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南京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

一、名词解释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课程

答:课程是指课业及其进程。课程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是指为了实现学校培养目标而规定的所有学科的总和,或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各种活动的总和。狭义的课程是指某一门学科,如数学学科、语文学科等。课程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演变的,它反映了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的要求,受一定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文化发展水平以及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制约。课程体现着一个国家对学校教学的具体要求,关系到学生的知识结构、智力结构和个性结构。

2最近发展区

答:“最近发展区理论”是由维果斯基提出来的,他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也就是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或他人的帮助可以达到的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维果斯基主张教学应当了解儿童的实际发展水平和可能达到的水平,以确定儿童的最近发展区。教学应当走在儿童现有发展水平的前面,为学生提供带有难度的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带动儿童的发展。

3终身教育

答:终身教育是始于20世纪20年代,流行于20世纪60年代的国际教育思潮,与阶段性教育相对,主张教育应该贯穿于人的一生中的各个年龄阶段,而不是只在儿童和青少年时代。终身教育指人们在一生中所受到的各种培养的总和,它包括各个年龄阶段的各种方式的教育,既有正规教育也有非正规教育;既有学校教育也有社会教育。终身教育对个体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主要包括:终身教育作为与战后革新时代经济、科技、文化、社会的迅速变化相适应的现代教育思想,能够推动社会持续高速地发展;它能够保证人的个性的发展和自我实现;它能够真正实现教育机会均等,使教育成为实现社会平等和民主的一种强有力的手段。

4自我效能

答: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成功地完成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与推测,是教育家班杜拉于20世纪70年代在其著作《思想和行为的社会基础》中提出的概念。一般来说,成功经验会增强自我效能,反复的失败会降低自我效能。班杜拉等人的研究指出,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因素主要有个人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替代经验、言语劝说、情绪唤醒和情境条件等。

5苏格拉底方法

答:苏格拉底方法是指教师教学的过程就像是助产婆把胎儿从母亲的肚里接生出来一样,即思想之接生过程,又称产婆术。产婆术可以分成讽刺、助产、归纳、定义四个步骤。讽刺,教师以无知的面目出现,通过巧妙的连续提问,使学生意识到自己原有观点的混乱和矛盾,承认自己的无知;助产,教师进一步启发、引导学生,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得出结论或答案;归纳,从各种具体事物中找到事物一般共性和本质;定义,把个别事物归入一般概念,得到关于事物的普遍概念。苏格拉底教学法是一种要求学生和教师共同讨论,互为激发,共同寻求正确答案的方法,有助于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判断和寻找正确答案。

6赫尔巴特的四段教学法

答:赫尔巴特是近代德国著名的哲学家、心理学家和教育家,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他的四段教学法为明了、联合、系统和方法,具体如下:明了:教师通过运用直观教具和讲解的方法,使学生对新事物产生清晰的表象,以做好观念的联合,即学习新知识的准备;联合:表象的产生并进入意识,激起原有观念的活动,又尚未出现最后的结果,教师的任务是运用分析的教学方法与学生无拘束的谈话;系统:新旧观念最初形成的联系并不有序,需要用综合的教学方法,使新旧观念的联合系统化,从而获得新的概念;方法:新旧观念的联合形成后需要进一步巩固和强化,这就要求学生自己进行活动,通过联系巩固新习得的知识。四段教学法反映了人类对教学过程和教学活动本质的发展,具有广泛的实践意义,但也因机械化倾向遭到人们批评。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简述《学记》在教学思想上的贡献。

答:《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是中国教育史上和世界教育史上一部最早的、最完整的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一般认为是战国末期思孟学派所著,它对先秦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作了相当全面的总结和概括,被认为是“教育学的雏形”。

(1)教育作用与目的

《学记》把教育的作用概括为“建国君民”、“化民成俗”,简明扼要地说明了教育的社会作用和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作用,既论述了教育的必要性,又阐明了教育的可能性。

(2)教育制度

《学记》以托古的方式拟订了一个从地方到中央的理想的学制系统,《学记》将大学教育的年限规定为九年。第一、三、五、七、九年都要进行考试。七年完成,考试合格谓之“小成”,九年完成,考试合格谓之“大成”。这个教学进程设想,一方面明确了教育的总目标,确定了每个阶段的具体标准和要求;另一方面,每个阶段要达到的标准中都规定了学业知识和思想品德两个方面的要求,体现了其对教育教学规律的掌握和运用达到了很高的程度。

