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颅内压增高症影像诊断(第2版)
- 李联忠 徐文坚 刘吉华等
- 4621字
- 2020-08-28 06:52:00
第四节 脑血管
脑是人体内新陈代谢最旺盛的结构,故其血液供应非常丰富。尽管人脑的重量仅占体重的2%,但其耗氧量却占全身总耗氧量的20%,脑的血流量约占心搏出量的1/6。各种因素引起的脑供血不足或中断超过一定的时间,就可导致脑神经细胞缺氧甚至坏死,造成严重的神经精神障碍直至死亡。
一、脑动脉系统
脑的动脉来源于颈内动脉和椎动脉。前者供应大脑半球的前2/3和间脑前部;后者供应大脑半球后1/3、间脑后部、小脑和脑干。两者供应范围大致以顶枕沟为界,分别称颈内动脉系和椎基底动脉系的分布区。两系动脉的分支可分为皮质支和中央支,皮质支供应大脑皮质及其深面的髓质,中央支供应基底核、内囊和间脑等。由椎基底动脉系统供给(图1-4-1~图1-4-3)。
图1-4-1 大脑半球外侧动脉
1.中央沟动脉 2.中央前沟动脉 3.中央后沟动脉 4.额底动脉 5.大脑中动脉 6.颞前动脉 7.顶后动脉 8.角回动脉 9.颞后动脉 10.颞中间动脉
图1-4-2 大脑半球内侧面动脉
1.胼胝体周围动脉 2.中央旁动脉 3.楔前动脉 4.顶枕支 5.距状沟支 6.大脑后动脉 7.颞后支 8.颞中间支 9.颞前支 10.额后内侧支 11.额中间内侧支 12.胼胝体缘动脉 13.额前内侧支 14.额底内侧动脉 15.大脑前动脉 16.大脑中动脉
图1-4-3 颈内动脉-椎基底动脉
1.内纹动脉 2.豆纹动脉 3.脉络丛前动脉 4.迷路动脉 5.椎动脉 6.前交通动脉 7.大脑前动脉 8.眼动脉 9.颈内动脉 10.大脑中动脉 11.后交通动脉 12.大脑后动脉 13.小脑上动脉 14.基底动脉 15.脑桥动脉 16.小脑下前动脉
(一)颈内动脉系统
颈总动脉于甲状舌骨水平分出颈内动脉,颈内动脉沿咽侧壁上行至颅底,经颈内动脉管和破裂孔入颅腔。在蝶骨动脉沟内弯向上行,在蝶鞍底水平弯向前行而走行于鞍旁的海绵窦内,于前床突处出海绵窦,并分出大脑前、中动脉。通常将颈内动脉分为四段:C1段,为颈内动脉颅外部分;C2段,为颈内动脉位于颞骨岩部的颈内动脉管内的部分;C3段,即海绵窦段,位于海绵窦内,被海绵窦内膜所包围;C4,也称床突上段,位于前、后床突上方。临床上常将C3、C4段合称为颈内动脉虹吸部。
颈内动脉陆续发出分支由近而远主要有:
1.眼动脉
在颈内动脉出海绵窦处发出,与视神经一道向前经视神经孔入眶腔。其主要分支有视网膜中央动脉等,供应视网膜和眼球的血液。
2.后交通动脉
为颈内动脉与基底动脉相互沟通的动脉。在视交叉的外侧由颈内动脉发出,长约1.5cm,沿乳头体外侧后行,并与大脑后动脉吻合。
3.脉络膜前动脉
在后交通动脉稍上方由颈内动脉发出,管径较细小,行走于颞叶钩回与大脑脚之间,沿视束内侧向后外走行,沿海马裂进入侧脑室下角。供应侧脑室脉络丛、海马、视束、纹状体、外侧膝状体、灰结节、乳头体、尾状核、杏仁核、丘脑腹外侧核、黑质、红核、内囊和大脑脚。
