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社会工作的理论

3.1 本章要点详解[视频讲解]

视频二维码(扫码观看)

一、社会工作理论的涵义及地位

1.社会工作理论的涵义

(1)理论的含义

理论是由抽象的词汇和一系列逻辑上相互联系及判断所组成的知识体系与解释系统。任何一种理论都由两个主要元素构成:概念和关系。

概念是一种象征代表,它概括了许多现象的共通点;

关系是指概念与概念之间的状态。一般说来,这种关系有三种类型,即共变关系、因果关系和互动关系。

(2)社会工作理论

社会工作理论是关于社会工作的性质、目的、过程与方法的理论。

西方学者彼拉利斯(Pilalis)认为社会工作的理论至少可以划分为三个部分:

a.宏观理论,主要是对人与社会的关系及其本质、人的社会行为和社会运行机制进行综合性的阐述,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结构功能主义理论等。

b.中观理论,由两部分所组成,一部分是解释性理论,着重于对人的行为与社会过程的某一侧面进行专门概括,如心理社会理论、道德发展理论、活动理论、标签理论等;另一部分是介入模式理论,它着眼于对社会工作实践本身的性质、目的,尤其是过程的说明和指引,如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理性情绪治疗模式、任务中心理论、危机干预理论、结构式家庭治疗模式等。

c.实践理论,主要是对社会工作具体技巧和操作方法的说明,如循环提问法、问题外化法、重写故事技巧等。

西方社会工作学者大卫·豪(David Howe)把社会工作的理论划分成两大部分:

a.社会工作的理论,这部分理论着重于探讨人与社会的本质,人与社会的相互关系、人的社会行为发生、变化和社会运行的规则与机制等,它们是社会工作实践的理论基础和行动假设,这些理论包括结构功能主义、冲突理论、功利主义理论、符号互动理论、女权主义理论、后现代主义、标签理论、社会化理论等。

b.社会工作理论,这部分理论着眼于对社会工作实践本身的性质、目的、过程、方法和技巧的说明,它们是只有社会工作专业才需要和能够加以使用的理论,是社会工作专业实践的行动指针,这部分理论包括危机干预理论、任务中心理论、认知行为介入理论等。

香港学者罗致光依照理论的功能性把其划分为描述性理论和指示性理论两种。

a.描述性理论重点在于解释分析变象或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并且有助于演绎介入方法,建构适当的助人措施,如行为学习理论、心理分析理论等。

b.指示性理论强调演绎问题介入的程序和方法,如心理暨社会模式、危机介入模式等。

2.社会工作理论的地位

(1)解释人的行为与社会过程,确定社会工作者将要协助解决的问题的性质与原因。

社会工作中的许多理论都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人的行为与社会过程,了解各种行为问题和社会问题的性质与原因,从而使社会工作者对将要面临的问题有一个清楚的认识。

(2)根据其对行为与社会问题的性质与成因所做的解释,设定社会工作过程的工作目标。

大多数社会工作理论都会以它们对人的行为、社会过程以及行为和社会问题的看法为基础,明确地或含蓄地告诉我们社会工作过程的工作目标应该是什么。

(3)提出一套达到上述目标的实务工作方法、技巧及模式。

一个“好用”的社会工作理论,会对如何解决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所面临的各类问题提供一套行之有效的程序、方法与技巧模式。这些程序、方法与技巧模式虽然不能为社会工作者提供一种处处灵验的“万应处方”,但却可以为他们提供许多宝贵的引导和启示。

二、社会工作的基础理论

1.社会学的社会福利理论

(1)功能主义的社会福利理论

工业化、都市化与科层化等三种力量(因素)导致社会结构功能发生了分化——从传统社会过渡到现代社会,或从农业社会过渡到工业社会,从农村社会过渡到都市社会。

现代社会福利制度的出现和发展是一种社会结构功能分化后的功能性反应。

社会福利是作为一种政府行为而存在的,是作为政府的一种积极的干预措施而出现的。政府通过社会福利服务来干预和解决社会问题乃是社会结构的一种“功能必要性”,是为了达成社会体系的整合功能。帕森斯、默顿、斯梅尔瑟等对政府透过社会福利干预解决社会问题都持相当支持的态度。

导致社会福利制度出现的基本或深层原因在于经济与技术方面的因素。

工业化、都市化产生新的社会问题、社会需求、家庭保障解体,要求新的社会福利体制。世界范围的不同国家现代社会福利制度的起源一再表明,一个国家的社会福利发展与其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准高度相关(工业化水平)。

