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天地人的角度解读《内经》《伤寒论》对三阴三阳的阐释

阴阳的规律是天下万事万物所要遵循的规律和法则。那么,运用阴阳之理来看待天地万物的时候,就要通过“三”的方式来观察。正如《素问·六微旨大论》所说,“帝曰:愿闻其用也。岐伯曰:言天者求之本,言地者求之位,言人者求之气交。帝曰:何谓气交?岐伯曰:上下之位,气交之中,人之居也。故曰:天枢之上,天气主之;天枢之下,地气主之;气交之分,人气从之,万物由之。此之谓也”。

观察万事万物的时候,用的一定是“天地人三才观”(图1),即要用“三”的方法来观察,并遵循阴阳的规律。有了天地人之后,在研究“天”时,把“天”分阴阳;研究“地”时,把“地”分阴阳;研究“人”时,把“人”分阴阳。《内经》中在阐释三阴三阳的时候,是有不同的研究对象的。

《内经》解决问题的思路是广泛而清晰的,它看待事情和问题的时候并不是无所区别地用三阴三阳去对待。研究《内经》时,如果现在研究的是天道,要用天地人来解决;如果现在研究的是地道,也用天地人去解决;如果研究人道,还是用天地人去解决。但是如果把关于“天”的三阴三阳的研究,跟“地”的三阴三阳的研究和“人”的三阴三阳的研究,都等同于“一”,混淆在一起看待,自然就看不明白。因为学习的知识次第还差着一个环节,那就是“三而三之,三部九侯”,“三而三之为九野”,这就是《内经》里的知识次第,非常严谨。这种次第,《内经》在前面已经提出来了,所以到后面的论述就没有再做过多的解释,但在流传过程中,却渐渐地被人们忽视遗忘,丢失了精髓。然而,恰恰就是这种思维和次第,使《内经》成为一部蕴藏着丰富的象思维,同时逻辑性又非常强的中医学奠基之作!

img

图1 一元分阴阳化三才

《内经》中云:“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又云:“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一元之气,动则分阴阳,阴阳相感相应而化生万物,天地万物皆要遵循阴阳的法则,故无论是天、地,还是人,都要遵循世间的公理和规律,诊脉治病也必法于“气一元论”、阴阳之理。

仲景先师是如何将天地人道落实到病、脉、证、治之中呢?《伤寒论》的辨证体系又与“一元之气”和阴阳有着怎样的关系呢?

把《伤寒论》观为一个整体,发现其是一个以阴阳为总纲,以三阴、三阳为分部的“一元分阴阳化三才”的辨证思想体系。厥阴风木、少阴君火、少阳相火、太阴湿土、阳明燥金、太阳寒水,我们站在不同角度看的时候,它们排列的次序是不一样的。“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也就是说站在不同的角度,去认识不同层次阴阳的时候,千万不能把不同层次下的阴阳混为一谈,因为它们是没有可比性的。

在说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首先要了解一下“少阴、厥阴、太阴、太阳、少阳、阳明”的概念。我们知道,一元之气为体,阴阳为用,这样气一运动就有了阴阳。在宇宙本源(气)的阴阳运动过程中呈现出五种运动状态: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这是气的阴阳运动变化规律的进一步推演。

站在一气周流的角度来看,就像一年之春夏秋冬,一日之子午卯酉,人之生长壮老已,植物之生长化收藏,无一不体现一气的阴阳过程,即“阳生阴长,阳杀阴藏”。气之动,为阳,表现为升发布散;气之静,为阴,表现为收敛潜藏。无论是动是静,是升发布散,还是收敛潜藏,都是一元之气的阴阳流转状态。

从人体的角度来看三阴三阳,即是:少阳——一气从阴转阳,阳气初升;太阳——一气升散,极而收敛;阳明——一气收敛而降下;太阴——一气下潜,入于阴中运化;少阴——一气潜藏转化;厥阴——一气沉潜,极而再升发。这就是一元之气阴阳运动的一个完美的完整过程。一气之流转,聚散之运动,阳极转阴,阴极生阳,升散之后要聚敛,聚敛至极要升散,这就是一气之流转,是一气阴阳运动中体现的多种运动状态。在这运动过程之中,既体现了阴阳的统一和对立,阴阳的制约和互根互用,又体现了阴阳的此消彼长、此长彼消的阴阳消长平衡,还体现了阴阳的相感相应和相互转化的特性。

《伤寒论》中的辨证思想体系与《内经》密切相关,《内经》对三阴三阳的论述有以下几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