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临床解剖学丛书:腹盆部分册(第2版)
- 刘树伟 邓雪飞 杨晓飞
- 3449字
- 2020-08-28 18:05:25
第四节 睾丸的下降和腹股沟疝
一、睾丸的下降
胚胎早期,睾丸位于腹后壁脊柱两侧,居腹横筋膜与腹膜之间,睾丸末端有一索状结构称睾丸引带(gubcrnadum testis),连于未来的阴囊底部。随着胚胎发育睾丸逐渐下降,于胚胎第3月时已达髂窝。与此同时腹膜生出一囊状突起,随后经未来的腹股沟管伸入阴囊,称腹膜鞘突(vaginalis processus of peritoneum),至胚胎第4月末,睾丸已达腹股沟管腹环处,以后睾丸携带由中肾管(Wolff管)演化来的附睾、输精管及其血管等,以靶突为引导,并在它的后方,经腹股沟管越过耻骨支前方下降入阴囊,鞘突从两侧和前方包绕睾丸。引带在发育过程中逐渐消失。睾丸降入阴囊后鞘突与腹膜腔的通道,即从腹股沟管腹环至阴囊内睾丸上端的一段鞘突腔闭锁形成索状,即未来精索内鞘突剩件,而包被睾丸的鞘突即形成睾丸鞘膜(tunica vaginalis of testis),其内腔即睾丸鞘膜腔(cavity of tunica vagenalis)(图3-9)。
图3-9 睾丸的下降
图3-10 睾丸下降与睾丸异位
正常胎儿9个月时睾丸已降入阴囊。出生时睾丸如未降入阴囊,则为隐睾症(cryptorchidism)。睾丸可滞留于其下降途中的任何部位,多数是在腹环、腹股沟管或皮下环处(图3-10)。隐睾所处环境温度较阴囊为高,影响精子的发育,双侧隐睾常引起男性不育症。
腹膜鞘突上段出生时如仍未闭锁,腹膜腔与睾丸鞘膜腔相通,则可成为先天性(交通性)睾丸鞘膜积液,也可能并发先天性腹股沟斜疝。若鞘突上端闭锁,不通腹膜腔,而下端与睾丸鞘膜腔相通,则成为婴儿型鞘膜积液。若鞘突的某一段未闭锁,但与腹膜腔和睾丸鞘膜腔均不相通,则成为精索鞘膜积液(图3-11)。
图3-11 鞘膜的先天性异常
二、腹下壁层次与阴囊层次的关系
由于胚胎时期睾丸自腹后壁下降,穿过腹股沟管而到达体腔外。在下降过程中将腹壁的结构一起推向内下面形成阴囊,故阴囊的层次与腹壁的层次密切相关(图3-12)。
三、腹股沟疝
(一)腹股沟区的薄弱因素
腹股沟韧带上方和后方都存在薄弱因素。
1.腹股沟韧带上方薄弱区
总的特点是:腹股沟区腹壁肌性成分缺乏,腱膜增加。具体结构特征如下:
(1)腹外斜肌层为腱膜性成分,浅环处腱膜缺失。
(2)腹内斜肌和腹横肌的弓状下缘与腹股沟韧带内侧半段之间留有间隙,容纳精索(子宫圆韧带),若弓状下缘不能达到精索和精索被膜的上缘,则薄弱更加明显。Anson等指出,两肌发育良好可阻止直疝者仅26%,62%两肌之一发育不良或不达精索上缘,12%则两者均不能提供支持; 36.8%腹内斜肌附着点高,收缩时未能关闭间隙者,腹直肌外侧的直疝三角(Hesselbach三角)将仅有腹横筋膜防护。Andrew认为腹内斜肌附着点高是促成直疝的重要因素。
(3)虽然腹横筋膜在腹股沟区增厚并成为腹股管后壁,但强度上不如肌和腱膜。