科层化的发展,民主参与的扩大,使下层群众的需求能够通过民主参与,也影响了社会政策的制定。

工业化、都市化、科层化发展的不同阶段,会出现不同的福利制度。

在前期,一般出现选择型社会福利制度;而到了后期,各国相继选择了普遍型社会福利制度。

(2)冲突主义的社会福利理论

福利国家产生的原因

沙维尔是最早应用冲突模型探讨福利国家起源与发展的学者。他认为,福利国家的发展是以下三个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a.工业资本主义对一个更有效率的生产环境的要求,尤其是对高生产力劳工的需求;

b.劳工阶级在反对剥削方面所做的斗争;

c.有产阶级承认为了政治安全所必须付出的代价。

福利国家的功能

冲突模型的社会福利理论将福利国家的一个主要功能视为维持社会秩序、减少社会冲突和紧张。

福利国家的本质

福利国家的本质是社会平等。福利国家是否如其提倡者所称达到社会平等的效果,冲突模型社会福利学者给予了否定的回答。

2.经济学的社会福利理论

(1)福利经济学

旧福利经济学

以庇古为代表的福利经济学(旧福利经济学)形成于19世纪20年代,以1920年庇古出版《福利经济学》一书为标志。

旧福利经济学强调通过增加国民收入和国民收入再分配两种方式,来增加全社会的福利。

新福利经济学

新福利经济学源于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由英国的卡尔多、希克斯和美国的萨缪尔森等人所倡导。

新福利经济学提出了“帕累托最优状态”,认为在收入分配固定不变的条件下,只要每个社会成员根据各自的偏好方式花费其收入,使他们获得的效用或福利达到极大值,就可以推论整个社会的效用总和或社会福利达到极大值状态。

新福利经济学还认为,任何经济改革都会使一些人受益,另一些人受损。如通过某种经济政策使受益者补偿受损者,且补偿后还有剩余,这就增大了社会福利。

(2)凯恩斯主义

凯恩斯的反危机理论,建立在提高社会有效需求的基础之上。

凯恩斯不同意“供给自然创造需求”的学说,认为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情况正好相反,即并非供给决定需求,而是需求决定供给。社会有效需求包括资本的有效需求或投资需求和居民的有效需求或消费需求。只要设法提高这两类需求从而提高社会有效需求,便可刺激投资增加、生产增加、供给增长,实现充分就业,进而摆脱经济危机。

(3)新剑桥学派

新剑桥学派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英国剑桥大学的罗宾逊、卡尔多等学者为代表形成的一个学派。

新剑桥学派学派认为,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不合理,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症结所在。只有资产阶级国家主动地、积极地采取各种措施来调节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使之趋于“合理化”,实现收入“均化”,才有可能保持社会的长治久安。

新剑桥学派寄希望于国家调节,寄希望于国家实行包括社会福利措施在内的社会政策,来调节收入的分配,以实现收入“均化”。新剑桥学派还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政策主张。

(4)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社会福利问题作出了自己的回答,其中马克思、列宁的有关思想对社会主义国家社会福利制度的建立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根据。

马克思

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提出了关于“社会总产品”即社会成员集体的劳动所得的分配原则。

他指出,社会总产品不能不折不扣平等分配给所有社会成员,从中应该扣除:用来补偿消耗掉的生产资料的部分;用来扩大生产的追加部分;用来应付不幸事故、自然灾害等的后备基金或保险基金。在将剩下的部分作为消费资料进行个人分配之前,还应从中扣除:同生产没有直接关系的一般管理费用;用来满足共同需要的部分,如学校、保健设施等;为丧失劳动能力的人等等设立的基金。总之,就是现在属于所谓官办济贫事业的部分。

马克思在这里提出的社会总产品“两次有效扣除学说”,包括了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社会福利及其设施的制度构想。

列宁

列宁在1912年俄国社会民主工人党第六次全体会议的决议中提出,最好的工人保险形式是国家保险。列宁在《关于对杜马提出的工人的国家保险法案的态度》的决议中提出国家保险四原则:a.它必须为工人在所有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提供保险;b.保险的范围应包括所有工资收入者及其家属;c.所有受保人应收到与其工资收入相当的补偿,保险支出全部由雇主和国家负担;d.各种形式的保险都必须由地方型的统一保险组织,根据受保人全权管理的原则进行管理。

