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序言

《微生物耐药的基础和临床》第1版已出版整整9个年头,在这段时间里,又有一些新的抗菌药物应用于临床,但随之便出现了微生物对这些新药的耐药性,而且耐药的产生机制更加复杂和多元化。微生物合成抗生素与产生耐药性是一个相互协同、共同进化的过程,合成抗生素可以使微生物在生物竞争中保持优势地位,产生耐药性则避免了抗生素对自身的损害,实际上微生物对自身产生抗生素的耐药是合成抗生素的先决条件。耐药性是微生物在环境选择压力下的求生功能,也是为维持生态平衡而在环境中的适应性进化。面对微生物的耐药性,人类要做的就是在这一生态平衡中能站在主动的位置上,在建起的正常生态平衡中向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

微生物耐药性问题已成为人类的一个公共卫生问题。从临床治疗角度强调医生应如何掌握耐药性的流行趋势,合理应用抗微生物药物,采取综合措施防止耐药性的发生,提高治疗的成功率,降低发病率和病死率,减少患者的医疗负担。

道格拉斯.迈耶斯等编著的《Antimicrobial Drug Resistance》一书,其编写思路和内容特点发人深省,在本书再版时学习和参考了这本书。

目前微生物耐药性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问题,耐药性机制的揭示给消除耐药性的研究提供了切入点和方向,随着人类对耐药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和耐药性消除途径的不断扩展,寻求行之有效的措施来应付如此迅速的微生物耐药性进化,成为当务之急。

新版仍分为五篇,但增至38章。第一篇为微生物耐药的基础理论,除保持微生物的结构、生理、遗传变异和信息传递等以外,新增了耐药性的进化生物学一章;第二篇为抗菌药物及细菌的耐药机制,介绍常用抗微生物药物及细菌对各种药物的耐药机制等;第三篇是细菌耐药性的产生机制及耐药性检测和研究方法,较原书更新了许多微生物耐药性的研究方法和检测药物耐药性的实验技术,特别是关于膜通透性和药物外排泵的研究新进展;第四篇为病毒、真菌等微生物的耐药机制及检测方法,介绍抗病毒、真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和原虫等微生物的耐药机制和耐药性的检测方法;第五篇是耐药微生物感染的临床对策,细化了革兰阳性和阴性菌、真菌、其他微生物、病毒和原虫等感染症的治疗和耐药的预防策略,成为了本书的最大变化。本书加入了感染症的中药治疗和中药的耐药性研究内容,填补了中医药对感染症治疗方面的空白。

本书由多所医学院校和医疗、科研单位的微生物学、药学和临床医学的专家通力合作完成的,得到大连医科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和北京解放军陆军总医院263临床部领导的关心和帮助,同时也得到人民卫生出版社的大力支持与帮助,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本书聘请大连医科大学的杨淑凤和陈杨作为秘书,完成了大量的文字工作,在此一并感谢。由于本书涉及的专业较多,作者较多而且学术水平和编写能力有限,难免出现文字和内容上的不足与错误,恳请广大同仁批评指正。

张卓然 张凤民 夏梦岩

2016年12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