(3)学校管理

《学记》还记录了古代学校管理和行政领导方面的制度和规定,如开学、入学、视学等仪式,这些制度和规定对于后世具有启发意义。

(4)教育教学的原则

《学记》中提出了教学相长、尊师重道、藏息相辅、“豫、时、孙、摩”、启发诱导、长善救失等教学原则。

(5)教育教学的方法

《学记》提出的主要教育教学的方法包括问答法、讲解法、练习法和类比法。同时对当时教学中存在的照本宣科,呆读死记,满堂灌,赶进度,不考虑学生接受能力、消化程度、兴趣爱好等现象进行尖锐批评。

综上所述,《学记》内容十分丰富,论述十分深刻,它为中国教育理论的发展树立了典范,其历史意义和理论价值是十分显著的,它所提出的一系列教育原则和方法,至今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2简述道德教育如何与生活相联系。

答:道德教育简称德育,是指教师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活动。道德的学习与发展是在生活中进行的,道德教育与生活相联系的途径有以下几方面:

(1)思想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

教学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还要启发学生思考知识与生活的联系,以此激发学生的道德需要,体验崇善恶恶的情感,调节学生对人、对物、对事应持的态度,探寻人生的意义和社会的理想,并付诸行动。

(2)劳动和其他社会实践

这种途径要求实际地做,实际地交往,让学生在做中学,在交往中学。有意义的劳动和社会实践,能够激发学生爱劳动、爱人民的道德情感,提高学生的责任意识、服务意识,进而形成学生勤俭、朴实、艰苦、顽强等许多好的品德。

(3)课外活动和校外活动

通过这个途径进行的德育,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并形成互助友爱、团结合作、尊重规则等良好品德。

(4)学校共青团、少先队活动

组织得当的团队活动,能激发青少年学生的上进心、荣誉感,使他们能够严格要求自己,自觉提高思想觉悟、培养良好的品德。

(5)校园生活

校园生活是学生重要的生存方式和生长方式,学生的道德行为方式和习惯的养成,道德观念在情感体验上的深化,在实际情境中的行为上的应对操作,还得通过实际的活动与交往,校园生活是其重要途径之一。在校园生活中,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的行为,指导学生的正确行为,让学生在实际的交往与实践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品德。

3简述班级授课制及其改革。

答:(1)班级授课制的含义及优缺点

含义

班级授课制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集体上课,分别学习所设置的各门课程。

优越性

班级授课制可以大规模地向全体学生进行教学,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保证学习活动循序渐进;便于进行教学管理,有利于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和班集体的作用;它在实现教学任务上比较全面,从而有利于学生多方面的发展。

局限性

教学活动多由教师做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独立性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学生的探索性、创造性不易发挥;教学的实践性不强,其时间、内容和进程都固定化、形式化,难以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

(2)班级授课制的改革

缩小班级规模,实行小班教学

班级学生数量适当减少,实施小班教学,减轻教师的负担,使教师更多地照顾学生的差异,并尽力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方式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压缩集体教学时间,增加个别辅导时间

课堂教学应缩短集体教学时间,加强对学生的个别辅导,使师生在个别辅导中建立一种激励机制,充分表现教师对学生的重视,尤其是成绩落后的学生,教师更要多加关心和指导。

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发动学生辅导同伴

小组合作学习能起到学生群体间相互作用的效果,从而改善教学工作的整体效益。

按能力或兴趣分组,进行分组教学

按能力或兴趣分组,进行分组教学是对班级授课制的完善,它比班级授课制更切合学生个人的水平和特点,便于因材施教,有利于人才的培养。

4简述校本课程开发的特征、优势、不足及思考。

答:校本课程开发是指学校根据自己的教育哲学思想自主进行的适合学校具体特点和条件的课程开发策略。

(1)校本课程开发的特征

校本课程开发是民主开放的课程决策过程;

校本课程开发是教育制度内权力与资源重新配置的过程;

校本课程开发是课程理论与课程实践不断丰富和完善的过程;

校本课程开发是国家课程开发的重要补充。

(2)校本课程开发的优势

校本课程开发有利于形成学校办学特色,满足“个性化”的学校发展需求;

校本课程开发有利于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尤其是科研能力的提高;

