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颅内压增高症影像诊断(第2版)
- 李联忠 徐文坚 刘吉华等
- 10015字
- 2020-08-28 06:52:00
第三节 脑
一、大脑
大脑又称端脑,由前脑泡演化而来,两侧高度发育,向外膨出形成端脑,及左、右大脑半球。端脑由浅入深分为大脑皮质、大脑髓质和基底核。大脑半球内的腔隙为侧脑室。大脑占人脑的大部,略呈卵圆形,覆盖在间脑、中脑和小脑的上面,中间被前后向的大脑纵裂分为左右两半球,裂内含有大脑镰,裂的底部有连接两半球的胼胝体。半球与小脑之间有大脑横裂,内含小脑幕将半球与小脑分隔。每个半球有三个面:背外侧面、内侧面和腹侧面;有三条边缘:背缘、外侧缘及内缘。大脑的表面有深浅不一的沟裂,称脑沟和脑裂。在沟裂之间为脑回。大脑借外侧裂、中央沟及枕切迹至顶枕裂顶部之间的假想连线分为五个脑叶。
(1)大脑外侧裂:在脑底面起于前穿质的外侧,在额叶和颞叶之间绕到背外侧面分为三支,短的前支和升支伸入额叶下部,长的后支为主干的延续,斜向后上止于顶叶缘上回;
(2)中央沟:起自半球背缘中点的稍后方,延伸至半球的内侧面,位于扣带沟缘支的前方,并自背缘沿背外侧面斜向前下方止于距外侧裂2.5cm处。
(3)其前端称额极,是各脑叶中最大的一部分。顶叶的前界为中央沟下界,外侧裂向后移行至枕叶和颞叶。枕叶较小,后端钝圆为枕极,顶枕裂至枕切迹的连线为顶叶和枕叶分界。颞叶的上界外侧裂后界为顶枕线,自顶枕线的中点至外侧裂后端的连线将顶叶和颞叶分开。岛叶位于外侧裂深部呈三角形,以环状沟与颞顶额叶分开(图1-3-1~图1-3-3)。
图1-3-1 大脑外侧面
1.中央前回 2.中央沟 3.中央后回 4.中央后沟 5.顶上小叶 6.顶内沟 7.缘上回 8.角回 9.顶枕沟 10.颞下回 11.中央前沟 12.额上回 13.额上沟 14.额中回 15.额下沟 16.额下回 17.外侧沟 18.眶回 19.颞上回 20.颞上沟 21.颞中回 22.颞下沟
图1-3-2 大脑内侧面
1.大脑皮层 2.大脑 3.胼胝体 4.丘脑 5.下丘 6.垂体 7.脊髓 8.端脑 9.间脑 10.中脑 11.脑桥 12.延髓 13.小脑
图1-3-3 脑的底面
1.嗅球 2.嗅束 3.视神经 4.前穿质 5.视束 6.动眼神经 7.三叉神经 8.脑桥 9.展神经 10.舌下神经 11.锥体 12.锥体交叉 13.垂体 14.嗅三角 15.灰结节 16.乳头体 17.大脑脚 18.滑车神经 19.面神经 20.前庭蜗神经 21.舌咽神经 22.迷走神经 23.副神经 24.橄榄 25.小脑
大脑表层由灰质构成称大脑皮质,平均厚度2.5mm,最厚的为中央前回运动区(4.5mm),最薄的为视觉区(1.5mm)。人脑由于存在许多沟裂而使大脑皮质的面积明显增大,据估计达2.0~2.5m 2。大脑皮层的厚薄不一,一般分为六层,由浅至深分别为:分子层、外粒层、锥体细胞层、内粒层、节细胞层、梭形或多角细胞层。人类大脑皮质神经元数量约有200亿。在大脑不同的区域,皮质结构形态不一,根据形态不同,大脑皮质可分为若干区,分法有多种,常见的是布罗德曼(Brodmann)分区法,将其分为52区或47区。
