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消化系统常见疾病

一、急腹症
急腹症是一类以急性腹痛为主要表现的腹部急性疾病的总称。涉及消化、泌尿、生殖及血管等系统。此外,其他系统或某些全身性疾病也可出现类似急腹症的影像学表现。因此,急腹症不仅是日常临床工作中的常见病,也是在诊断上较为繁杂疑难、内容较广泛的一组疾病。本节仅就常见的肠梗阻和腹部外伤等进行叙述。
(一)胃肠道穿孔
1.临床与病理
胃肠道穿孔常继发于溃疡、创伤破裂、炎症及肿瘤,其中胃十二指肠溃疡为穿孔最常见的原因。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多发生在前壁,慢性穿孔多发生在后壁,常引起气腹和急性腹膜炎。小肠穿孔后纤维蛋白沉着,相互粘连而穿孔很快被封闭,且小肠气体少,故小肠内容物流出少,也较少造成气腹。结肠气体量较多,穿孔后气体和内容物流入腹腔,引起气腹和腹膜炎。临床特点是起病骤然,持续性上腹痛,可有腹膜刺激症状。
2.影像学表现
(1)X线检查:
X线腹部平片是诊断消化道穿孔的重要手段,膈下游离气体为典型表现(图1-4-6)。
图1-4-6 腹部X线立位片
箭头示左侧肋膈角下可见新月形密度气体影
X线检查诊断消化道穿孔表现:①胃、十二指肠球部及结肠,正常时可以有气体,因此穿孔后大都有游离气腹征象;②小肠及阑尾,正常时一般无气体,穿孔后很少有游离气腹征象;③胃后壁溃疡穿孔,气体并不进入大腹腔,气体可局限在小网膜囊内,立位片于中腹显示气腔或气液腔;④腹膜间位或腹膜后空腔器官向腹膜后间隙穿孔,气体进入腹膜后间隙,而腹腔内并无游离气体。因此,没有游离气腹征象并不能排除胃肠道穿孔。
(2)CT检查:
CT检查可确认积液以及积液的部位和量,特别是能显示少量积液。横结肠系膜上方的腹腔积液表现为围绕肝右叶后内缘的水样密度。大量积液时,可显示低密度脂肪性的肠系膜的周围腹水。小网膜囊积液于胃体后壁与胰腺之间呈水样低密度区。对比增强扫描可见脓肿壁呈环状强化。
3.鉴别诊断
胃肠道穿孔以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最常见。穿孔穿入腹膜腔内时,主要出现气腹、腹液、腹脂线异常以及麻痹性肠胀气等影像征象。
(二)肠梗阻
1.临床与病理
肠梗阻是肠内容物的运行发生障碍的常见外科急腹症。肠梗阻分为机械性、动力性和血运性3类,以机械性肠梗阻最为多见。影像学检查的目的:明确有无肠梗阻,确定肠梗阻的类型、原因,判断肠梗阻严重程度;若为动力性还应确定是痉挛性还是麻痹性;是完全性还是不完全性。
2.影像学表现
不同类型肠梗阻有不同的影像学表现特点。
(1)单纯性肠梗阻:
当梗阻发生后3~6小时,X线平片显示出近端肠曲胀气扩大,肠内有高低不等的阶梯状气液面(图1-4-7a),梗阻端远侧无气体或仅有少许气体。CT扫描在扩张的近端肠管与塌陷或属于正常管径的远侧肠管之间“移行带”的出现为重要诊断依据。
(2)绞窄性小肠梗阻:
绞窄性肠梗阻常见于扭转、内疝、套叠和粘连等,多有小肠系膜受累,肠曲活动被牵制,伸展受限,因而有肠曲向某一固定部位聚集的表现。不同病因所致绞窄性肠梗阻还具有一定影像学特点。
1)X线平片:
诊断价值低于CT检查(图1-4-7b)。
图1-4-7 腹部立位X线和CT扫描图
a.左上腹部见肠腔积气影,呈阶梯状,可见大小不一的气液平面;b.CT扫描图,示多发积气积液影,肠管明显扩张,左侧可见嵌套的肠管影
2)CT扫描:
对判断肠管缺血有一定帮助,肠壁轻度增厚、靶征及肠系膜血管集中等征象反映肠管缺血属轻度或存在可复性;CT平扫肠壁密度增加、积气以及肠系膜出血等征象则指示肠管缺血比较严重甚至已处于梗死。
(3)结肠梗阻:
大肠癌、乙状结肠扭转是大肠梗阻常见的病因。它们都可能产生闭袢性肠梗阻征象。前者因肿瘤与回盲瓣双端闭锁,形成闭袢,使该段结肠扩张、压力增大,大量积液。后者指乙状结肠连同系膜扭转而导致该段肠曲双端闭锁,立位X线平片上形同马蹄状,其圆弧部向上;钡剂灌肠时呈鸟嘴状,梗阻近侧结肠胀气扩大并积液。胀气扩大的结肠位于腹部周围,借以可与小肠区别。
(4)麻痹性肠梗阻:
麻痹性肠梗阻又称作肠麻痹,常见于急性腹膜炎、脓毒败血症、腹部术后、低血钾症、严重外伤或外伤性休克以及腹膜后间隙感染或血肿等。肠管均处于麻痹扩张状态,无器质性狭窄。
X线平片及CT扫描表现包括:肠曲胀气累及大肠与小肠,多呈中等度胀大,肠内气体多,液体少,致肠内液面较低,甚或肠内几乎全为气体,通常以全大肠充气为诊断本症的重要依据。
3.鉴别诊断
依据肠梗阻特点,诊断不难。鉴别诊断时,主要应将因腹膜腔炎症所致的反射性肠郁张与单纯麻痹性肠梗阻加以区分,后者一般不具有腹膜炎的影像学表现,可应用超声检查或CT扫描加以明确。
二、食管疾病
(一)食管静脉曲张
1.临床与病理
食管静脉曲张是门静脉高压的重要并发症,常见于肝硬化。食管下半段的静脉网与门静脉系统间的吻合支,当门静脉血液受阻时,来自消化器官及脾等的静脉血液不能进入肝,大量血液通过胃冠状静脉和胃短静脉进入食管黏膜下静脉和食管周围静脉丛,经奇静脉进入上腔静脉,于是形成食管和胃底静脉曲张。
2.影像学表现
X线片典型表现为食管中下段的黏膜皱襞明显增宽、迂曲、呈蚯蚓状或串珠状充盈缺损,管壁边缘呈锯齿状。病变加重,还可出现食管张力降低,管腔扩张,蠕动减弱,钡剂排空延迟(图1-4-8)。
图1-4-8 食管钡剂造影片
a.黏膜像,示食管下段黏膜皱襞明显增宽、迂曲、呈蚯蚓状;b.充盈像,示管壁边缘呈锯齿状
3.鉴别诊断
有明确的肝硬化病史和典型的X线表现是诊断该病的关键条件。食管静脉曲张的食管壁柔软而伸缩自如,是与食管癌的重要鉴别点。
(二)食管癌
1.临床与病理
食管癌为我国最常见的肿瘤之一,是食管最常见的疾病,好发于40~70岁男性,主要症状是进行性吞咽困难。进展期食管癌的病理形态分为髓质型、蕈伞型、溃疡型和缩窄型(硬化型)四型,以上各型可混合出现。
2.影像学表现
X线表现:①黏膜皱襞消失、中断、破坏,代之以癌瘤表面杂乱不规则的影像;②管腔狭窄,在典型浸润型癌,肿瘤表现为环状狭窄,狭窄范围一般局限,边缘较整齐,与正常区分界清楚;③腔内充盈缺损,癌瘤向腔内突出,造成形状不规则、大小不等的充盈缺损,是增生型癌的主要表现(图1-4-9);④不规则的龛影,早期为浅小龛影。典型溃疡型癌,可见一个较大、轮廓不规则的长形龛影,其长径与食管的纵轴一致;⑤受累段食管局限性僵硬,向食管壁内或食管外生长的肿瘤可形成纵隔内肿块影。以上这些表现常不同程度同时存在。
图1-4-9 食管钡剂X线造影片
正位像(a)和左前位像(b)示食管中段见不规则形充盈缺损,黏膜破坏
3.鉴别诊断
诊断主要基于吞咽困难病史和X线造影表现。
三、胃肠疾病
(一)胃、十二指肠
1.胃、十二指肠溃疡
(1)临床与病理:
胃、十二指肠溃疡是常见疾病,好发于20~50岁。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病率更高。胃溃疡从黏膜开始并侵及黏膜下层,常深达肌层,溃疡口部周围呈炎性水肿。慢性溃疡如深达浆膜层时,称穿透性溃疡。溃疡常单发,少数为多发。临床表现主要是上腹部疼痛,具有反复性、周期性和节律性的特点。
(2)影像学表现:
溃疡病的X线表现可归纳为两类。①直接征象:溃疡本身的改变;②间接征象:溃疡所造成的功能性和瘢痕性改变(图1-4-10)。
图1-4-10 上消化道钡剂造影片
a.胃黏膜像示溃疡与X线平行,呈类椭圆形高密度影;b.胃黏膜像示周围黏膜皱襞均匀性纠集
1)胃溃疡的直接征象是龛影,多见于小弯,其切线位呈乳头状,突出在胃轮廓之外,边缘光滑整齐,底部较平整。龛影口部常有一圈黏膜水肿所造成的透明带。慢性溃疡周围的瘢痕收缩,造成黏膜皱襞均匀性纠集,呈车轮状向龛影口部集中且到达口部边缘并逐渐变窄,是良性溃疡的又一特征。