校本课程开发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展,真正满足学生生存与发展的需要。

(3)校本课程开发的不足

校本课程是由团队合作而成的,任一环节出现问题都会使课程无法运作;

对国家和地方来说,如何督导、评价学校的绩效责任,如何制定考评标准都不易解决;

校本课程由于本义上就含有地域的特殊性与局限性,无法由出版单位供给,必须依赖学校教师自行研发设计;

多数教师习惯于执行指令性的课程计划,没有接受过课程开发的正式培训,因此课程开发能力欠缺,校本课程的开发对于教师的时间和精力也会造成一定程度的负担。

(4)对校本课程开发的思考

校本课程开发,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同于以校为本的校本研发,也不是以开发某一学科课程为最终目的的活动,需要正确处理好几对关系,包括社会与学校的关系、专家与教师的关系、学校与教师的关系、教师与教师的关系、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等。

明确自己独特的教育哲学思想和办学宗旨,即学校要根据具体的师生特点、教育资源和学校环境以及教育者的办学旨趣确立自己学校独特的发展方向。

要有民主开放的学校组织结构和自觉自律的内部评价与改进机制,这是一所学校成功地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

三、分析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80分)

1结合你自己的教育、教学实际,谈谈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的关系。

答:人的身心发展重在指人的心理的、社会的、生理的发展,人的身心发展的规律是教育的重要基础和依据。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影响人的一种活动。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关系体现在教育在人的发展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对教育具有制约性。

(1)教育在人的发展中具有主导作用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

任何形式的教育都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活动,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更加全面、系统和深刻,能控制和排除一些不良因素的影响,给人以更多的正面教育,使人按照一定的思想政治方向发展,更有利于思想品德的培养,使年轻一代健康地成长。

教育主要通过文化知识的传递来培养人

教育主要是通过文化知识的传承来培养人的,文化知识是滋养人生长的最重要的社会因素与资源。语言符号及其负载的文化知识之所以对人的发展至关重要,主要是因为文化知识蕴涵着有利于人发展认识价值、能力价值、陶冶价值、实践价值等多方面的价值。

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

与古代社会相比,现代社会对人的发展和教育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作用也越来越大,这在人的现代性发展方面表现得尤为明显。

(2)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对教育具有制约性

人的发展的规律性主要表现为人的发展的顺序性、不平衡性、阶段性、个别差异性和整体性等。这些规律性具有重要的教育学意义,是教育工作必须遵循的规律性。

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身心的发展。

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掌握和利用人的发展的成熟机制,抓住发展的关键期,不失时机地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学生健康的发展。

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阶段性,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尊重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特点,并根据这些特点提出不同的发展任务,采用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方法,进行针对性的教育。

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要深入了解学生,针对学生不同的发展水平及兴趣、爱好和特长进行因材施教,引导学生扬长避短,发展个性,促进学生自由发展。

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整体性,要把学生看做复杂的整体,促进学生在体、智、德、美等方面全面和谐地发展,把学生培养成为完整和完善的人。

2论述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及其对学校教育的启示。

答:皮亚杰认为认知的本质就是适应,即儿童的认知是在已有图式的基础上,通过同化、顺应和平衡,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

(1)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认知发展观

发展是一种建构的过程,是个体在与环境不断地相互作用中实现的,用图式—同化—顺应—平衡来解释这一过程;图式是儿童对环境进行适应的认知结构;同化是图式发生量变的过程,即主体利用已有的图式或认知结构把刺激整合到已有的认知结构的过程;顺应是图式的质变过程,即用改变已有图式或形成新的图式来适应新刺激的认知过程;平衡就是同化和顺应的均衡。

认知发展阶段论

a.感知运动阶段(0~2岁)

通过探索感知与运动之间的关系来获得动作经验,语言和表象尚未完全形成;已有客体永恒性和目标定向行为。

b.前运算阶段(2~7岁)

具有具体形象性、思维不可逆性;尚未获得物体守恒的概念,语言迅猛发展,动作图示符号化,自我中心主义。

c.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能够进行逻辑运算,但仍需要具体事物的支持,具有守恒性和可逆性,去自我中心主义,进行群集运算。

d.形式运算阶段(11~16岁)

思维不再依赖于具体的可感知的事物,可通过假设推理来解答问题;假设演绎推理、青春期自我中心;儿童思维发展已接近成人水平。

影响发展的因素

成熟、练习与习得经验、社会性经验、平衡,其中平衡是心理发展的决定因素,具有自我调节的作用。

(2)对学校教育的启示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要想发展个体的认知能力,在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创设合理情境

