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7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 圣才电子书
- 8901字
- 2021-06-04 18:09:37
第2章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2.1 复习笔记
一、微观经济学的特点
1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微观经济学以对经济个体的行为分析为基础,其具体考察对象是个体经济单位。个体经济单位包括单个消费者、单个生产者和单个市场等。微观经济学对个体经济单位的考察,是在以下三个逐步深入的层次上进行的:
(1)单个消费者和单个生产者的经济行为。
(2)单个市场的均衡价格的决定。
(3)所有单个市场均衡价格的同时决定。
2对微观经济学的鸟瞰
微观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框架如图2-1所示。
图2-1 产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的循环流动图
就微观经济学而言,整个内容就是论证斯密的“看不见的手”原理,这也就是一般均衡理论的直接目的。由于一般均衡需要各个局部市场的均衡,因此微观经济学花大力气论证了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的均衡。产品市场的均衡就是均衡价格理论,也就是图2-1鸟瞰图的上半部分,而要素市场的均衡就是图2-1鸟瞰图下半部分所描绘的。消费者行为理论和生产者行为理论从两个方面分别推导了均衡价格理论中涉及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这就是微观经济学的整个框架。
二、需求
1需求的概念
一种商品的需求是指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
它包含两层含义:消费者既有购买的欲望,又有支付该商品的购买能力。
2影响需求的因素
一种商品的需求数量是由许多因素共同决定的。其中主要的因素有:
(1)商品的自身价格。一般说来,一种商品的价格越高,该商品的需求量就会越小。相反,价格越低,需求量就会越大。
(2)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对于多数商品来说,当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提高时,就会增加对商品的需求量。相反,当消费者的收入水平下降时,就会减少对商品的需求量。
(3)相关商品的价格。当一种商品本身的价格保持不变,而和它相关的其他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化时,这种商品本身的需求量也会发生变化。
(4)消费者的偏好。当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偏好程度增强时,该商品的需求量就会增加。相反,偏好程度减弱,需求量就会减少。
(5)消费者对商品的价格预期。当消费者预期某种商品的价格在将来某一时期会上升时,就会增加对该商品的现期需求量;当消费者预期某商品的价格在将来某一时期会下降时,就会减少对该商品的现期需求量。
(6)消费者人数的变化。一个商品市场上消费者人数的增减会直接影响该市场上需求量的多少。
3需求的表示方式
需求可以用需求表、需求曲线和需求函数等形式加以表示。
(1)需求函数
需求函数表示的是一种商品的需求数量和影响该需求数量的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影响需求数量的各个因素是自变量,需求数量是因变量。一般地,为了简化分析,常常假定其他因素保持不变,仅仅分析一种商品的价格对该商品需求量的影响,即把一种商品的需求量仅仅看成是这种商品的价格的函数,于是,需求函数就可以用下式表示:Qd=f(P)。式中,P为商品的价格;Qd为商品的需求数量。
线性需求函数的通常形式为:Qd=α-βP。式中,α、β为常数,且α、β>0。该函数所对应的需求曲线为一条直线。
(2)需求表
商品的需求表是一张表示某种商品的各种价格水平和与各种价格水平相对应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之间关系的数字序列表。
(3)需求曲线
一般情况下,需求曲线具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它是向右下方倾斜的,即它的斜率为负值,表示商品的需求量和价格之间呈反方向变动的关系。但也有可能出现例外情形,例如在商品为吉芬商品时,需求曲线表现为向右上方倾斜。另外,在证券、黄金市场上,当价格大幅波动时,人们因不同的预期而采取不同的行动,引起需求的不规则变化,需求曲线就表现为不规则形状。
4需求定理
在其他因素保持不变的条件下,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则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一种商品的价格下降,则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增加。简言之,商品的价格和需求量呈反方向变动。
5需求量的变动和需求的变动