大脑皮质的深部为白质,由神经纤维和神经胶质构成。根据神经纤维的走行,分为三类:
1.联络纤维
为联络同侧半球脑回及脑叶间的纤维,分为短程纤维和长程纤维两种。前者联系相邻的脑回称弓状纤维;后者为联系同侧半球各脑叶之间的纤维。①扣带是边缘叶的联络纤维束,起自嗅三角经胼胝体上方达海马旁回;②钩束联系额叶和颞叶的前部;③上纵束联系额、顶、枕、颞四个脑叶,位于尾状核及岛叶的上方;④下纵束联系枕叶和颞叶,此束沿侧脑室外侧壁走行。
2.连合纤维
联系左右两半球的相应皮质区。①胼胝体是联络两半球的主要通路,位于大脑纵裂底部,越过中线进入半球,并构成侧脑室的顶部,而后成为放射状纤维分布于皮质的各部分。胼胝体纤维为脊髓纤维,对所学知识辨别、感觉经验和记忆起着重要作用。②穹窿为嗅脑的联合纤维,起自海马,在胼胝体下面相互靠近有纤维越过中线至对侧,最后止于乳头体。③前连合连接左右嗅球及两侧颞叶的海马旁回,由前后两个弓状纤维束组成,在脑正中矢状面上位于穹窿的前方。
3.投射纤维
是大脑皮质与中枢系的其他部分之间的联系纤维,连接大脑皮质和皮质下的诸结构,包括丘脑、纹状体、脑干和脊髓。投射纤维分为传入皮质和自皮质传出两部分,在基底节的上方呈放射状(扇形),进入大脑半球各区域,向下集中成束,称内囊。内囊位于丘脑和纹状体之间,在大脑水平切面上呈“V”字形,尖端指向内,角尖称膝部,前部称前肢,后部称后肢。前肢较短,位于尾状核头及豆状核之间,其中有额桥束及额叶皮质和扣带回与丘脑之间的往返联系纤维;膝部位于尾状核头和丘脑之间,主要是皮质脑干束;后肢较长,位于丘脑与豆状核之间,按位置可分为三部分即豆状核丘脑部、豆状核后部及豆状核下部,其中有皮质脊髓束、皮质脑桥小脑束以及皮质与丘脑之间的联系纤维。后者包括由外侧膝状体至枕叶的视放射和由内侧膝状体至颞叶的听放射。
基底核位于两侧大脑半球的白质内,因靠近脑底而得名,包括豆状核、屏状核、尾状核和杏仁核等四个灰质核团。豆状核位于岛叶深部,在水平切面和额状切面上均呈尖向内侧的楔形。并被外侧白质板分为外部的壳和内部的苍白球,苍白球又被内侧白质板分为内侧部和外侧部。尾状核、豆状核合称纹状体。苍白球呈锥形;锥顶与内囊的膝部相接,锥底向外与壳核相邻,其传入纤维主要来自壳核、尾状核;传出纤维至底丘脑。壳核扁平形,位于苍白球的外侧,内侧与苍白球相邻,外侧与外囊相接。其传入纤维来自大脑运动区和运动前区,以及尾状核;传出纤维至苍白球。尾状核呈弧形,前端膨大,称尾状核头部,构成侧脑室前角的外下壁;后端细长,称尾状核尾部,沿丘脑外侧弯向后外方,然后向下向前,构成侧脑室下角前部的一部分。传入纤维来自丘脑、黑质、大脑运动区;传出纤维至壳核和苍白球。杏仁核呈球形,位于侧脑室下角终端的前上方,与尾状核相接。屏状核为一薄层灰质,位于豆状核与岛叶之间。外囊位于壳核和屏状核之间,岛叶皮质和屏状核之间的白质称最外囊。基底节在功能上属锥体外系,是控制运动的调节系统。
二、间脑(丘脑)
间脑位于两侧大脑半球之间,下接中脑,分为背侧丘脑、上丘脑、下丘脑和底丘脑四部分。
(一)背侧丘脑
