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怎样给思维插上双翼?

我们都领略过李白的“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大胆夸张,诵读过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神奇比喻,惊叹过郭沫若的“请看那朵流星,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的奇景创设……这些作品何以能脍炙人口?因为它们都有着丰富的联想和惊人的想象。可以说,联想和想象就是作者思维飞腾的双翼。

何谓想象?它是以生活为源泉,以意旨为轴心,使思接千载,视通万里;作文时审题立意,布局谋篇,行文表达,都离不开想象。所以,要激活学生的思维,发展他们的智力,提高其写作水平,就要让想象成为学生思维飞腾的翼翅。

联想在写作中也十分重要。因为由此事联想到彼事,可以丰富材料;由进步的联想到落后的,可以拓宽认识;由表层的联想到本质的,可以深化理念;由可见的联想到不可见的,可以凸显思辨。不少学生作文时最大的困惑就是笔下没东西可写,其实,他们只是不善于运用自己已有的生活积累而已。叶圣陶曾说:“训练学生写作,必须注重于倾吐他们的积累。”运用已有的积累,靠的就是联想。种种联想的迁发、扩散、引申,常常还是避免选材枯燥老化、开掘不深、立意不新的有效办法和主要途径。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联想能力的提高。

绘画这种艺术,可以说是对联想和想象的一种较好的尝试,执教者可通过引导学生对绘画的欣赏与领悟,让他们由此去认取联想与想象这对金钥匙,从而打开思路,走向作文的新天地。

例如,“深山藏古寺”,这是宋徽宗亲自出的画题,是用来选拔高才生的;“踏花归来马蹄香”,也是绘画中久负盛名的作品。那么,这两幅画的画面内容是什么呢?前者有山(树)、古寺,后者有花、马、花香。用意很明显,画题不在于考查应考者认为谁是画的主体,色调浓淡如何调制,而在于领会作者的匠心,把看不见的古寺,即“藏”,闻不到的花香,即“香”画出来,这才把握住了出题人的意图,要想做到这一点,就得借助于联想和想象。简析如下:

画体(表象)——新形象(想象)

山(树)、古寺—— 和尚

花、马、马蹄香——蜂蜜

此——彼(联想)

不难看出,从对画体即表象进行改造并创造新的形象,是借助了想象;而由一个形象到另一个形象,即由此及彼,并反映出事物间的内在联系,则是借助了联想。二者的共同点是由一个形象到另一个形象的心理过程;不同点是联想是从有到有,想象是从有到无。于此可见,没有联想和想象这双思维飞腾的翅膀,也就没有绘画艺术。作文又何独不然!那么,怎样才能为学生的思维插上飞腾的双翼呢?我有四个秘笈,用之大可“出巧”。

秘笈之一: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超越时空,突破生活限制,通过超现实的形式表达思想感情。北大刘锡庆教授曾直言:“生活单薄,思想贫弱,不善于观察,不长于想象,缺乏‘发现’的能力,这对写作来说,是致命的缺陷,是先天的不足,也是最大的不幸。”生活中,我们大凡都有这样的常识:看见爬行动物露个头,没有一个人说它只有头而无身躯;当一列火车从隧道中钻出时,虽然还有一部分在隧道里面看不见,但我们仍然会知道它有一个连续的车身。这些靠的是什么?靠的就是我们启动了已有的知识经验,产生了联想和想象,补足了那一部分。如果执教者将这种心理现象借过来训练学生作文,学生就可以思如泉涌,写出佳作。请看《感受幸福》一文的片段:

其实,幸福是一种角度,是一种人生态度的心理折射,是超越沉重认知观念后的一种轻松,它来自于心灵的洞开。它可以是在阴沉的夜晚回到家时妻子温暖的笑脸,可以是一帧泛黄的全家福,可以是一曲肯尼基的《回家》,可以是一声祝福,一页飞鸿,一丝乡音,一份牵挂,一种给与,一种付出,一种阅历,一种感悟……关键是我们要有一颗善于感知的心。

作者围绕观点这一轴心,充分调动自己的知识经验,撷取一组生活镜头或画面:“阴沉的夜晚回到家时妻子温暖的笑脸”“一帧泛黄的全家福”“一曲肯尼基的《回家》”“一声祝福”“一页飞鸿”“一丝乡音”“一份牵挂”“一种给与”“一种付出”“一种阅历”“一种感悟”等,让读者充分意识到只要善于“感知”,生活中处处都有幸福。这里,作者正是飞动了联想和想象的双翼,才带来了文思的翩翩而至,内容的丰富多彩。

秘笈之二:引导学生利用事物间的相关、相似、相反或因果等联系,推求事物之间的关系,串联感受和思考。联想的种类很多,执教者主要要训练学生掌握相关联想、相似联想、相反联想、因果联想等。

所谓相关联想,是指相关事物间的质同联想。譬如,某学生由一位青年工人利用“少睡一会儿,少玩一会儿,少聊一会儿”的“三少”时间,钻研技术,终成技术革新能手,联想到三国时期随兄经商的董遇,利用“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三国志·魏书·王肃传》)的“三余”时间,刻苦读书,终成学问家;再想到欧阳修利用“马上”“枕上”“厕上”的“三上”时间,进行散文创作,终于跻身唐宋八大家之列。这种联想的一般思维方式是由此及彼、由远及近(或由近及远)、由古到今(或由今到古),以及具象与抽象互换等。