(4)腹膜鞘突的近侧段常仍存在。通畅的先天性腹膜囊比想象中的要多,女性8%~10%有Nuck管,男性30%~40%有通畅的鞘突,甚至股环处也有先天性的腹膜囊(股囊)存在。
2.腹股沟韧带后方结构的薄弱因素
(1)股环口仅由疏松结缔组织覆盖。
图3-12 腹下壁层次与阴囊层次的关系
(2)股管有相当一部分前壁见于隐静脉裂孔内,浅层结构为筛筋膜,无肌性防护。
(3)腹股沟镰止点窄,离耻骨梳韧带远; McVay认为这是产生股疝的主要原因。
(4)女性股环相对较大。
(二)阻止疝形成的防护因素
尽管腹股沟区腹壁的确在解剖上存在着薄弱环节,事实上,当腹壁肌收缩逼迫腹腔脏器向这一薄弱区域冲击时,同时会使腹股沟管变为窄细,或关闭其环口,构成阻止疝形成的防护因素。这些因素如下:
1.腹股沟管斜贯腹壁,其浅环和深环不在同一平面,也不互相重叠。腹内压增高时,向腹股沟区腹壁冲击的腹腔脏器,即使腹股沟外侧窝紧抵腹股沟管深环,同时也迫使腹股沟管后壁向前壁靠拢,腹股沟管因而变窄,阻止腹腔内容物经此处突出。
2.腹外斜肌腱膜的内侧脚和外侧脚在肌收缩时会变得坚挺,同时由于脚间纤维对内侧脚、外侧脚的约束,浅环不致轻易被扩大。
3.腹内斜肌收缩时,其弓状下缘缩短并下降,犹如半个括约肌,致腹股沟管的上下径变小,起着掩蔽器样作用;人体直立时腹内斜肌处于持续收缩状态,具有保护和支持作用。
4.腹内斜肌弓状下缘外侧段收缩降下,促使深环的上缘及外侧缘向下内侧方移位(阀门作用);腹横肌收缩时窝间韧带上提,使深环的内侧缘和下缘向上外侧方移动(滑瓣作用)。两者合为快门作用,能使深环转趋高位和变小,腹腔内容物因而不易疝入。
5.正常解剖学状态下,腹横肌弓状下缘稍高于深环,肌收缩时腹横肌弓状下缘下降、深环的上移,使得腹横肌也能遮挡深环,起到保护作用。
6.提睾肌的收缩导致精索和精索被膜增粗,能更大程度地充盈腹股沟管,起到如同瓶塞样的作用。
7.浅环后方有腹股沟镰及腹横筋膜屏护;深环前方有腹内斜肌和腹横肌屏蔽。
8.腹股沟区的腹横筋膜较厚。
股环的防护因素很少。除了附着至耻骨梳韧带的腹股沟镰可成为屏护结构外,腹横筋膜对它也不能进行保护,这是因为腹横筋膜已向下参与构成股鞘的缘故。一旦股疝推开了腹股沟镰而进入股管,疝囊颈将被钳制在由陷窝韧带、腹股沟韧带、耻骨梳韧带和股鞘前卫隔所围成的环口(疝环)中。这些结构均甚坚强,不会退让,因而易于造成股疝嵌顿绞窄。
(三)腹股沟疝的形成机制
腹壁强度与作用于腹壁压力对比是决定能否出现疝的基本因素。
除上述结构方面的因素外,营养状况、体力劳动、妊娠、快速减肥、甚至遗传等因素也与疝的形成有关。例如,腹股沟区结缔组织内胶原纤维量减少,影响疝的形成和复发。文献报道,疝囊组织合成前胶原的重要成分羟脯氨酸有显著减少,腹直肌筋膜组织培养中成纤维细胞也减少30%;这些说明,发育不全或弹力纤维生成缺乏,都会使筋膜和腱膜变得菲薄,组织强度不足。
Zivanovic提出低位耻骨弓也是疝的发病重要因素之一。低位耻骨弓是指耻骨结节和髂前上棘间线之间的距离大于7.5cm,间距为5~7.5cm者是高位耻骨弓。Ajmani ML和A jmanik的文献中报道腹股沟疝患者中约80%合并低位耻骨弓,他们认为低位耻骨弓是非洲人疝发病率极高的重要原因。低位耻骨弓的患者,腹内斜肌下份纤维的起点距离耻骨结节较远,且肌下缘未能遮挡腹股沟管深环。