背侧丘脑占间脑的大部,为两个卵圆形的灰质块,分别位于两侧大脑半球深部;其上面与内侧面游离,分别构成侧脑室底与第三脑室侧壁。两侧丘脑内侧面借一灰质团块相互连接,称为中间块。背侧丘脑与下丘脑借丘脑下部沟为界,背侧丘脑的外侧与内侧的后肢相邻,腹侧面与下丘脑相融合,其前端尖圆为丘脑前结节,后端钝圆称丘脑枕,枕的外下部有两个小隆起,分别称内侧膝状体与外侧膝状体。背侧丘脑被外髓板和内髓板分隔成前核、内侧核、外侧核、中线核和后核五个核群:
1.前核群
位于丘脑前部内髓板分叉部的前上方,接受来自乳头体的纤维束,发出纤维到达扣带回。功能上与嗅觉和内脏活动有关。
2.内侧核群
位于内髓板的内侧,主要为背内核。此核的内侧部分与中线核群及下丘脑有往返联系,有纤维投射到眶回皮质;外侧部分与背侧丘脑的其他部分核团广泛联系,内侧核并借丘脑纹状体束与纹状体相联系,也是锥体外系的一部分。
3.外侧核群
位于内髓板与外髓板之间。分腹、背两部分。腹侧核较大,占丘脑的全长,从前到后又分为三组:①腹前核接受来自苍白球的纤维,发出纤维到达纹状体和边缘叶;②腹外核接受来自小脑齿状核的纤维,发出纤维到达运动皮质;③腹后核又分为腹后内侧核和腹后外侧核,分别是躯干和头部的躯体感觉末级中继站。背外侧核分为前外侧核和后外侧核,接受丘脑其他核群的纤维,传出纤维到达顶叶和颞叶。
4.中线核群
位于内侧核群的内侧,紧邻第三脑室或位于中间块内。接受躯体感觉上行纤维的侧支,以及中脑被盖区和其他背侧丘脑核群的纤维;传出纤维至下丘脑。基底节和背侧丘脑的内、外侧核群,其功能与内脏活动及痛觉的整合作用有关。
5.丘脑后核
包括三部分:①丘脑枕接受丘脑其他核团纤维,传出纤维到达顶叶和颞叶;②内侧膝状体接受外侧丘系的纤维,传出纤维到达大脑听皮质;③外侧膝状体接受视束纤维,发出纤维至视皮质。
6.网状核
位于外髓板外侧,为薄层灰质,居丘脑的最外侧部分,接受脑干网状结构的上行纤维,有弥散的投射纤维至皮质,构成特异丘脑投射系统。板内侧核群居内髓板实质之中,重要核团有中央中核,接受中央被盖和三叉、迷走的感觉冲动,传出纤维至背内核、尾核和壳核以及束旁核。与非特异的痛觉上行通路有关。
(二)上丘脑
上丘脑位于第三脑室后部,包括髓纹、缰三角和松果体。髓纹起于大脑半球嗅觉中枢,走行于背侧丘脑上、内两面的交界处,向后进入缰三角。左、右两缰三角的联合处为缰联合,松果体位于缰联合的后方。上丘脑与嗅觉有关,是边缘系统传出的转折站。缰三角内有缰核,发出纤维至脑干的内脏运动核,完成嗅觉反射。
(三)底丘脑
底丘脑位于背侧丘脑的腹尾侧和中脑被盖的头侧,是中脑与间脑的移行区。在底丘脑内,左右各有一个扁圆形的灰质核团称底丘脑核,与苍白球、红核和黑质有纤维联系,为锥体外系的组成部分。
(四)下丘脑
下丘脑位于丘脑的腹侧,构成第三脑室及部分侧壁。其外面包括视交叉、漏斗灰结节、乳头体和垂体神经部。其内部结构分为四个区域。
1.视上部
位于视交叉的前上方,包括视上核、室旁核、视交叉上核、弥散视上核及下丘脑前区等。
2.漏斗部
位于视交叉的后方,包括下丘脑腹内、背内、背、后四核。
3.乳头体
位于脚间窝。
4.外侧部
包括一些散在的核群和结节群。
下丘脑有复杂的纤维联系,主要包括:
1.与垂体的联系 由视上核和室旁核合成分泌的血管升压素和催产素经视上垂体束投射到神经垂体,在此贮存并在需要时释放入血液;由漏斗核及邻近室周区合成分泌的多种激素释放因子或抑制因子经结节漏斗束投射到垂体门脉系统,调控腺垂体的内分泌功能。
