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本土新闻业的诞生与早期国人的办报活动

3.1 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

【重点难点归纳】

一、国人对西人办报活动的模仿和跟进

1国人最初对报刊的关注

对待新式报纸,国人最初的态度是抵制,但随着中国整体国力的衰弱,西方势力在中国的强大,西方带来的科学技术以及人文思想开始进入国人视野,作为新知识植入中国的重要载体的报刊,渐为国人所接受。

(1)清末官员的译报活动

译报是国人接触外报的开始。清末洋务派高官常有内部译报活动。

“澳门新闻纸”和《澳门月报》

1839年林则徐为禁烟来到广州,为了解“夷情”,他组织翻译团队,购进各地报纸进行翻译,提供给两广总督、广东巡抚、海关监督和军方,同时抄报朝廷,称为“澳门新闻纸”。这是中国最早的译报,对于当时政府机构了解外情起到一定作用。

在该报基础上,林则徐选择部分内容加工、润色,编成《澳门月报》,后被魏源收入《海国图志》,受林则徐影响,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夷情备采”的译报思想。

《西国近事汇编》

译书译报是洋务运动的一项重要内容。1868年6月,江南制造局附属机构翻译馆建成,1873年4月起着手译报,名为《西国近事汇编》,连续出版到1899年,对当时国人了解世界大事有极高参考价值。

(2)洪仁玕的报刊理想

洪仁玕(1822—1864年),中国近代史上最早向西方寻求真理的先进代表人物之一,最早提出较为系统的报刊思想。其在《资政新篇》中提出的报刊思想如下:

报纸是沟通社会各阶层信息,促进社会良性发展的重要力量。“设新闻馆以收民心公议。上览之得以资治术,士览之得以识变通,农商览之得以通有无。”

报纸是加强中央集权统治的有力手段,可以通过报纸去“禁朋党之弊”,以消除种种弱本强末的离心力量。

提出设具有独立功能的“新闻官”,对地方政权机关和官吏进行监督,以便加强中央政府权力。还设想允许民间办报。

提出了报纸的文风问题。洪仁玕提倡浅明文体,并把真实作为新闻文风的首要标准和最高原则。

洪仁玕的这些新闻思想主张虽然没有实践的机会,但这毕竟是中国近代新闻史上最早关于新闻事业的设计思路,显示出近代国人把近代新闻业嵌入国家制度及其所起作用的构想。

2国人创办近代报刊之肇始

(1)《昭文新报》

1873年8月8日由艾小梅创办于汉口,是国人自办的第一份报刊。初为日报,三月后改为五日刊,后因销路不畅不到一年就停刊了。《昭文新报》内容以奇闻异事、诗词杂作为主,该报至今未见实物。

(2)香港《循环日报》

王韬

a.生平

王韬(1828—1897年),1849年应英国传教士之邀,到上海墨海书馆工作。1857年参加《六合丛谈》的编辑工作,为其报刊活动之肇始。1867—1870年漫游法、英、俄,对西方现代文明了解更深。他系统考察了西方的政治制度,形成较为成熟的改良思想。1874年,王韬在香港创办了影响深远的《循环日报》。王韬主持该报初创的十年间,也成为中国早期改良派知识分子的典型代表。

b.评价

第一,王韬是中国近代报刊思想的奠基人,是我国新闻史上第一位报刊政论家。

第二,他的政论文章反帝爱国、倡言变法,形式短小精悍、深入浅出、富于感情,开创了一种全新的文体——“报章文体”,对当时文坛和日后维新派报人影响较大。他的部分政论文章后收编为《弢园文录外编》。

第三,他提出的关于办报立言的主张代表了维新变法前报刊理论的最高成就,奠定了近代报刊理论的基石。

第四,他利用《循环日报》指陈政事、鼓吹变法,也启发了中国当时新式知识分子创办报纸作为自己发表意见的载体,带动了中国政论报纸的发展,开启了中国报刊“文人论证”的传统。

《循环日报》

a.诞生

1874年2月4日由王韬在香港创办。这份华人独立创办的大型中文日报,以政论为主,也是早期国人自办报刊中唯一成功的报纸。

b.办报目的

“强中以攘外,诹远以师长,变法以自强”。

c.版面及内容

第一,版面方面,其为四版日报,第一、三、四版全为“告白”(即广告、启事或航运信息等非新闻类内容);第二版刊登新闻。因此这份报纸首先是商业性的。

第二,内容方面,其内容是王韬为该报撰写和发表的政论文章。王韬把《循环日报》作为宣传改良主义的讲坛,每天在头版显著位置发表一篇论说,呼吁国家变法自强,深受读者欢迎。他的政论不仅让报纸在当时独树一帜,也开启了中国报纸的政论时代。

d.成功的原因

(a)1874年的香港已是一个报业市场较为成熟之地;

(b)香港被英国割据,为清朝封建统治势力所不及,这为国人办报提供了相对自由的空间;

(c)王韬本人阅历丰富、思想成熟、以国家利益为重。

(3)上海《汇报》与《新报》

《汇报》

1874年6月16日《汇报》创刊,是上海的第一家中文日报,是华人报纸中最早进行股份制运行的报馆。该报为商业性的政论报纸,内容分广告类内容和其他信息文学类内容,各占一半左右。新闻部分主要来自西文报纸和中国的《京报》。