(1)需求量的变动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称为需求量的变动。它在图上反映为需求曲线上点的移动,如图2-2所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价格由PA下降到PB,则需求由QA增加到QB,这种情况就是需求量的变动。
图2-2 需求量的变动
(2)需求的变动
在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称为需求的变动。它在图上反映为需求曲线向左或向右移动。比如,当收入普遍增加时,人们对同等价格商品的需求量增加,需求曲线向右移动,如图2-3所示。从图2-3中可以发现,价格没有发生变化,但是由于收入的增加导致同等价格下的需求量增加。
图2-3 需求的变动
三、供给
1供给的概念
一种商品的供给是指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愿意并且能够提供出售的该种商品的数量。它有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厂商要有生产和供给的欲望;二是厂商要有供给能力。
2影响供给的因素
一种商品的供给数量取决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的因素有:
(1)商品的自身价格。一般说来,一种商品的价格越高,生产者提供的产量就越大。相反,商品的价格越低,生产者提供的产量就越小。
(2)生产的成本。在商品自身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生产成本上升会减少利润,从而使得商品的供给量减少。相反,生产成本下降会增加利润,从而使得商品的供给量增加。
(3)生产的技术水平。在一般的情况下,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增加生产者的利润,从而生产者会提供更多的产量。
(4)相关商品的价格。在一种商品的价格不变而其他相关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化时,该商品的供给量会发生变化。
(5)生产者对未来的预期。如果生产者对未来的预期看好,如预期商品的价格会上涨,生产者在制定生产计划时就会增加商品供给。如果生产者对未来的预期是悲观的,如预期商品的价格会下降,生产者在制定生产计划时就会减少商品供给。
(6)生产者的人数。一个商品市场上生产者数量增加,会使市场上该产品的供给数量增加;或者相反。
3供给的表示方式
(1)供给函数
供给函数Qs=f(P)表示一种商品的供给量和商品价格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一般地,为了简化分析,常常假定其他因素均不发生变化,仅考虑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对其供给量的影响,即把一种商品的供给量只看成是这种商品价格的函数,则供给函数就可以表示为:Qs=f(P)。式中,P为商品的价格;Qs为商品的供给量。
线性供给函数的通常形式为:Qs=-δ+γP。式中,δ、γ为常数,且δ、γ>0。与该函数相对应的供给曲线为一条直线。
(2)供给表
商品的供给表是一个表示某种商品的各种价格和与各种价格相对应的该商品的供给数量之间关系的数字序列表。
(3)供给曲线
一般情况下,供给曲线表现出向右上方倾斜的特征,即供给曲线的斜率为正值,表示商品的价格和供给量呈同方向变动的关系。但是,经济活动中也存在着特例,例如,当工资水平上升到一定程度,劳动者的基本生活需要得到满足后,文化娱乐、教育、休息等就更为重要,这时随着工资水平的提高,劳动的供给可能保持不变甚至减少,从而劳动的供给曲线表现为不规则的形状。
4供给定理
在其他因素保持不变的条件下,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则该商品的供给量增加;一种商品的价格下降,则该商品的供给量减少。简言之,商品的价格和供给量呈同方向变动。
5供给量的变动与供给的变动
(1)供给量的变动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供给数量的变动称为供给量的变动。它在图上反映为供给曲线上的点移动,如图2-4所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价格由PA下降到PB,则供给由QA减少到QB,这种情况就是供给量的变动。
图2-4 供给量的变动
(2)供给的变动
在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供给数量的变动称为供给的变动。它在图上反映为供给曲线向左或向右移动。比如,当税收减少时,厂商对同等价格的商品的供给量增加,供给曲线向右移动,如图2-5所示。从图2-5中可以发现,价格没有发生变化,但是由于税收减少导致同等价格下的供给量增加。
图2-5 供给的变动
四、供求的共同作用
1均衡的含义
在经济学中,均衡最一般的意义是指经济事物中有关的变量在一定条件的相互作用下所达到的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
在微观经济分析中,市场均衡可以分为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局部均衡分析是就单个市场或部分市场的供求与价格之间的关系和均衡状态进行分析。一般均衡分析是就一个经济社会中的所有市场的供求与价格之间的关系和均衡状态进行分析。
2均衡价格的决定
