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涛《政治经济学教程》(第12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
- 圣才电子书
- 10164字
- 2021-06-24 18:06:48
第一部分 考研真题精选
一、名词解释
1价值[武汉大学2011、2014研]
答: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它反映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生产关系。使用价值不同的商品可以在量上按一定比例相交换,就是因为它们都是劳动产品,都具有价值。价值在质上是相同的,不同商品所包含的价值,只有量上的差别,因而它们就可以从量的方面相互比较。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则是价值的表现形式。价值是商品区别于其他劳动产品的决定性因素,是商品的本质属性,是商品经济最基本的范畴。商品价值是在物的掩盖下的商品生产者之间的一种社会经济关系。
2相对剩余价值[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0研;武汉大学2014研;中央民族大学2018研;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9研]
答:相对剩余价值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剩余劳动时间相应延长而生产的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由必要劳动时间的缩短引起的,必须以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为条件。
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以超额剩余价值的生产为条件。超额剩余价值是生产条件优越的资本主义企业由于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而获得的剩余价值。超额剩余价值的生产,是由于采用先进技术的个别企业的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和剩余劳动时间相应延长而创造的。所以,超额剩余价值是一种变相的相对剩余价值。超额剩余价值是个别资本家首先采用先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而相对剩余价值则是全社会资本主义企业普遍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
3资本有机构成[武汉大学2011研;山西财经大学2013、2015研;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8研]
答:资本有机构成是指由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资本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用公式表示为c:v。在生产过程中,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数量比例关系是由生产技术发展水平的高低决定的,称为资本的技术构成。从价值形态看,不变资本价值和可变资本价值之间的数量比例关系称为资本的价值构成。资本的技术构成从根本上决定着资本的价值构成,资本的价值构成的变化,通常反映资本技术构成的变化。资本有机构成是把资本技术构成和资本价值构成结合在一起的概念。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有机构成有不断提高的趋势,表现为全部资本中不变资本所占的比重增大,可变资本的比重减少。
4要素市场[中央财经大学2019研]
答:要素市场是指生产要素在交换或流通过程中形成的市场。生产要素市场的培育和发展,是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的必要条件,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生产要素市场主要包括:
①金融市场。金融市场是指资金融通的市场,主要包括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金融市场在社会主义市场体系中处于核心的地位。
②技术和信息市场。技术和信息市场是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③劳动力市场。劳动力市场是指劳动力进行流动和交流的场所,是市场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④房地产市场是我国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⑤产权市场是能够为企业提供产权交易等各类服务的市场。
⑥土地市场。我国的国有土地市场包括土地一级市场(即由土地所有者有偿出让土地一定期限使用权的市场)和土地二级市场(土地使用权再转让的市场)。
为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必须进一步发展技术、信息市场。引入竞争机制,保护知识产权,实行技术成果有偿转让,实现技术产品和信息商品化、产业化,健全现代市场体系。
5劳动二重性[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3研]
答:劳动二重性是指生产商品的劳动,一方面是具体劳动,即劳动目的、劳动工具、劳动对象、制作方法、劳动成果各不相同的劳动;另一方面,生产商品的劳动又是抽象劳动,即抽掉了各种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意义上的人类劳动。在任何社会条件下,没有人们的具体劳动,也就没有物质资料的生产,人类便无法生存,社会也就不可能存在和发展,具体劳动是一个人类社会永恒的范畴。抽象劳动是一个历史范畴,它是生产商品的社会劳动所特有的。在自然经济社会和在未来的产品经济社会中,人们的劳动产品不用交换,因此,他们的劳动就只表现为具体劳动。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而生产商品所消耗的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决定了商品的二因素。
6资本循环[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2研;山西财经大学2017研;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7研]与资本周转[中央财经大学2011研;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3研]