《新报》

1876年11月23日创刊,以各省商帮名义创办。这是一份用官款办的报纸,被读者称为“官场新报”,外侨则称之为“道台的嘴巴”。

(4)广州《述报》与《广报》

广州是中国最早接触外报的城市。19世纪80年代,广州开始出现国人自办的近代报刊。

《述报》

1884年4月18日《述报》创刊,由广州海墨楼石印局印刷发行,是我国最早的石印报纸,也是广州第一份有据可查的国人自办日报。

《广报》

1886年6月24日由邝其照创刊,是广州出版的第二家中文日报。该报设有宫门抄、辕门抄、上谕、著论、新闻等栏目,形式与《申报》略同。1891年,该报以“辩言乱政”和“妄谈时事,淆乱是非,胆大妄为”的罪名被查封。

3第一批国人报刊活动的特点与意义

(1)第一批国人报刊活动的特点

报刊多分布于商业繁荣的都市

从地理分布上看,第一批国人自办报刊大部分集中于香港、上海、广州、汉口等商业活动频繁的通商口岸。

办报主体身份复杂

第一批国人报刊的创办者往往是与西方人打交道比较多的中国人。知识分子是倡导办报的主要力量,但有的知识分子也是或曾是官员、买办,具有“三位一体”的身份。

多为私营性质的民办报纸

国人自办的第一批报纸,办报经费多半由私人集资合股而来,属于资本主义的私营性质的民办报纸。因此,这些报纸应属于新兴资产阶级的民办报刊,是自由知识分子的自发活动,不带有政党色彩。

报刊生存环境恶劣

a.早期国人办报,面临着经济和政治的双重压力。当时的中国资产阶级在经济上十分薄弱,还未能为报刊生存与发展提供足够的条件。政治环境更差,清廷统治下的国人没有任何言论出版自由,国人办报毫无法律保障。

b.在残酷的专制之下,报刊不得不以寻求官方庇护或者挂洋旗或进入租界等方式求生存。由于政治干预、经济拮据,以及对报业本身理解的浅薄,早期国人自办报刊的尝试多以失败告终。

鲜明的爱国主义立场

这批早期国人自办报刊最明显的思想倾向,就是反抗侵略和爱国救亡。抵御外辱、振兴民族是它们的共同主题之一,这批报刊在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谴责帝国主义侵略罪行上的立场表现出惊人一致。

(2)第一批国人报刊活动的意义

开启了报刊本土化的有益探索道路,使我国报业进入“商业报纸尝试期”。

这批早期报人在开拓报纸本土化的过程中有意吸收中国历史文化的元素,以期符合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为报纸本土化不懈努力,在实践摸索中使中国报业进入“商业报纸尝试期”。

冲破清廷长期的“言禁”大门,打破外报控制舆论的局面。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实行听任外国人办报而禁止中国人办报的政策,国人首先从香港开始冲破封建中国森严的“言禁”大门,随后在内地上海、广州等地跟进尝试办报,不断冲破办报禁区,为后来报刊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并成为戊戌变法期间第一次办报高潮到来的先声。

开启了“文人论政”的传统,促使政论报刊时代的到来。

在第一批国人办报时期,王韬创办《循环日报》首创以政论为灵魂的报刊,首开“文人论政”之风。“从维新运动到辛亥革命,在中国新闻史上被称为报刊政论时代”,而王韬首创的我国政论报刊,促使我国政论报刊时代的到来。

二、新式报刊的高潮

在中国,第一次激发国人办报热情的是1894年的中日甲午海战。知识分子对国事的议论冲破封建当局的言禁樊篱,议论的主题范围也远超传统知识领域。

1维新派的政论报刊

推动中国近代报刊的动力是政治,其先锋是适应历史时代的政论报刊。甲午战败后,维新变法与革命运动相继开展,诞生了一批维新派政论报刊。

维新派在维新期间的报刊活动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期从1895年8月到1896年8月,维新派通过办报进行维新运动的发动和准备,政论报刊兴起,以《中外纪闻》和《强学报》为代表;后期从1896年8月到1898年9月,维新运动已形成高潮,维新派主要以上海、天津、长沙为中心办有大批政论报刊,如上海《时务报》、天津《国闻报》、长沙《湘学报》和《湘报》等,形成了国人政论报刊的第一次高潮。

(1)民间维新派政论报刊的兴起

《万国公报》

《万国公报》,1895年8月17日由康有为、梁启超在北京创办,是维新人士创办的首份政论报刊,受到一些官员的暗中支持。报刊名称和广学会机关报上海《万国公报》一样,内容也是广学会宣传的西方观念,甚至直接转载或改编自那份报纸。报纸为雕版印刷,形式与《京报》相似,内容只有论说一篇,文章长约数百字,随《京报》免费送到在京官邸。

《中外纪闻》

在《万国公报》的联络下,1895年11月,维新派成立强学会,12月16日改《万国公报》为《中外纪闻》,为强学会机关报,采用活字印刷。《万国公报》的出现和康有为的变法主张在开明官员中影响增大,朝廷保守派上书皇帝,认为维新派“植党营私”、“开处士横议之风”。鉴于北京的环境日益恶劣,康有为决定转战上海。

《强学报》

1895年11月,康有为在上海成立强学会,1896年1月12日出版《强学报》为其机关报。《强学报》,以“广人才,保疆土,助变法,增学问,除舞弊,达民隐”为宗旨,政治色彩浓厚,旗帜鲜明地倡导变法维新,发出了“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不变则不能久矣”的警告,明确提出了“明定国是”、“开设议院”等政治主张。1896年1月20日,《中外纪闻》被迫停刊;1月25日,上海强学会被迫解散,《强学报》停办,该报只存在了14天;1月29日,强学书局改为官书局。

