粥样硬化斑块,彩色血流充盈缺损,明显狭窄时看见花彩,局部流速增快,频谱阻力增高。

判断动脉狭窄的标准:腹腔干收缩期峰值流速>200cm/s;肠系膜上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270cm/s;肠系膜上动脉/腹主动脉流速比值>3.5。

2.肠系膜上动脉夹层(图2-2)超声表现
图2-2 肠系膜上动脉夹层
A.纵切面;B.横切面示:肠系膜上动脉夹层,真腔位于背侧,管腔纤细,假腔(箭头)位于腹侧,伴血栓完全形成

管腔扩张;可见内膜回声、双腔结构;假腔内常有血栓形成,部分或完全充填;真腔纤细,管腔狭窄,流速增快,频谱形态失常;破口不易显示。

3.正中弓状韧带综合征超声表现

呼气时,正中弓状韧带压迫腹腔干导致管腔狭窄,流速增快;吸气时,流速明显减慢。

4.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急性)超声表现

肠系膜上静脉管腔扩张;管腔内可见低回声绝大部分至完全充填;彩色血流明显充盈缺损,或未见明显血流充盈。

5.肾动脉狭窄(图2-3)超声表现
图2-3 肾动脉狭窄
A、B.患者右侧肾动脉(R-RA)管腔狭窄(箭头所示),彩色血流充盈缺损,局部流速增快至219.3cm/s,频谱阻力增高;C、D.另一位患者右肾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右肾动脉起始段可见强回声支架(箭头所示),其内彩色血流充盈良好

管腔狭窄处彩色血流充盈缺损,明显狭窄处呈花彩血流;管腔狭窄处流速增快,频谱形态失常,阻力增高;患侧肾脏体积缩小,肾长径<9cm,或较健侧小1.5~2cm;肾动脉常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动脉硬化),部分患者表现为弥漫性管壁增厚(大动脉炎),部分患者表现为肾动脉中远段狭窄伴管腔扩张,或夹层伴血栓形成(肌纤维发育不良)。

肾动脉狭窄≥60%诊断标准:狭窄处峰值流速≥180cm/s;RAR≥3.5;叶间动脉加速度时间≥0.07s,RI<0.5。叶间动脉加速度时间≥0.07s预测肾动脉狭窄≥70%诊断效果最佳;RI<0.5对大动脉炎和肌纤维发育不良造成的肾动脉狭窄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而对动脉硬化性肾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不大。

6.肾静脉血栓形成超声表现

肾静脉管腔内未见明显血流信号充盈;肾动脉舒张期出现反相血流,符合收缩期血流进入而没有净流量;肾静脉或下腔静脉内可能发现血栓形成。

四、下腔静脉正常或异常超声表现
(一)正常表现

下腔静脉横断面呈椭圆形,前后径<左右径,肝后段正常前后径1.0~1.3cm,左右径2.0~2.4cm;近心段血流随呼吸和心动周期而变化,频谱为三相波,有时为多相,远心段受心脏舒缩影响较小,频谱为连续前向血流(图2-4)。

图2-4 纵切面示下腔静脉近段
(二)异常表现

布加综合征超声表现:

(1)肝静脉改变:

受阻的肝静脉可以是一条或多条,其超声表现取决于梗阻范围及程度。未受阻的肝静脉内径正常,或由于接受回流受阻的肝静脉血流,而呈代偿性扩张,管腔内回声正常,血流通畅。肝段下腔静脉阻塞时,肝静脉开口水平以上下腔静脉阻塞,肝静脉回流受阻,肝静脉内径增宽,内径>1.0cm,管腔内可见自发显影,肝静脉流速及频谱形态异常。膜性阻塞常位于肝静脉开口处,可见膜样回声,受累肝静脉内径增宽,其与通畅肝静脉间可见不规则交通支静脉形成,病变处彩色血流充盈缺损并呈花彩血流,流速增快,频谱形态失常。血栓或癌栓形成时,肝静脉管腔内可见低至等回声充填,彩色血流明显充盈缺损,或无血流充盈。外压性狭窄或闭塞改变,周围可见造成压迫的肿物。

