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向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浙江农村改革与发展
- 顾益康
- 6993字
- 2020-06-28 07:49:42
五、40年浙江农村改革发展的启示
浙江是一个典型的人多地少、小农在农业生产中占主体地位的省份,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浙江积极探索出来一条注重提升小农优势和竞争力,实现小农生产经营现代化的成功之路。集中起来有三条值得借鉴的启示。
1.注重发挥小农的特有优势和竞争力
在中国小农逐步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演进和转变的历史进程中,如何以辩证扬弃和与时俱进的哲学思想,传承与发展中国小农的传统优势,并使之与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相融合,这是小农经营具有持久优势和竞争力的核心之所在,小农经营几千年的长盛不衰和在改革开放新时代所表现出来的全新的竞争力,使我们对小农的优势及其小农发展的引导政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首先,我们增强了对小农家庭经营适合中国国情和中国农业生产力发展要求的认知和信心。实践证明,农户家庭经营这一模式最适合于具有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相交织特点的农业生产。实行农业计划经济和取消家庭经营的农业集体化和人民公社统一经营模式既不符合农民意愿也不适合农业生产的实际。改革开放后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之所以卓有成效,最重要的就是恢复农户家庭经营在农业生产中经营主体的地位,并取消农业指令性计划、放开农产品价格,把农业生产纳入市场经济发展轨道。
其次,是要充分发挥小农传承千年的农耕文化的软实力和提升精耕细作农作制度的竞争力,中国农业发展历史悠久,农耕文化日久弥新。中国农耕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之源,道法自然精耕细作的农作制度则是农耕文化在农业生产方式上的全面体现。千年传承的中国农耕文化的影响力涵盖中国农业发展的各个方面,是中国小农千百年来生生不息的文化基因。中国农耕文化中蕴含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农事理念,巧用资源、精耕细作的农作制度,崇学勤俭、慈善孝悌的农家诫训,集村聚居、社区互助的农村价值,以农为本、先农重农的农本思想,这些农耕文化与价值理念薪火相传,已深深扎根和潜移默化影响中国小农乃至中国社会各个方面,成为中国小农的文化软实力。特别是那种因地制宜、巧用资源、精耕细作的农作制度,成为农业资源稀少的中国小农依靠自己的勤劳智慧获得生存发展的法宝,并且这种农耕制度历久弥新,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地吸纳新的生产要素和科研成果,农地产出率和农业资源利用率不断创出新高,使人多地少、人均土地资源匮乏、气候地理复杂多样的中国农业找到了充分发挥劳动力众多优势,弥补农地资源短缺的发展之路,成为中国依靠自己资源解决好十几亿人口吃饭问题的关键因子,也成为中国农业和小农的核心竞争力。
中国农耕文化中还蕴含着博采众长和与时俱进的开放包容精神。近2000多年来中国小农既不断地驯化利用野生生物资源,又不断采用从世界各地引入的新的农作品种和先进实用技术,诸如引进与广泛种植玉米、马铃薯等高产粮食品种,并且能够从中国的地理气候条件和社会环境条件出发实行本土地种养,使得中国农业产业和农产品能够不断地优胜劣汰,从中优选出更符合当地实际和时代需求的新的优良品种和优势产业。中国小农的这种包容性、开放性、创新性的理念使得其不会落后于时代的发展,且能与时俱进地跟上时代发展步伐,并与世界农业发展潮流相融合。可以说这也是中国小农在今后的发展中不会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的很重要的竞争力。
2.致力于促进小农生产经营的现代化
浙江在改革开放的新历程中逐步找到了一条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小农走向现代化的道路。概括起来,就是探索出了一条从解放小农、改造小农到转化小农和提升小农的小农生产经营现代化之路。
“解放小农”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把中国小农从封建地主的剥削制度中解放出来,让亿万农户获得了自有的土地,免除了沉重的地租负担,解除了佃农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获得了身份上和经济上的独立,并成为中国农业发展的主体力量。这一解放小农的土地改革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户发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为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农业生产力的快速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极为重要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条件。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可以说是对中国小农的又一次解放,就是将小农从计划经济体制、人民公社化体制和城乡二元经济社会体制中解放出来,又一次激发了中国小农活力。