(2)《时务报》:政论报刊的典范

诞生

1896年8月9日创刊于上海,旬刊,《时务报》是维新运动高潮时期改良派最先创办的一份机关报,伴随戊戌变法高潮的到来,成为维新派最重要的舆论阵地,是清末最具影响的政论刊物。

内容

a.梁启超发表的维新变法的代表作《变法通议》,第一次全面系统地阐明了维新变法主张,是维新派的政治纲领。

b.梁启超在创刊号上发表其新闻思想的代表作《论报馆有益于国事》,提出报馆具有“去塞求通”和“耳目喉舌”功能的观点。这篇文章集中论述的“耳目喉舌”论的报刊思想,代表了维新时期维新派报刊思想的最高水平。

新文体

梁启超开创“时务文体”,它改革和发展了王韬的报刊政论文体,以半文半白、平易畅达和饱含感情为特点,将古典学识和梁所鼓吹的自由、民主、宪政改革理念结合起来,风行一时,影响深远。

发行

《时务报》的发行受到清政府地方开明官员的大力支持。由于读者的欢迎和官府的提倡,《时务报》的发行量与日俱增,一时风靡海内。

受到的阻挠

a.守旧派纷纷上书,指责和污蔑梁启超等维新派报人;

b.因《时务报》的一些言论较为激进,以往对报纸持支持态度的官员(如张之洞),也开始对报馆进行干涉;

c.报馆内部人员的地域与门派之争,加速了《时务报》的分裂。

走向分裂

1897年10月,梁启超等康门弟子先后被汪康年排挤出报馆,梁启超接受了湖南时务学堂的邀请,赴长沙就任时务学堂总教习,参与《湘报》的筹办。梁、汪关系决裂,一个曾经创造了辉煌的知识群体就此解体。

《中外日报》

汪康年接手《时务报》后,报刊影响力下降。1898年5月,汪康年创办《时务报》的姊妹刊《时务日报》,8月17 日改名《中外日报》。该报在编排印刷上有很多创新,重视新闻,一度成为上海的第三大报纸。

《时务报》的终结

百日维新时期,康有为想夺回《时务报》,光绪皇帝下诏将该报改为《时务官报》,迁北京出版。但遭到汪康年的抵制,他将报纸改名为《昌言报》,继续出版。不久,戊戌变法失败,康、梁逃往海外,《时务报》从此告终。

(3)国人政论报刊的第一次高潮

维新变法时期,随着运动深入,维新派知识分子还在其他一些城市创办了报刊,形成国人政论报刊的第一次高潮。

澳门《知新报》

a.1897年2月22日创办于澳门,由康有为亲自筹划创办,康有为胞弟康广仁任总经理。这是创办最早、出版时间最长的维新派报刊,是维新派在华南的重要舆论阵地。

b.康有为选择澳门作为维新派办报基地的原因:

第一,能借助澳门为葡萄牙租地的庇护;

第二,想在华南地区建立一个舆论阵地,与上海《时务报》南北呼应,为维新运动造势;

第三,热心报事的何廷光愿意出钱办报。

c.该报的维新言论比《时务报》更为大胆、直接、全面,常将《时务报》或其他内陆报纸不便登或不敢登的文章刊发出来。戊戌政变后,其他维新派报刊均停刊,该报继续出版,歌颂戊戌六君子,谴责发动政变的后党,竭力为光绪皇帝和康有为辩诬。

长沙《湘学报》、《湘报》

《湘学报》和《湘报》是维新派在华中地区的重要舆论阵地。

a.《湘学报》

《湘学报》原名《湘学新报》,1897年4月22日在长沙创办,1897年11月5日改名为《湘学报》,是湖南维新派创办的第一份报刊,为综合性旬刊。

该报以倡新学、开民智、育人才、图富强为宗旨。唐才常以“讲游子”为笔名,在该报上发表了一系列文章,介绍西方国家的历史、政治、经济制度和议会制度等,提出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的政治主张。1898年8月28日停刊。

b.《湘报》

《湘报》,1898年3月7日创办,是湖南第一份日报,书册形式,是湖南地区改良派政治团体“南学会”的机关报。熊希龄、梁启超、唐才常、谭嗣同等担任董事,唐才常担任总撰述。

天津《国闻报》

a.1897年10月26日创办于天津,是北方维新派最重要的舆论阵地,也是维新派创办的第一家日报。同时出版旬刊《国闻汇编》,十日印一册。该报在清政府统治中心的京、津地区发行,与上海的《时务报》遥相呼应,分执南北舆论界牛耳。

b.《国闻报》以“通上下之情、通中外之故”为宗旨,“尤以通外情为要务”,译报的数量和质量均较高。严复是翻译的《天演论》在《国闻汇编》上发表,该文提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在当时起到了巨大的思想启蒙作用。

c.戊戌政变后,该报在日商招牌的掩护下,大胆报道“戊戌六君子”的殉难过程。1899年2月后,该报始由日本人主办,成为日本侵略中国的文化工具。

21902年“清末新政”与民间报纸的重振

1901年1月末,慈禧以光绪帝的名义发布上谕实行改革,被称为“清末新政”或“慈禧新政”。随着“报禁”、“言禁”的废除,“新政”的成果开始在报刊界显现,中国新闻事业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时期,官绅士民自办的报刊纷纷创刊,数量递增。

(1)天津《大公报》

天津《大公报》于1902年6月17日在天津法租界创刊,由英敛之任总理。《大公报》以“开风气,牖民智,挹彼欧西学术,启我同胞聪明”为宗旨。该报形成“敢言”的风格,积极宣传变法维新、君主立宪,反对封建专制、黑暗吏治和国外侵略。