答:(1)资本循环指产业资本从其最初的形态即货币资本的职能形态出发,顺次经过购买、生产、销售等阶段,并相应变换资本的职能形态,然后回到原来出发点的过程。
(2)资本周转指周而复始的、连续不断的资本循环过程。
(3)资本循环和资本周转都是产业资本运动的形式,但是它们考察的角度和目的不同。考察资本循环,侧重于对资本运动的连续性的考察,主要是分析资本在运动中要经过的阶段和要采取的职能形式,揭示单个资本连续循环必须具备的条件;而考察资本周转,则侧重于对资本运动的快慢、速度的考查,分析制约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揭示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和实现的影响。
7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武汉大学2010、2012、2014研]
答:(1)不变资本是指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只是转移自己的价值,并不发生价值量的变化。剩余价值不是不变资本产生的,不变资本只是剩余价值生产不可缺少的物质条件,或者说是工人剩余劳动的“吸收器”。
(2)可变资本是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它的价值在生产过程中不会转移到新产品中去。因为资本家购买劳动力时支付给工人的劳动力价格,工人拿去购买生活资料消费掉了。但劳动力在生产过程中会创造新价值,其中一部分补偿资本家支付的劳动力价格,剩下的另一部分就是剩余价值。因此,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这部分资本的价值,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了量的变化,即发生了价值增殖,所以称之为可变资本。剩余价值是由可变资本产生的。
(3)划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进一步揭露了剩余价值的源泉是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并且为正确地考察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依据,表明这种剥削程度大小的是剩余价值率。
8生产方式[中央财经大学2017研]
答:生产方式是指人类社会为了存在和发展而获得物质资料的方式。生产方式包括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生产力是生产方式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则是生产方式的社会形式,其中,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对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起决定作用。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的政治制度、社会思想和社会文化等方面。随着生产方式的发展变革,社会庞大的上层建筑也会或快或慢地发生变革,从而推动着人类社会逐步向高级阶段发展。
9纯粹流通费用[中央财经大学2011研;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0、2019研]
答:纯粹流通费用是指由商品价值的运动引起的流通费用,即在商品买卖过程中,由商品变为货币和货币变为商品而支出的费用。纯粹流通费用包括用于商业簿记、邮资、通信、广告及商业职工的工资等的费用。这类费用是商品的价值形式变化所发生的费用,它与使用价值的运动无关,纯属非生产性开支,所花费的劳动是非生产性劳动,因此,它不产生价值和剩余价值。对它的补偿,从现象上看,是通过商品售卖价格的加价来补偿的;从源泉上看,是通过对价值或剩余价值的扣除而得到补偿。纯粹流通费用的补偿及纯粹流通费用所要得到的平均利润,归根到底来源于产业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
10劳动生产率[武汉大学2010研;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7研]
答:劳动生产率也称劳动生产力,是指劳动者的生产能力或效率。劳动生产力的高低有两种表示方法:①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②生产单位产品所消耗的劳动时间。劳动生产力的水平取决于各种经济和技术因素。如劳动者的熟练程度、科学的发展水平和它在工艺上应用的程度、劳动组织是否合理、生产设备的组合和效能、劳动对象的状况以及自然条件等。劳动生产力越高,在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使用价值量就越多,但所形成的价值量却不会变,因而平均到单位商品内的价值量就越少。所以,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和包含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量成正比,而与生产这一商品的劳动生产力成反比。
11虚拟资本[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06、2011研;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09、2014研;中央财经大学2009、2015研]
答:虚拟资本是指能定期带来收入的,以有价证券形式表现的资本。其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信用形式上的虚拟资本,主要有期票、汇票、银行券、纸币、国家债券、各种证券抵押贷款等;另一种是收入资本化形式上产生的虚拟资本,主要由股票、债券构成。典型的虚拟资本形式是股票和债券。
虚拟资本自身没有任何价值,而是对未来收入的一种索取权凭证。它是独立于实际资本之外的一种资本形式。它是实际资本的纸质复制品,是虚拟的一种资本形式。虚拟资本的买卖价格不是依据其票面值,而是根据其预期收入来确定的。计算公式为:虚拟资本价格=预期收益/平均利率。虚拟资本的价格与其预期收益成正比,与平均利率成反比,而与实际资本的价值变动无直接关系。
虚拟资本是信用制度发展的结果,同时也改变信用,特别是银行信用本身。货币的虚拟化是信用制度产生的前提;借贷资本信用关系是虚拟资本产生的根据;社会信用制度的逐步完善是虚拟资本生产的基础。
12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浙江师范大学2008研;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2研;中央财经大学2010、2015研]
