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文化和文明

“文化”与“文明”经常同时出现,同属于使用率高但又极易混淆的概念。有时候二者可以互为替用,有时候又严格区别。因此,如何把二者进行有效区分,将是认真、系统进行文化或文明研究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一、文化和文明的概念

“文化”一词很早就出现在中国的语言应用中。“文”是个象形字,本义为各色交错的纹理。《周易·系辞下》记载:“物相杂,故曰文。”《礼记·乐记》写道:“五色成文而不乱。”《说文解字》中称:“文,错画也,象交文。”这三个地方所说的“文”皆含有纹理、纹饰、文采的意思。在此基础上,“文”又被引申为包括语言文字在内的各种象征性符号,亦有彩画、装饰、人为修养之义,后世引申为文物典籍、礼乐制度、文德教化等。“化”则是个会意字,本义为改易、生成、造化。“化”字从“人”从“匕”,《说文解字》曰:“匕,变也,从倒人。”可以看出,“化”由一正一倒的两个人组成,要使两人和谐融洽,相顺而不悖,就需要迁善、感化和教化。《庄子·逍遥游》:“化而为鸟,其名曰鹏。”《周易·系辞下》:“男女构精,万物化生。”《礼记·中庸》:“可以赞天地之化育。”这三个地方所说的“化”均指事物形态或性质的改变,又可引申为教行迁善,作为改造、教化、培育等。

“文”“化”二字复合使用,较早可见战国时期的《周易·贲卦·彖传》:“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在这里,天文是指天道自然,人文是指社会人伦。“人文”与“化成天下”紧密相连,“以文教化”的思想已经非常清晰。

西汉时期,“文”和“化”联为一词使用。刘向在《说苑·指武》中记录:“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王融之《三月三日曲水诗序》:“设神理以景俗,敷文化以柔远。”束皙《补亡诗》:“文化内辑,武功外悠。”由此可见,在“文化”的早期使用中,多与“武力”“武功”对举,意指文明、文雅、精神教化。

在西方语言系统中,对“文化”一词的理解与中文有所区别。英语的culture和德语的kultur均由拉丁语cultura转化而来。拉丁语的cultura有耕作、居住、动植物培育等多重意思。到了16世纪,英语中的culture开始由耕作、种植、培育的意义逐渐引申为性情陶冶、品德教养。

通过对比可以发现,中国的“文化”从一开始就注重人文精神领域,强调人的教育过程和以教育为目的的社会活动;而culture则是由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出发,逐渐引申到社会领域和精神领域,其本义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

事实上,“文化”作为一个内涵丰富、外延宽广的概念被广泛使用始于近代欧洲。1871年,英国人类学家泰勒在《原始文化》中对文化进行了系统的阐释,他将“文化”定义为“是包括全部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其他的才能习惯的复合体”(1)。在这里,他强调了“文化”的精神层面含义,与中国的“文化”有相通的地方。

“文明”一词较早出现在中国的古代典籍中。《周易·乾卦·文言传》说:“见龙在田,天下文明。”唐代孔颖达对此疏道:“天下文明者,阳气在田,始生万物,故天下有文章而光明也。”《尚书·舜典》说:“睿哲文明,温恭允塞。”唐朝孔颖达对这句话的解释是:“经天纬地曰文,照临四方曰明。……舜既有深远之智,又有文明温恭之德,信能允实上下也。”“经天纬地”意为改造自然,属物质文明;“照临四方”意为驱走愚昧,属精神文明。《周易·贲卦·彖传》说:“文明以止,人文也。”晋代王弼对此注释:“止物不以威武而以文明,人之文也。”孔颖达则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延伸:“用此文明之道,裁止于人,是人之文德之教。”由此可见,“文明”在古汉语中有光明、文德彰显的含义,部分文义与文化交叉重叠。

【课外延伸】

《周易》:即《易经》,《三易》之一,是中华传统经典之一,相传系周文王姬昌所作,内容包括《经》和《传》两个部分。《经》主要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卦和爻各有说明(卦辞、爻辞),作为占卜之用。《传》包含解释卦辞和爻辞的七种文辞共十篇,统称《十翼》,相传为孔子所撰。

近代以来,西方学术思想开始在我国传播,特别是大量西方学术术语的涌入对我国文化的启蒙过程产生了重要影响。“文明”一词开始被学术界用来作为英语civilization的译文。civilization源于拉丁文civis(市民)和civilitas(城市),包含两个层次的含义:①代表着文雅;②具有政治色彩,与国家概念相匹配。城市在古罗马和古希腊一般是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是“国家”的象征。这一含义的城市,也就是一般所理解的“城邦”。城市的居民在政治上拥有特殊的地位,在生活中也显得优雅、向上。因此,“文明”这一概念的产生得益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就现代意义而言,“文化”与“文明”是两个概念,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所有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文明是人类所创造的文化成果在达到一定发展水平后的展现。从这一点出发,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人们会把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和中国称为四大文明古国,而不是称为四大文化古国。

二、文化的构成

文化的构成可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四个层面。物质文化处于文化结构的表层,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处于文化结构的中层,精神文化处于文化结构的深层。