胃溃疡引起的功能性改变包括:①痉挛性改变,表现为胃壁上的凹陷,小弯龛影,在大弯的相对处出现深的痉挛切迹;②分泌增加,使钡剂不易附着于胃壁,液体多时,在胃内形成液面;③胃蠕动增强或减弱,张力增高或减低,排空加速或减慢。幽门处溃疡可造成幽门狭窄和梗阻。
2)十二指肠溃疡绝大部分发生在球部,占90%以上。球部溃疡常较胃溃疡小,大都在后壁和前壁,因此该龛影轴位像上近似火山口,表现为类圆形或米粒状密度增高影,其边缘大都光滑整齐,周围常有一圈透明带。许多球部溃疡仅表现为球部变形,主要因痉挛、瘢痕收缩、黏膜水肿和所致。球部溃疡愈合后龛影消失,变形可继续存在。
(3)鉴别诊断:见胃癌。
2.胃癌
(1)临床与病理:
胃癌是胃肠道最常见的肿瘤,好发于40~60岁。可发生在胃的任何部位,但以胃窦、小弯和贲门区常见。按胃癌的大体形态将胃癌分为蕈伞型(息肉型、肿块型、增生型)、浸润型(硬癌)和溃疡型3型。临床表现主要是上腹部疼痛,不易缓解,吐咖啡色血液或有柏油便,可以摸到肿块或发生梗阻症状。
(2)影像学表现(X线表现):
①充盈缺损,形状不规则,多见于蕈伞型。②胃腔狭窄、胃壁僵硬,主要由浸润型癌引起,也可见于蕈伞型(图1-4-11a)。③龛影,多见于溃疡型癌,龛影形状不规则,多呈半月形,位于胃轮廓之内,外缘平直,内缘不整齐而有多个尖角;龛影周围绕以宽窄不等的透明带,即环堤,轮廓不规则而锐利,被称为半月综合征(图1-4-11b)。④黏膜皱襞破坏、消失或中断,黏膜下肿瘤浸润常使皱襞异常粗大、僵直或如杵状和结节状,形态固定不变(图1-4-11a)。⑤蠕动消失。
图1-4-11 上消化道钡剂造影片
a.黏膜像示胃大弯侧黏膜皱襞破坏、中断;b.充盈像示胃大弯侧龛影位于胃轮廓内,轮廓不规则而锐利,可见“环堤”
(3)鉴别诊断:
胃良、恶性溃疡的鉴别诊断:应从龛影的形状,龛影口部的充钡状态及周围的黏膜皱襞情况,邻近胃壁的柔软和蠕动等作综合分析,才能得到较正确的结论。
(二)结肠癌
1.临床与病理
结肠癌好发生在直肠和乙状结肠。可分为增生型、浸润型和溃疡型。临床表现为腹部肿块、便血和腹泻,或有顽固性便秘,也可以有脓血便和黏液样便。直肠癌主要表现为便血、粪便变细和里急后重感。
2.影像学表现
结肠气钡双重对比造影表现如下:①肠腔内可见肿块,其轮廓不规则,该处肠壁僵硬、结肠袋消失,多见于增生型;②肠管狭窄,肠壁僵硬,常只累及小段肠管,狭窄可偏于一侧或环绕整个肠壁,形成环状狭窄(图1-4-12);③龛影形状多不规则,边缘多不整齐,具有一些尖角,龛影周围常有不同程度的充盈缺损和狭窄,肠壁僵硬,结肠袋消失。
图1-4-12 钡剂灌肠片
直肠、乙状结肠相接处见充盈缺损影,管腔变窄,边界毛糙,管腔轮廓线不规则
3.鉴别诊断
盲升结肠癌须与增殖型肠结核鉴别。肠结核病变的范围较长、同时侵犯末端回肠,X线表现以挛缩、僵硬为主。结肠癌则多呈局限性肿块。
四、肝脏疾病
(一)肝囊肿
1.临床与病理
肝囊肿是胆管发育异常形成的小胆管丛,逐渐扩大融合形成的肝囊性病变。囊肿的大小从数毫米到数厘米,囊壁很薄,囊内充满澄清液体。一般无明显临床症状。
2.影像学表现
CT平扫显示肝实质内圆形低密度区,边缘锐利,境界清楚,囊内密度均匀,CT值为0~20HU(图1-4-13a),增强后无明显强化(图1-4-13b)。MRI图上T 1WI呈低信号,T 2WI呈高信号的圆形病灶(图1-4-13c、d)。
图1-4-13 上腹部CT和MRI扫描图
CT图像上,肝左叶可见囊状低密度影(a),增强后未见明显强化(b),T 1WI图呈低信号(c),T 2WI抑脂图呈高信号(d)
3.鉴别诊断
典型的肝囊肿,CT和超声容易诊断。有时要与囊性转移瘤、肝脓肿、肝棘球蚴病等鉴别,这些病变都有较厚的囊壁,且厚薄不均,边缘不整,有强化等。
(二)肝脓肿
1.临床与病理
肝脓肿为肝组织局限性化脓性炎症。临床上以细菌性和阿米巴性肝脓肿常见。白细胞崩解,组织液化坏死,形成脓腔,周围肉芽组织增生形成脓肿壁,脓肿壁周围肝组织可有水肿。脓肿多为单房,少数为多房,可单发或多发。患者可出现肝大、肝区疼痛和全身的炎症反应。