答: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含义包含了以下几点内容:①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是指一定时期某一生产部门大多数生产者普遍使用的生产条件,其中最主要的是劳动工具。②正常的生产条件不是过去的,也不是将来的,而是现有的正常的生产条件。③在社会标准化生产条件下,由于商品生产者劳动熟练程度和强度不同,他们生产同种商品花费的劳动时间是不同的,而决定价值的只能是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强度。
生产每一种使用价值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都是随着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的。社会劳动生产率越高,生产一定量使用价值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越少,凝结在同量使用价值中的价值量就越小;反之,社会劳动生产率越低,生产一定量使用价值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越多,凝结在同量使用价值中的价值量就越大。
13货币流通规律[中央财经大学2011、2015、2019研]
答:货币流通规律也称货币流通量规律,是指一定时期内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等于全部待售商品的价格总额除以同一单位货币的平均流通速度。将其用公式表示为:
一定时期内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同一单位货币的平均流通速度(次数)
在进一步考虑支付手段职能的条件下,上述公式可改写为:
一定时期内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待售商品的价格总额-赊售商品的价格总额+到期支付总额-互相抵消的支付总额)/同一单位货币的平均流通速度(次数)
14固定资本的无形损耗[东北财经大学2007研;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0研]
答:固定资本的无形损耗是指机器设备在其有效使用期内,由于技术的进步引起的资本价值的贬值。它与固定资本的使用价值是否磨损无关,因而又称精神磨损。造成固定资本的无形损耗有以下两种原因:
①由于生产技术的进步,生产效率提高,生产同类机器设备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使原来已经购置的该类机器设备贬值。
②由于科技创新的作用,市场上出现了质量和功效更好的机器设备,使原有的机器设备的经济效能相对下降,从而导致原设备贬值。
企业可以通过提高设备利用率和提高折旧率的办法,来减少固定资本无形损耗可能带来的损失。
15社会简单再生产基本实现条件[中央财经大学2012、2013研]
答:社会简单再生产是指社会剩余产品是用于消费而不是用于积累的,生产在维持原来的规模上重复进行。社会简单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为:Ⅰ(v+m)=Ⅱc。
第一部类产出中的Ⅰc部分。供求都发生在第一部类内部,因此是通过第一部类内部的相互交换而实现。
第二部类产出中的Ⅱ(v+m)部分,供求都发生在第二部类内部,因此是通过第二部类内部的相互交换而实现。
Ⅰ(v+m)价值上表示第一部类劳动者和资本所有者所需要的消费资料和生活服务,而其使用价值形态却仍然是生产资料;Ⅱc则在价值上表示第二部类生产中所消耗的需要补偿的生产资料和生产服务,但其产品的使用价值形态是消费资料和生活服务。通过两大部类之间的相互交换,第一部类的消费需求得到补偿,第二部类的生产耗费得到替换。
16剩余价值率和年剩余价值率[中央财经大学2009、2016研;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7研]
答:(1)剩余价值率是指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反映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用公式表示就是:m′=m/v。剩余价值率也可以用剩余劳动时间和必要劳动时间的比率来表示,用公式表示为:m′=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剩余价值率有提高的趋势,表明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加深。
(2)年剩余价值率是指年剩余价值量与预付可变资本的比率。资本周转越快,意味着可变资本的周转速度也越快,实际发挥作用的可变资本就越多,从而生产出更多的剩余价值,进而增加年剩余价值量,提高年剩余价值率。
(3)年剩余价值率和剩余价值率是从不同的方面来表现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关系的。年剩余价值率表示预付可变资本的增殖程度,而剩余价值率表示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
一般来说,年剩余价值率要高于剩余价值率,因为可变资本在一年中的周转次数通常要大于一次。只有当可变资本每年周转一次时,年剩余价值率才与剩余价值率相等。
17生产价格[南京财经大学2009研;中央财经大学2008、2010研;四川大学2011研;山西财经大学2013研]
答:生产价格是资本主义机器大生产出现后商品价值的转化形式,由资本主义生产费用加平均利润构成。从本质上说,商品是按照价值决定的价格出售的。但是各个生产部门由于资本有机构成不同,同量资本推动的劳动量是不等的,在剩余价值率相同的情况下,生产的剩余价值不同,从而利润率不同。由于等量资本要获得等量利润,资本便不断从利润率低的部门向利润率高的部门流动,使不同部门的利润率趋于平均,形成平均利润率。
随着平均利润率和平均利润的形成,商品的价值就转化为生产价格。这时商品就按生产价格所决定的价格出售。由于许多部门获得的平均利润与本部门生产的剩余价值在数量上不等,因此绝大多数部门商品的生产价格会偏离其价值。
生产价格形成以后,市场价格将围绕生产价格而上下波动,这只是价值规律作用形式的变动,而不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因为从整个社会来看,平均利润总额等于剩余价值总额,而且生产价格是以价值为基础的,其变化归根结底取决于价值的变化。
18生产性流通费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5研]
答:生产性流通费用是指由商品使用价值的运动引起的费用,是同生产过程在流通领域内的继续有关系的费用,包括商品的分类、包装、保管和运输支出等费用。这类活动是生产过程在流通领域的继续,所花费的劳动是生产性劳动,所以会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随着商品的售卖、价值和剩余价值的实现,这部分支出就会从商品价值中得到补偿,并可获得平均利润。