《大公报》在旧中国出版了47年,在各时期均影响很大。目前,《大公报》仍在香港继续出版,成为中国新闻事业史上出版时间最长的中文日报。

《大公报》的发展历程:

a.英敛之主持时期(1902年6月—1916年9月),1902年前基本上是一张宣传君主立宪的报纸,1902年后在政治上拥护共和;

b.王郅隆及其遗族主持时期(1916年10月—1925年11月),成为一张亲日报纸;

c.新记股份公司主持时期(1926年9月—1949年2月),发展成为影响全国的大报;

d.香港出版时期(自1949年至今),是共产党领导下的报纸。

(2)上海《时报》

上海《时报》,1904年6月12日创刊于上海,为全国性大型日报,是戊戌政变后改良派在国内创办的第一份报纸,改良派十分重视国内这一舆论阵地。为防止清政府迫害,创刊时挂的是日商招牌。

《时报》在政治上并未造成多大影响,但在新闻业务方面大胆革新,多有建树,为当时报业之前锋,为各报所纷起效法。《时报》业务革新的表现:

a.将梁启超在《新民丛报》上创造的新的报章文体“时评”移植于日报,开辟三个时评栏目,配合当天重大新闻,发表短论,分版设置,抢其时效;

b.设立“北京特约通信”,黄远生最早为该报撰写新闻通讯,风靡一时;

c.首创报纸周刊,在每周固定的日子里设立教育、实业、妇女、儿童、英文、图画、文艺等7个专版,聘请专家负责编辑;

d.首先采用1至6号铅字排版,新闻标题和评论中的关键字,“皆加圈点以为识别”,版面编排“务求醒目”;

e.打破书本式,首创对版式,对编排、栏目、标题、字体等都有许多改进。

(3)上海《东方杂志》

《东方杂志》,1904年3月11日创刊于上海,由商务印书馆编辑出版,为我国期刊史上首屈一指的大型综合性杂志,也是中国近现代出版时间最长的大型综合性文摘月刊。该刊以政治、经济等社会科学内容为主,兼有自然科学内容,曾以“杂货店”自喻,内容庞杂,是目前研究中国近现代史的重要文库。

(4)北京《京话日报》

1904年8月16日在北京创刊,是一份以市民读者为主要对象的时事性政治报刊,为小型日报创办人彭翼仲。“通篇概用京话,以浅显之笔,述朴实之理,纪紧要之事”,很受读者欢迎,是当时北京销路最大、影响最广、声誉最隆的报纸。

3晚清的新式官报

官报是政府机关发行的报纸。新式官报区别于从进奏院状到邸报的那种只在官僚机构内部传递的旧式官报,从内容、形式到经营发行等方面均有进步。

清末新式官报发展经历了两个时期:从1896年出版《官书局报》到1902年的官报萌芽时期;从1902年《北洋官报》到1911年《内阁官报》的大发展时期。

(1)晚清新式官报的萌芽

晚清政府创办新式官报,推行阅报、讲报活动,直至制定相关法律、政策来保证官报发行,其间经历了一个比较曲折的发展过程。中日甲午战争后,以光绪为代表的帝党为挽救时局,应维新派人士的请求,倡办官报,推动了新式官报的产生。

最早以官方名义编发的是《官书局报》、《官书局译报》。1896年,清廷关闭北京强学会后,成立官书局,其设备用来出版新式官报《官书局报》、《官书局译报》,此为清政府公开发行新式官报之始。

戊戌政变后,《官书局报》、《官书局译报》都遭到顽固势力摧残而夭折。

(2)晚清新式官报的繁荣

《北洋官报》

1902年12月28日由直隶总督袁世凯创办,双日刊,经费人员等均来自官方,但形式、组织、内容等模仿外国人经营的报纸,发行以派发为主。

中央级官报

a.《政治官报》

1907年11月5日在北京创刊,由宪政编查馆主办,是中央政府的机关报。该报为日报,内容有上谕、奏章、政治章程、条约合同、报告示谕等政治文牍,也有外事、广告和杂录。

b.《内阁官报》

1911年清政府内阁成立后,《政治官报》于8月24日由内阁印铸局接办,改名《内阁官报》,是清政府内阁的正式机关报。《内阁官报》在公布政府信息方面具有权威的法律地位,其上刊布的文书具有政府正式颁布的法令、公文的效力,这是现代官报的本质特征。

(3)晚清新式官报的特点

官报的种数大大增加,内容更加丰富和全面。从中央、总督辖区到省、县各行政级别均有官报,专业性官报较为齐全,形成了官报网络系统。

地方官报的发展超过中央级官报。不论从数量、质量还是影响上,地方官报都要优于中央级官报。

创办者多为支持改良变法的洋务派官员。他们对经费管理、人员安排、内容编辑、发行流通等各个方面做出详细规定,对清末官报的发展起到积极推进作用。

中央级官报法定权威地位的确立是一个过程,是从《北洋官报》到《政治官报》再到《内阁官报》逐步确立起来的。

三、政党报刊的出现

1保皇党、立宪党的政论报刊活动

(1)海外政论报刊的发展:清末保皇党创办的报刊

戊戌政变,维新变法暂时失败,康、梁等维新派人士避走海外。自1898年至1911年辛亥革命前夕,保皇党在海外创办和控制的报刊有30多家,以政论为主,其中以在日本出版的《清议报》和《新民丛报》最有影响。