2.与边缘系统的联系 借穹窿将海马结构和乳头体核相联系;借前脑内侧束将隔区、下丘脑和中脑被盖相联系;借终纹将隔区、下丘脑和杏仁体相联系。
3.与丘脑、脑干和脊髓的联系 借乳头丘脑束将乳头体和丘脑前核相联系;借乳头被盖束将乳头体核中脑被盖相联系;借背侧纵束将下丘脑和脑干的副交感神经元相联系;借下丘脑脊髓束将下丘脑和脊髓的交感节前神经元、骶髓的副交感节前神经元相联系。
三、小脑
小脑位于后颅窝,与脑桥共同起源于菱脑前部。在脑桥、延髓、第四脑室的背面,分为左右两“半球”和中间蚓部。此外,根后叶和绒球小结叶(图1-3-4、图1-3-5)。小脑的表层为灰质,其下为白质。在小脑的白质中有四对核,由内向外为顶核、球状核、栓状核和齿状核。小脑通过三对脚与脑干相连接。经小脑上脚(结合臂)的传入小脑的纤维来自脊髓和中脑,传出的纤维至丘脑、红核和脑干网状结构。经小脑中脚(脑桥臂)的传入纤维即皮质脑桥小脑束。经小脑下脚(绳状体)的传入纤维来自脊髓、前庭、三叉、薄束、楔束、橄榄诸核和网状结构。小脑的传入和传出纤维在行程中存在三个交叉:大脑皮质-脑桥-小脑纤维;小脑半球皮质-齿状核-红核纤维与红核-脊髓纤维各有一个交叉。所以小脑半球损害时,小脑功能障碍表现在病灶同侧;大脑皮质及红核损害时,小脑功能障碍表现在病灶对侧。小脑的功能主要与维持身体平衡、保持和调节肌张力及调整协同运动有关。
图1-3-4 小脑下面
1.小脑中脚 2.绒球 3.小脑下脚 4.蚓小结 5.蚓垂 6.蚓锥体 7.后外侧裂 8.绒球脚 9.小脑扁桃体
图1-3-5 小脑上面
1.中央小叶 2.方形小叶(前部) 3.原裂 4.方形小叶(后部) 5.上半月小叶 6.水平裂 7.下半月小叶 8.山顶 9.山坡 10.蚓叶
四、脑干
脑干位于后颅窝,包括中脑、脑桥和延髓三部分,其背面为小脑。同小脑上、中、下三脚相联系。由于延髓、脑桥及小脑在发生上均由菱脑演化而来,故有共同室腔即第四脑室。脑桥与中脑之间的过渡部分,是脑干的最狭窄处,称为菱脑峡。中脑中有狭小的导水管。脑干的腹侧共分出10对脑神经,其中,中脑分出第Ⅲ、Ⅳ两对;脑桥分出Ⅴ~Ⅷ共四对;延髓分出第Ⅸ~Ⅻ共四对(图1-3-6、图1-3-7)。
图1-3-6 脑干腹侧面
1.视交叉 2.视神经 3.动眼神经 4.滑车神经 5.三叉神经 6.面神经 7.前庭蜗神经 8.舌咽神经 9.迷走神经 10.副神经 11.垂体 12.灰结节 13.大脑脚 14.乳头体 15.脑桥 16.锥体 17.舌下神经 18.第一颈神经前根 19.展神经
图1-3-7 脑干背侧面
1.尾状核 2.背侧丘脑 3.缰三角 4.松果体 5.下丘 6.滑车神经 7.面神经丘 8.前庭区 9.薄束结节 10.丘脑髓纹 11.上丘 12.外侧膝状体 13.内侧膝状体 14.内侧隆起 15.髓纹 16.舌下神经三角 17.迷走神经三角 18.楔束结节
(一)脑干的外形
