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穴位埋线定位定点

一、定位

病人在治疗时所处的体位是否合适,对于正确定取腧穴和顺利进行埋线操作有一定的影响。为了显露埋线部位且便于操作,病人应采取较为舒适安稳的体位。体虚、病重或精神紧张的病人,应尽量采取卧位。在操作时,不可随意改变体位,以免引起疼痛或弯针、断针等事故。

临床常用体位,一般以卧位和有倚靠的坐位为主。

img

仰卧位

img

俯卧位

img

侧卧位

img

仰靠坐位

img

俯伏坐位

img

侧伏坐位

(一)卧位——埋线的最佳体位

埋线治疗时,应尽量采用卧位,这是实施埋线操作的最佳体位。为什么说卧位是最佳体位?其理由是:

1.卧位最舒适的体位,可以分为仰卧位、侧卧位、俯卧位。人们在休息和睡眠时都会选择自己习惯的卧位姿势。此种体位会使机体处于放松状态,对心血管等各组织器官都是最小负荷状态,肌肉放松,呼吸、循环平稳,不会给任何系统增加负担。

2.卧位适于做各部位的埋线操作,术野开阔,便于操作者进行各种手术操作。这种体位可以使施术部位充分暴露。

3.减轻或避免晕针的情况发生。由于体位舒适,身体与精神均可得到放松,减少紧张性刺激,减少了晕针的发生。即使发生也会较轻,且易于处置,不用床上床下的搬动,就是俯卧位也容易改为仰卧位,都很方便。

(二)卧位的选择

1.仰卧位 适用于前身部腧穴的选取。可做如下部位的埋线治疗:

(1)肩部、前胸部及肋弓处埋线,包括肋软骨、喙突、肱骨大小结节、肋弓等处的埋线术。

(2)腹前部埋线。

(3)上肢前、后、内、外侧的埋线术均可采取仰卧位,下肢的前侧和内、外侧前1/2部的埋线术均可采取仰卧位进行。

2.俯卧位 适用于后身部腧穴的选取。可做如下部位的埋线治疗:

(1)项部的埋线,包括颈椎病、项韧带损伤等项背部的埋线。

(2)胸、腰、骶椎及背部、胸廓背侧椎旁的埋线。

(3)臀部、髋背侧、下肢背侧的各种埋线。

3.侧卧位 适用于侧身部腧穴的选取。侧卧位指躯干侧卧于治疗台上,躯干额状面与治疗台的纵轴线平行,胸背平面(躯干额状面)与治疗台平面呈90°。头垫枕,枕高为肩外缘至头侧方(即面部)的距离,使颈部处于中立位,上、下肢按不同需要摆成屈曲、伸直等不同体位,以维持体位的稳定。侧卧位可做如下部位的埋线治疗:

(1)肩部埋线,包括肩周炎、肩部肌损伤、三角肌损伤等埋线。操作时,患侧在上,上肢直放于体侧面(可选择不同的外展角度),下肢则上面腿伸直,下面腿屈曲,使体位稳定,年老体弱者可用枕头等物顶住背部、腹部,或者请助手给予扶持,以免倾斜。

(2)腋部以下的胸胁部,如腹外斜肌起点埋线时,患侧在上,双手置于胸前,双下肢放稳。

(3)髂嵴以下(如髋髂部)埋线时,肢体可放于屈曲或伸直位,以平稳为准。

(4)下肢侧面的埋线亦可选择此卧位,外侧面的埋线患肢在上,内侧面的埋线患肢在下。

(三)坐位的选择

1.仰靠坐位 适用于头面、前颈、上胸和肩臂、腿膝、足踝等部腧穴的选取。

2.俯伏坐位 适用于顶枕、后项和肩背等部腧穴的选取。

3.侧伏坐位 适用于顶颞、耳颊等部腧穴的选取。

当然,还可以摆成很多不同的体位,用以适应不同埋线时的需要。

二、定点

定点就是确定进针点。定点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埋线的疗效。可根据处方选穴的要求,按照腧穴的定位方法,逐穴进行定取。为了求得定穴正确,可用手指按压,以探求病人的感觉反应,严格按照取穴法的同时注意确定运用现代医学的方法寻找“阳性点”,一般来说,酸麻胀困以及“条索”等感应较明显处即为定点之所在。

针刺入点的确定,针刺入路的设计,应以如下原则确定:

1.按照腧穴定位确定 人体腧穴由十四经穴和经外奇穴以及阿是穴组成,这些穴位均有规范的取法和定位,在此不多赘述。

2.根据解剖和疾病特点确定

(1)某些病变的压痛点 这些痛点是真正的病变所在,而且由此点进针应没有副损伤。但在压痛点处有重要的神经、血管存在,该处是不应定为进针点的。这一原则不可忽视,如若不然,则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

(2)需要处理组织(或病变)的体表投影点 针刺入路点并非都是病变部位。有的部位的组织可能没有压痛,但它与病变组织有着密切的关系。通过松解这些组织,便可以达到治疗目的,因此,这部分组织的体表投影点便成为针刺的定点。

(3)直达病所的捷径 两点间的直线最短,针进入组织是直线,故为捷径。针所通过的正常组织最少,对正常组织的损害应最小。比如组织的投影点就属此类。

(4)最安全的针刺入路 在其针刺径路上无大血管、神经干及重要的组织器官,避免产生对它们的损伤,这是所有定点必须遵守的原则。

(5)埋线部位的定点,并不只有痛点,许多疾病并不一定有痛点 如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等,在颈、腰部往往没有痛点;一些冻结肩病程的某一阶段功能障碍严重,然而病人检查时并无痛点;脊神经后支卡压综合征病人所指疼痛部位往往无明显压痛。此类病人的治疗点应设计在病变部位,可以是颈、腰椎的病变节段,也可以是病理变化的所在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