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母亲的朋友侯御之

在母亲工作的精神病院里,曾经收治过许多社会各界名人的亲属子女。这或许与那个时代多变的社会环境有关吧—在纷乱的时代洪流中,社会名流总是处于风口浪尖的位置,过山车般的生活更易使人的心理产生骤变。当然,也可能是因为普通百姓没有意识、没有条件把心理、精神层面的病人送去病院治疗。

在单位里,母亲是一个特别有“个人魅力”的人。医院里各部门的领导、各处室的大夫,没有谁不认识我的母亲,人人都会卖她几分“面子”;一块儿工作的护士更是将母亲视为“知心大姐”,无论什么事情都愿听她的意见。不仅如此,她与病患以及病患家属之间的关系也非常好,很多把亲属带来治病的人,在离开医院的时候,都能和她成为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在母亲的众多“病人朋友”中,有一家人家十分特殊。在一次极其偶然的机会下,母亲意外地与她们结缘,令我家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那家的男主人姓杜,名叫杜重远,是中国近代史上非常有名的一位革命家、教育家、实业家,很早便遭反动派杀害了。妻子名叫侯御之,也是一位颇有声望的社会名流,独自一人抚养着一双儿女,居住在离我家不远的地方。

备注:

杜重远,吉林公主岭人。生于1897年,死于1943年。早年留学日本,归来后先是实业救国,开办了中国最大的砖窑公司;随后作为记者在全国各地宣传抗日,出版多本爱国刊物,并因此受过牢狱之灾;又放弃优越生活,携妻儿远赴新疆创办新疆学院;最终在新疆遭反动军阀盛世才杀害。

他的一生充满传奇,宋子文、张学良、周恩来等各党派要员均是他的密友,此外,在他身上还发生过三件足以载入史册的大事。

其一,1933年,邹韬奋主编的爱国周刊《生活》被迫停办,他挺身而出创办了《新生》周刊。由于在《新生》上刊登了调侃日本天皇的《闲话皇帝》一文,他遭到了日本帝国主义的疯狂迫害,最终被反动当局以“诽谤罪”判刑一年又两个月。这是当年轰动中外的“新生事件”。

杜重远与侯御之在沪结婚

其二,三年后,在国内外各界人士的强烈抗议下,国民党当局被迫将杜重远“释放”,软禁在上海虹桥疗养院。在疗养院居住的那段时间,他多次与张学良、杨虎城商议抗日救国大计;重获自由后,他更是亲自前往西安与张、杨二人会谈,并最终成为推动“西安事变”发生的重要幕后策划人。

其三,又过三年,他在周恩来的安排下前往新疆从事教育工作,创办了新疆学院并担任院长,在当地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和马克思主义理念。在此期间,他曾聘请茅盾、赵丹等文学家、艺术家赴新疆任教,在当时形成风潮。后来,他被叛党投敌的新疆反动军阀盛世才秘密杀害,同时被杀害的还有毛泽东的弟弟毛泽民。

侯御之:杜重远之妻,生于1912年,逝于1998年。她是中国著名法学家,爱国民主人士。

作为杜重远的妻子,侯御之的人生经历同样充满戏剧性。她8岁小学毕业,公派去日本留学,18岁大学毕业,22岁就成了中国第一个留日法学女博士。她能讲7国语言,琴棋书画无所不通,在日本享受近似于皇族的待遇,有人称赞她是“白梅独秀”,还有不少日本贵族称她为“公主殿下”,可见对这个女子的赞赏与倾慕。

然而在“九一八事变”后,她毅然放弃日本的一切,回国从事抗日救亡运动,并于1933年与志同道合的革命志士杜重远结为夫妇。婚后不到半年,侯御之便目送丈夫入狱,此后反反复复,始终处于丈夫被软禁、关押、通缉的不安之下;再后来随丈夫去新疆从事教育建设,当地艰苦的条件令从小过惯贵族生活的侯御之痛苦不堪。更为糟糕的是,没过几年丈夫再次被反动军阀逮捕,秘密杀害。原本是才子佳人的圆满爱情,却在国难之中化作了一出令人唏嘘不已的悲情故事。

杜重远牺牲后,侯御之带着三个孩子重新回到了上海,住在位于淮海路的一栋花园洋房里—这栋小楼正是当年宋子文送给他们夫妻的结婚礼物—过着孤儿寡母的艰难生活。

在新中国成立的时候,考虑到她特殊的民主人士身份以及“法学博士第一人”的学术背景,周恩来曾经有意邀请她担任新中国的司法部部长,却被她婉言谢绝。在那之后,她把所有的期望都寄托在了下一代身上,专心致志将膝下的二女一子培养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