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出血

血液自心脏、血管腔逸出的现象称为出血(hemorrhage)。血液流向体腔或组织间隙,称为内出血;血液直接从体表外伤或者间接经支气管、气管咯出,称为外出血。
一、类型
出血可分为生理性出血和病理性出血两类。前者如正常月经的子宫内膜出血;后者多由创伤、血管病变及出血性疾病等引起。按血液逸出的机制可分为破裂性出血和漏出性出血。
1.破裂性出血
由心脏或血管壁破裂引起,血液通过心、血管的破裂口直接流出。主要原因有:血管各种机械损伤,如割伤,刺伤等;心、血管壁病变,如动脉瘤、室壁瘤破裂等;血管壁周围病变侵蚀,如肿瘤、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对血管壁的侵蚀。
2.漏出性出血
由于血管壁的通透性增高,导致血液通过扩大的内皮细胞间隙和受损的血管基底膜而漏出于管腔外。主要原因有:淤血和缺氧;严重的感染和中毒;过敏反应;维生素C缺乏;血液性质的改变等。
二、病理变化
1.内出血
内出血可发生于体内任何部位。血液积聚于体腔内者称为体腔积血,如胸腔、腹腔和心包腔积血等;发生于组织内的出血,量大时形成血肿(hematoma),如脑血肿、皮下血肿等;量少时仅镜下始能察觉,在组织内有多少不等的红细胞或含铁血黄素的存在。皮肤、黏膜、浆膜的少量出血在局部形成瘀点(petechia);较大的出血灶形成瘀斑(echymosis);介于瘀点和瘀斑之间的,称为紫癜(purpura)。红细胞被巨噬细胞吞噬,血红蛋白呈紫红色,随后转变为胆红素呈蓝绿色,最后成为棕黄色的含铁血黄素,因此皮肤、黏膜出血局部颜色呈现典型的程序性变化:紫红色-蓝绿色-棕黄色。
2.外出血
外出血时血液常经自然管道排出体外。鼻黏膜出血经鼻腔排出体外称鼻出血;肺和支气管出血经口腔咳出者称为咯血(hemoptysis);消化道出血经过口腔排出者称呕血(hematemesis)、经肛门排出体外称便血,上消化道出血的血液经消化液作用后呈黑色,因此可出现黑便(也称柏油样便)。泌尿道出血经尿液排出称血尿。
三、后果
出血的后果取决于出血量、出血速度和出血部位。一般的进行缓慢的破裂性出血,多可自行停止。其机制是局部受损的细动脉发生痉挛,小静脉形成血栓,从而阻止血液继续流失。局部组织内的血肿或体腔内的血液,可通过吸收、机化或纤维包裹而逐渐清除。
漏出性出血过程比较缓慢、出血量较少时,一般不会引起严重后果;广泛的漏出性出血,如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时,胃肠黏膜广泛性漏出性出血,可因一时的多量出血导致失血性休克。破裂性出血的出血过程迅速,如在短时间内丧失循环血量的20%~25%时,即可发生失血性休克。发生在重要器官的出血,即使出血量少,亦可引起严重后果,如心脏破裂引起心包内出血,由于心包填塞,可导致急性心功能不全。脑出血,尤其是脑干出血,压迫重要的神经中枢可致死亡。局部的出血,可导致相应的功能障碍,如脑内囊出血引起对侧肢体偏瘫,视网膜出血引起视力减退或失明。慢性出血可引起贫血。

(姚小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