通过上面的分析,需求量是随着商品的价格上升而下降,而供给量是随着商品价格的上升而上升,一个上升、一个下降,则必定有一个均衡点,在这个均衡点上,其价格和产量既为需求方所接受,也为供给方所接受,由此形成的是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如图2-6所示,D是需求曲线,S是供给曲线。两者相交于E点,所以E点表示该商品达到供求均衡点,E点对应的价格P0为均衡价格,对应的产量Q0为均衡产量。此时,市场出清(market-clearing)。
图2-6 均衡价格的决定
如果价格位于P1(高于均衡价格),由此形成了超额供给Q3-Q2。由于大量商品的积压,商品的价格必然下降,向均衡点E运动。如果价格位于P2(低于均衡价格),由此形成了超额需求Q4-Q1。由于大量商品的抢购,商品的价格必然上升,向均衡点E运动。
通过上述分析,均衡价格的决定实质上是市场经济运作三大机制(价格机制、供求机制和竞争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其具体路径如下:
供给>需求⇒价格↓⇒企业利润↓⇒生产↓⇒供给<需求⇒价格↑⇒企业利润↑⇒生产↑…⇒供给=需求⇒均衡价格
3均衡价格的变动
在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如果其他因素发生变动,将会导致需求的变动或者供给的变动,而需求变动和供给变动均会影响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1)需求变动的影响
在供给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增加,则新的均衡价格上升,均衡数量增加;需求减少,则新的均衡价格下降,均衡数量减少。
(2)供给变动的影响
在需求不变的情况下,供给增加,则新的均衡价格下降,均衡数量增加;供给减少,则新的均衡价格上升,均衡数量减少。
(3)需求和供给同时变动的影响
需求和供给同时发生变动,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如何变化要由需求和供给的变动方向和程度决定。
在需求和供给同时增加时,均衡产量增加,但均衡价格的变动不能确定;在需求和供给同时减少时,均衡产量减少,但均衡价格的变动也不能确定。需求增加而供给减少时,均衡价格上升,均衡数量的变动不能确定;需求减少而供给增加时,均衡价格下降,均衡数量的变动也不能确定。
(4)供求定理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变动;供给变动引起均衡价格的反方向变动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变动。
4均衡价格理论的运用
(1)支持价格
支持价格又称为最低限价,指政府为了扶植某一行业的生产而规定的该行业产品的最低价格。支持价格总是高于市场决定的均衡价格。实行支持价格后,该商品市场价格上升,供给量就会大于需求量,该商品市场将出现过剩。为了维持该支持价格,政府可采取以下措施:
①收购过剩商品,用于储备或出口,在出口受阻的情况下,收购过剩商品会增加政府财政开支。
②对该商品的生产实行产量限制,规定将生产的数量控制在均衡产量,使供求平衡,但在实施时需有较强的指令性,且容易产生不正当竞争、政府腐败行为等负面影响。
③对购买者给予价格补贴,但此方法势必造成政府财政负担加重,导致政府高额财政赤字。
(2)限制价格
限制价格是指政府为了限制某些物品的价格而对它们规定低于市场均衡价格的最高价格,其目的是为了稳定经济生活,保护消费者利益。实行限制价格后,该商品的市场价格下跌,刺激需求,这时需求量大于供给量,该商品市场将出现短缺,市场上往往会出现抢购、黑市交易、投机等现象。政府为了维持这种限制价格,往往采取配给制来控制需求量,限定消费者购买的数量。但配给制只能适用于短时期内的特殊情况,如战时物资极度紧缺时期。否则,一方面可能使购物券货币化,出现黑市交易;另一方面,限制价格也会挫伤厂商的生产积极性,使短缺更为严重。
五、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
1弹性的一般含义
弹性本是物理学中的概念,是指某一物体受外力作用而作出的反应程度。把弹性引入经济学领域,是用来说明经济变量间某变量(因变量)对另一变量(自变量)变化的敏感程度。在经济学中,弹性的一般公式为:
弹性系数=因变量的变动比例/自变量的变动比例
设两个经济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为Y=f(X),则具体的弹性公式为:
e=(∆Y/Y)/(∆X/X)=(∆Y/∆X)×(X/Y)
式中e为弹性系数;∆X、∆Y分别为变量X、Y的变动量。
若经济变量的变化量趋于无穷小,即:当上式中的∆X→0,且∆Y→0时,则弹性公式为:
需要指出的是,由弹性的定义公式可以清楚地看到,弹性是两个变量各自变化比例的一个比值。所以,弹性是一个具体的数字,它与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度量单位无关。
2需求价格弹性
(1)含义和计算公式
需求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或者说,它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其公式为:
需求价格弹性系数=-需求量变动率/价格变动率
(2)需求价格弹性:弧弹性