(5)新保守主义

自由市场制度是解决社会问题的有效途径

新保守主义反对政府对市场运作加以太多的控制,认为政府的责任只是维持治安和抵御外来侵略,而不必干预经济活动。

个人及其家庭应对福利负责

新保守主义认为,自由市场制度为社会上的每一个人提供公平的发展机会,人人皆有自我照顾的责任,而行使自我照顾的制度就是家庭。

社会福利必须采取选择性原则

新保守主义不主张推行社会福利制度,认为推行这一制度费用高昂,在需求不断增加的情况下,社会福利会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而且要求社会福利的人和那些纳税或供款以支持社会福利的人之间必然出现矛盾。

社会福利只提供给那些在社会上不能自助的人士,其他人必须通过市场或家庭来满足福利需求。

3.心理学相关理论

(1)精神分析学

精神分析学是以弗洛伊德及其追随者的精神分析学说为基础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社会工作理论。

弗洛伊德将人格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部分。

a.本我是人格中最原始的部分,是人的一种本能,它按照快乐原则行事,是一个人活动的内驱力。

b.自我是人格中的理性部分,是人的行为的调节系统。

c.超我大体上相当于人的良心,是社会道德权威在内心的表现,通过耻辱感和自豪感来左右自我的决定。

弗洛伊德创立精神分析学以后,被社会工作者引进到社会工作领域,认为社会工作的任务是对服务对象的变态人格进行治疗,帮助服务对象重新建立本我、自我与超我三者之间的平衡。精神分析方法将协助完成这一任务。

(2)社会学习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是在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对人的行为原因的考察的理论对社会工作者颇有参考价值。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的行为既不完全受内部力量的驱使,也不完全受环境力量的支配。人的行为受内在因素与外部因素的交互作用的影响。即人的行为受环境和个人的认知、需要的影响,同时人的行为又创造和改造环境。

(3)人文主义理论

人文主义理论是在马斯洛的人本主义心理学、胡塞尔与舒茨的现象学以及布鲁默的符号互动主义等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理论。

人文主义理论认为,每个人都生活在“意义世界”中,而每个人的意义世界都是通过自己对这个世界的理解或解释建立起来的。当人们的理解或解释过程发生了困难,如现在与过去的理解不一致,自己与他人的理解不一致时,问题便出现了。社会工作者的任务就是要去努力理解案主的意义世界及其内在矛盾,帮助他们重构自己的意义世界。

激进的人文主义指出了这个世界充满了不公正的现实。与一般人文主义不同,它认为人们在“意义世界”里经历的许多人格的、心理的问题都只有依据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反人道特征才能被理解。社会工作的任务就是与案主一起,通过改造现存的社会秩序,来解决人们在“意义世界”所遇到的种种问题。

(4)团体动力学

团体动力学又称群体动力学,是社会心理学中研究群体和群体意识的形成及过程、研究群体成员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群体行为和群体变迁的动力及其机制的理论。

群体动力学的基础是勒温的场论,它认为人们的生活空间是一个心理场,它是一个动态的整体,其动力是心理力量。群体动力学是对群体中各种潜在动力的相互作用、群体对个体行为的影响以及群体成员之间的关系作出科学的解释,以揭示群体动态或相互作用的机制。

群体动力学所揭示的群体环境对个体态度、行为的影响,群体领导方式或作风(专制型、民主型或放任型)对群体心理气氛、群体成员行为的影响等,对社会工作的一些经典方法,特别是社会群体工作方法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

4.系统理论

系统理论在社会工作中有着广泛的、重要的运用。当今西方社会工作实务中的人与环境方法,就缘起于系统理论。系统理论分为一般系统理论和生态理论。

(1)一般系统理论

社会工作中运用的系统概念和理论来自于巴特兰菲的一般系统理论。

系统理论认为,所有的有机体都是系统,系统由子系统组成,附属于超系统。因此,社会成员、家庭、邻里和社区就可被视为社会系统的一部分,它们都是社会系统的子系统。在这里,社会系统被定义为一种社会组织模式,具有特定的界限使之与其环境区别开来。

构成社会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相互联结,共同组成一个具有秩序的稳定模式。因此界限成为系统理论的重要概念,用以区别系统及其环境。当系统的界限是渗透的,容许系统与其环境进行交流的时候,该种系统就是开放的,反之就是封闭的。

系统理论强调系统内部和系统之间的交流,即横向与纵向的互动,并且假定在交流的过程中,反馈(资源、信息和能量的)会影响系统内和系统间的互动。正是通过这种互动,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才能保持联结状态。