《清议报》

a.1898年12月23日由梁启超于日本横滨创办,是保皇派在海外创办的第一份机关刊物。旬刊,线装书式装订,1901年因报馆失火而被迫停刊。

b.《清议报》的创办宗旨:

第一,维持支那之清议,激发国民之正气;

第二,增长支那人之学识;

第三,交通支那、日本两国之声气,聊其情谊;

第四,发明东亚学术,以保存亚粹。

c.《清议报》主要内容:尊皇攘后和宣传政治改良。他们寄希望于光绪皇帝,通过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下,将中国带入资本主义社会。宣扬君主立宪、政治改良,抵制革命思想。

d.在此期间,梁启超频繁与孙中山、陈少白等革命党人接触,在思想上受其影响。之后,梁启超、欧榘甲在《清议报》上发表了一些谈民权、谈自由、谈破坏、谈革命的文章,还曾主张《清议报》避免过重的拥君色彩,赢得了不少读者。

《新民丛报》

a.1902年2月8日,梁启超在横滨创办《新民丛报》为机关报。《新民丛报》是梁启超仿效西方大型综合性杂志创办的半月刊,新颖别致,有西式的封面设计。在内容上,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无所不包,古今中外无所不谈。内容丰富,编辑严谨,印刷精美。

b.从政治倾向看,《新民丛报》以1904年年初为界分前后两个时期:

第一,前期:积极从西方资产阶级思想界寻找武器,用大量篇幅介绍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军事、法律、宗教、教育、文化等各方面的学说,甚至有马克思主义学说。为适应时代潮流,也发表了许多高谈革命的文章,使刊物大受读者欢迎,销量很高。梁启超被誉为“舆论界的骄子”。

第二,后期:1903年12月,梁启超赴美洲游历考察回到横滨后,思想发生变化,公开宣布不再谈革命,不遗余力鼓吹“君主立宪”和“开明专制”,对日益高涨的革命运动竭力反对,在读者中的威信江河日下。

c.《新民丛报》总的倾向是鼓吹保皇和君主立宪。尽管该刊在1903年前也谈过革命、民主和自由,但其目的只是宣传,并不是真的革命。

(2)政论报刊向政党报刊的过渡:立宪派报刊

立宪派创办的两种类型报刊:一类是国民宪政会和各省立宪团体的机关报,一类是一些立宪分子独立创办的报刊。立宪派报刊是中国政论报刊向政党报刊的过渡。

《政论》

1907年10月由梁启超在日本组建,是具有政党性质的政闻社之机关报,月刊。该刊明确宣布以“实行国会制度,建设责任政府”为目标,鼓吹立宪。1908年3月政闻社被查封,《政论》随之停刊。

《国风报》

1910年2月于上海发刊,是《政论》停刊后梁启超创办的另一刊物,旬刊。以“忠告政府,指导国民,灌输世界之知识,造成健全之舆论”为宗旨。该刊是一个有100多页的大型刊物,每期稿件由梁启超在日本编定,寄往上海印刷发行,半数以上的稿件出自梁启超之手,对全国各地的宪政派进行理论上的指导。1911年武昌起义前停刊。

《国民公报》

1910年7月立宪运动进入高潮后,由梁启超支持的徐佛苏在北京创办,借以联络各省立宪派人士,指导各地的立宪运动。

《预备立宪公会报》

1908年2月于上海创刊,半月刊,上海预备立宪公会机关报。该会由江、浙、闽资产阶级上层人物张謇、郑孝胥、汤寿潜等人创办,着重介绍宪政知识,对立宪所涉及的一些理论和实际问题展开讨论,因廉价而广为发行。

2革命党的报刊活动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报刊活动以1905年为界可分为两个阶段:从1894年兴中会成立到1905年同盟会成立前夕,是早期革命宣传及初步展开报刊活动的阶段,以《中国日报》和《苏报》为代表;从1905年同盟会成立到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是革命报刊活动全面深入展开的阶段,以东京《民报》、上海“竖三民”和武汉《大江报》等为代表。

(1)同盟会成立前革命派的报刊活动

香港《中国日报》

a.1900年1月5日在香港创刊,是兴中会创办的第一份机关报,也是中国最早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报纸。由孙中山指派的陈少白主持。

b.《中国日报》的主要宣传内容:

第一,揭露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和卖国罪行,鼓吹反清革命;

第二,宣传天赋人权、自由、民主等资产阶级思想,赞美共和制度;

第三,与保皇派进行论争;

第四,宣传留日学生的革命活动。

c.《中国日报》同时出版日报和旬刊两种,《中国旬报》主要刊登译稿、长篇论说和讴歌革命的文艺作品。旬刊设有“杂俎”专栏,利用广东民间说唱戏曲等文艺作品,讽刺昏庸腐朽的清朝官吏。

d.《中国日报》不仅是革命党人的舆论宣传阵地,也是其重要活动据点,多次武装起义的策划、组织、联络工作,都是在报馆进行的。这种既是舆论机关又是联络机关的组织形式,后为革命派的多家报馆所继承。

上海《苏报》及“苏报案”

a.《苏报》

《苏报》,1896年6月26日在上海创刊,日刊,是资产阶级革命派在国内报刊中影响最大的一家。该报创办人为胡璋,以“日商”名义发行,1899年出售给退职官员陈范。

1902年陈范与爱国学社接触频繁,1903年5月章士钊担任《苏报》主笔,创“学界风潮”和“舆论商榷”两个栏目,对当时邹容撰写的民族主义革命小册子《革命军》大加赞赏,并发表章太炎所撰《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康有为与觉罗君之关系》,宣扬激进思想。

b.“苏报案”