1.延髓为圆锥形,上接脑桥,以桥延沟为界向下与脊髓相连。延髓的上部,有脊髓内的中央管在此处开放形成的菱形窝的下半。延髓的下部,其外观与脊髓相似,延髓的腹侧面有前正中裂和成对的前外侧沟。延髓背面有后正中裂和成对的外侧沟(后中间沟),并与脊髓中同名沟裂相续。延髓的上端腹侧面的前正中裂两侧纵行隆起称锥体,它由脑皮质发出的锥体束构成。两侧锥体束大部分纤维在前正中裂交叉形成锥体交叉。橄榄体是锥体背外侧的卵圆隆起,其深部有橄榄核簇,前正中裂有前外弓状纤维穿过,它绕行于锥体及橄榄体直到延髓的背外侧面加入绳状体。在锥体与橄榄体之间的前外侧沟有舌下神经出脑。舌咽、迷走神经和副神经根丝在橄榄体背侧的后外侧沟由上而下依次通过。延髓的背侧面的下部可见由脊髓上行的薄束与楔束,在第四脑室的下端,薄束与楔束各自膨大为椭圆隆起分别称为棒状体和楔状结节。前者位于后正中沟上端的两侧,其深面有薄束核;后者在棒状体外侧,其深面有楔束核。在楔状结节与橄榄体之间有不甚明显的纵行小隆起为灰结节或称三叉隆起,其深部为三叉神经脊束及其核。
2.脑桥下界为桥延沟,上界为其腹部上缘。脑桥分为被盖和基底两部分。脑桥的基底部向两侧缩窄的部分为脑桥臂或称小脑中脚,乃是脑桥灰质发出的横行纤维,它向后外走行进入小脑对侧的半球。在脑桥基底与脑桥臂分界处有三叉神经。脑桥的下缘为桥缘沟,从内向外依次有展神经、面神经及听神经出脑。脑桥的被盖部是延髓的网状结构向上延续的部分,其内包含脑神经核上升和下降的神经束,以及网状结构的核。结合臂(小脑上脚)位于菱形窝底上部的两侧,是连接小脑和中脑的纤维束,并上升形成第四脑室的外侧壁,在四叠体的下缘进入中脑。脑桥浅部部分横纤维由上中部斜向后下方,在第Ⅶ、Ⅷ脑神经之间穿过终止于桥延体核。在左右结合臂之间有白质薄板名前髓帆,是第四脑室的前部顶壁。滑车神经在前髓帆内交叉,由前背侧出脑。结合臂外侧的小三角区为丘系三角,是结合臂外侧缘和中脑底的菱形窝。菱形窝上角以上为中脑,下角以下为延髓中央管,两侧角外续外侧隐窝,下角似笔尖称写翮。菱形窝上臂外侧为结合臂,下部外侧由下而上依次为棒状体、楔状结节和绳状体。菱形窝底的正中沟两侧有平行的界沟,其上部的内侧有纵行的隆起称内侧隆起,深面有内纵束通过,界沟的外侧三角区称前庭三角区,深部有前庭复合核。菱形窝侧角连线稍下方有几条横行纤维束称髓纹。它将菱形窝分为上、下两个三角部分。上面的三角形内侧隆起的下端有圆形隆起名面丘,它的深面有展神经核和绕过它的面神经膝,面丘外侧的界沟陷成小窝称上凹。界沟上端外侧有灰色小区称黄斑,其内有黑色素神经细胞团称黄斑核。菱形窝下部的正中沟两侧的三角区称舌下神经三角,其深面有迷走神经背核。髓纹下面稍微凹陷的界沟称小凹。迷走神经三角和菱形窝下边缘之间的下三角形区称最后区。它与迷走神经之间的室管膜增厚称为隔索。
3.中脑由顶盖、被盖和大脑脚三部分组成。中脑顶盖在中脑导水管的背侧,又称四叠体,包括上、下两对小圆形隆起,即上丘和下丘。两侧上、下丘有纵隔,隔上端为松果体掩盖。隔下端与前髓帆相连,上、下丘前外方有隆起伸出称丘臂,上丘臂较长,上延至外侧膝状体。下丘臂连到内侧膝状体。大脑脚在中脑腹侧较粗大,包括背侧的被盖和腹侧的脚底,两者以黑质为界。两侧大脑脚之间有脚间窝,窝底的灰质称后穿质,其上有血管穿行的小孔。大脑脚的内侧面有一浅沟,即动眼神经沟,大脑脚的外侧面伴有一纵行浅沟,称中脑外侧沟,上述两沟为中脑被盖和脚底的分界。动眼神经由大脑脚的内侧出脑。导水管周围的灰质称中央灰质,与第三、四脑室壁和室底的灰质相续。
(二)脑干内部的主要结构