生产性流通费用与纯粹流通费用相对立,纯粹流通费用是商品的价值形式变化所发生的费用,它与使用价值的运动无关,纯属非生产性开支,所花费的劳动是非生产性劳动,因此不产生价值和剩余价值。
19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南京财经大学2009研;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3研;中央财经大学2015研]
答: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国家和私人垄断资本相结合的一种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主要原因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资本主义生产资料占有形式发生变化,这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产生的物质基础;二战后经济恢复,要求建立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为克服经济危机,实现经济的稳定发展,需要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国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要求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具体形式可区分为以下四种:①国家所有并直接经营的国有企业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典型形式;②通过国家财政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③通过国家参与金融活动来影响社会再生产过程;④二战后以宏观调控和微观管制为表现形式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又一种形式。
20十九大报告中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四川大学2018研]
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稳定地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同时,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必须认识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我们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必须认识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21产权制度[中央财经大学2010、2014研]
答:产权制度是指制度化的产权关系或对产权关系的制度安排,是划分、确定、界定、保护和行使产权的一系列规则。产权制度是所有制的具体化和经济制度结构中的一个运行层次。它通过发挥其激励和约束功能、资源配置功能以及收入分配功能影响企业行为和微观经济运行。产权制度的作用有:①产权制度通过权能分解和相应的利益分割对经济当事人产生激励作用;②任何一种产权都是有限的。产权制度确认和保证经济当事人可以在某种范围或以某种形式做什么和得到什么的同时,也界定了他们的权能和利益的边界;③产权制度通过直接影响资源配置状况调节微观经济运行;④产权制度通过收入分配功能规范经济主体的行为。我国的现代产权制度,其主要特征是产权的“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
22现代企业制度[中央财经大学2017研;四川大学2018研]
答:现代企业制度是指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反映市场经济的要求,企业真正成为面向国际、国内市场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的一种企业体制。其特征是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基础。现代企业制度的具体形式一般表现为公司制,法人治理结构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内涵是:
①在法律地位上,公司是企业法人。一方面,公司是独立于其出资者之外的法人实体。另一方面,公司以其全部法人财产,按照市场需求,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②在法律责任上,股东与公司具有不同的责任。股东以其出资额或所持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则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
③在内部管理制度上,公司实行法人治理结构。
23按劳分配[四川大学2007、2010、2015研;中央财经大学2017研]
答:按劳分配就是以劳动尺度来决定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多劳多得,少劳少得,等量劳动领取等量报酬。按劳分配本质上就是在社会主义公有制范围内,劳动者向社会或集体提供了自己的劳动,经过各项必要的社会扣除后,按照本人所提供的劳动的数量和质量,领取等量的消费品。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分配形式,是反映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社会生产实质的个人消费品分配方式。我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生产资料公有制是按劳分配的基础和前提。由于公有制消除了人们在物质生产资料占有上的差别,劳动才成为收入分配的基本依据。而在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尚未高度发展,不具备实行按需分配的条件,只能实行按劳分配。此外,在社会主义社会,劳动本身还没有成为人们生活的第一需要,而是人们谋生的手段,只有实行“按劳分配、多劳多得、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则,才能调动人们的积极性,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24经济发展方式[中央财经大学2008、2010研;郑州大学2017研]