1903年6月30日,清政府对陈范、章太炎、邹容等7人实行拘捕,章太炎等当日被捕,邹容于翌日投案。7月15日,上海租界会审公廨开始会审“苏报案”。审讯最后判处章太炎监禁3年,邹容监禁2年,《苏报》永远停刊。这场以洋人做法官,清政府为原告,《苏报》为被告的奇特诉讼就是中国近代史和中国新闻史上著名的“苏报案”。

c.“沈荩案”

清末著名报案。沈荩,1903年在北京担任新闻记者时,探得中俄密约草稿,并将其发表在天津英文报纸上,引发全国各阶层和留日学生反对密约的斗争。7月19日,沈荩被捕,后被判斩立决。适逢慈禧万寿庆典,不宜公开杀人,遂改判“立毙杖下”。31日,沈荩被残忍杀害的细节公布后,引发国际社会对清政府的一致谴责。

其他革命报刊活动

1905年前,留日学生创办了一批革命报刊:《开智录》,1900年11月创刊于日本横滨,是我国留日学生创办的第一份刊物;《译书汇编》,1900年12月创刊于日本东京,月刊,是我国留日学生创办的第一份杂志。

(2)同盟会成立后革命政党报刊活动

1905年,中国革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革命有了统一的机构,并创办《民报》作为自己的言论机关,《民报》成为政党报刊之肇始。

《民报》及其与《新民丛报》的大论战

a.《民报》

1905年11月26日,《民报》在日本东京创刊,前身是兴中会机关报《二十世纪之支那》。这是一份大型时事性政论月刊,以刊载政论文章为主。后改为不定期刊物。1910年2月停刊。

《民报》的办刊宗旨是宣传“三民主义”的政治纲领。孙中山为《民报》撰写的发刊词,第一次把同盟会纲领概括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

《民报》是当时国内外最有影响的革命刊物,在海外留学生及华侨社会中风行,发行量高。在国内,虽被清政府严禁,但流传的也不在少数。

b.《民报》与《新民丛报》的论战

第一,此次论战围绕三民主义而展开,双方论战的三个焦点问题在于:

要不要推翻清政府,实行反清的民族革命;

要不要实行民主革命,建立共和政体;

要不要废除封建土地制度,实行民生主义及土地国有。

第二,论战的结果:1907年11月,《新民丛报》在清廷宣布预备立宪后自动停刊。

第三,两报论战的积极历史意义:

首先,论战为辛亥革命的爆发奠定了思想基础。论战使革命思想得到进一步传播,同盟会的纲领逐渐深入人心,而保皇派的声望大大降低,力量大大减弱。

其次,论战促进了国内革命报刊的大发展。国内革命派在上海、武汉、广州等城市的报刊活动出现了新的高潮,国内革命声势日益扩大。

革命派报刊在国内的发展

从1907年起,革命派把活动重点从海外转移到国内,形成了第二次国人办报高潮。上海和武汉成为革命党人的两大重要办报基地。

a.上海的革命派报刊

第一,《中国女报》

《中国女报》,1907年1月创刊于上海,主编是著名女革命家秋瑾。该报以妇女为主要读者对象,以争女权、争独立、争解放为宗旨。出版两期后被封建统治者扼杀。

第二,《神州日报》

《神州日报》1907年4月2日创刊,是于右任办的第一家报纸,也是革命派在国内创办的第一家大型日报。该报使用干支和公元纪年,“时政批评,针针见血”,革命倾向明显,深受读者欢迎。

第三,“竖三民”

《民呼日报》,1909年5月15日于右任在上海租界创办,自任社长,报名取“大声疾呼,为民请命”之意,革命色彩较《神州日报》更鲜明。该报宣传同盟会纲领和介绍西方政治学说,大量揭露贪官污吏罪行,该报只办了80天。

《民吁日报》,1909年10月3日于右任在上海创办。该报揭露了日本政府企图夺取满洲铁路筑路权进而控制我国东北的阴谋。伊藤博文在哈尔滨车站被朝鲜爱国志士安重根刺死,该报发文赞扬安的英勇行为。该报只办了92天。

《民立报》,1910年10月11日于右任在上海租界创办,得到了孙中山的大力支持。创刊之初,言论比较温和,但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言论日趋激烈,专门刊登贪官污吏的罪行。b.武汉的革命派报刊

第一,《楚报》于1905年创刊,是武汉地区最早的具有革命倾向的报纸,张汉杰和陆费逵主持笔政。因抨击张之洞向外商借款修铁路所签的草约“丧权辱国”,报馆被查封,张汉杰被判入狱4年。

第二,《商务报》于1909年10月8日创刊,原是商业报纸,后更名《商务日报》,改组为群治学社的机关报,被誉为“汉口报界之急先锋”,由群治学社成员詹大悲任总编。群治学社以报馆为秘密联络点,储存枪支弹药准备起事。后事情泄露被查封。

第三,《大江报》的前身是何海鸣于1910年12月14日所办的《大江白话报》,1911年1月3日由詹大悲接办,成为革命团体文学社的机关报。激烈抨击清朝政府的反动统治,大力鼓吹推翻清政府。它以清政府的新军下级官兵作为主要宣传对象,用大量篇幅反映新军士兵的疾苦,维护他们的利益,在新军中宣传革命思想,取得了显著效果。