“改造小农”就是针对当时土地改革之后小规模分散经营的小农户投入生产财力严重不足,生产力水平低下,在发展农业过程中出现了生产能力差异和贫富差距扩大的问题,也出现新的土地买卖,一部分贫穷农户出卖土地重新沦为无地户。针对这种状况,中国政府提出了以合作制来改造和扶持小农发展的重大命题,强调要通过合作和联合的方式逐步引导中国小农发展与国家工业化的要求相适应。在这一改造小农的过程中走过了一段曲折的路程。在1952年开始的农业互助合作的政策与方向是正确的,就是在尊重农户意愿和独立财产权益的基础上,建立农业生产助组和农业生产初级合作社以及农村供销合作社和信用合作社。但是后来受苏联集体农庄和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取消了农户家庭经营,一阵风地过渡到土地集体所有制和生产统一经营的农业高级社和人民公社,试图通过这种生产关系的极速改造,为农业大规模机械化现代化生产创造条件。后来实践证明这种不尊重广大小农意愿、取消农业家庭经营的改造方式是失误的,导致了中国农业生产力发展的严重曲折。改革开放后,中国政府纠正了这一失误,尊重农民意愿,普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经营,废除人民公社体制,重新恢复了小农家庭经营在中国农业生产中主体地位,并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重新探索一条尊重小农意愿和市场经济规律的改造小农提升小农的改革发展之路。
“赋权小农”就是在普遍实行农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实行市场经济体制之后,中国政府进一步推进市场化改革,采取尊重农民创造和渐进式改革的路径,逐步放松了对农民的城乡分割的户籍、就业、创业的管制,逐步地赋予农民自由全面发展的权利。取消了农业指令性计划与价格管制和以粮为纲的政策,赋予农户按市场需求自由发展种养业和多种经营的权利。同时,又逐步赋予农民可以利用集体土地发展乡镇企业和民营经济的权利,赋予农民在城乡间自主创业和就业的权利。这种以“赋权小农”为特征的改革,使中国小农历史性地获得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各个基本权利。为中国小农突破单一农业生产经营,转移大量的农业剩余劳动力,为主动参与国家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共享工业化、城镇化发展成果,提供了良好的政策与社会环境。
“转化小农”就是针对中国小农人口众多、人均农业资源太少、经营规模细小、农业劳动就业严重不足、农村劳动力大量剩余的现实情况,确立了减少小农才能发展小农和富裕小农的战略新思路,并且在总结各地农民自发创造地转移农村劳动力和就地发展农村工业以及建设小城镇、发展专业市场等创新实践的基础上,形成了一手抓小农转移转化,一手抓小农农业经营规模化现代化的“两手抓”的方法路径。逐步探索出了一条主要依靠农民自主创业就业和就地就近参与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转移转化农村劳动力的新路子。从而使得以农民为主体的农村工业化、城镇化道路彻底改变了中国城乡经济格局,形成了以农民非农化、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快步推进国家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新格局。在乡镇企业、家庭工业、民营经济和小城镇,专业市场快速发展的浙江等经济发达沿海省份率先兴起了以小农(农民)为主体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潮,形成了百万能人创业创新的新局面,带动千万农民转移就业致富的新机制,由此形成了大众市场经济发展新模式。这种以亿万中国小农自主创业创新和转移转化为主要动力和特征的市场化、工业化和城镇化推进为主线的发展格局,客观上形成了一种以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大众为创业创新闯市场的主体力量的大众市场经济的发展新模式。这种新模式的要义是以民为大、以农为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市场民营、城乡统筹、共创共富。当地政府也由此形成了人民大众创业创新、人民政府管理服务,人民大众创造财富、人民政府创造环境的发展理念与运行机制。这种从农村和中国小农大众转移转化起始进而延伸到城乡更广阔领域和群体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发展机制和人民大众创造财富、人民政府创造环境的运行规则,形成了中国特色的大众市场经济的新模式,这也是中国亿万小农得以迅速转移转化的最重要的体制改革因素。