(2)下腔静脉改变(图2-5):
图2-5 肝段下腔静脉占位
A.纵切面;B.横切面,箭头示下腔静脉肝段内类圆形实性占位

下腔静脉膜性阻塞时,肝段下腔静脉内或入右房处可见线样或条状强回声;血栓或癌栓形成时,下腔静脉管腔内可见低至等回声充填;外压性改变常由肝尾状叶淤血明显增大所致。

下腔静脉受阻时的共同表现为:下腔静脉闭塞段无血流充盈,狭窄处血流充盈缺损呈花彩,局部流速增快,频谱形态失常,受阻远段下腔静脉管腔不同程度扩张,内径>2.4cm,管腔内可见自发显影。

(3)肝内及肝周侧支循环建立:

①单纯肝静脉病变:主要为肝静脉间形成交通支分流,表现为肝静脉间可见不规则管状无回声,走行紊乱,血流沿肝静脉间的交通支流向未受阻的肝静脉、副肝静脉并回流入下腔静脉,同一切面不同肝静脉的血流充盈颜色不同;②下腔静脉或混合型病变:完全梗阻时,下腔静脉血流经肝静脉回流入右心房,途径复杂多样。

五、颈部血管正常和异常超声表现
(一)正常表现(图2-6)
图2-6 正常颈动脉、椎动脉超声表现
1.颈动脉

纵轴观正常血管壁为双层结构,分别为内中膜和外膜,超声测量内中膜正常厚度为0.5~0.9cm。正常血管管腔内为低回声,彩色血流为全心动周期内持续向前的搏动血流,频谱为搏动性,颈总动脉阻力介于颈内、颈外动脉间,颈内动脉为低阻力型频谱,颈外动脉为高阻力型频谱。

2.椎动脉

椎间段血管较平直,收缩期双峰,舒张期持续正向血流。多数患者为一侧椎动脉优势,通常为左侧,优势椎动脉流速高,非优势椎动脉阻力高。一侧椎动脉内径均匀性偏细,内径小于对侧50%以上或内径≤2.5mm者,即为椎动脉发育不良。

(二)异常表现
1.颈动脉狭窄或闭塞(动脉粥样硬化)超声表现

管壁可见内中膜增厚、粥样硬化斑块,常见于颈总动脉分叉处;斑块形成处管腔内彩色血流充盈缺损,管腔明显狭窄处彩色血流明显充盈缺损并呈花彩,闭塞时无血流充盈;当管腔狭窄>50%时,可在狭窄处及远端探测到明显的流速改变,频谱形态失常。

(1)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特征描述:

①二维灰阶超声显示回声(低至强回声)、表面(光滑至溃疡形成)及质地(均质至不均质);②血管超声造影后,表现为由周边向内部呈密度较高的点状及短线状增强的斑块被认为是易损斑块,表现为无增强或周边及内部呈稀疏点状增强的斑块被认为是稳定斑块。

(2)颈内动脉狭窄或闭塞的诊断标准:

目前国际采用的标准是2003年美国放射年会超声会议公布的标准(表2-4)。

表2-4 颈动脉狭窄超声诊断标准
2.椎动脉狭窄或闭塞(动脉粥样硬化)超声表现

椎动脉起始段内中膜增厚,可见粥样硬化斑块;管腔内彩色血流充盈缺损;局部流速增快,频谱形态失常,阻力增高;椎间段流速低,频谱低平。

椎动脉狭窄等评判国内外尚无统一标准,目前采用参考诊断标准(表2-5)。

表2-5 椎动脉起始段狭窄诊断标准
3.非粥样硬化性颈动脉疾病

非粥样硬化性颅外颈动脉病变包括动脉瘤、颈动脉体瘤和夹层,较为罕见。颈动脉瘤可见管腔瘤样扩张;颈动脉体瘤则为颈动脉周围富血供的低回声实性包块,挤压颈内、颈外动脉,形成典型“杯口征”;颈动脉夹层可见内膜片及双腔结构,假腔可能会有血栓形成。