物质文化又称物态文化,是人类所从事的物质生产活动及其结果的总和,是构成整个文化的基础,是文化中最活跃的因素。物质文化以满足人类自身生存发展所必需的衣食住行等各种条件为目标,直接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反映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利用和改造的程度和结果。物质文化中不仅积淀着制度文化的因素,同时也凝聚着精神文化的内涵。就服饰而言,封建时代不同品级的官员在服饰的颜色、形制、质地、图案等方面都有显著的差别。

制度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建立的各种行为规范、准则的总和,包括婚姻、家庭、政治、经济、宗教等制度。制度文化是文化系统中最具权威的因素,它往往规定着文化的整体性质。制度文化建立在物质文化的基础上,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同时又带有精神文化的深刻烙印。

行为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和复杂的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习惯性定势,是以民风和民俗形态出现的,见之于日常生活中的具有鲜明民族性和时代性的行为模式。行为文化直接反映着制度文化的时代内涵,同时又受到精神文化的深层约束和影响。

精神文化又称心态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孕育升华出来的价值观念、道德情操、审美情趣、思维方式、宗教感情、民族性格等的总和,是文化整体的核心部分。精神文化同样具有较强的时代特点和民族特点。

三、文化的特征

从一般意义上说,文化至少具有以下四个特征。

(一)时代性

人类文化是特定社会和特定时代的产物,是一个历史概念,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必然有不同的时代文化。每一代人都生活在一个特定的历史文化环境下,他们很自然地从上一代那里继承传统文化,并根据时代需要对其进行利用和改造,以使其适应新的时代需要。从这个意义上讲,文化的时代性包含两方面的内容:承传性和变异性。从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蒸汽时代到现在的信息时代,都是生产力发展水平和文化变异的结果。

(二)地域性

人类活动必须借助一定的空间条件才能进行,不同地域的自然条件、历史传统和人的思维方式各不相同,自然就会产生不同的文化。就世界而言,东方文化、西方文化、非洲文化迥异;就亚洲而言,大陆文化、高原文化、草原文化、沙漠文化各具特色;就中国而言,中原文化、齐鲁文化、巴蜀文化、荆楚文化、吴越文化、岭南文化、闽南文化千差万别,这些都是因特定的地域条件而产生的差别。

(三)民族性

当不同的社会群体分化整合为社会集团的时候,反映这种以社会集团利益为活动目的的社会文化,便自然地带有民族文化的特征。特定民族所恪守的共同语言、风俗、习惯、性格、心理及利益,是民族文化的突出表现。法兰西民族、日耳曼民族、犹太民族、日本民族、阿拉伯民族、中华民族等在文化上的差异是有目共睹的。

(四)同一性

文化的同一性包含两个层面:超自然性与超个体性。文化,必须是人化,有人的活动痕迹,是与“自然”相对而言的概念。纯粹的自然物和自然现象不属于文化,把自然加工改造成为物质或精神产品,打上人类心智的印记,才是文化,如黄山“鲫鱼背”、武夷山“玉女峰”、庐山“仙人洞”等。文化的超个体性是指:文化是为人类社会成员共同接受、共同拥有的。不为社会成员所共同接受和理解的事物,不属于文化。

四、文化的功能

文化作为一个复杂的聚合体和一种绵延持续的社会现象,在满足人类生存需要和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自己独特的重要功能。

(一)满足需要的功能

人类有多种需要,首先是饮食、性等生理的需要,其次是安全的需要、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最高的需要是自我实现,包括个人理想的实现、能力与才赋的充分发挥等。人类这些需要无不与文化息息相关,即使是最基本的生理需要,随着社会的进步,也日益获得了文化的内涵。如中国的饮食文化不仅注重“色”“香”“味”,还强调“美”,将菜肴制作成花鸟鱼虫等艺术品,不但满足了人们的生理需要,还让人获得了美的享受。随着酒文化、茶文化内涵的不断丰富,原来单纯的物质文化中蕴含了浓厚的精神文化。

(二)认知的功能

文化是人类在一定历史阶段征服自然、改造世界过程中创造积累的成果的总和。通过文化的积累延续,人类得以将有关知识一代一代传递下去,并不断加以充实。借助文化的积累,人类在改造地球的基础上,如今又开始了对太空的探索。

(三)规范的功能

人类的行为,几乎都要受社会规范的制约,不可能有绝对的自由。而规范有时是强制性的,所谓“国有国法,家有家规”,违反了就要受到制裁或惩罚;有时又是自觉和习惯性的,是约定俗成的惯性行为定势。

(四)凝聚的功能

文化是社会群体特别是民族之间相互区别的重要标志。因为有了共同文化,人们才感到自己属于某一民族,从而很自然地仿效自己同胞的语言、服饰、习俗、风度甚至思维方式。这样,共同文化成为民族成员紧密团结的基础,产生一种巨大的凝聚力。就中华民族而言,其凝聚力的核心,既不是经济利益聚合力,也不是单纯的种族血缘认同力,而是长期历史积淀下来的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即文化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