答:经济发展方式是指一国或地区实现其经济增长、经济结构优化和经济质量提高的方法和模式。它除了包括经济增长方式外,还包括依靠产业结构、需求结构、收入分配、居民生活以及城乡结构、区域结构等结构优化和依靠社会福利的改善、经济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等经济质量提高来实现经济发展的途径和方法,其实质在于全面地追求和实现经济社会更好的发展质量和整体的协调。
一国的经济发展方式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受到经济体制、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具有一定的历史性,同时它还具有时代性特征和可跨越性的特点。在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途径有: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水平,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等。
25经济全球化[南京财经大学2008研;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6研;中央财经大学2005、2008、2017研]
答:经济全球化是指随着生产力的巨大发展、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和世界范围内市场经济的发展,必然要求资源配置从一国范围扩展到世界范围,各国经济通过跨国生产、国际贸易、资本国际运动以及国际技术交流等经济纽带而日益密切联系在一起的趋势。这一概念包含三层含义:①它是经济国际化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是一个长期渐进的客观历史进程。②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最根本的动因是新科技革命推动下生产力的巨大发展,而其最重要的现象与特征是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并进行配置。③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基础在于国际分工,在于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一般来说,经济全球化主要表现为: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和金融全球化。
26级差地租[中央财经大学2009、2012、2015研;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08、2010、2018研]
答:级差地租是指与土地的不同等级相联系的地租,它是由农产品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所形成的超额利润构成的。土地的肥沃程度不同和地理位置不同,是产生级差地租的条件。级差地租形成的原因是土地私有权的存在。级差地租的源泉是耕种优等地和中等地的农业雇佣工人创造的超额剩余价值的一部分,即农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所形成的超额利润。级差地租由于形成的条件不同而分为两种形态,即级差地租第一形态(Ⅰ)和级差地租第二形态(Ⅱ)。级差地租Ⅰ是由于土地肥沃程度不同和地理位置优劣而产生的级差地租。级差地租Ⅱ是由于在同一块土地上连续增加投资的劳动生产率较高而产生的级差地租。级差地租Ⅰ是级差地租Ⅱ的基础。
27国家信用[吉林大学2012研;中央财经大学2013研]
答:国家信用是指国家借助于举债向社会公众筹集资金的一种信用形式。国家在这种信用关系中处于债务人的地位。国家信用在国内的基本形式是国债,它通常以发行公债券和国库券的形式来实现。政府发行公债券和国库券,主要用于弥补财政赤字和其他非生产性开支。购买政府债券的通常是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股份公司、各类企业和个人。只要政权稳定,国家信用的信用度是最高的。
28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四川大学2018研]
答:公有制是指一个社会群体(一个社会的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社会主义公有制是指生产资料归社会主义国家的全体或部分劳动者共同占有和支配的一种新型的所有制。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是指公有制经济在微观领域的具体体现,实际上是指公有资产的经营方式或组织形式。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利用。要努力探索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当前,我国要适应经济市场化不断发展的趋势,进一步增强公有制经济的活力,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制资本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
29实体经济[中央财经大学2018研]
答:实体经济即农业、工业、交通运输、商贸物流、建筑业、服务业等提供实实在在的产品和服务的经济活动。实体经济始终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实体经济对应的是虚拟经济,即在市场经济中由信用制度与资本证券化产生的、源于实体经济又独立于实体经济的虚拟资本的活动。市场经济的运行以实物为承载,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发展是其重要支撑,两者有序发展是现代市场经济健康运行的重要保障。
30风险投资[中央财经大学2011、2015研]
答:风险投资是指风险资本的运营,是资本经营的一种特殊类型。它就是将资本投向蕴含高风险、高收益和高成长可能的中小型高技术企业或项目,并以一定方式介入该企业或项目的管理、运行、在取得成功后既获得资本的高额增值又实现资本回收的投资行为。用于风险投资的资本通常是通过一定机构和一定方式向社会各类机构和个人筹集,因而风险资本投资也是融资行为和投资行为的结合。经营风险资本的机构和个人就是风险投资者。风险投资的特点是:①投资对象是高技术、新兴产业的企业或项目;②追求未来高额资本收益并主动承担高风险;③在投资的同时也往往参与管理或提供辅导、咨询等服务;④具有资本主动推出的要求和机制,一般是在投资成功并获高利后回收资本,再转向其他风险投资项目。
风险投资具有高风险、高回报的特点,并且不会持续留存在某一企业。风险投资有助于高科技企业的成长,能够优化资本配置,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并且完善市场机制,促进就业,有利于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