皮亚杰不主张教给儿童那些明显超出他们发展水平的材料,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略微高于他们现有思维水平的教学,使学生通过同化和顺应过程达到平衡,从而帮助学生发展已有的图式,并建立新的图式。

保持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自主性,使他们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皮亚杰反对教师主动地教而学生却处于消极状态地学。儿童的认知发展需要丰富的环境刺激,教师要提供探索的机会,提供社会互动的机会。同时,教师要学会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促进学生新旧知识的整合,帮助儿童纠正错误的思维方式,而不是盲目地做出判断。

注意学生个体差异,实施个别化教学

每一个班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都有很大差异,教师要确定学生的不同认知发展水平,以保证所实施的教学与学生的认知水平相匹配。

3试论唐代科举制度的作用及其影响。

答:科举考试制度是选拔人才的制度,到唐代逐步完善。唐朝科举制度的作用与影响就整个社会状况来说,是一个比较进步、合理的考试制度,就教育方面来说,影响更为深刻,有正面的,也有反面的。

(1)正面的作用及影响

科举把选才与育才统一了起来,扩大了统治阶级的社会基础

唐代中央政府,不断地打击、削弱世家大族的政治势力,以科举制的实施开放了官僚系统,通过自由报考、自由竞争及规范化的考试,使得庶族地主和一般平民有机会通过公平竞争而成为官僚系统的成员。这样,既保证了官僚机器的正常运行,又确保了君主集权统治的相对稳定。

科举改变了选拔官吏只重门第不重才能的弊端,选拔了一批有才之士

唐承隋制,全面推行科举取士办法,科举考试制度取代了以荐举为主的选士制度。逐步扩大考试科目,增加考试内容,完善考试程序。唐代的科举考试采取了“别头”式回避制度,就是主考官的亲属移往别处考试,被称为“别头举人”,主试官当回避,及第者由吏部尚书复试。

促进了学校教育的发展

通过科举考试可以取得一定的官职出身名位,所以一般中下层知识分子都强烈要求进学校读书,这就在客观上推动了古代学校教育的兴盛和发展;科举考试的主要内容是儒家经典著作,从学校到社会都重视读书、习文、作诗、写赋,并钻研儒家经典及古代传统文化,这对于结束魏晋以来学校和社会流行的清谈学风与玄虚思想,以及改变当时“五尺童子耻不闻文墨”的风气,都具有积极意义;科举考试科目中有明法、明算、明字、童子、武举等科,这对社会出现的重文轻武、重文轻算、重成人轻少年的陈规陋习有一定的冲击,这也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科举的影响还波及国外,对朝鲜、越南、日本及欧洲均有影响

如日本在天智天皇时,设立大学寮,大学寮分经、音、书、算四科,而经科占正科地位,书科及音科为经学的入门。入学的资格及手续、科目考试的内容及方法等,都与唐代科举考试制度类似。18世纪末到19世纪,在欧洲各国逐步推行的文官考核制度也是吸取了中国隋唐创立的科举考试制度的经验:1791年法国首先试行了文官考核制度;1806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实行文官考核制;1855年英国也开始推行文官考核制。

(2)反面的作用与影响

学校逐渐成为科举的附庸

由于唐代科举制度的逐渐完备,科举考什么,学校和社会也跟着注重什么,在学校教育完全成为科举的预备机关的情况下,科举考试制度本身的缺点与弊端,也就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科举考试的内容局限于儒家几部经典,考试方法又注重死记硬背,在这种风气的影响下,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也就重文辞少实学、重记诵不求义理,充满了教条主义、形式主义的恶习。这既不利于选拔和培育有实际能力的人才,又养成了空疏的学风。

影响了一般读书人的思想

科举考试制度把读书、应考和做官三件事紧密联系起来,科举成了封建知识分子进入官场的阶梯,成为他们取得高官厚禄的最好门径。因此读书进学的目的就是为了“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这种读书目的与人生哲学,支配了学校教育,严重地影响着一般读书人的思想。

4评述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

答:杜威是20世纪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美国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代表。他一生从事教育活动和哲学、心理学及教育理论的研究,对美国乃至世界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实用主义教育理论

