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临床微生物学是对感染性疾病的病原(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进行检测、鉴定和抗微生物药敏试验的一门学科。随着医疗的不断进步,如各种器官移植技术、介入操作的迅速发展,抗菌药物广泛使用而造成的各类多重耐药菌、泛耐药菌的暴发和播散,临床微生物学在现代医学中的地位不断提高。特别是新发和再发感染性疾病的出现、生物恐怖威胁的增加,临床微生物学实验室作为发现病原的前哨,其作用越发凸显出来。

临床微生物学实验室主要作用在于:①对感染性疾病做出快速、准确的病原学诊断确诊依据,提供治疗、预防建议和咨询服务,参与疑难性感染性疾病的会诊;②监测和预警院内感染的暴发,确定暴发的来源并及时控制其播散;③参与医疗机构抗菌药物的管理工作;④提供药敏监测数据,为临床经验用药提供指导;⑤开展微生物学研究和教学工作。

近10年,我国临床微生物学快速发展。特别是2012年我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出台的抗菌药物专项整治项目中,对我国临床微生物学实验室的建设、临床微生物学标本的送检率等均提出具体要求,这极大促进了学科的发展。具体体现在:①从事微生物学检验的专职人员增加、素质水平提高;②实验室设备先进,大多数二级医院具备全自动血培养系统、自动鉴定和药敏系统,一些三级医院拥有了质谱仪;③疑难菌或不常见菌的诊断水平明显提高;④在国际会议上专题报告、口头发言的人数增多,很多研究论文得到国际同行的认可;⑤国际合作交流日益增多。

但我们仍然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国临床微生物学的水平和欧美等发达国家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不同实验室水平参差不齐;医疗机构对临床微生物学专业的投入和重视程度还有待提高。总体水平和国际上的差距,深刻地体现在我们的标本量和标本结构组成上。以血培养为例,国内1500张床的三甲医院,血培养的数量为每天40~50瓶,而同级别的美国医院,可达到350瓶;我国大多数实验室收到的首位标本是痰标本,而痰标本在国外大概仅能排到第8位,仅为血培养的十分之一。标本送检率低的原因主要来自两方面:①临床医生的送检意识较为淡薄,很多感染性疾病的诊疗停留在经验用药的层面上,而非基于病原诊断的基础上;②实验室水平、能力不够,检验结果和临床一致性不高,未能取得临床的信任。要想追赶国际水平,必须从这两方面找原因。俗语道,“打铁还需自身硬”,微生物学专业人员首先要具备这样的情怀,即“满腔的热情、探索微观世界的兴趣、超强的耐心、负责的态度”,在此基础上,苦练基本功,包括镜检、鉴定、药敏、结果报告和解释、新技术手段,熟悉各类感染、各种标本常见的病原谱、各类抗菌药物的药理学特点等。自身素质提高了,方能走向临床,方能和临床有效对话,方能改变临床送检习惯和行为方式。在这个过程中,要抱着“请进来,走出去”的心态,要秉承“愚公移山”精神,要坚持“行动必有改变”的信念,走临床,寻共识。临床最终会从规范的送检行为中获益,他们会慢慢体会到,病原诊断所带来的“柳暗花明”和“峰回路转”的妙处,而我们自身也会感受到临床微生物学专业的价值和乐趣!

我们有必要将这些进展、变化现于笔端,呈现给对临床微生物学孜孜以求的同道们。本书正是出于这样的初衷开始编写的,它是国内临床微生物学专业的阶段性总结,承前启后,标志着国内临床微生物学已上新台阶。

本书编审团队由近30位来自临床微生物学、感染性疾病学、感染控制领域的专业人士组成。主编和副主编是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微生物学和感染性疾病学专家,而主审则是国内临床微生物学领域资深的顶级专家,可谓荟萃精华;临床微生物学一线进行检验、医疗、科研、教学的各方面人士均有参与,可谓众妙兼备。一年来,各位编审人员发奋努力、多方合作、夜以继日、不厌其烦,既有专业撰审的严谨,也有专业建设的热情。而主编、副主编、主审更是呕心沥血、高屋建瓴、砥砺团队。这样的编审集体精诚团结、敬业奉献,如期奉献给各位读者、专业人士一本非常值得一读的参考书。