六、上肢血管正常和异常超声表现
(一)正常表现

动脉管壁较厚,有弹性,静脉管壁较薄,有压缩性,管腔内为无回声。使用高分辨率探头,可显示动脉管壁三层结构,可见静脉瓣膜及腔内自发显影。在静息状态时动脉为三相波,运动后组织充血,则表现为舒张期血流增多。静脉为单一方向回心血流,频谱随呼吸规律变化,越接近上腔静脉,频谱越易受心脏搏动影响。

(二)异常表现
1.锁骨下动脉狭窄或闭塞超声表现

锁骨下动脉起始段可有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或为管壁较均匀性增厚(大动脉炎),或为先天血管畸形;管腔狭窄处彩色血流充盈缺损,可有花彩血流,闭塞时无血流充盈;管腔狭窄处可测得高速血流,频谱形态失常,阻力增高。

锁骨下动脉狭窄程度分级:①直径狭窄率<50%时,局部流速稍高于健侧,频谱形态正常,当直径狭窄率接近50%时,患侧椎动脉收缩峰出现小切迹。②直径狭窄率为50%~69%时,局部流速高于健侧,频谱形态失常,患侧椎动脉收缩期达峰时间延长,伴切迹加深或低速逆转血流信号,健侧椎动脉流速相对增快。③直径狭窄率为70%~99%时,局部流速明显升高,频谱形态失常,患侧椎动脉出现典型的振荡型频谱。当直径狭窄率90%时,患侧椎动脉以负向血流为主,舒张期正向血流信号微弱。④锁骨下动脉起始段闭塞时,管腔内充满不均质回声,无血流信号充盈,闭塞段以远可探及低速低阻血流信号,患侧椎动脉血流反向。

提示:锁骨下动脉窃血分为:隐匿型窃血、部分型窃血、完全型窃血。

2.上肢动脉栓塞超声表现

常发生于肱动脉、桡动脉和尺动脉。动脉管腔结构显示较清晰,管腔内可见低回声部分或完全充填,彩色血流明显充盈缺损或无血流充盈。

3.上肢动静脉瘘(图2-7)超声表现
图2-7 上肢动静脉瘘
A.患者右上肢血管畸形,右肩部皮下可见多发动静脉瘘,瘘口难以显示;B.患者PCI术后3年,箭头示桡动静脉瘘口宽0.29cm

动脉与其伴行静脉间可见异常通道,瘘口常可清晰显示;瘘道近心端动、静脉内径增宽,瘘道远心端动脉内径相对变细;瘘口处可见花彩血流,频谱为双期连续动脉湍流频谱;瘘道近心端动脉流速明显增快,频带增宽,呈高速、低阻单相血流频谱,瘘道远心端动脉流速减慢;瘘道近心端静脉出现动脉化血流频谱。

提示:先天因血管发育异常引起的动静脉瘘,瘘口常为多发,显示困难;后天多因创伤引起的动静脉瘘,瘘口常为单发,较易显示。

4.上肢深浅静脉血栓形成超声表现

病变静脉管腔扩张,腔内可见实质性回声部分或完全充填,探头加压管腔不可消失,急性期血栓为低回声,随血栓不断机化,回声逐渐增强;管腔内彩色血流不规则充盈缺损或无血流充盈;血栓引起梗阻明显时,频谱期相性及增强信号明显减弱。

七、下肢血管正常和异常超声表现
(一)正常表现

动脉管壁较厚,有弹性,静脉管壁较薄,有压缩性,管腔内为无回声。使用高分辨率探头,可显示动脉管壁三层结构,可见静脉瓣膜及腔内自发显影。动脉为三相血流,频谱为三相波,静脉为单一方向回心血流。

(二)异常表现

1.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图2-8)超声表现 管壁可见内中膜不规则增厚,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特别是钙化斑块,有时看见动脉管壁钙化,多见于糖尿病患者小腿血管;管腔内彩色血流充盈缺损,狭窄处可见花彩血流,闭塞处无血流充盈,通常在闭塞段近端及远端可见侧支动脉;狭窄处流速增快,频谱形态失常,阻力增高。