系统理论特别强调结构的平衡和最佳稳定状态,认为案主出现问题就在于案主系统与其他系统之间的平衡被打破了。

系统理论强调开放系统在与环境的互动过程中必须改变自身的结构,以适应外部环境的变迁,从而达到自我改造、自我治疗、自我强化的目的——系统适应环境的这个过程被系统理论家们称做“成长”的过程。

应用系统理论于社会工作中,可将整个社会工作视为一个整合的系统,而将工作所涉及的内容视为整合系统的四个基本子系统,即案主系统、行动系统、目标系统和改变媒介系统。

(2)生态理论

为了克服系统理论的抽象性,生态理论被引入社会工作,成为社会工作的理论基础之一。生态理论被大多数学者视为一般系统理论的一个亚类型。

生态理论的核心观点

有机体(生命系统)与其环境之间存在着持续的交流和互动。也就是说,人们与其所处的环境被视为相互依赖、彼此补充的整体。在这个整体中,人们与其环境相互改变、塑造对方。

从生态理论的观点来看,社会工作将注意的焦点放在促进人们的成长、发展及其适应环境的能力上。更重要的是,它强调消除环境的障碍,使环境对人们的需求有更多的响应,向人们提供更多的营养资料。由于这种方法既可以以人为取向,又可以以环境为取向,更可以以人与环境的关系为取向,因此人们的问题就不再被视为是由人们自身而引起的,问题的关键在于人与环境的关系上。

生命模式的缺陷

生态理论的生命模式的重要意义在于它突出强调了对环境的重视,并试图通过环境介入发挥社会工作的服务功能。但与系统理论一样,生命模式同样具有它的缺陷:

a.它强调的是人对环境的渐进式的适应能力,而不是强调对环境的改变。

b.生态理论的逻辑假设是,成功地适应环境意味着健康和幸福的人生,这是值得讨论的。事实上,由于人类的适应能力,人们很多时候是在适应那些他们根本不愿忍受的处境。

c.生态理论存在着一种潜在的可能性,即把人们的适应不良归因于人们的某种病理现象,而不是环境条件本身。

生态系统理论的贡献

梅耶提出的生态系统理论,使涵盖系统理论和生态理论的概念框架成为可能。

生态系统理论的最大特点是,它为社会工作提供了一种思考的方法,借此对人和环境的关系进行理论上的概括,并着重强调实务过程中人与环境两个方面的平衡把握。

通过协同地应用系统理论和生态理论,生态系统理论最起码可以在概念上克服单一地应用某种理论模式所具有的内在限制。

生态观点消除了系统理论的抽象性与机械性,而系统理论又促使人们把注意力放在人与环境的相关性上,放在重视改变的过程上,当然,同样也放在人们对于环境的适应上。

三、社会工作的实践理论

1.社会工作的实践理论的含义

社会工作的实践理论是有关助人过程、方法的理论模型或实务模型,其目标是帮助社会工作者完成诊断、计划、干预、评估的任务。它是社会工作者用来达到案主人格乃至社会体系变迁的模型或方法。

2.关于社会工作实践理论的内容

(1)心理社会理论

基本概念和主要内容

a.发展的阶段

“发展的阶段”是心理社会理论第一个重要的概念,阶段被视为生活中的一个时期,它以一种独特的潜在结构为特征,有许多种行为可视为每一个阶段的潜在结构的表现,而每一个阶段都有某些特征来将其前后的阶段加以区隔。

b.发展的任务

“发展的任务”是心理社会理论的第二个结构性概念,它界定了在一个特定社会中每一个年龄阶段上健康的、正常的发展。这些任务形成一个序列:成功地完成一个阶段的任务,导致发展及成功地完成下一阶段任务的更大可能性。一个阶段上的任务的失败,导致今后任务的重大困难,或使今后的任务不可能完成。

c.心理社会危机

根据E·艾瑞克森的观点,心理社会危机产生于一个人必须付出心理努力,以适应每一发展阶段中的社会环境的要求之时。这里,“危机”是指一系列的正常的紧张刺激与压力,而非一系列特殊的事件。

d.解决心理社会危机的核心过程

核心过程是心理社会理论的第四个结构性概念,它通过一种在每一生活阶段中联结个体需要与文化要求的机制来展开。心理社会理论认为,每一个核心过程都可以通过重要的社会关系的组织得到鼓励,都会引起个体自我系统的大量修正,包括疆域、价值观、对自己及对他人的印象的重新组织,以获得特定阶段的危机解决的途径。

e.重要关系的范围

艾瑞克森指出,最初,一个人只集中于少数几种关系上,在儿童期、青少年期和成年期,关系的数量不断增多,且在深度和强度上有了更大的多样性。在成年中期至晚期,人们常常又退回到数量不多的几种极为重要且为更大的深度和亲密性提供机会的关系上,对一个人的大多数要求是由这些重要关系中的人所提出的。

