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血吸虫病监测点监测
当血吸虫病监测点具有充分代表性时,采用监测点纵向监测体系替代全国范围内的常规监测系统,具有高效、准确、经济等优点,能够弥补常规监测系统的缺陷。我国血吸虫病监测点的纵向监测体系的建立和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第一阶段(1990~1999年)
20世纪80年代末期,我国血吸虫病疫情出现反复,部分地区疫情回升明显,为了能及时掌握全国血吸虫病分布和流行现况、疫情动态变化和趋势,推算全国病人总数,为制订血吸虫病防治规划和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卫生部疾病控制局(原卫生部全国地方病防治办公室)决定,从1990年起在全国血吸虫病流行较为严重的湖北、湖南、江西、安徽、四川和云南等6省建立13个(1995年增加至14个)“全国血吸虫病流行病学观测点”,系统开展了以行政村为单位常住居民、家畜病情和螺情等为主的血吸虫病疫情监测,促进了防治工作的开展和防治质量的提高。
二、第二阶段(2000~2004年)
2000年,为了加强全国血吸虫病疫情监测工作,卫生部疾病控制局在原“全国血吸虫病流行病学观测点”基础上,将观测点数目扩大至7个流行省份建立21个点,并同时将观测点调整更名为“全国血吸虫病疫情监测点”,监测内容除血吸虫病疫情外,还包括当地防治措施种类和强度等信息。与此同时,各省自行设立了数量不等的疫情监测点,包括固定(或纵向)监测点和流动(或横向)监测点,形成了监测网络,特别是大量流动监测点的设立,为各省每年正确估算病人总数、预测血吸虫病疫情变化趋势等发挥了重要作用,对全国各类流行区因地制宜开展防治工作,及时调整防治策略与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提升了我国血吸虫病防治和监测工作的整体水平。
上述两个阶段长达l5年,监测点基本固定,主要针对血吸虫病疫情开展了监测,基本反映了当时血吸虫病疫情变化趋势,正确评估了当时防治效果和存在的问题。发现的问题包括:①单纯性化疗措施的局限性;②再感染难以控制;③耕牛在血吸虫病传播中的作用;④输入性传染源可能成为血吸虫病传播阻断地区突出的问题。这些监测结论目前依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三、第三阶段(2005年迄今)
2005年卫生部按照监测工作“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建设原则,制定下发了《全国血吸虫病监测方案(试行)》,明确卫生部负责全国血吸虫病监测工作的组织领导和方案制订,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血吸虫病监测工作的技术指导、培训、质量控制和资料汇总分析,各省、市、县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辖区血吸虫病监测工作,各省、市、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血吸虫病监测工作的具体实施,纳入其常规性业务工作。根据血吸虫病不同流行类型和疫情分类,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全国10个省(直辖市)设立了80个“国家级血吸虫病监测点”,更系统地开展了血吸虫病疫情监测工作。监测内容除包括常规的螺情和病情监测外,还增加了人口、经济、气象水文等自然与社会相关因素的监测。各有关省(直辖市、自治区)根据自身情况还分别设立了数量不等的省级血吸虫病监测点。
2011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修订下发了《全国血吸虫病监测方案(2011年修订版)》,在全国12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建立了81个“国家级血吸虫病监测点”,广东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新纳入了血吸虫病监测体系,在更大范围内开展血吸虫病疫情监测工作。监测方法和监测内容与前期基本保持一致,监测工作的组织领导、职责分工、具体实施与监测资料的收集、分析、报告和反馈等工作程序更加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