第四,“大江报案”于1911年7月发表何海鸣的时评《亡中国者和平也》及黄侃的评论《大乱者救中国之妙药也》,被湖广总督瑞潋查封,詹大悲被逮捕,何海鸣自动投案,詹大悲在法庭上大义凛然,承担一切,始终没有说出黄侃。瑞潋慑于民愤,不得不从轻判处詹、何二人18个月徒刑,《大江报》被查封。

四、新闻本土化建立的初步努力

1新闻法制建设的尝试

(1)我国新闻法制建设的最早尝试

甲午战争后,继王韬之后,康有为等再次公开提出建立以言论出版自由为本的近代新闻法制制度的要求,在得到光绪皇帝的认可后一度被付诸实践。这是我国最早进行新闻立法的尝试,揭开了我国新闻法制建设的序幕。

“报禁”政策的松动

康有为在“公车上书”中强烈建议“纵民开设”报馆,后又提出办报、阅报的建议。这些建议得到了清廷的部分采纳并付诸实践。新式官报的兴起以及光绪帝发布多道上谕,进一步扶植、鼓励官绅士民创办近代报刊。

新闻立法工作的起步

百日维新开始后,光绪皇帝正式承认近代报刊具有合法地位,并开始讨论中国制定报律的问题,新闻立法工作开始起步。1898年8月9日,康有为上《请定中国报律折》,在中国首次提出了报律的制定问题,光绪帝命康有为草拟报律。

清末新闻法制建设的意义

清末新闻法制建设是新闻法制建设中一次极为有益的尝试。“报禁”一度被解除,“言禁”一度被放宽,报律制定也提上清廷的议事日程,在中国新闻史上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2)清末新闻法制的初步建成

1906年9月清廷宣布实行预备立宪,随着清廷修律活动的加速,新闻立法工作再次起步。1908年3月清廷正式颁布《大清报律》,1911年1月29日更名《钦定报律》。

《大清报律》是中国最早的新闻出版法,内容较前者更为详细、严格和完善,增加了保押金制度和事先审查制度等内容。清末这批法律、法令的颁布,标志着中国近代新闻法律制度已经初步建立起来,为我国后来的新闻立法工作奠定了基础。

(3)清末新闻法制的特点

资本主义的形式,封建主义的内容。清末颁行的新闻法规,在形式上照抄照搬西方特别是日本的新闻法规,带有浓厚的近代资产阶级法制色彩,但其实质上还是封建主义的性质。

无法取信于民,缺乏执法的体制上的保证。清政府号令不行,形同虚文。

无权制裁在华外报。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新闻事业的重心,多在西方列强执掌行政、司法权的租界地区,清王朝制定与颁行的新闻法规在这些地区内不起作用。

2资产阶级各派别的新闻思想

(1)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新闻思想

资产阶级改良派的代表人物和著名报人有康有为、梁启超、严复、谭嗣同等,他们提出的办报主张、论及的报刊问题很广泛、深刻。

a.维新派人士一般认为报纸具有“上下通达”的作用,即通上下,通内外,通民情,通风气。

b.康有为认为报纸“可通时务”,政府应“设报达聪”,他把报纸的作用归纳为匡不逮、达民隐、鉴敌情、知新政四个方面。

c.严复认为报刊的功能在于“一日通上下之情、二日通中外之故”,强调“尤以通外情为要务”。

d.谭嗣同认为,报贵在“新”,成为“助新之具”,还认为报纸是“民史”、“民口”,反映人民的声音。唐才常重视报刊开启民智的作用。

梁启超的新闻思想最为系统,是改良派新闻思想的代表。他是改良派新闻思想的集大成者,也是中国资产阶级新闻思想的开拓者,其新闻思想可分为两个阶段。

a.第一阶段:戊戌变法时期

其新闻思想集中于他发表在《时务报》的《论报馆有益于国事》,提出了“耳目喉舌”论,指出报刊功能是“去塞求通”,代表了维新时期维新派报刊思想的最高水平。同时,梁启超对发挥“去塞求通”的作用,提出了四条要求:“广译五洲近事”、“详录各省新政”、“博搜交涉要案”和“旁载政治学艺要书”。

b.第二阶段:1899年—1911年,是其新闻思想的高峰期

第一,报馆的“两大天职”说。即“监督政府”、“向导国民”。

第二,办好报纸的四条标准。即“宗旨定而高”、“思想新而正”、“材料富而当”、“报事确而速”。

第三,健全舆论的主张。报馆营造健全的舆论必须具有五要素:常识、真诚、直道、公心、节制。

第四,报刊宣传的两种方法。即浸润和煽动。前者是使读者耳濡目染,潜移默化,逐渐接受论者观点;后者是要“故作惊人之语,造极端之词”,使读者猛省。

第五,关于报人的主张。梁启超论报刊始终是同论报人联系在一起的。他提倡政治家办报,以提高报人地位。报人要认识到自己肩负的重任。

第六,对新闻业务的建议。如新闻要“博、速、确、直、正”,论说要“公、要、周、适”。

(2)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新闻思想

公开承认革命报刊的党派性。资产阶级革命派明确宣布自己的报刊是“党报”和“机关报”,必须大力宣传革命党的纲领和主张,并将之化为“常识”,让民众接受。

明确提出为革命办报的主张。把报刊视为革命斗争的锐利武器,把鼓吹民族民主革命作为报刊的首要任务。

报刊应反映民意。革命派创办的报刊,大多以“民”字命名。党报应该反映人民意愿、代表人民利益,是“社会公器”和“国民代表”。

报刊要重视制造和指导舆论。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提出报刊是“舆论之母”,不仅可以宣传革命思想,而且可以表达舆论、影响舆论,甚至制造舆论。