“提升小农”就是在农村劳动力快速转移和务农小农数量大量减少的情况下,中国政府同步采取了推动中国小农生产经营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和现代化的政策引导措施。21世纪以来,中央政府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方针和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推进的战略思路,把加快发展农业现代化进程放到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并且制定了以促进土地流转,加快培育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的专业化大户和家庭农场为重点,以发展农业合作化产业化经营和社会化农业服务组织为支撑,推进小农生产经营现代化的新路径。从全国各地特别是沿海发达地区的实际情况来看,已经出现了这种加快提升小农现代化经营水平的新趋势。如浙江省2014年农户承包土地流转率已经超过50%,经济发达县已经超过80%,规模化经营的种粮大户和家庭农场平均规模超过了100亩,其面积已占到全省粮田面积70%,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率达到80%以上,蔬菜、水果种植和畜牧养殖业也实现了以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为主的格局。从总体上来看,已经初步形成了以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农户家庭经营与农业产业化合作经营相结合的新型农业双层经营体制,走出了提升小农和小农生产经营现代化的成功之路。
3.发挥政府在改善小农发展环境中的主导作用
从浙江小农发展实践来看,要实现农业稳定而又持续的发展,必须依靠三方力量的推动,一是有赖于小农家庭经营主体地位的牢固确立、主体积极性的有效激发和主体性作用的充分发挥;二是有赖于市场机制在农业产品供需对接和农业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的有效发挥;三是有赖于政府对营造小农发展的良好经济社会环境中的主导作用和服务功能。其中,政府主导作用的发挥要有利于市场起决定性作用,有利于小农生产积极性的充分激发。要弥补市场失灵,帮助解决小农自身能以有效解决的问题,促进小农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概括起来,政府在改善小农发展环境中的主导作用,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牢固树立“先农、重农、敬农”的发展理念。农业作为最古老的、为人类生存发展提供衣食之源的基础产业的地位,不会因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水平的提升而改变。从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来看,农业兴、小农富则天下稳,农业衰败、小农贫弱必然带来天下大乱。因此,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时起,中国政府就把发展农业、富裕农民作为立国之本,并且要始终如一、不可动摇。20世纪50年代后期到70年代末的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挫折,正是因为当时政府政策上把国家工业化放到重中之重的位置,暂时牺牲农业发展和农民利益来推动国家工业化,其结果是欲速则不达,工业上不去,城市兴不起,农业强不了,农民富不了。改革开放以后,国家重新摆正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位置,赋予亿万小农自由全面发展的权利,重新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政府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并实施一系列强农富农惠农的政策,为农业和小农的发展创造了十分有利的社会环境,从而迎来了长达30多年的高速发展,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的奇迹。
二是以改革创新创造小农发展良好制度环境。在发展经济学一般理论中,制度创新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根据制度变迁的不同动力因素,在理论上又区分为诱致性制度变迁和强制性制度变迁。中国改革开放中形成的大众市场经济发展模式,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具体来说,这种制度创新又表现以民本自发的诱致性制度变革先行先导,政府自觉的强制性制度变革配套跟进的制度变迁路径,在改革发展实践中诱致性制度变革与强制性制度变革按一定的次序共同推进了各个领域各项制度创新,使得本来十分复杂、阻力巨大的制度创新得以较快地实现。这也说明我们在改革发展中坚持尊重农民首创精神,鼓励农民大众和基层大胆闯、大胆试、大胆干,允许试错的方法是十分有效和正确的。中国小农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与各级党委政府善于总结推广基层新创经验的实事求是精神和求真务实工作方法达到了完美的结合,这也是农村改革发展始终能走在前列的重要因素。改革发展各个阶段各个领域的制度创新都贯穿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哲学思想的指导作用。在土地制度、产权制度、户籍制度、劳动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乡村治理制度、金融制度、行政管理制度等各种方面的制度创新都有独特的经验,都体现基本政策的统一性和具体方法的灵活性的统一。