需求价格弧弹性表示某商品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需求量的变动对于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简单地说,它表示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弹性。假定需求函数为Q=f(P),∆Q和∆P分别表示需求量的变动量和价格的变动量,ed表示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则需求价格弧弹性的公式为:ed=-(ΔQ/Q)/(ΔP/P)=-(ΔQ/ΔP)×(P/Q)。
需求价格弧弹性的中点公式:
(3)需求价格弹性:点弹性
①含义和计算公式
当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变化量趋于无穷小时,需求价格弹性要用点弹性来表示。也就是说,它表示需求曲线上某一点上的需求量变动对于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需求价格点弹性的公式为:
②需求价格点弹性的几何意义
线性需求曲线价格点弹性的几何意义如图2-7所示,线性需求曲线分别与纵坐标和横坐标相交于A、B两点,令C点为该需求曲线上的任意一点。从几何意义看,根据价格点弹性的定义,C点的需求价格弹性可以表示为:
ed=-(dQ/dP)×(P/Q)=(GB/CG)×(CG/OG)=GB/OG=CB/AC=FO/AF
线性需求曲线上的任何一点的弹性,都可以通过由该点出发向价格轴或数量轴引垂线的方法来求得。
图2-7 线性需求曲线的点弹性
非线性需求曲线的点弹性的几何意义如图2-8所示,A点的弹性系数仍用AD/AC表示。先过该点作切线,将该切线视为线性需求曲线,然后再用线性需求曲线点弹性的几何意义列公式求解。
图2-8 非线性需求曲线上点弹性的测定
(4)需求价格弹性的分类
不同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系数不同,包括五种情形:
①需求完全无弹性。当ed=0时,需求完全无弹性,无论价格怎样变动,需求量都不会变动。其需求曲线是与纵轴平行的一条垂线,如图2-9(c)所示。
②缺乏弹性。ed<1,即需求缺乏弹性,它表示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小于价格变动的比率,即价格每升降1%,需求量变动的百分率小于1%,生活必需品,如粮、油等大多属于此类型。
③单位弹性。ed=1,即需求是单位弹性,它表示需求量与价格按同一比率发生变动,即价格每升或降1%,需求量就相应减或增1%。其需求曲线为直角双曲线。
④富有弹性。ed>1,即需求富有弹性,它表示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大于价格变动的比率,即价格每升或降1%,需求量变动的百分率大于1%。奢侈品和价格昂贵的享受性劳务多属于此类型。
⑤需求弹性无穷大。当ed=∞时,需求弹性无穷大,在既定的价格水平上,需求量是无限的。其需求曲线是与横轴平行的一条水平线,如图2-9(b)所示。
(5)线性需求曲线上的点弹性的特征
线性需求曲线上的点的位置越高,相应的点弹性系数值就越大;相反,位置越低,相应的点弹性系数值就越小。这一特征在图2-9(a)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图2-9(a) 线性需求曲线上的点弹性的特征
图2-9(b) 需求弹性无穷大时的需求曲线
图2-9(c) 需求完全无弹性时的需求曲线
(6)需求价格弹性和厂商的销售收入
需求价格弹性和厂商的销售收入之间的关系可以用数理方法予以证明。证明如下:
由于TR=PQ,所以有:
对于ed>1的富有弹性的商品,降低价格会增加厂商的销售收入,相反,提高价格会减少厂商的销售收入,即厂商的销售收入与商品的价格呈反方向的变动。
对于ed<1的缺乏弹性的商品,降低价格会使厂商的销售收入减少,相反,提高价格会使厂商的销售收入增加,即销售收入与商品的价格呈同方向的变动。
对于ed=1的单位弹性的商品,降低价格或提高价格对厂商的销售收入都没有影响。
将ed=∞和ed=0这两种特殊情况考虑在内,商品需求价格弹性和厂商的销售收入之间的综合关系如表2-1所示。
表2-1 需求价格弹性和销售收入
(7)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
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是很多的,其中主要有以下几个:
①商品的可替代性。一般说来,一种商品的可替代品越多,相近程度越高,则该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往往就越大;相反,该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往往就越小。
②商品用途的广泛性。一般说来,一种商品的用途越是广泛,它的需求价格弹性就可能越大;相反,用途越是狭窄,它的需求价格弹性就可能越小。
③商品对消费者生活的重要程度。一般说来,生活必需品的需求价格弹性较小,非必需品的需求价格弹性较大。
④商品的消费支出在消费者预算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消费者在某商品上的消费支出在预算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越大,该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可能越大;反之,则越小。
⑤所考察的消费者调节需求量的时间。一般说来,所考察的调节时间越长,则需求价格弹性就可能越大。
3需求收入弹性
(1)需求收入弹性的含义与计算公式