革命派报人还提出了一些鼓吹言论自由、重视开发民智、记者应先知先觉等方面的主张。但总体看来,革命派报人的办报主张较为零碎,其“制造舆论”和“先知先觉”等观点,还有唯心主义色彩和个人英雄主义烙印。

3新闻业务的发展

(1)新闻、评论、摄影图片、副刊和广告等报刊内容要素渐趋齐备并有所发展。

新闻报道工作有较大改进。

a.新闻报道数量大大增加。第二次国人办报高潮期间,由于通信设备和印刷技术的改进,加上经济的发展和政局的多变,新闻比重加大。

b.新闻报道面相应扩大。随着信息量的加大,新闻的种类增多,开始划分为政治新闻、经济新闻、社会新闻、国际新闻等不同门类,并在固定的版面上刊登。

c.新闻报道体裁日益增多。既有简明扼要的专电,也有夹叙夹议的长篇快讯,既有对某一事件的追踪报道,也有对全局形势的综合分析报道。通讯也开始出现,当时称为“通信”或“纪事”。

d.新闻标题出现了大字题和主题、眉题、副题等多行题。

报刊评论工作进一步改进。

报刊评论形式增多,有“社论”、“社说”、“时论”、“代论”、“来论”、“时评”和“编者按”等。

新闻摄影图片开始运用。

19世纪70年代以后,报纸上出现了配合文字报道的新闻图片,最先刊登图片的是《申报》。新闻照片作为一种新闻手段开始登上了中国报坛。

报纸文艺副刊有了一定发展。

自1897年我国报纸的第一个副刊《消闲报》诞生后,文艺副刊有所发展,著名的有《中国日报》的《鼓吹录》、《申报》的《自由谈》、《新闻报》的《庄谐丛录》等。

广告在报纸上占据了重要地位,广告文字的编写和美术设计也有很大的改进。

(2)在出版形式等方面,报刊由近代形态发展成为现代形态

大多数报纸结束了“报”、“刊”不分的时代。

早期的报纸仍然沿袭《京报》的书册式。1898年《时务日报》开始用机制白报纸两面印刷,分版分栏编排,句读加点,揭开了我国报纸版面革新的序幕。第二次国人办报高潮期间,报纸已完全摆脱了书册式和杂志式的痕迹,成为对开或四开的单张报纸。

版面设计更现代化。

开始打破“首论说,次上谕或宫门抄,次为各省各埠要闻,次为本埠新闻”的框框,将重要新闻放在版面的显著位置,并充分利用大字、通栏标题、加框、加花边、设专栏、配图片等编辑手段,使报纸的特点和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4新闻团体的兴起

从20世纪初开始,我国报界群体意识开始萌芽,组建团体的意识渐渐增强。

(1)新闻团队的兴起

1905年3月13日上海《时报》发表《宜创通国报馆记者同盟会说》一文,是我国首倡组建新闻团体的标志。成立于1906年7月1日的天津报馆俱乐部是我国最早的新闻团体;成立于1909年的上海日报公会,因其会章相对完备,组织更为健全,被视为中国最早新闻团体的代表。北京报界公会于1908年成立,是北京最早的新闻团体。

(2)全国性新闻团队的建立

我国第一个全国性的新闻团体——中国报界俱进会于1910年9月在南京成立。该团体由20个地区的42家报馆参加,规模颇大。因上海日报公会会章对日报公会的内容、宗旨、组织、纪律、集会办法以及会员的权利与义务都作了比较完善的规定,反映出上海报界的群体自觉相对明确,借各报记者聚集南京之便,最终由上海报界发起组成。

(3)上海“派报业工会”

这是一个属于派报人的团体,历史悠久,自清末上海诞生新闻报纸后,派报组织就随之产生。当时称“捷音公所”,成员都是递送报纸的工人,人员众多,但带有一定的封建世袭和行业垄断的性质。

(4)新闻团队建立的意义

各地报界团体的建立,显示了同业群体的崛起及其社会地位的上升,标志着报界群体意识的初兴。这些新闻团体为团结同业,维护自身利益和促进内部联系起到很大作用,尤其在清末时期为维护言论自由、抵制当局对言论的压制等方面做出了很大努力。

5近代民族报刊活动的意义及对中国报刊发展的影响

(1)近代民族报刊活动的进步意义

向读者进行了救亡图存的爱国主义教育;

向读者进行了资产阶级思想启蒙教育;

推动了维新运动的发展,促进了变法的实现。

(2)近代民族报刊活动对中国报刊发展的影响

突破了外报在华的垄断地位和封建统治者的言禁樊篱。

随着19世纪70年代国人办报时代的到来,外报在华的垄断地位开始被打破。在维新运动的推动下,国人办报出现热潮,外报在华的优势地位明显下降。

开创了政治家办报和政党报刊的先河。

第一批国人自办报刊是“睁眼看世界”的读书人,他们以“立言”为宗旨,开我国政论报刊之先。19世纪90年代维新派人士办报是政治家办报的开始,而20世纪前10年,革命派和改良派的报刊活动加速了政治家办报传统的形成。

创造报章新文体,带来报刊新文风。

为宣传维新变法,梁启超改革和发展了这种文体,从根本上突破了文言文写作框框,开创了一种通俗、自由、新颖的报刊政论文体,时人称为“报章体”,又由于梁启超在《时务报》上运用得最好,故被人称为“时务文体”,而后梁启超在《新民丛报》上运用得更加成熟,又被称为“新民体”或“新民文体”。这种新文体成为文言文与白话文之间的一种过渡文体,为五四白话文运动开了先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