三是走以农民创新创业为动力大众市场经济发展之路。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小农和农业的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政府坚持尊重农民群众的创造、坚持走市场化改革的道路,认真总结小农在实践中的改革创新经验,逐步地形成了一条以农民主体的市场化、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道路。其核心的机制是坚持以人为本、以民为大,以农为重、城乡统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走出了一条大众市场经济的发展道路。这种大众市场经济的发展模式,就是把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作为直接地主动地参与市场化、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主体力量,政府为千百万农民经商办厂闯市场创造良好政策环境,一大批有天赋的企业家人才、管理人才在农民群体中脱颖而出,形成了百万农村能人创新创业带动千万农民转产转业的良好发展机制。农村市场化、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民成为既有劳动收入又有资本收入和财产收入的中等收入群体。让广大农民有自信、有自尊、有自由、有自财,广大农民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以农民主体的市场化、工业化、城镇化道路为核心的大众市场经济模式,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有广泛的普适性,是值得许多农民群体占人口多数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借鉴的发展路径。
四是政府要成为农业基础建设投入的主体力量。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具有鲜明的公共产品属性,特别是在农田水利建设、农村基础条件的改善、农业机械化、电气化、设施化的推进以及农业科研教育和技术推广方面,都具有明显的公共性和公益性,这些方面的建设投入既是一家一户的小农没有经济实力做到的,也是分散的小农单独做不了的。政府在农业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农技推广方面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同时,政府始终坚持把推进农业的机械化、电气化、设施化作为政府推动小农发展和农业现代化的战略性举措,始终坚持把实施种子种苗工程、构建产学研农科教相结合的农业技术服务体系作为政府财政支农的主要方向,从而使得农业基础设施持续不断地改进和完善,大幅度降低了恶劣的自然气候环境所带来的影响,全面提升了农业减灾防灾的能力,为小农向现代化的转型和小农生产力的全面提升提供了非常有力的外部环境条件。
五是政府要在尊重农民自愿的基础上提升小农的合作化组织化水平。在坚持小农家庭经营在农业中占主体地位的基础上,不断提升小农合作制和社会化服务水平,是农业走向现代化的一条必由之路。许多发达国家已经走出了这么一条路,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也必须走好这一路子。在改革开放的新历史条件下,正在探索一条全新的提升小农组织化产业化和合作发展水平的新机制。计划经济时期那种否定农业市场化发展体制,违背农民的意愿搞“一大二公”的合作经济,把合作制当作合并财产、取消家庭经营的做法,已被实践证明是完全错误的。但是农业和小农发展必须走合作和联合发展的路子,这一方向必须坚定地坚持下去。从近年来浙江的实践看,大力推动农民专业生产合作、供销合作、信用合作之间的联合,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产业链条中,引入合作经营的机制,从而把农民家庭经营的优越性、合作经营的优越性和产业化企业经营的优越性加以叠加,形成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家庭经营与产业化合作经营相结合的新型农业双层经营体制。这是广大小农实现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蝶变”的体制机制支撑。
六是政府要高度重视农业人力资本的投入。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重要的因素,可以说人类社会的物质力量取决于人的精神力量,经济竞争最后的决定性因素是文化软实力。特别强调人民大众的精神作用、文化软实力的作用也是民本发展经济学区别于一般发展经济学的重要特点。文化软实力是文化生产力在人的精神风貌、文化素质、价值追求上的体现,也包含一个民族、国家、地区的历史文化传承在现代人精神、素质和价值观念上的体现。大众市场经济强调民本的力量,就是把人民大众的精神力量转化为发展经济推动社会进步的物质力量,就是要坚持精神文明建设与物质文明建设一起抓,形成两个文明建设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比翼齐飞的发展机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来农业和小农的发展,之所以成就卓著、引人瞩目,与中国悠久的农业文明和农耕文化的传承有密切的相关性。可以说,千年传承的农耕文化、道法自然的农事理念、精耕细作的农作制度、勤劳勤学的农家精神、村社互助的农村价值、先农重农的农本思想,正是中国小农软实力之体现,这种文化一旦与农业的生产经营方式相结合,就可以形成中国小农的核心竞争力。因此,要高度重视人力资本投资,大力发展农村文化教育事业,广泛开展对农民大众的培训教育,全面提高农民大众的文化科技素质和文明素养,积极促进中国小农向新型职业农民的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