2.影像学表现
(1)CT检查:
平扫显示肝实质圆形或类圆形低密度肿块,中央为脓腔,密度均匀或不均匀,CT值高于水而低于肝(图1-4-14a)。部分脓肿内出现小气泡或气液平面。环绕脓腔可见密度低于肝而高于脓腔的环状影为脓肿壁。急性期脓肿壁外周可出现环状水肿带。增强CT检查示脓肿壁呈环形明显强化,脓腔和周围水肿带无强化(图1-4-14b~d)。低密度的脓腔和环形强化的脓肿壁以及周围的无强化的低密度水肿带构成了所谓“环征”。“环征”和脓肿内的小气泡为肝脓肿的特征性表现。
图1-4-14 上腹部CT增强(肝脓肿)
平扫(a)密度不均匀,低于肝实质;动脉期(b)、静脉期(c)、平衡期(d)示病变边界及内部分隔强化
(2)MRI检查:
肝脓肿的脓腔在T 1WI呈均匀或不均匀的低信号,T 2WI表现高信号。脓肿壁的信号强度T 1WI高于脓腔而低于肝实质,表现较厚的圆环状稍高信号区,称“晕环征”。晕环周围的肝水肿T 2WI呈明显高信号。Gd-DTPA对比增强后,脓肿壁呈环形强化。
3.鉴别诊断
CT和超声是肝脓肿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MRI可反映脓肿各个时期的病理改变,对诊断和治疗效果观察有较高价值。早期肝脓肿未出现液化需与肝癌鉴别,结合临床是否有炎症反应,血甲胎蛋白(α-fetoprotein,AFP)是否升高,或抗感染治疗后复查脓肿有吸收可以鉴别,必要时穿刺活检确诊。
(三)肝硬化
1.临床与病理
肝硬化病因很多,常见病因为病毒性肝炎和酗酒。肝硬化发生后,早期肝细胞弥漫性变性、坏死,进一步发生纤维组织增生和肝细胞结节状再生,致使肝变形、变硬,肝叶萎缩或增大,同时引起门脉高压。
2.影像学表现
(1)X线胃肠道钡餐造影可显示胃底、食管静脉曲张。
(2)CT表现为尾叶、左叶外侧段增大,右叶发生萎缩,出现肝各叶大小比例失调,少数肝硬化表现为全肝萎缩、右叶增大等(图1-4-15a、b)。肝轮廓边缘显示凹凸不平,肝门、肝裂增宽以及脾大、腹水、胃底和食管静脉曲张等门脉高压征象。MRI检查表现基本与CT表现相同。
3.鉴别诊断
早期肝硬化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异性。中晚期肝硬化CT、超声、MRI一般都可作出诊断。再生结节有时需与早期肝癌鉴别,前者为门静脉供血而非动脉供血,动脉期的CT扫描结节没强化,静脉期只轻度强化,呈低密度,与肝癌对比增强表现不同。
(四)脂肪肝
1.临床与病理
正常肝脂肪含量低于5%,超过5%则可致脂肪肝(fatty liver)。根据脂肪浸润程度和范围,分为弥漫性和局灶性脂肪肝。
2.影像学表现
CT扫描是有价值的影像学检查,平扫显示肝的密度降低,比脾的密度低。弥漫性脂肪浸润表现全肝密度降低,局灶性浸润则表现肝叶或肝段局部密度降低(图1-4-15c)。MRI化学位移成像脂肪肝在反相位信号明显衰减,对于脂肪肝的敏感性超过CT。
图1-4-15 上腹部CT平扫
a.肝脏密度不均匀,边缘呈波浪状改变;b.肝硬化终末期,肝脏萎缩,大小比例失调,肝裂增宽,周围腹腔内见液体密度影;c.肝脏密度降低,CT值为18HU
3.鉴别诊断
弥漫性脂肪肝的CT和超声表现都较典型,诊断不难。局灶性脂肪肝有时需与肝肿瘤性病变鉴别,根据脂肪肝对比增强CT表现特点,容易作出鉴别诊断,必要时可做MRI检查鉴别。
(五)肝海绵状血管瘤
1.临床与病理
肝海绵状血管瘤为常见的肝良性肿瘤,约占肝良性肿瘤的84%。好发于女性,发病率为男性的4.5~5倍。可无任何症状或偶然在体检中发现。巨大肿瘤(≥5cm)可出现上腹部胀痛不适。肿瘤破裂可引起肝脏出血。肿瘤90%为单发,10%多发。肿瘤内由扩张的异常血窦组成,内衬单层的血管内间隔形成海绵状结构,并充满新鲜血液。
2.影像学表现
(1)X线检查目前较少用于诊断。