需求收入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消费者对某种商品需求量的变动对于消费者收入量变动的反应程度。或者说,它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当消费者的收入变化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它是商品需求量的变动率和消费者收入量的变动率的比值。
假定某商品的需求量Q是消费者收入水平M的函数,即Q=f(M),则该商品的需求收入弹性公式为:
eM=(ΔQ/Q)/(ΔM/M)=(ΔQ/ΔM)×(M/Q)
或者:
(2)需求收入弹性与商品分类
如果某种商品的需求收入弹性系数是正值,即eM>0,表示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此种商品的需求量随之增加,该商品即称为正常品。若正常品的需求收入弹性系数大于1,则为奢侈品;若正常品的需求收入弹性系数小于1,则为必需品。
如果某种商品的需求收入弹性系数是负值,即eM<0,表示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此种商品的需求量反而下降,该商品即称为劣等品或低档品。
(3)恩格尔定律
恩格尔定律指出:在一个家庭或一个国家中,食物支出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减少。
用弹性概念来表述恩格尔定律可以是:对于一个家庭或一个国家来说,富裕程度越高,则食物支出的收入弹性就越小;反之,则越大。
4需求交叉价格弹性
(1)需求交叉价格弹性的含义与计算公式
需求交叉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需求量的变动对于它的相关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或者说,它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它是该商品需求量的变动率和它的相关商品的价格变动率的比值。
假定商品X的需求量QX是它的相关商品Y的价格PY的函数,即QX=f(PY),则商品X的需求交叉价格弧弹性公式为:eXY=(ΔQX/QX)/(ΔPY/PY)=(ΔQX/ΔPY)×(PY/QX)。
当X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化量∆QX和相关商品价格的变化量∆PY均趋于无穷小时,则商品X的需求交叉价格点弹性公式为:
(2)需求交叉价格弹性的分类
①如果商品X、Y的需求交叉价格弹性是正值,即eXY>0,表示随着商品Y价格的提高(降低),商品X的需求量也随之增加(减少),则商品X、Y之间存在替代关系,且其弹性系数越大,替代性就越强。
②如果商品X、Y的需求交叉价格弹性是负值,即eXY<0,表示随着商品Y价格的提高(降低),商品X的需求量也随之减少(增加),则商品X、Y之间存在互补关系,且其弹性系数越大,互补性就越强。
③如果商品X、Y的需求交叉价格弹性为零,即eXY=0,则说明X的需求量并不随Y的价格变动而发生变动,X、Y之间没有什么相关性,是相对独立的两种商品。
(3)需求交叉价格弹性与商品分类
①替代品。如果两种商品的需求交叉价格弹性为正值,其中一种商品的价格提高(降低)时,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随之增加(减少),这两种存在替代关系的商品称为替代品。
②互补品。如果两种商品的需求交叉价格弹性为负值,其中一种商品的价格提高(降低)时,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随之减少(增加),这两种存在互补关系的商品称为互补品。
5供给价格弹性
(1)供给价格弹性的含义与计算公式
供给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供给量的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的变动的反应程度。或者说,它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该商品的供给量变化的百分比。它是商品的供给量变动率与价格变动率之比。
假定供给函数为Q=f(P),以es表示供给价格弹性系数,则供给价格弧弹性的公式为:
es=(ΔQ/Q)/(ΔP/P)=(ΔQ/ΔP)×(P/Q)
供给价格点弹性的公式为:
(2)供给价格弹性的分类
①es=0,完全无弹性,其供给曲线是与纵轴平行的一条垂线。如极其稀缺、珍贵、无法复制的商品。
②es<1,供给缺乏弹性,供给量变动的幅度小于价格变动的幅度。
③es=1,供给为单位弹性,供给量变动的幅度等于价格变动的幅度。这也是现实中一种极端的情况。
④es>1,供给富有弹性,供给量变动的幅度大于价格变动的幅度。
⑤es=∞,供给弹性无穷大,其供给曲线是与横轴平行的一条水平线。这是商品出现严重过剩时的情形。
(3)影响供给价格弹性的因素
①生产的难易程度。一般而言,在一定时期内,容易生产的产品,其供给价格弹性大;较难生产的产品,其供给价格弹性小。
②生产规模和规模变化的难易程度。生产规模大的资本密集型企业,其产品的供给价格弹性小;而规模较小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其产品的供给价格弹性大。
③成本的变化。如果随着产量的提高,只引起单位成本的轻微提高,供给价格弹性就大;如果单位成本随着产量的提高而明显上升,则供给价格弹性就小。
④时间的差异、厂商生产能力、对未来价格的预期等都会影响供给价格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