视频二维码(扫码观看)

f.因应行为

因应行为使我们可以解释新的、有创建性的行为是如何产生的,也使我们能够预见个体在其主动的社会生活中会采取新颖的、自发的和成功的行为方式。因应行为可以被理解为使个体发展和成长的行为,用以区别那些在威胁面前维持心理安定的行为。

心理社会理论的评价

a.贡献

心理社会理论对心理学、社会工作界以及其他相关的领域的重大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为研究发展提供了一个广泛的背景。该理论把儿童发展的过程与以后成人的生活阶段、与社会的需要、与人际之间相互作用的社会能力,联系了起来。

第二,强调自我发展和自我过程,对个体一生中健康的发展方向提供了说明。该理论的探索和研究成果在心理治疗、心理咨询以及社会工作实务等方面是一个十分有用的架构,因为它为确认每一生活阶段中可能扰乱发展的压力提供了一个指南。

第三,提供了由遗传所确定的发展规划与在文化和社会的影响力之间,塑造每一生活阶段发展过程中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它相信文化和社会环境对人的影响,也肯定个体对自身的发展和健康所起的作用。

第四,其创造性的贡献是提出了“正常的心理社会危机”这个重要的概念。这个概念确定出了整个一生中社会化与成熟之间可以预见的紧张。社会及其相关的结构、法律、角色、礼仪和禁忌,组织起来指导着个体向一个成熟的成年期的特定理想目标发展。

第五,不仅指出了个体发展的阶段性,指明了个体在人生每一个阶段的重要任务、心理社会危机和核心病症,而且还给出了理论在人生每一个阶段所适用的专题,从而为心理辅导和社会工作的实务指明了探索和深入的方向。

b.心理社会理论的缺点

这一理论的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理论中的一些概念如主动进取、个人认同、创造力等是抽象的和难以操作化的。

第二,解决危机和从一个阶段转入下一个阶段的机制并没有得到很好的阐述。

第三,阶段的特定数量以及它们与发展的遗传规划的联系在理论中没有得到充分的说明,尤其是在成年期。

第四,心理社会理论本质上是以男性为中心的、以欧洲为中心的视角为主导的,对个体性及其出现给予了过多强调,而对社会能力和社会需要则明显地强调不够。

第五,理论的阐发过程中,文化在每一个生活阶段促进或抑制发展的特殊方式没有被清晰地说明。

(2)女权主义理论

自由主义女性主义

a.主要代表人物及其观点

第一,乌丝东奎芙特。其最著名的女性主义的著作是《为女权辩护》,其认为女人和男人一样具有理性。乌丝东奎芙特主张女性要发展理性,培养独立自主的人格,女性存在的首要目标是做一个理性的人,而理性的实践则是透过妻子与母亲的身份来达成。

第二,芙乐。芙乐同样积极地拥护女性的个人权利,她更进一步强调女性有追求内在自由的权利,即包括心灵的充实、智力和知识的成长、理性与创造力的激发。她认为母亲职责是女性生活的部分而非全部,女性必须超越特定的家庭关系而去追求自我成长,但这种女性自我成长的目的并不是要成为一个称职的妻子与母亲,而是为了她自身的丰富与充实。

第三,米尔。他将政治哲学中公共领域的契约概念扩充到婚姻关系,认为婚姻契约必须经由当事人同意,在平等的条件下制定共同生活的方式,使女性不会在违反自身自由意志的情况下结婚。米尔主张女性应有一技之长与经济独立的能力,这样才不会为了长期饭票而无奈地走进婚姻。米尔由此进一步主张应该解除就业市场上对女性的各项限制。

第四,傅瑞丹。其继承了18世纪以来自由主义的基本主张,同时更加强调女性在公共领域的参与。傅瑞丹鼓励女性放弃以家庭主妇的形象作为自我认同,不过,她并未提倡女性在实质上放弃家庭生活,而是在事业与家庭间取得平衡。

b.自由主义女性主义的主要思想

第一,对男女不平等的分析

自由主义女性主义认为女性因其性别而遭受歧视,不管她个人的能力与条件如何,性别本身就使她在受教育、就业、参政等各方面遭受不平等对待。

第二,政治主张与改革方案

18世纪以来的自由主义女性主义主要目标是铲除形式上、法律上的男女不平等。而20世纪后半叶以来的妇女运动则进一步透过法律来矫正歧视的现象。

不同阶段的妇女运动的诉求可以用女性主义与法律的各种关系来表达。概括说来,可分为下列四种关系:

.废除歧视性的法律:法律本身如果包含明确的性别不平等,则需要加以修正或干脆废除。

.中性法律:法律的制订及实施必须无视于性别之分,男女一起适用,不能因性别给予差别待遇。

.制订反歧视法:以法律力量明文规定不得有性别歧视。

iv.以法律加速性别平等的推行:政府机构以及与政府有关系的民间企业在招募员工时,如果应征者条件相似,应该优先雇佣女性或少数民族。

可见,自由主义女性主义的政治诉求逐渐从中性、无性、无视于性而走向以女性为主体,一步步扩大政府的职权,利用法律来主导平等的实现。

激进女性主义主要思想

a.父权制度——压迫的根源

父权制度或者男性支配而非资本主义,才是妇女受压迫的根源,现代的父权制核心家庭必须加以废除,妇女这个阶级要起来反抗。“性即政治”,父权制度夸大男女的生理差异,以确保男性拥有支配角色、女性只具附属角色。

b.性别角色——从阴阳同体到妇女本位

20世纪70年代中期起,阴阳同体观受到排斥而发展出妇女本位观,女性异质,即女性不同于男性的特质不再被认为是妇女压迫的根源,而被视作为妇女力量的来源及解放的种子,也是社会变革的契机。

c.母亲角色——生理身份和社会身份

母亲身份是社会与文化制约的产物,是具有压迫性目的的。社会母亲和生理母亲具有相同的效果,一对一育幼方式不必然优于集体的社会化或“多数母亲”。

d.性——男女支配关系的关键

激进女性主义相信,除非性能够重新加以构想,重新加以建构,否则女人将永远附属于男人。

社会主义女性主义

a.早期的社会主义女性主义

基本上有五个共同诉求:废除私有财产制、组织公社、革除婚姻家庭制度、提倡情爱自由、打破男女分工。

早期社会主义女性主义的基本思想主要有:第一,革除婚姻家庭制度,废除私有财产制;第二,打破男女分工,主张情爱自由。

b.当代社会主义女性主义

当代社会主义女性主义发展于1970年代,它深受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同时又试图融合激进女性主义的洞见和马克思主义的传统,以发展出一种政治理论和实践方式。它所关注的主要主题是:家务劳动、妇女和劳动力市场、妇女和阶级。要使妇女不继续承受压迫与剥削,必须使妇女拥有较多的社会资源,才能令她们达致完全的解放成为可能。

c.女性主义的基本观点都围绕着下述四个方面而展开:

第一,长期形成的、占统治地位的“男主外、女主内”的婚姻家庭形式是为了男性的利益而被建构出来的;

第二,从过去到现在,我们的社会是“父权制度”占绝对控制地位的社会,它使男女两性性别定型,其实质就是男性压迫女性和强化“男尊女卑”的观念;

第三,“父权制度”和国家的其他社会化手段紧密地结合起来,使妇女确信她们的附属地位(无论是家庭内外)是合法的和天经地义的;

第四,必须改变以往父权为主的社会基础、社会结构和社会体系,争取妇女的权利和男女平等,争取妇女全面和彻底的解放。

以女性主义理论为指导或从女性主义的视角入手,已经被比较广泛地运用到妇女社会工作的领域来为妇女提供服务,并形成了一些独特的和宝贵的经验与服务角度。

(3)认知行为理论

认知行为理论的历史和发展

认知行为理论的形成源于两大主流:行为学派对认知治疗法的应用和认知学派对行为指标的价值肯定。

a.20世纪50年代

行为治疗法同时崛起于美国、英国等地。这一时期的研究重点放在证明行为反射技术的有效性方面,并且努力成为取代传统精神分析治疗法的另一种选择。

激进行为主义相信环境决定论,认为只有人的外在行为才是主要焦点,思想和认知只是环境动力和行为的附属品,绝对没有独立的影响力。

b.1960年代

亚伯特·班杜拉发展出社会学习理论,将经典反射及操作反射和观察学习做一整合,他强调人与环境的复杂关系,行为虽受环境所影响,但这都是人为的规则,要改变人的应付行为,必须先改变他的自我效用感,它指出人怎样去面对及应付困难,是取决于他们如何理解自己处理困难的能力。