(四)腹股沟疝的类型
腹股沟区的腹壁疝有三种:①腹腔脏器顶推腹股沟外侧窝腹膜,经深环、腹股沟管、浅环,最后进入阴囊者,为腹股沟斜疝;②脏器顶推腹股沟内侧窝(或也包括膀胱上窝)腹膜,向前经腹股沟三角外突,致此区腹壁整个膨出,偶或经过部分腹股沟管脱出浅环者,是腹股沟直疝;③若为脏器顶推股小凹腹膜,经股环、股管、隐静脉裂孔脱出至大腿根部皮下,则是股疝。
1.腹股沟斜疝(indirect inguinal hernia)
斜疝形成于腹壁下动脉的外侧方(图3-13)。如果腹膜鞘突全长未闭塞,且下连鞘膜囊,为鞘膜型(或称阴囊型或完全型)鞘突,整个鞘突形成为疝囊,疝内容物可下垂到睾丸平面,称为先天性或完全性斜疝。斜疝疝囊与鞘膜囊不相连通者,为后天性或不完全性斜疝。后天性斜疝可经残留的腹膜鞘突近侧段形成,或在不存在残留腹膜鞘突近侧段的情形下顶推腹膜而成。三种方式中的任何一种,都是以疝囊及病内容物途经腹股沟管斜行向下发展为特征,因而称为获斜疝。
图3-13 腹股沟斜疝示意图
斜疝的疝囊连同其内容物,在腹股沟管内居于精索的前外侧方。手术明确斜疝疝囊的颈部位于腹壁下动脉的外侧方,即可确诊斜疝。少数病程久、体积较大的斜疝,腹壁下动脉可被推向内侧方,于接近腹直肌外侧缘处上行。斜疝疝囊颈同腹壁下动脉的特殊关系,使动脉不但成为判定斜疝的解剖依据,也是处理疝囊颈时必须注意保全的结构。
未出浅环、存在于腹壁层次之间的腹股沟斜疝,曾名为“腹内疝”或“壁间疝”,显然,“壁间疝”较“壁内疝”更贴切。壁间疝也可是斜疝强行手法复位导致的一种不完全复位状态,疝囊可以位于腹膜与腹横筋膜之间(腹膜前型)、肌层之间(间隙型)或腹外斜肌腱膜与皮下组织之间(表浅型),多数是多房性的,壁间疝术前诊断需要特别注意。
2.腹股沟直疝(direct inguinal hernia)
是盆腹腔脏器自腹壁下动脉内侧方、腹股沟三角外突形成的(图3-14)。直疝的疝囊颈位于腹壁下动脉的内侧,疝囊位居精索及精索被膜的后方。无先天性直疝。
图3-14 腹股沟直疝示意图
一些较大的直疝多见于肥胖、腹壁松软或肌发育不良的无力型患者,特征为腹股沟区腹壁(特别是腹横筋膜)薄弱,疝内容物径直向前方顶推,造成其前方腹壁层次膨出;于是,腹股沟直疝三角前方的腹壁各层,也就成了疝囊的被覆层,由浅入深为皮肤、浅筋膜、深筋膜、腹外斜肌腱膜、腹股沟镰与腹横筋膜和腹膜外组织;疝囊颈见于腹壁下动脉内侧方,疝囊一般不进入阴囊。
3.股疝(femoral hernia)
股疝出现于腹股沟韧带的下方,一般是后天性的。女性因股环较大,发生率高于男性。股疝多经疝囊向下、至大隐静脉裂孔上缘处转向前方,隆起于股根部。疝囊的被覆层次包括:皮肤、浅筋膜、筛筋膜、股鞘前壁和腹膜外组织。
可见,腹股沟韧带是区分股疝与直疝及斜疝的解剖学界标,而腹壁下动脉是分辨斜疝与直疝的解剖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