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穴位埋线常用穴位

第一节 手太阴肺经穴

经脉循行:从胃部开始,向下联络大肠,上行沿着胃口,穿过膈肌,入属肺脏,从肺系横向侧胸上部浅出体表,走向腋部,沿上肢内侧前边,到手掌大鱼际缘,沿拇指桡侧到指端。手腕后方的一条支脉,从腕后桡骨茎突上方分出,沿掌背侧,走向食指桡侧端。

联系脏腑器官:肺、胃、大肠、气管、喉咙。

本经腧穴:起于中府,止于少商,左右各11个穴位。

主治概要:本经腧穴主治头面、五官、咽喉病、热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img

肺经循行及穴位

一、中府(肺募穴)

【定位】正坐或仰卧。在胸前壁的外上方,云门下1寸,平第1肋间隙,距前正中线6寸。

【局部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组织→胸大肌→胸小肌→胸腔。浅层布有锁骨上中间神经、第1肋间神经外侧皮支、头静脉等。深层有胸肩峰动静脉和胸内外侧神经。

【主治】咳嗽,气喘,胸痛,胸中烦满,肩背痛,咽喉痛,腹痛,呕吐,浮肿。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炎。

【配伍】

1.配肺俞,为俞募配穴法,有疏风解表、宣肺止咳的作用,主治外感咳嗽。

2.配复溜,有生津润燥的作用,主治肺燥咳嗽。

3.配意舍,有降气宽胸的作用,主治胸满。

【埋线法】向外斜刺0.5~0.8寸;可灸。

二、尺泽(合穴)

【定位】仰掌,微屈肘。在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

【局部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组织→肱桡肌→桡神经→肱肌。浅层有头静脉、前臂外侧皮神经等。深层有桡神经、桡侧副动静脉前支、桡侧返动静脉等。

【主治】肘臂挛痛,咳嗽,气喘,咳血,咽喉肿痛,胸部胀满,吐泻,潮热,舌干,小儿惊风,乳痈,绞肠痧。肺结核,肺炎,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胸膜炎,急性胃肠炎,丹毒,肘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疾患等。

【配伍】

1.配合谷,有行气活络、祛瘀止痛的作用,主治肘臂挛痛、肘关节屈伸不利。

2.配肺俞,有降气止咳平喘的作用,主治咳嗽、气喘。

3.配委中,有清热化湿的作用,主治吐泻。

3.配少商,有清热利咽、止痛的作用,主治咽喉肿痛。

【埋线法】直刺0.5~0.8寸;或点刺出血;可灸。

三、鱼际(荥穴)

【定位】侧腕掌心相对,自然半握拳。在手拇指本节(第1掌指关节)后凹陷处,约当第1掌骨中点桡侧,赤白肉际处。

【局部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组织→拇短展肌→拇对掌肌→拇短屈肌。浅层有正中神经掌皮支及桡神经浅支等分布。深层有正中神经肌支和尺神经肌支。

【主治】掌心热,咳嗽,咳血,失音,喉痹,咽干,肘挛,身热,乳痈。支气管炎,肺炎,扁桃体炎,咽炎,鼻炎,心悸,小儿单纯性消化不良。

【配伍】

1.配合谷,有宣肺清热、利咽止痛的作用,主治咳嗽、咽喉肿痛、失音。

2.配孔最、中府,有温肺散寒、化痰平喘的作用,主治哮喘。

【埋线法】直刺0.5~0.8寸;可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