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姓六兄弟”的创业史

故事先从我的两位曾外叔公说起。

我的曾外祖父王尧臣是江苏无锡青祁村人。十几岁的时候,他和胞弟王禹卿便离开家乡来到上海当学徒,一个在煤铁油麻店,另一个在染坊。他俩小时候都曾在私塾里念过点儿书,所以很快就从学徒“升任”了会计,同时也负责店里商品的销售工作。

凭借着出色的生意头脑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两位曾外叔公很快就在同乡圈里有了小名气。几年后,同为无锡老乡的荣家兄弟—荣宗敬、荣德生看中了他们的生意头脑,而这两位“荣先生”,正是后世鼎鼎大名的中国民族工商业的代表—荣氏家族的掌门人。

当时,荣家兄弟在无锡建立了茂新面粉厂,采用最先进的机械化手段生产面粉。虽然产品质量远胜于土面粉,却一直因为销路不畅而举步维艰。为了解决这个关键问题,荣宗敬高薪邀请他们加盟茂新面粉公司,专门负责面粉销售工作。

在曾外叔公的不懈努力下,荣氏面粉成功打开了北方地区的广大市场,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后来荣氏兄弟一度投资失利,纱厂陷入危机,曾外叔公在荣家最危难的时刻挺身相助,帮助荣氏企业转危为安。多年商海沉浮,两人逐渐在中国面粉界打出了名号,也成了荣氏家族不可或缺的得力干将。

然而,无论业绩再大、收入再高,只要在荣氏家族的企业一天,自己就只能做一个“打工仔”,这显然与两位曾外祖父的志向不符。1912年,王尧臣、王禹卿与当时的工作伙伴,同为荣氏面粉厂“重臣”的浦文汀商谈,打算在上海另立山头,创办属于自己的面粉厂。

那时候的浦家,和曾外叔公王尧臣、王禹卿一样,也是两兄弟—浦文渭、浦文汀一同在荣氏面粉厂打工。四人均在荣氏积累了丰富的经商经验,王家兄弟在经销方面人脉亨通,浦氏兄弟在采购方面资源甚广,倘若两家联手,必能在这一行里做出一番成绩。

然而,对于荣家来说,一旦这四员得力干将变成竞争对手,自家的企业必将陷入困境。但在得知此事后,荣氏兄弟心胸宽阔,立刻找到王、浦两家兄弟商谈,希望能够共谋大事。

三姓六兄弟资料照片

最终,经过商议,荣家、王家、浦家的六个兄弟达成了一个“多赢”的决定—荣家同意王家与浦家兄弟另立门户,开办新厂,但考虑到王、浦两家财力有限,不足以在上海购置厂房机器,故由荣家入股20000银元,连同王家的8000银元、浦家的12000银元,总计40000银元,在上海合作开设福新面粉厂。

这件事情,在当时的商界被誉为美谈。人们将其称之为“三姓六兄弟”合作创业。也正是此次创业,使得荣氏家族在日后树立了“中国民族资本家首户”的历史地位。

而在这家新建的面粉厂里,虽然曾外叔公家的股份最少,但自那时起,他们终于不再以打工者的身份在别人的企业工作,而是以创业者的身份站上了中国民族工商业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