(2)CT检查:平扫表现肝实质内境界清楚的圆形或类圆形低密度肿块,CT值约30HU。对比增强扫描是CT检查海绵状血管瘤的关键。动脉期:可见肿瘤自边缘开始出现斑状、结节状对比增强灶,增强密度高于正常肝,接近同层大血管的密度。门静脉期:对比增强灶互相融合,同时向肿瘤中央扩展。延迟期:最后使整个肿瘤增强,这时增强密度可逐渐下降,变为与周围正常肝实质密度相同的等密度,并持续10分钟或更长。整个对比增强过程表现“早出晚归”的特征(图1-4-16)。
图1-4-16 上腹部CT增强图
平扫(a)肝右叶肿块密度低于周围肝实质;动脉期(b)肿块内见结节状明显强化;门静脉期(c)肿块强化范围扩大;平衡期(d)肿块强化范围继续扩大
(3)MRI检查:海绵状血管瘤内的血窦充满缓慢流动的血液,形成的MRI表现颇具特征性。肿瘤在T 1WI表现为均匀的低信号,T 2WI表现为均匀的高信号(图1-4-17a、b),在肝实质低信号背景的衬托下,呈“灯泡”样表现。Gd-DTPA对比增强后行动态扫描,肿瘤亦从边缘强化,逐渐向中央扩展最后充盈整个肿瘤,形成高信号的肿块(图1-4-17c、d)。
图1-4-17 上腹部MR增强扫描图
肝右叶占位,T 1WI(a)呈低信号,T 2WI抑脂图像(b)呈高信号,T 1WI增强早期(c)呈结节样强化,T 1WI增强后期(d)肿块强化均匀一致
3.鉴别诊断
海绵状血管瘤常需与多血供的肝细胞癌或转移性肝癌鉴别。肝癌CT也出现早期明显对比增强,但持续时间多较短,多数都在静脉期出现明显消退,接近平扫密度。
(六)原发性肝癌
1.临床与病理
原发性肝癌,90%以上为肝细胞癌。男性多见,好发于30~60岁。发病与乙型肝炎和肝硬化密切相关。早期一般无症状,中晚期表现肝区疼痛,消瘦乏力,腹部包块。大部分患者AFP阳性。肝细胞癌主要由肝动脉供血,且90%病例都为血供丰富的肿瘤。肝细胞癌容易侵犯门静脉和肝静脉引起血管内癌栓或肝内外血行转移;淋巴转移可引起肝门及腹主动脉或腔静脉旁等处腹腔淋巴结增大;晚期可发生肺、骨骼、肾上腺和肾等远处转移。
2.影像学表现
(1)CT检查:
平扫常见肝硬化,边缘轮廓局限性突起,肝实质内出现单发或多发的、圆形或类圆形的边界清楚或模糊的肿块,肿块多数为低密度,周围可见低密度的肿瘤假包膜影(图1-4-18a)。对比增强螺旋CT多期扫描:动脉期,主要为门静脉供血的正常肝实质还未出现对比增强,而以肝动脉供血的肿瘤很快出现明显的斑片状、结节状强化,CT值迅速达到峰值(图1-4-18b);门静脉期,正常肝实质对比增强密度开始升高,肿瘤对比增强密度迅速下降(图1-4-18c);平衡期,肿块对比增强密度继续下降,在明显强化的肝实质内又表现低密度状态。全部对比增强过程呈“快显快出”现象(图1-4-18d)。
图1-4-18 上腹部CT增强扫描图
平扫(a)示右叶巨大低密度肿块;动脉期(b)肿块呈不均一强化,强化程度高于肝实质;门静脉期(c)强化程度稍低于肝实质;延迟期(d)肿块强化程度减低,呈“快进快出”型
(2)MRI检查:
在T 1WI上肿瘤表现稍低或等信号,肿瘤出血或脂肪变性表现为高信号,坏死囊变则出现低信号。T 2WI上肿瘤表现为稍高信号,巨大肿块时T 2WI信号多不均匀。假包膜在T 1WI上表现环绕肿瘤周围的低信号环。Gd-DTPA对比增强多期扫描,肿块增强表现与CT相同。
3.鉴别诊断
超声和CT对肝癌,特别对中晚期肝癌大都能作出诊断,包括肿瘤的类型、部位、大小及其肝内外转移的评价。MRI在小肝癌的鉴别诊断中优于CT和超声。
(七)转移性肝癌
1.临床与病理
转移性肝癌在我国发病率仅次于肝细胞癌。病理呈肝内多发结节,大小从数毫米到10cm以上不等。易坏死、囊变、出血和钙化。临床症状除原发的肿瘤症状外,出现肝大、肝区疼痛、消瘦、黄疸、腹水等。AFP多阴性。
2.影像学表现
(1)CT检查:
平扫可见肝实质内多发小圆形或类圆形的低密度肿块,少数也可单发。发生钙化或出血时,肿瘤内有高密度灶;液化坏死、囊变则在肿瘤中呈水样密度(图1-4-19a)。对比增强扫描动脉期呈不规则边缘强化,门静脉期可出现均匀或不均匀强化,平衡期对比增强消退(图1-4-19b~d)。少数肿瘤中央见无增强的低密度,边缘强化呈高密度,外周有一稍低于肝密度的水肿带,构成所谓“牛眼征”。
图1-4-19 上腹部CT增强扫描图
平扫(a)示肝内多发低密度肿块;动脉期(b)肿块边缘强化,肿块内部强化不明显;门静脉期(c)、平衡期(d)肿瘤强化程度低于肝实质
(2)MRI检查:
T 1WI常表现均匀的稍低信号,T 2WI则呈稍高信号。约30%肿瘤周围T 2WI表现高信号环,称为“亮环征”或“晕征”,这可能与肿瘤周边水肿或丰富血供有关。
3.鉴别诊断
转移性肝癌肝外原发恶性肿瘤诊断明确,一旦发现肝内多发结节,肝转移癌的诊断比较容易。原发癌不明而见到肝内多发结节,特别是囊性转移瘤需与肝脓肿、肝棘球蚴病、肝结核等肝内多发结节鉴别。
五、胆道疾病
(一)胆石症和胆囊炎
1.临床与病理
在胆汁淤滞和胆道感染等因素的影响下,胆汁中胆色素、胆固醇、黏液物质和钙盐物质析出、凝集而形成胆结石。胆结石在胆囊或胆管内引起胆汁淤滞,易继发胆囊、胆道梗阻和感染,继而又促进结石形成和发展。因此,胆囊炎和胆石症往往是互为因果的两个疾病。CT对胆石症的正确诊断率可达95%。胆结石和慢性胆囊炎常见的症状为反复、突然发作的右上腹部绞痛,并放射至后背和右肩胛下部。
2.影像学表现
(1)X线检查:
平片可发现胆囊阳性结石,表现为右上腹部大小不等、边缘高密度,中间低密度的环形、菱形、多角形影(图1-4-20a)。
图1-4-20 腹部X线片和上腹部CT平扫
a.右上腹可见一类圆形高密度影;b.肝内胆管结石;c.胆囊结石;d.肝外胆管结石
(2)CT检查:
可见肝内、外胆管或胆囊内单发或多发、圆形、多边形或泥沙状的高密度影,其位置可随体位变换而改变,与占位病变不同(图1-4-20b~d)。胆总管结石可见上部胆管扩张。结石部位的层面,结石周围伴有低密度的胆汁影,呈“靶征”或“半月征”。合并急性胆囊炎则胆囊增大,直径>5cm,胆囊壁弥漫性增厚超过3mm并有明显均匀强化,胆囊周围常有环形低密度水肿带或液体潴留。慢性胆囊炎则表现胆囊缩小,胆囊壁增厚,可有钙化,增强扫描有强化。
(3)MRI检查:
胆囊内结石在T 1WI、T 2WI上均为无信号或低信号灶(图1-4-21a、b)。胆管结石,特别是胆总管结石,MRCP既可观察到低信号的结石及其部位、大小、形态、数目等,又能显示胆管扩张及其程度(图1-4-21c)。胆囊炎也表现胆囊增大,胆囊壁增厚。增厚的胆囊壁因水肿而出现T 1WI低信号,T 2WI高信号。
图1-4-21 上腹部MRI平扫和MRCP扫描图
T 1WI(a)低信号,T 2WI抑脂(b)呈混杂稍高信号,MRCP(c)可见肝外胆管一混杂低信号结石影
3.鉴别诊断
X线平片显示胆结石有很大限度。CT显示胆管结石则优于超声。诊断有困难的胆石症,如阴性结石,可行MRI及MRCP检查,绝大多数可以确诊。
(二)胆囊癌
1.临床与病理
胆囊癌好发于中老年,女性多见。胆囊癌常发生在胆囊底部或颈部。胆囊癌70%~90%为腺癌,少数为鳞癌。80%呈浸润性生长,胆囊壁环形增厚;20%呈乳头状生长突入胆囊腔。肿瘤增大,可占据整个胆囊,形成软组织肿块,并侵犯周围肝组织。约70%合并胆囊结石。临床表现右上腹持续性疼痛、黄疸、消瘦、肝大和上腹部包块。
2.影像学表现
(1)CT检查:
肿瘤表现为3种类型:胆囊壁增厚型,胆囊壁呈不规则或结节状增厚;腔内型,胆囊腔单发或多发乳头状肿块,肿块基底部胆囊壁增厚;肿块型,胆囊腔全部被肿瘤所占据,形成软组织肿块,周围肝实质出现低密度带。增强后,肿瘤及其局部胆囊壁明显强化(图1-4-22a、b)。同时可见胆管受压、不规则狭窄和上部扩张。往往伴有胆囊结石。
(2)MRI检查:
与CT表现相似,表现胆囊壁增厚,胆囊内实质性肿块(图1-4-22c、d)。T 1WI肿块周围的肝实质可形成不规则高信号带,提示肿瘤侵犯肝脏。