论教育的本质

a.教育即生活

杜威认为教育是生活的过程,学校是社会生活的一种形式。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实质上是针对当时教育脱离社会生活的现状,要求改造不合时宜的学校教育和学校生活,使之更有活力,更有乐趣,更具实效,更有益于儿童发展和社会改造。杜威进一步提出“学校即社会”,意在使学校生活成为一种经过选择的、净化的、理想的社会生活,使学校成为一个合乎儿童发展的雏形的社会。

b.教育即生长

杜威的“教育即生长”实质上是在提倡一种新的儿童发展观和教育观。他针对当时的教育无视儿童天性,消极地对待儿童,不考虑儿童的需要和兴趣的现状,提出了“教育即生长”的观念,要求摒除压抑、阻碍儿童自由发展之物,使一切教育和教学适合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和兴趣、需要的要求。

c.教育即经验的改造

经验是机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机体不仅受环境的塑造,同时还存在着有机体对环境的主动的改造。从这个意义而言,杜威的“教育即经验的改造”是指构成人的身心的各种因素在外部环境和人的主动经验过程中统一的全面改造、全面发展、全面生长的过程。

教育的目的

杜威反对外在的、固定的、终极的教育目的,他所希求的是过程内的目的,认为教育的过程在它自身以外没有目的,它就是它自己的目的,这个目的就是“生长”。杜威认为,在民主社会里,教育目的应内在于教育的过程之中。杜威主张以生长为教育的目的,其主要意图在于反对外在因素对儿童发展的压制,在于要求教育尊重儿童愿望和要求,使儿童从教育本身中、从生长过程中得到乐趣。

论课程与教材

a.从做中学

杜威以其经验论为基础,要求从做中学、从经验中学,要求以活动性、经验性的主动作业来取代传统书本式教材的统治地位。杜威并没有把个人直接经验和人类间接经验对立起来,他只是反对传统教育中不顾儿童接受能力的直接灌输、生吞活剥式地获取间接经验的方式。

b.教材心理化

杜威主张教材心理化,认为教材心理化可以把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统一起来。杜威一向反对将成人和专家编就的以完整的逻辑体系为表现形式的教材作为教育的起点,认为必须从儿童个人的直接经验为起点,并强调对直接经验加以组织、抽象和概括。

论思维与教学方法

杜威对以教师、教科书、教室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法颇不以为然,由此他推崇“从做中学”的教学方法,具体来讲是一种在经验的情境中思维的方法。杜威的思维是反省思维,意指对某个经验情境中的问题进行反复的、严肃的、持续不断的思考,其功能在于求得一个新情境,把困难解决、疑虑排除、问题解答。杜威把他的思维五步法直接运用到教学方法上,形成了教学的五个步骤:情境——问题——资料——方法——检验。

论道德教育

杜威认为道德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协调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他认为个人的充分发展是社会进步的必要条件,社会的进步又可为个人的发展提供更好的基础,个人与社会是可以相得益彰的。在实施德育方面,道德教育应在社会性的情境中进行,道德教育应有社会性的情境、社会性的内容和社会性的目的。学校生活、教材、教法皆应渗透社会精神,这三者都是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径。

(2)评价

影响

a.以杜威为代表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是一种极其重要的教育思想,曾对美国以及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学校教育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在20世纪前半个世纪的整个时期里几乎统治了整个教育舞台。

b.杜威一生访问过许多国家,如中国、日本、土耳其、墨西哥和苏联等,他的不少教育著作被译成多种文字广为流传,杜威教育思想的影响是世界性的。

c.在杜威的影响下,美国的六三三学制、课程、教材和教学方法被大量介绍到中国来,一些大城市还建立了实验学校或“杜威学校”。教育家如陶行知,还吸取杜威教育理论中有益的东西,加以改造,并运用到教育实践中来。

局限性

杜威对教育抱有过高的期望,企图通过教育达到变革社会的目的,是典型的改良主义唯心史观。而且他对许多基本教育问题提供的解决方案不切实际,在教育实践的运用中无法达到理想的效果和预期的结果。杜威来华和他的教育著作在中国的广泛译述,控制了旧中国教育的实施,推进了世界新教育改革在中国的传播,但却阻滞了马列主义教育思想在中国的发展。

总之,虽然杜威的教育思想有其不完备之处,但是他提出的许多问题和解决这些问题的思路直到今天仍然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