4.大脑前动脉及前交通动脉
大脑前动脉在视交叉外侧由颈内动脉发出。向内走行并与对侧大脑前动脉接近,借前交通动脉相连。主干在大脑半球内侧呈弓形向上向后,发出许多分支,供应半球内侧面,顶枕裂之前的区域及半球外侧面的额上回和额中回、中央前回、中央后回的上1/4、顶上小叶和顶下小叶、基底节和内囊前肢等区域血液。大脑前动脉的主要分支包括:眶动脉、额极动脉、胼周动脉、胼缘动脉和前穿动脉。
5.大脑中动脉
为颈内动脉的直接延续及主要分支,向后外进入大脑外侧裂,沿此裂向上向后走行,并发出许多分支。其皮质支和中央支主要供应大脑半球背外侧面,包括额中回以下,中央前、后回下3/4、顶下小叶、额上回、纹状体和内囊等广大区域。此区域内有运动中枢、语言中枢、听觉中枢、感觉中枢等重要结构,若发生供血故障,将产生偏瘫、失语及感觉障碍等严重症状。大脑中动脉的主要分支有额眶动脉、中央沟前动脉、中央沟动脉、顶前动脉、顶后动脉、角回动脉、颞后动脉、颞前动脉及豆纹动脉等。
(二)椎基底动脉系统
通常椎动脉发自锁骨下动脉,向上穿行于第6至第1颈椎横突孔经枕骨大孔入颅。左右椎动脉沿延髓腹侧面向中线接近,在脑桥延髓交界处合为一根基底动脉,沿脑桥基底沟上行,至脑桥上缘分出左、右大脑后动脉。椎基底动脉的主要分支有:
1.小脑后下动脉
由椎动脉于橄榄体水平处发出,为椎动脉颅内段最大的分支,绕橄榄体行向脊髓背上方,发出延髓支、小脑支和脉络膜支,供应延髓背外侧面、小脑蚓部、小脑半球后下部和第四脑室脉络丛等区域。
2.小脑前下动脉
自基底动脉下段发出,向外行,分支供应小脑下面前外侧部、脑桥、延髓及小脑齿状核等。此外,小脑前下动脉的分支还有内听动脉,内听动脉有时可直接发自基底动脉,随面与听神经入内耳孔,于内耳道底分为前庭支和耳蜗支,供应内耳。内听动脉似为一功能性终末动脉,其血流的减少可产生平衡障碍,引起恶心、呕吐、眩晕等症状,常可反映椎基底动脉系疾病的早期迹象。
3.脑桥支
有数条自基底动脉中段发出,横行走向,供应脑桥及邻近的脑结构。
4.小脑上动脉
自基底动脉上段发出,向外上绕大脑角而至小脑上方,供应小脑上部。
5.大脑后动脉
为基底动脉的主要分支。在脑桥上缘水平自基底动脉发出,绕大脑角由侧面转至背侧面,越过海马回沟,入海马,向后直行至胼胝体压部下方,之后越过海马回后部入距状裂。其主要分支包括:脉络膜后动脉、颞下动脉、颞下中动脉、颞下后动脉、距状裂动脉、顶枕动脉和数根中央支动脉。主要供应枕叶内面及下面、颞叶下面、颞下回、枕叶外侧面一部分及部分间脑和内囊。
(三)脑底动脉环
两侧的大脑前动脉、颈内动脉与大脑后动脉借前、后交通动脉互相连接成环状,称脑底动脉环,也称大脑动脉环或Willis环。在脑底动脉环附近,动脉发出一些小支进入半球深部,这些小动脉称中央动脉。发自大脑前、中动脉的中央动脉供应纹状体、丘脑和内囊。脑底动脉环在病理条件下,特别在部分血管闭塞时,对维持脑的血液供应有一定的作用。
二、脑静脉系统