脑干的内部结构大致为腹侧部的白质及背侧部的灰质,前者主要是下行的运动传导束,后者为由灰质构成的各种神经核,其中间部分主要是上行感觉传导束和网状结构,第Ⅲ~Ⅺ脑神经核位于脑干内灰质的不同部位(图1-3-8~图1-3-12)。
图1-3-8 延髓横切面(经锥体交叉)
1.薄束 2.楔束 3.三叉神经脊束核 4.三叉神经脊束 5.脊髓小脑后(背侧)束 6.锥体交叉 7.脊髓丘脑束 8.脊髓小脑前(腹侧)束 9.脊髓橄榄束 10.前庭脊髓束 11.前脚 12.锥体 13.薄束核 14.楔束核 15.三叉神经脊束核 16.中央灰质 17.锥体交叉 18.副神经核
图1-3-9 延髓横切面(经下橄榄核中部)
1.孤束 2.小脑下脚 3.三叉神经脊束 4.内侧纵束 5.脊髓小脑前(腹侧)束 6.脊髓丘脑束 7.网状结构 8.内侧丘系 9.锥体束 10.迷走神经背核 11.前庭神经下(尾侧)核 12.楔束副核 13.孤束核 14.舌下神经核 15.三叉神经脊束核 16.疑核 17.顶盖脊髓束 18.后(背侧)副橄榄核 19.下(尾侧)橄榄核 20.内侧副橄榄核 21.舌下神经
图1-3-10 脑桥横切面(经三叉神经运动核)
1.内侧纵束 2.小脑上脚 3.小脑中脚 4.网状结构 5.被盖中央束 6.外侧丘系 7.三叉神经 8.内侧丘系 9.锥体束 10.脑桥横纤维 11.三叉神经中脑核 12.三叉神经运动核 13.三叉神经脑桥核 14.外侧丘系 15.顶盖脊髓束 16.内侧丘系 17.锥体束 18.脑桥核
图1-3-11 中脑横切面(经下丘)
1.下丘 2.中脑水管 3.外侧丘系 4.被盖中央束 5.顶盖脊髓束 6.小脑上脚交叉 7.内侧丘系 8.大脑脚底 9.脑桥横纤维 10.下丘核 11.中央灰质 12.三叉神经中脑核 13.滑车神经核 14.内侧纵束 15.黑质
图1-3-12 中脑横切面(经上丘)
1.上丘 2.中脑水管 3.被盖中央束 4.网状结构 5.内侧纵束 6.内侧丘系 7.大脑脚底 8.动眼神经 9.上丘层 10.中央灰质 11.三叉神经中脑核 12.动眼神经副核 13.动眼神经核 14.内侧丘系 15.红核 16.黑质 17.顶颞桥束 18.锥体束 19.额桥束
1.脑干内的灰质神经核
(1)舌下神经核:
位于中线舌下神经三角深部中央管的腹外侧,受对侧皮质脑干束支配,发出舌下神经纤维,在橄榄和锥体之间出脑干,支配舌肌的随意运动。
(2)迷走神经运动背核:
位于舌下神经核的外侧,迷走神经三角的深面,受皮质的下行纤维控制,发出纤维在下橄榄核的背侧出脑,组成迷走神经的一部分,支配颈部及胸腹腔大部分脏器。
(3)疑核:
位于延髓的网状结构中,受两侧皮质脑干束控制,发出的纤维加入舌咽神经、副神经及迷走神经内,支配软腭、咽喉、食管上部的横纹肌和声带。
(4)孤束与孤束核为舌咽和迷走神经的感觉核:
位于迷走神经运动背核的腹外侧。其上部传入纤维来自舌前2/3(经舌咽神经)和后1/3(经迷走神经);其下部接受舌后、咽喉、食管、气管、胸腔内脏的一般内脏传入纤维。上行二级纤维传入丘脑和大脑皮质味觉区。
(5)三叉神经脊核、主核及运动核:
脊核位于脑桥下部和延髓,下端延伸至颈 2脊髓,接受面部的痛、温和轻触觉。主核位于脑桥中段,接受面部触觉;此二核的传出纤维组成三叉丘系,进入丘脑,然后再投射到皮质感觉区。运动核位于脑桥中段,支配咀嚼肌。