所谓相似联想,是指两种不同的事物,因在某一点上有所相似而展开的联想。相似而不同质是其特点。《庖丁解牛》中梁惠王听了庖丁一席谈,悟出了养生之道。这“养生”与“解牛”本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但梁惠王却明白了,这就是相似联想。相似联想反映事物间的相似性和共同性。一般的比喻都是借助相似联想,譬如以苍松翠柏形容坚强的意志;看到蝴蝶起舞想到树叶飘飞;由大自然的秋天,联想到人生的垂暮等。

所谓相反联想,是指由事物间相反的特点而引起的联想,也叫对比联想。这种相关的两事物之间的逆向联想,可以是一正一反,鲜明对比;也可以此一彼一,方向相反。譬如,黑与白、大与小、胖与瘦、光明与黑暗、温暖与寒冷、阳刚与阴柔、崇高与卑下等,都属于相反联想。

所谓因果联想,是指由一种事物的经验联想到另一种与它有因果联系的事物,或因该事物可能产生的种种原因,或因该事物可能产生的种种后果。譬如,人们因为鸡蛋,便想到鸡;因为蚕蛹,便想到丝绸;因为足球,便想到世界杯等,都是运用了因果联想。在议论文中,因果分析和因果论证,用的就是因果联想法;诗歌创作中“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等,也是运用了因果联想。

我们不妨以学生熟悉的颜色“绿”为例,直观图示上述四种联想方式的特点。围绕“绿”我们能联想到什么呢?

由“绿”我们可以产生相关联想,想到军人的绿装、绿色环保等;亦可以产生相反联想,想到金黄的麦子、稻谷、油菜花等;又可以产生相似联想,想到青春活力、绿色和平等;还可以产生因果联想,想到碧绿的江水、绿意盎然的春天等。学生作文时无论写景、状物,还是抒情、议论,完全可以以此生发,或相关联系,或相反推求,或相似勾连,或由果溯因。如此行文,思路就会开阔,文章就会枝繁叶茂,血肉丰满。

秘笈之三:引导学生利用同一民族共同的欣赏心理,借助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开拓思路,推动构思,丰富蕴含。大家知道,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文化特征,我们中华民族根据自己的欣赏习惯,形成了较为固定的想象和联想的模式。例如,看到青松,我们往往会联想到烈士;看到惊涛,我们常常会联想到激情;看到红色,我们自然而然联想到革命;还有杨柳→惜别,圆月→思念,落叶→失意,春风→得意,大海→开阔,流水→叹惜,古迹→怀旧,翠竹→品节,等等。又如“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爱莲说》中的这一段,作者周敦颐把自然现象同社会生活巧妙地联系起来,刻意描写荷花的艳而不妖,通达正直,馥郁高洁,意在以花中君子喻人中君子,用人们熟知的荷花的品格来比喻人的品格,联想自然,生动形象,耐人寻味,符合人们的欣赏习惯。

鲁迅先生更是运用比喻刻画人物的高手,在他笔下塑造了很多生动新颖的艺术形象,丰富了表现的内容和手段,或化实为虚,或化虚为实。例如在《药》一文中,他把围观群众伸长的脖子比喻成“鸭脖子”,写出了这类看客的愚昧麻木;在《故乡》一文中,他把精瘦的杨二嫂比喻成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给读者留下了浮雕般的印象。

在审美习俗中,人们往往由“湖面”想到“镜子”,由“生活”想到“小溪”,由“书籍”想到“粮食”等,这些正是借助比喻手法进行想象和联想的。而“高山挥泪”“山泉呜咽”“垂柳招手”“花儿颔首”则是借助拟人手法进行想象和联想的。请看下边这首诗:

冬日的斜阳/轻轻照耀/窗台上雪白的鸽子/张开天使的翅膀/扑棱棱地叩着窗/屋里的朋友/出来晒晒太阳吧/书桌上一朵伶俐的水仙/伸长了脖子/却怎么也嗅不出阳光的味道。

这首诗正是运用拟人的手法,想象阳光中自由飞翔的鸽子和屋子里书桌上水仙的对话,通过水仙对阳光的渴望,来表达当代中学生对单调的学习生活的厌倦和冲破应试教育的束缚、在阳光下自由自在地学习生活的愿望。诗人借助联想和想象,将原本人人皆“熟”的题材写出了新意,感情表达特别真切感人。

秘笈之四:引导学生将“习以为常”“熟视无睹”的事实“陌生化”,即通过联想,让司空见惯的事物翻出新意。有些事是生活中常见常听的,事实本身的日常性麻痹了人们的独立思维,使其无法由表及里,从现象到本质,看不到事实中蕴含的意义。作文时,如果执教者能引导学生把这类事实“陌生化”,即将性质相同但人们很少将其联系起来的两件事放在一起,便可以引起读者的重新思索,从而揭示出事件的内涵,表达新颖而不俗的主题。例如李白的《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这首诗看似简单,实则隽永。我们有时候不免会想,像这样通俗易懂、明白如话的诗,自己也能写出来。可是事实上,真正要写出来,并不如想象的那么容易。深湛的桃花潭水,触动了离人的情怀,难忘汪伦的深情厚意,于是,诗人借助于联想将潭水之深和汪伦之情联系在一起,化无形的情意为生动的形象,表达了真挚纯洁的深情。这就是创造,这就是化平凡为神奇。这看似轻而易举,实则举重若轻,非大师不能妙手天成。

一位哲人曾说,联想和想象源于积累,成于妙思,精于创新,美于瑰丽,忠于逻辑。作为语文教师,一旦教引学生给自己的思维插上了联想和想象的双翼,他们笔下就会产生“文若春花,思若涌泉”的奇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