图1-4-22 上腹部CT和MRI扫描图
CT平扫(a)示胆囊内可见类圆形软组织密度影;CT增强(b)肿块不均匀强化;T 1WI(c)肿块整体呈不均匀的低信号,增强(d)后呈不均匀强化
3.鉴别诊断
超声和CT为目前胆囊癌最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MRI及MRCP可从多方位显示肿块。胆囊壁增厚的胆囊癌还需与胆囊炎鉴别,胆囊壁明显不规则增厚,对比增强CT明显增强,明显的胆道扩张,周围肝实质侵犯和肝内转移则支持胆囊癌诊断。
(三)胆管癌
1.临床与病理
临床所指的胆管癌为左、右肝管以下的肝外胆管癌,不包括肝内胆管细胞癌。80%为腺癌,少数为鳞癌。肿瘤的形态分为结节型、浸润型、乳头型,浸润型最常见。浸润型则引起胆管局限性狭窄,晚期容易发生胆道梗阻。肿瘤好发于上段胆管,占50%。临床常表现为进行性黄疸、脂肪泻、陶土样大便和上腹出现包块,胆囊肿大。
2.影像学表现
(1)CT检查:
肝内外胆管不同程度扩张,一般扩张都比较明显。肿瘤发生于上段胆管,可见肝门部软组织肿块;中、下段胆管癌可见胆囊增大和胆总管扩张,扩张的胆管于肿瘤部位突然变小或中断,末端可见局部胆管壁增厚或形成软组织肿块,对比增强明显强化。有时可有肝门部等处淋巴结转移。
(2)MRI检查:
普通扫描表现与CT相似,肿瘤常表现为T 1WI低信号,T 2WI不均匀高信号。胆管扩张表现T 1WI低信号;T 2WI明显高信号。MRCP同时显示胆管内不规则软组织肿块,胆管不规则狭窄或阻塞。
3.鉴别诊断
胆管癌的CT、MRCP检查都比较容易显示胆管扩张,在扩张的胆管远端发现胆管突然中断、不规则的胆管狭窄或发现胆管内软组织肿块、胆管壁增厚等征象,结合临床表现可作出诊断。鉴别诊断主要排除引起胆道梗阻的胆管结石和胆管炎;于扩张胆总管末端见到阳性结石影则支持胆管结石诊断;长范围的胆管鼠尾状狭窄,末端既不显示结石影,也不显示软组织肿块,则一般为慢性胆管炎。
六、胰腺疾病
(一)急性胰腺炎
1.临床与病理
急性胰腺炎是胰蛋白酶原溢出被激活成胰蛋白酶引发胰腺及其周围组织自身消化的一种急性炎症。急性胰腺炎分急性水肿型及出血坏死型两种。前者多见,占80%~90%,表现为病变胰腺肿大变硬,间质充血水肿并细胞浸润。后者较少见,病变以广泛的胰腺坏死、出血为特征。急性胰腺炎发病前多有酗酒、暴饮暴食或胆道疾病史,临床上表现为突发上腹部剧痛并可出现休克,疼痛向腰背部放射,伴有恶心、呕吐、发热等。
2.影像学表现
(1)CT检查:
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有重要作用,对了解病变的范围和程度很有帮助,在提供腹部和后腹膜腔的综合性信息方面也颇具优势。
急性胰腺炎典型表现是胰腺局部或弥漫性肿大,密度稍减低,胰腺周围常有炎性渗出,导致胰腺边缘不清,邻近肾前膜增厚,此征象尽管非胰腺炎所特有,但却是胰腺炎的重要标志。水肿型胰腺炎病变程度较轻;坏死出血性胰腺炎者胰腺明显肿大,胰腺密度不均,增强后可以了解胰腺的坏死范围(图1-4-23a、b、c、d)。脓肿是胰腺炎的重要并发症,可危及生命,CT表现与坏死区相似,为局限性低密度灶,出现气体是脓肿的特征。脓肿诊断时需与假囊肿鉴别,诊断困难时可针吸活检进一步明确诊断。
(2)MRI检查:
胰腺增大,T 1WI上表现为胰腺信号减低,T 2WI上则增高,T 2WI脂肪抑制像上信号不均匀,增强扫描为不均匀强化。由于胰腺周围脂肪组织水肿,胰腺边缘多模糊不清。假性囊肿呈T 1低信号、T 2高信号的圆形、边界清楚、壁厚的囊性病变,囊内信号可不均匀。
3.鉴别诊断
急性胰腺炎常有明确病史、体征及化验检查所见,结合影像学表现,诊断并不困难。但影像学检查有助确定病变的病理情况,腹膜后扩散范围及有无并发症。这些对评价病情、决定治疗方案及预后评估,都有很大帮助。