脑的静脉多不与动脉伴行,分为浅静脉及深静脉两部分。浅静脉引流皮质和皮质下髓质血液;深静脉引流脉络丛、深部髓质、基底节、丘脑和中脑的血液,它们之间有广泛的吻合(图1-4-4、图1-4-5),但最终都是通过硬脑膜窦汇入颈内静脉。
图1-4-4 大脑浅表静脉
1.大脑上静脉 2.上吻合静脉 3.下吻合静脉 4.大脑中浅静脉 5.大脑下静脉 6.上矢状窦 7.横窦
图1-4-5 大脑深部静脉
1.透明隔前静脉 2.透明隔后静脉 3.大脑内静脉 4.胼胝体背侧静脉 5.胼胝体后静脉 6.大脑大静脉 7.蚓上静脉 8.蚓下静脉 9.小脑半球下静脉 10.脑桥中脑静脉 11.岩部静脉 12.脑桥静脉 13.延髓静脉 14.第四脑室外侧隐窝静脉
(一)浅静脉
是指大脑和小脑的皮层静脉。
1.大脑上静脉
位于大脑半球的表面,每侧有7~10条,在蛛网膜下腔由下向上走行,在近矢状窦处穿出蛛网膜至硬脑膜下腔,然后注入上矢状窦,位于硬脑膜下腔的一段称桥静脉。其收集大脑背侧面和内侧面的静脉血液。
2.大脑中浅静脉
始于大脑外侧裂,斜向前下方大脑底面,汇入海绵窦。大脑中浅静脉与大脑上、下静脉有两条较大的吻合支即上吻合静脉(Trolard静脉),位于中央沟或其附近与上矢状窦相沟通,下吻合静脉(Labbe静脉),位于颞叶外面行向后下,与横窦相沟通。
3.大脑下静脉
始于大脑半球外侧面及底面,约2~4条,收集颞叶大部及枕叶侧面下部血液,流入横窦或岩上窦。
4.小脑浅静脉一般分为小脑上静脉及下静脉两组。
小脑上静脉与大脑大静脉、直窦、横窦和岩上窦相互吻合;小脑下静脉则注入岩下窦、横窦及枕窦。
(二)深静脉
是指位于脑结构深面的静脉,主要引流大脑半球深部结构、脑室脉络丛和间脑静脉血。
1.丘纹静脉
位于尾状核及丘脑之间的终沟内,向前内行走,于室间孔后缘成锐角弯向内后方移行为大脑内静脉,主要接受丘脑、基底节、侧脑室周围髓质的血液。
2.隔静脉
由4~5条小支汇合组成,于侧脑室顶向内行,沿透明隔斜向后下与大脑内静脉起始部相连接。主要接受胼胝体、透明隔及额叶深面静脉血。
3.脉络膜静脉
主要接受脉络丛和海马区的静脉血,在室间孔处与丘纹静脉和隔静脉汇合成大脑内静脉。
4.大脑内静脉
在室间孔后方由隔静脉与丘纹静脉合成左、右大脑内静脉,沿第三脑室顶并列后行,于胼胝体压部下方相汇合,形成大脑大静脉。主要接受侧脑室周围的大脑半球髓质、基底节、侧脑室脉络丛及丘脑等区的静脉血。
5.基底静脉
位于视丘下部,绕大脑脚向后行于环池内,汇入大脑大静脉,有时注入横窦、直窦、岩上窦。
6.大脑大静脉
又称Galen大静脉,由双侧大脑内静脉在松果体后缘汇合而成,长约1cm,管径较粗,管壁较薄,于胼胝体压部下方汇入直窦。此静脉若损伤将出现严重的脑功能障碍并常危及生命。
三、静脉窦
脑静脉窦为硬脑膜的两层在某些部位分开,内衬内皮细胞,构成特殊的颅内静脉管道,输送颅内静脉血。既往认为静脉窦内无瓣膜,窦壁因无平滑肌而不能收缩,脑脊液通过突入窦内的蛛网膜颗粒状渗入硬脑膜窦内,回流入静脉。但解剖学发现:上矢状窦、横窦、乙状窦、直窦和窦汇的内皮下层中分布有平滑肌细胞,其收缩和舒张调节局部血流量和颅内容量。在上矢状窦的后部有海绵状的间隙系统,受神经的支配。充血时,窦内血液淤滞;收缩时,挤压窦内血液流出。从形态和功能来看脑静脉窦本身就是一较好的弹性容量器,调节颅内容量上起着不可忽略的作用。分为:
1.上矢状窦
位于大脑镰的上缘,上矢状窦沟内,前起鸡冠,向后注入窦汇。
2.下矢状窦
位于大脑镰下缘,一般小而短,后端汇入直窦。
3.直窦
位于小脑幕和大脑镰的结合部。前端始于下矢状窦和大脑大静脉的汇合处,后端与上矢状窦的后端相汇合,形成窦汇。
4.侧窦
分左、右两部分,自窦汇开始,沿枕骨横沟者称横窦,继而沿乙状沟弯向下行者称乙状窦。乙状窦在颈静脉孔处连接颈内静脉。
5.海绵窦
位于蝶鞍两侧,内有许多海绵样结缔组织,与前后海绵间窦,形成蝶环窦,引流视网膜中心静脉、眼静脉、蝶顶窦、大脑中、下静脉,注入岩上窦及岩下窦而进入横窦。
6.岩上窦
从海绵窦后上部起,沿岩上沟向后行,接受大脑下静脉及小脑上静脉血,注入横窦。
7.岩下窦
从海绵窦后下部起,沿岩下沟下行,汇集内耳、延髓、脑桥的静脉血及斜坡处的静脉丛,注入乙状窦或颈内静脉。
8.蝶顶窦
沿蝶骨嵴向下内走行,与大脑中静脉和基底静脉相交通,在动眼神经上方注入海绵窦。
9.枕窦
沿枕内嵴行于小脑镰的附着缘,向上通窦汇,向下分为两支,沿枕骨大孔后缘,分别注入左右乙状窦。
四、脑血液循环和颅内压的关系
(一)颅内压增高时脑血流的变化
人体能够在一定的血压范围内自动调节脑血流量,与大脑新陈代谢的需求相匹配,这就是脑血流的自动调节功能。脑血流自动调节功能是维持脑血流量恒定的保证,血压变动时(脑血流自动调节的范围)仍能维持恒定的脑血流量。在生理情况下,脑血流较为恒定。然而在一些情况下如果突破了自动调节的有效范围,脑血流量就会发生变化,如肿瘤、脑外伤、脑卒中、高血压等严重脑外伤时会使脑血流自动调节功能下降,当颅内压升高至3.5~4.7kPa时,脑血流量约为正常的2/3,此时可有轻度头疼、恶心、呕吐等高颅内压症状;当颅内压升高至4.7~6.6kPa,脑血流量为正常的1/2,可出现严重的头痛、恶心、呕吐,甚至昏迷、脑疝;若颅内压大于6.6kPa,甚至升至平均体动脉压水平时,脑血流量仅为正常的1/3,此时,患者处于深昏迷,生命体征紊乱,甚至出现“脑死亡”。
(二)脑血流改变时对颅内压的影响
全脑血流量在生理情况下约占颅腔容积的5.5%左右,在脑血流的自动调节、化学调节及神经调节等因素的影响下保持稳定,一般波动在3%~7%。各种原因引起的CO 2蓄积和高碳酸血症;脑的各种血管性疾病如动、静脉畸形,以及血管、脑毛细血管扩张症等;血管运动性中枢受刺激所致的急性脑血管扩张;以及各种类型的高血压均可因脑血流量增加而引起高颅压。而临床上应用冬眠药物、巴比妥类药物等降低脑基础代谢率的措施,能减少脑血流;其他如高血压及过度换气等均能减少脑血流。上述这些措施均能在减少脑血流的同时降低颅内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