(6)副神经核:
上部位于延髓,下部位于脊髓1~6颈节,恰在前角稍背侧两部分的传出纤维汇合后经颈静脉孔出颅腔,支配斜方肌和胸锁乳突肌。
(7)橄榄核:
位于延髓的腹外侧,橄榄体的深部。功能尚不明。
(8)薄束核、楔束核、内侧丘系:
薄束核和楔束核位于延髓背侧的棒状体和楔状结节内,其传入纤维是同侧薄束和楔束的深感觉纤维,传出纤维经弓状纤维交叉到对侧上橄榄体背外侧,组成内侧丘系,上行至丘脑,然后投射到感觉皮质。
(9)面神经核:
位于脑桥深部,传出纤维绕过展神经核,然后离开脑桥进入内听道。此核分上、下两部分。上部支配额肌和眼轮匝肌,受两侧皮质脑干束支配;下部支配下部面部表情肌,受对侧皮质脑干束支配。面神经核发出的纤维除支配面肌外,还支配二腹肌的后腹,茎突舌骨肌和镫骨肌。
(10)前庭核群:
位于脑桥背外侧的第四脑室底前庭区深面,分外、内、上、下四核。传入纤维为前庭神经,传出纤维至小脑、脊髓等结构。
(11)耳窝核群、斜方体与外侧丘系:
耳窝神经核分前、后两核,位于第四脑室中部小脑下脚的腹外侧和背外侧,传入纤维来自耳蜗神经,传出纤维交叉至对侧,构成斜方体,上行组成外侧丘系,止于丘脑内侧膝状体,再投射到大脑皮质听觉区。
(12)展神经核:
位于面神经丘深部,受两侧的皮质脑干束支配,传出纤维构成展神经支配眼外直肌运动。
(13)延核:
位于脑桥延髓交界处的网状结构中。分上、下两部,上部的传出纤维经面神经鼓索支进入颌下神经节,支配下颌下腺及舌下腺;下部的传出纤维经舌咽神经进入耳节,支配腮腺。
(14)脑桥核:
分散于脑桥底部,传入纤维来自额、颞叶皮层,传出纤维至小脑,是皮质脑桥小脑束的中间神经元。
(15)滑车神经核:
位于中脑下丘水平,大脑导水管周围的“中央灰质”的腹侧,嵌于内侧纵束的背面,传出纤维在中脑背侧离开脑干,支配眼上斜肌。
(16)动眼核群:
位于中脑上丘水平,中央灰质内的腹侧部分;分主核支配上睑提肌、上直肌、内直肌、下直肌、下斜肌诸眼肌,中间核支配眼球聚凑运动和爱-韦核为光反射弧的一部分。动眼神经核受双侧皮质脑干束的支配,其传出纤维构成动眼神经,在脚间窝离开中脑。
(17)红核:
是一对较大的卵圆形的灰质团,位于中脑,是锥体外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接受大脑额叶及纹状体的纤维,发出纤维至脊髓前角有广泛的纤维联系。
(18)黑质:
位于大脑脚底和中脑被盖之间。黑质细胞是脑内合成多巴胺的主要地点,与背侧丘脑及新纹状体有广泛的纤维联系,纹状体的多巴胺主要来自黑质,当黑质病变多巴胺减少时,可引起帕金森病。
(19)上丘:
位于中脑背侧。传入纤维来自枕叶皮质、丘脑的外侧膝状体和脊髓;传出纤维到延髓的网状结构和脊髓,是视觉的反射中枢。
(20)下丘:
位于上丘尾端。传入纤维来自内侧膝状体和外侧丘系,传出纤维至上丘、内侧膝状体、脊髓和延髓;是听觉通路的一个中继站,是听觉的反射中枢。
2.脑干内长传导束
(1)锥体束来自大脑额叶后部的皮质,经内囊下达对侧脊髓,途经脑干时,属于皮质脑干束的纤维逐步离去,止于各有关神经核。此束在中脑位于大脑脚的中3/5,在脑桥位于底部,在延髓位于锥体中,在延髓的尾端交叉至对侧,进入脊髓的外侧索中,构成皮质脊髓束。