本书内容有如下特点:

1.完整构建了临床微生物学专业的学科基础,囊括临床细菌学、真菌学、病毒学、寄生虫学等几大类微生物学科范畴,对临床微生物学的专业技术、观念、规律进行全面、细致的总结,并兼顾感染性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和控制,对感染性疾病的主要感染类型、主要标本、主要微生物种属、主要耐药特征、感染控制要点等均进行整体的、充分的阐述。我们希望,一书在手,读者便可一览临床微生物学的根深叶茂!

2.全面体现临床微生物学和感染性疾病学的学科进展。编审团队组成伊始,主编和主审多次强调学科进展、引文呈现、新内容阐述(新观点、新进展、新角度、新方法、新规律)等要求。在写作过程中,编撰专家阅读大量文献,包括各类感染或实验室诊断的国际指南,并将之有机结合在书籍写作之中。很多作者五易其稿,字斟句酌,旁征博引,深入浅出,很好地落实了实用性、先进性的撰写目标。

3.精确遵循病原学诊断的工作规范和流程,即由感染性疾病的临床表现开始,引出病原学诊断的标本、由标本处理进抵微生物种属、并进而阐述耐药性和感染控制等相关内容。第一篇(临床部分)以临床诊断和病原学特征并重;第二篇(标本部分)依次强调了适应证、基于临床表现的标本处理流程、结果解释和临床沟通;第三篇(微生物种属部分)各章或节的前言,勾勒了种属鉴定的双歧思路和关键试验,之后按种属分别进行了全面阐述(分类、致病性、实验室检查、结果解释和应用),希望年轻的从业者起始就建立起“微生物鉴定的临床思维”,而非“自动化仪器的奴隶”;第四篇(药敏试验和耐药部分)既囊括了细菌学、真菌学领域的最新知识,又概述了病毒学的耐药特征和临床影响;第五篇(感染控制部分)则强调了微生物学在感染预防、控制中的作用。新结构体现了新思路,新思路会激发读者的新思考。

4.本书回答了一线工作者面临的诸多实际问题。比如,血流感染的诊断标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时微生物的作用、各类标本的标准化处理流程和结果解读(特别是正常菌群和致病菌的鉴别)、血培养标准化处理和解释的精细要求、泌尿系统感染的标本处理要点、假体和植入物感染的微生物学检验流程、葡萄球菌和念珠菌分离株的结果解释、耐药性折点建立及修订原则、不常见菌的药敏试验和折点标准等。对一线从业人员而言,这些问题的阐述如同雪中送炭,立竿见影;可以有效地解决实际困难,提升专业水平;有助于及时扭转工作困境,增强专业自信;有助于为患者提供更为优质的专业服务。

本书主要面向临床微生物学、感染性疾病学、临床药学、感染控制学和可能涉及感染亟待病原学诊断的临床分支学科等专业人士,其他如基础微生物学、医学工程和技术等从业人员也会有所助益。本书不仅仅有利于检验医学工作本身,也会有利于临床会诊、科学研究、教学相长、专业管理。可以说本书和一切与感染及微生物学有关的从业人员都息息相关。

当然,本书也存在不足,主要体现在:

1.本书强调实用性,但是部分领域由于国内自身积累的经验不足,导致相关内容有待充实和完善。随着国内临床微生物学的发展、文献的逐步丰富,下次再版时,本书的基础会更广泛、深入和扎实。

2.就专业领域而言,深浅、宽窄不同。四大类病原(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中一些种属相对涉及较少,如寄生虫。相关科研、教学、管理等阐述不够。

由于时间关系,本书其他错误、不足在所难免,敬请诸位读者谅解和指正,我们将以匡不逮。

最后,感谢各位编委、主审、编写秘书的辛勤工作,感谢人民卫生出版社的大力支持!更要感谢此书出版后,未来的您——每一位读者!相信每位读者的宝贵意见会让我们这本书不断进步。

我深信,临床微生物学的未来充满希望!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王辉

2014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