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生物耐药的基础与临床(第2版)
- 张卓然 张凤民 夏梦岩
- 951字
- 2020-08-28 11:56:31
序
细菌、病毒、真菌等微生物,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或方式侵入机体,引起相应的细胞、组织或器官发生不同程度的感染与病变,从而导致多种多样的感染性疾病。长期以来,病原微生物及其感染一直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与生命的重要原因,人类与病原微生物之间的斗争持续至今。自20世纪初,亚历山大·弗莱明(Alexander Fleming)发现青霉素及其抗菌作用以来,人们又陆续发现了具有抗菌作用的百浪多息(Prontosil)等化学合成药物以及具有抗病毒作用的核苷类似物、干扰素等,并制造出多种针对相应病原微生物感染的有效药物。这些抗微生物药物已成为控制病原微生物感染的主要手段,在治疗相应的感染性疾病、减轻患者病痛和挽救生命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是,伴随着抗微生物药物的广泛应用,人们逐步发现了多种耐药的微生物,微生物耐药已成为影响抗微生物药物疗效、导致相应感染性疾病治疗困难的重要原因。特别是诸如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超级细菌NDM-1、多重耐药性结核杆菌(MDR-TB)等耐药细菌的形成,导致相应的感染性疾病达到难以控制的严重程度。目前,微生物耐药及其所致感染性疾病已成为当今最为严峻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微生物耐药涉及细菌、病毒、真菌等各种病原微生物,及其众多的微生物种类与型别。由于各种微生物各自具有独特的生物学结构与功能特点,其对不同抗病原微生物药物的耐药机制不同,而且耐药微生物的临床特征以及耐药性监测技术和有效控制策略等均有显著差异。因此,总结和介绍微生物耐药的特点、现状与未来发展等,对于合理控制病原微生物耐药、有效治疗相应的感染性疾病以及研发新的抗微生物药物等具有重要意义。
《微生物耐药的基础与临床》是由临床医学、基础医学、药学等相关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共同编辑再版的学术专著,系统介绍了细菌、病毒、真菌等不同种类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学特点、耐药机制、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以及病原体耐药性监测与控制技术等理论研究与临床应用,特别是涵盖了耐药微生物的群体效应、蛋白质水平、DNA水平和RNA水平等多层次变化及其对微生物耐药性的影响等新内容。对于从事病原微生物耐药研究、感染性疾病治疗、流行病学监控和抗微生物药物开发等专业技术人员开展实际工作,以及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药学和预防医学等专业研究生、本科生的教学实践等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医科大学校长 教授
2016年10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