(2)红核脊髓束从红核发出后交叉至对侧,下行经脑桥延髓的网状结构,在脊髓内位于皮质脊髓束的腹侧。
(3)皮质脑桥束从额、颞皮质发出,经内囊和大脑脚(锥体束两旁),止于脑桥核。
(4)顶盖脊髓束和顶盖脑干束从中脑四叠体发出,绕中央灰质并在其前方交叉,而后沿中线两旁下行与脊髓及脑干运动核联系为听反射路。
(5)前庭脊髓束起自前庭外核,纤维不交叉,在脊髓内下降,至脊髓前角细胞完成平衡反射。
(6)内侧纵束位于脑干中线两旁。内侧纵束核包括后连合核及中介核,接受纹状体纤维,发出的纤维有的交叉有的不交叉,下行构成内侧纵束,此束内还含有来自前庭核上行交叉或不交叉的纤维,此束下降至延髓和脊髓,与动眼神经核、滑车神经核、展神经核和颈髓前角细胞相联系,执行转眼和转头运动。
(7)脊髓丘脑侧束与前束来自对侧的浅感觉纤维,位于橄榄体背侧和内、外丘系的外侧,上行至丘脑,传递痛、温觉和轻触觉。
(8)外侧丘系来自耳窝核,纤维有的交叉有的不交叉。在内侧丘系背侧上行至下丘,是听觉通路。
(9)内侧丘系由来自薄束核和楔束核的纤维经内弓状纤维交叉到对侧形成。上行达丘脑腹外侧核。
3.脑干网状结构在上述脑干内的灰质核团与长传导束之间,有由小而分散的灰质核团与短纤维交织而成的区域,称为网状结构。其中有一大神经元与许多运动中枢相联系,传出纤维至脊髓(网状脊髓束)和延髓(网状延髓束),对运动功能起抑制性和易化性影响。其中所含有的小神经元则为植物性与内脏性传导的中继站,呼吸与心血管中枢位于其中。此外,网状结构还有上行兴奋功能,能激发大脑皮质,又称上行激活系统,参与维持醒觉状态。
五、脑组织与颅内压的关系
(一)颅内压增高时脑组织的变化
当儿童颅缝闭合后或成人,颅腔的容积是固定不变的,颅腔内的三种内容物,脑组织体积较稳定,不能压缩。
1.在急性颅内压增高时,脑组织体积较固定,颅内压的调节除部分依靠颅内的静脉血被排挤到颅外血液循环外,主要是通过脑脊液的增减来调节,在失去代偿时引起脑组织的移位。
2.在慢性颅内压增高时,因脑细胞长期受压,引起部分细胞变性,坏死而出现脑萎缩。
3.开颅术中可见颅内高压患者脑组织水肿、脑沟变浅、脑回变平。
(二)脑组织的变化与颅内压的关系
脑组织改变引起颅内压增高主要有两种。
1.弥漫性颅内压增高由于颅腔狭小或脑实质的体积增大而引起,其特点是颅腔内各部位及各分腔之间压力均匀升高,不存在明显的压力差,因此脑组织无明显移位。临床所见的弥漫性脑膜脑炎、弥漫性脑水肿、交通性脑积水等所引起的颅内压增高均属于这一类型。
2.局灶性颅内压增高因颅内有局限的扩张性病变病变部位压力首先增高,使附近的脑组织受到挤压而发生移位,并把压力传向远处,造成颅内各腔隙间的压力差,这种压力差导致脑室、脑干及中线结构移位。患者对这种颅内压增高的耐受力较低,压力解除后神经功能的恢复较慢且不完全,这可能与脑移位和脑局部受压引起的脑缺血和脑血管自动调节功能损害有关。由于脑局部受压较久,该部位的血管长期处于张力消失状态,管壁肌层失去了正常的舒缩能力,因此血管管腔被动的随颅内压的降低而扩张,管壁的通透性增加并有渗出,甚至发生脑实质内出血性水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