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灸疮及灸后调养

一、灸疮

用艾炷直接灸灼穴位,使灸处皮肤起疱后所致的无菌性化脓状态,即为灸疮,又叫灸花。

艾炷直接着肤灸,必须发灸疮,只有灸疮起发,才能发挥治愈疾病的功效。古人甚至认为,灸疮的起发与否,是瘢痕灸成败的关键。如《小品方》说:“灸得脓坏,风寒乃出;不坏,则病不除也。”《太平圣惠方》说:“灸炷虽然数足,得疮发脓坏,所患即差;如不得疮发脓坏,其疾不愈。”《针灸易学》甚至强调:“灸疮必发,去病如把抓。”临床上大量资料表明,灸疮发否,与疗效有密切的关系。故凡施瘢痕灸法,均应使其疮发。

(一)灸疮的引发

艾炷着肤灸,是一种借助艾火之力以治病的方法,轻者皮肤红赤,重者起疱溃烂。若灸后局部不红不起疱,说明火力未达到治病的要求,或再灸,或用引发灸疮的方法。

引发灸疮之法,如《针灸大成·灸疮要法》所说:“用赤皮葱三五茎去青,于煻灰中煨熟,拍破,热熨疮十余遍,其疮三日自发;予见人灸不发者,频用生麻油渍之而发;亦有皂角煎汤候冷频点之而发;亦有恐气血衰不发,于灸前后煎四物汤服,以此汤养气血故也。盖不可一概论也。有复灸一二壮遂发,有食热炙之物,如烧鱼、煎豆腐、羊肉之类而发。在人以意取助,不可顺其自然,终不发矣。”

当然,过度的引发,亦能伤人元气,而且也难为一般病人所耐受,故灸疮的引发宜适度。

灸必发疱,是古人的认识,今人普遍使用温和灸,不令发疱,亦可达到治疗目的。

(二)灸疮的处理

艾炷着肤灸,施灸后局部皮肤多有红晕灼热感,不用处理,经数小时即可消失,或遗有黄色瘢痕。如灸后皮肤起疱,小者可自行吸收。发疱灸,灸后皮肤起疱大者,可用消毒针头刺破,放出液体,敷以消毒纱布固定,或用淡膏药覆盖,再灸时揭开,灸后再盖上。

瘢痕灸,灸火较重,水疱较大,发了灸疮,除了用消毒粗针穿刺水疱、放出水液、避免污染外,可用赤皮葱、薄荷适量煎汤,乘热淋洗,外贴玉红膏,促其结痂而愈。在灸疮无菌性化脓期间不能做重体力劳动。若要防止灸疮化脓,在施灸时,热度应恰当,灸炷宜捏紧小些,如此则灸疮面积不致过大,起疱亦小,吸收也轻快。如连续施灸,可先用消毒针刺破水疱,去其皮痂,涂上京墨汁,即很快结痂。如灸疮呈现黑色而溃烂,可用桃枝、嫩柳枝各等份,芫荽适量,煎汤温洗,有生肌长肉的作用;痛不可忍者,煎洗汤中再入黄连,收效颇著。灸疮长时间不收敛者,为气虚所致,可服内托黄芪丸。当灸疮退痂后,仍宜用桃枝柳枝汤温洗,保护局部皮肤,免受风邪外袭。

附:

1.玉红膏

来源:出自《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

方药组成:当归60克,白芷15克,白蜡60克,轻粉12克,甘草36克,紫草6克,血竭12克,麻油500克。

制法:先将当归、白芷、紫草、甘草4味药放入麻油内浸泡3日,再次放入锅内慢火熬,使药微焦枯,去滓,再熬至滴水成珠,入血竭,次下白蜡,微火化开,即行离火,待稍凉将凝时,入轻粉,搅匀,即成红色之软膏,收存备用,用时摊贴患处,上以消毒纱布盖之。

主治:痈疽发背,烧伤溃烂,为灸疮之要药。

2.内托黄芪丸

来源:出自《世医得效方》。

方药组成:黄芪240克,当归60克,肉桂、木香、乳香、沉香各30克。

制法:上药共为细末,用绿豆粉120克,姜汁煮糊为丸,如梧子大。用时温开水送下2丸,每日3次服。

二、灸后调养

施灸一般无任何不适之感,但也有少数病人,由于体质和病状不同,开始施灸时出现低热、疲倦、口干、全身不适等感觉,一般不需处理,继续施灸即能消失。必要时可以拉长施灸的间隔时间。若出现口渴、便秘、尿黄等症状,为灸火伤阴之象,可内服加味增液汤,其组成为生地、麦冬、玄参、肉苁蓉各15克,水煎,每日3次服。

施灸者要注意调养,情绪乐观,心情愉快,胸怀开朗,静心调养,戒色欲,勿过度劳累,饮食清淡而富有营养,以助疗效。民间流传的灸后调养口诀是:灸后风寒须谨避,七情莫过慎起居,切忌生冷醇厚味,唯食素淡最适宜。由于古人喜用瘢痕灸法,这对病人精血津液会有些影响,故古人对灸后的调养颇为注意。如《针灸大成·灸后调摄法》说:“灸后不可就饮茶,恐解火气;及食,恐滞经气,须少停一二时,即宜入室静卧,远人事,远色欲,平心定气,凡百事俱要宽解。尤忌大怒、大劳、大饥、大饱、受热、冒寒。至于生冷瓜果,亦宜忌之。唯食茹淡养胃之物,使气血通流,艾火逐出病气。若过厚毒味,酗醉,致生痰涎,阻滞病气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