在此期间,许多认知行为疗法纷纷兴起,目前对于心理治疗实践仍然有相当大影响的有:艾里斯创立的理性情绪治疗法,贝克创立的认知治疗法以及梅钦伯姆开发出的自我教导训练法等技术。

c.20世纪80年代

行为治疗法开始寻找突破传统学习理论的新观念与新方法,持续坚持其方法须有实证上的效度证据,探讨治疗实践对于当事人与社会的影响,更加注意治疗改变中情感因素所扮演的角色,以及生物因素在心理异常中所扮演的角色。在此期间,行为治疗法两项主要发展是:认知行为治疗法持续壮大,行为技术用于预防与治疗各种心理异常。

d.个人构建心理学的发现

认知理论最初建立是基于心理学家对心理动力学的质疑。心理学者都相信每个人有他们的特性、自己的决定和独立的思想。人是理性的,对外在世界和内在自我有一定的醒觉性。因此,只要改变人对事物的看法和感受,行为才会随之而改变。

e.认知理论发展的高峰

随着个人构建心理学的发现,凯利提出 “构建更替”理论,将认知理论推上另一个高峰。即世界是由人所创造的,现实是由人给予生命的定义和理解,宇宙是不停地建立和重建。人是充满活力和主动性的,人有自己的一套思想、情绪和行为反应,这些是会不断被确定,最终形成自我形象。

认知行为理论的假设和基本观点

a.概念

认知一般是指认知活动或认知过程,包括信念和信念体系、思维和想象。消极的信念或思想,往往导致情绪障碍和非适应性行为。

第一,劝度和贝克对认知的界定:

认知事件:指一些可被人意识到及证明的思想,是自动的反应,是完全即发的,不会被怀疑及挑战,更不需经过反省及推理。

认知结构:是人对自己和外在世界的一些假设概念。当人遇到新刺激时,认知结构便会改变来容纳这些新资料。这结构决定了人应怎样去注意、忽视和接受资料。如果外来的资料得到认知结构的确定,那么,认知结构便会变得更坚固、更难改变。

认知过程:负责操纵环境和认知结构内的资料。人可透过这一过程去改变外来的资料,从而计划及推动行为。当人面对一些新的刺激时,会即时把新刺激的特性作出分析,并与现有的认知结构作出配合,如果两者是一致的,新刺激便会被接纳。

第二,史东对认知行为学派的重点概念的界定

认知行为学派的重点概念包括:调解、现象、建设、互惠和资料。

“现象”,即强调每个人的主观世界及经历,世界是怎样的,完全是视乎个人的主观理解、感觉和衡量去建设它。因此,人作出的反应基于他个人主观的理解和感觉。

“资料”,是指这些世界现象的理解及感觉,是经过讯息处理系统的运作而产生的。讯息处理系统是贯通及调解外来刺激与内在反应的重要桥梁。由于人内在的思想、情绪和行为都经过外在环境讯息的刺激而产生,故此人与环境有互惠的关系。

第三,度信的观点

度信将认知行为学派中“人与环境关联”的概念运用于介入中,确定了三大基本要素:认知活动影响行为,认知运作是可改变及被监察的,认知的改变可导致适当行为的改变。人的思想和对事物的理解是改变不当行为的关键,相反,行为的改变亦可引致个人思想及理解的重整。

b.理论假设

相对于行为学派,认知行为学派特别强调个人(包括思想、情绪、行为)和环境的互动及相互影响。

第一,人在不断处理由本身内在和环境外在所获得的资讯,并将其解读作为如何适应生活情景和追求个人生存意义或生活福祉的因应策略及行动之依据。

第二,个体的人格是有弹性的,尽管不免受到物质环境和社会因素的重要影响,然而仍可以决定如何塑造和改变其内在和外在环境,可以选择如何面对的姿态和应对方式。

第三,许多人类情绪乃是人们思考、假定或相信他们自己本身及其所处环境的直接结果。

若人们的思考和信念是理性的,则其情绪呈现正常功能的运作。反之,若人们的思考和信念是不理性的或扭曲的,则可能逐渐发展出非正常功能运作的情绪、情感和行为。

第四,行为学派认为行为是可以学习而获得的,并且可以被定义和改变。

c.基本观点

第一,认知行为理论将认知理论运用于行为修正上包括几个重要的要素,如符号资讯处理、思考、信仰和对环境事件的认知和诠释等探讨,以进一步了解个体与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此一策略既可以补救行为治疗完全忽视内在认知的运作和影响,又可以弥补认知和环境之间的互动及其对行为改变的影响之缺憾。