(二)慢性胰腺炎
1.临床与病理
慢性胰腺炎是指由各种因素造成胰腺局部、节段性或弥漫性的慢性进展性炎症,导致胰腺实质和胰管组织的不可逆性损害。肉眼观察胰腺呈结节状,质较硬。病理上胰腺间质细胞浸润,常有一定量的纤维组织增生,腺泡和胰腺组织萎缩、消失,有钙化或结石形成,胰管呈不同程度扩张。临床上患者可有上腹痛,可合并糖尿病,常伴有胆系疾患。
2.影像学表现
(1)CT检查:
对胰腺实质的显示更加准确,对钙化的显示更为敏感。可表现为胰腺局部增大或萎缩,胰管不同程度扩张,胰腺钙化形成,钙化呈斑点状致密影,沿胰管分布。合并假性囊肿形成时表现为边界清楚的囊状低密度区,CT值接近水的密度(图1-4-23e、f)。
图1-4-23 上腹部CT增强图
a.平扫示胰腺体积稍增大,边缘模糊,胰腺后方可见渗出影;b.增强图后胰腺强化尚均匀,为单纯性胰腺炎;c.平扫图示胰腺体积增大,密度不均匀,边缘模糊,胰周有渗出;d.增强后胰腺不均匀强化,内可见无强化低密度灶,系坏死区,为坏死性胰腺炎。平扫图(e)示胰腺萎缩,胰腺钙化形成;增强后(f)胰腺不均匀强化,其内可见低密度导管影
(2)MRI检查:
由于慢性胰腺炎时胰腺的纤维化,在T 1WI脂肪抑制像和T 2WI上均可表现为低信号区。在动态增强MRI上,纤维化区没有强化或强化不明显。慢性胰腺炎合并假囊肿时,T 1WI表现为局限性囊状低信号区,T 2WI显示为囊状高信号区。
3.鉴别诊断
慢性胰腺炎有时与胰腺癌鉴别十分困难,它们都可表现为胰头增大及胰体尾部萎缩。鉴别要点:①胰头慢性炎性肿大以纤维化改变为主,在T 1WI、T 2WI上均呈低信号改变;②动态扫描各期强化规律基本与正常胰腺的强化规律相一致,胰头癌则在动脉期为低密度或低信号;③发现钙化、假囊肿,提示炎症机会大;④胰腺癌更易引起胰腺邻近血管受到侵犯或被包埋;⑤胰腺癌较早即可能出现肝、腹膜后转移。有时尚需穿刺活检或随访来明确诊断。
(三)胰腺癌
1.临床与病理
胰腺导管细胞癌,简称胰腺癌,是胰腺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多见于40岁以上男性。其他还有内分泌性细胞肿瘤及非上皮性肿瘤。导管腺癌病理上为致密的纤维化硬化性病变。约60%~70%发生于胰腺头部。由于胰腺淋巴引流丰富和缺乏胰周包膜,较易出现其他脏器或淋巴结的转移。
早期多无症状或症状不明确,不易引起重视。因胰头癌常直接侵犯或压迫胆总管胰内段,出现进行性阻塞性黄疸,临床就诊相对较早。胰腺癌预后差,5年生存率仅约为5%。
2.影像学表现
(1)CT检查:
CT上肿瘤的密度常与胰腺的密度相等或略低,故平扫可发生漏诊。较大的肿块可引起胰腺局部增大。由于胰腺癌是少血管性肿块,增强扫描时肿块强化不明显,呈相对低密度(图1-4-24a、b)。胰管、胆管扩张可形成“双管征”,此为胰头癌的常见征象。可伴有胰体尾萎缩或引起远端潴留性假囊肿。胰周、腹膜后、肝门淋巴结和肝内可发生转移。CT对胰腺癌能作出较为准确的术前分期,对判断手术切除的可能性与准确性较高。
图1-4-24 上腹部CT、MRI增强扫描图
平扫图(a)示胰腺体部可见一低密度影,边界不清;增强后(b)肿块未见明显强化。胰腺体部可见一占位,T 2WI(c)呈稍高信号,T 1WI(d)呈低信号,T 1WI增强后(e)未见明显强化
(2)MRI检查:
可见胰腺形态、轮廓发生改变,局部肿大,轮廓不规则。T 1WI上肿瘤信号一般稍低或等于正常胰腺和肝,坏死区信号更低,T 2WI上信号则稍高且不均匀,坏死区显示为更高信号(图1-4-24c~e)。MRI能很好地显示扩张的肝内外胆管及胰管,MRCP可以直观地显示胰管梗阻的部位、形态、程度。
3.鉴别诊断
主要应与慢性胰腺炎鉴别,已于慢性胰腺炎中叙述。胰头癌还需与胆总管下端肿瘤、壶腹癌等鉴别。
(汪志良 张 源 艾松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