图2-8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A.箭头示股腘动脉移行段后壁可见巨大强回声斑块,凸向腔内,导致管腔狭窄;B.箭头示管腔内彩色血流明显充盈缺损并呈花彩

下肢动脉狭窄或闭塞的诊断标准见表2-6。

表2-6 下肢动脉狭窄和闭塞的超声诊断标准
注: 病变处与相邻近端正常动脉段相比

2.急性下肢动脉栓塞超声表现 病变部位动脉管腔内可见实质性回声,回声通常偏低,大部分为完全阻塞,栓塞近端较整齐;管腔完全阻塞时,彩色血流于栓塞部位突然中断,于中断处出现红蓝血流。管腔不完全阻塞时,彩色血流不规则充盈缺损;管腔不完全阻塞时,病变节段内血流速度较快,病变远段血流频谱呈低速低阻,单相连续性。

3.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超声表现 常表现为腘动脉以远动脉内膜弥漫性不均匀增厚,粗糙不平呈“虫蚀样”,病变呈节段性改变,而下肢近心端动脉结构往往正常;动脉不完全闭塞时,管腔内彩色血流不规则充盈缺损,血流纤细或为断续点状血流充盈,动脉完全闭塞时则无血流充盈;频谱为单相波,收缩期峰值流速、平均流速及加速度均明显减弱,频带增宽。

4.下肢动脉瘤

(1)真性动脉瘤超声表现:①病变的动脉管腔呈梭状或囊状扩张,瘤壁即为动脉壁,内壁常不光滑,可见粥样硬化斑块及附壁血栓等;②动脉瘤内彩色血流充盈呈涡流;③瘤颈内可见高速低阻血流频谱,瘤体远端动脉流速减慢,频谱负波明显减低。

(2)假性动脉瘤超声表现:①动脉周围可见无回声区,形态欠规则,边界不清,其内可有附壁血栓回声,并可见自发显影,该无回声区与动脉间可见通道;②通道处可见花彩血流,上述无回声区内彩色血流充盈呈涡流;③通道处可探及双期双相“进出”动脉频谱。

(3)夹层动脉瘤超声表现:①管腔内可见内膜回声及双腔结构,分离的内膜随心动周期规律摆动;②假腔内常可见血栓回声部分或完全充填;③真腔内血流鲜亮,假腔内血流暗淡,若假腔血栓完全充填时,则无血流充盈;④真腔内为层流,流速与正常段基本相同,假腔内血流紊乱、缓慢,频谱形态失常。

5.下肢深浅静脉血栓形成(图2-9)超声表现 病变静脉常有管腔扩张,腔内可见实性回声部分或完全充填,探头加压管腔不可完全消失或不消失(急性期血栓为低回声,随机化程度增加,回声逐渐变强);管腔完全阻塞时,无血流充盈,周围常有侧支静脉形成,管腔部分阻塞时,彩色血流明显不规则充盈缺损;深静脉病变广泛时,患肢静脉频谱期相性及增强信号明显减弱;血栓累及静脉瓣膜时,会导致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图2-9 下肢静脉血栓
A.横切面箭头示腓静脉深支管腔内充满不均质中低回声,探头加压管腔不消失,未见明显血流信号充盈;B.纵切面箭头示小腿肌间静脉丛管腔内充满不均质低回声,探头加压管腔不消失,未见明显血流信号充盈

6.下肢静脉瓣膜功能不全超声表现 病变静脉常有管腔迂曲扩张,管壁光滑或增厚;管腔内彩色血流充盈良好;嘱患者做Valsalva动作或挤压小腿肌肉后迅速放开,管腔内可见逆向血流信号。

对大隐静脉曲张高位结扎剥脱术后的患者进行复查,需仔细检查是否有功能障碍的再生浅静脉,交通支是否有反流。

7.下肢动静脉瘘(请参考上肢动静脉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