第二,认知行为理论兼顾认知对行为和情绪的影响,认为案主的问题是自我效能不足或原来自动化思考形成的错误想法和错误决定,均可能对外在环境事件的认知和解读产生扭曲,以至无法发展正向的行为和正常运作功能的情绪。所以除了强调由外在的增强或惩罚以修正有形的行为之外,亦重视内在认知的匡正对行为改变的必要和贡献。

因此,认知行为介入不仅重视适应不良性行为的矫正,而且更重视改变人的认知方式和达到认知—情感—行为三者的和谐。同样,认知疗法也不同于传统的内省疗法或精神分析,因为它重视目前人的认知对其身心的影响,即重视意识中的事件而不是潜意识。

认知行为治疗方法的原则、技术和过程

a.治疗原则

第一,对案主问题所持的观点

案主问题是外显可见的行为本身,而非潜在不可见的原因,所以解决问题须针对行为本身进行治疗。其强调由外在的增强或惩罚以修正有形的行为之外,亦重视内在认知的匡正对行为改变的必要和贡献。

第二,结构性会谈的重要性

认知行为治疗在治疗过程中,治疗的形式属于结构性的会谈,本质为问题中心与目标取向,强调现在当下的问题处理,治疗过程和结束均有时间限制。

第三,治疗目标

治疗目标主要有:改变错误认知或不切实际的期待,以及其他偏颇或不理性的想法,修正不理性的自我对话;加强问题解决和对策抉择的能力以及加强自我控制和自我管理。

第四,社会工作者的角色

.角色一是教练,须个别指导和训练案主成为像助人者一样可以熟悉认知行为理论与技巧,即懂得如何运用此理论与技巧来检验本身各种认知改变和行为修正的成效。

.角色二是伙伴,即须与案主共同探索其思考的运作方式,并对其认知错误之处及如何修正的目标与策略达成共识,以及透过增强协助案主逐步养成正向的行为,提供示范作用促使案主学习和规划适合自己的生活形态和行为模式。

第五,治疗是增能的过程

认知行为治疗过程中,社工协助案主自我控制和自我主宰,以此增强案主的权能。

第六,治疗体现社会工作使命

社会工作的使命旨在维护人性尊严和社会正义,认知行为学派主张个人的知识及行动经验的形成,是主动和积极的,以正向思考解读外在环境事件的意义,和自我有效能的调适,建构个人独特的认知及生活形态,此学派源自对人的自觉意志和自主信念的尊重与信心,是人本取向的。

b.治疗技术

第一,行为治疗的技术

.放松训练。放松训练主要对于应付紧张焦虑的情绪与情境非常有用,可以帮助人们消除疲劳、振奋精神和稳定情绪。

.系统脱敏法。系统脱敏法由沃尔普最先发明及应用,主要是用来处理焦虑及退缩行为的。

这项治疗技术的基本假设是,焦虑反应是习得的,我们可以借助相反的活动来消除它。

墨里斯曾指出系统脱敏法的三个基本步骤:放松训练、订出焦虑阶层表、进行系统脱敏程序。

首先,分析引起焦虑行为的刺激,建立焦虑情境的阶层。

其次,教导当事人配合想象的影像去练习放松的方法。

最后,引起焦虑的情境在想象时会从威胁最小的渐增到最大的,并且焦虑的刺激配合放松训练会重复出现,直到刺激与焦虑反应之间的联结关系消除为止。

.模仿学习。模仿学习是以某人或某团体的行为作为一种刺激,使观察者发展近似的想法、态度与行为。当事人不需经过尝试错误的学习,直接可以学习表现期望的行为。

iv.角色扮演。角色扮演多用来改变来访者的不良行为和进行社会技能训练。即来访者可学习改变自己旧有的行为或学习新的行为,并进而改变自己对某一事物的看法。

v.决断训练。决断训练是行为治疗法中相当常见的社会技能训练之一,其基本假定是:人有权利表达他们的感觉、想法、信念及态度。

vi.强化的方法。建立在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原理之上的。即某一行为得到奖赏,以后该行为重复出现的频率就会增加,反之就可能会减少。在强化的时间间隔方面也遵循操作性条件作用原理。

第二,认知治疗的技巧

.与不合理的信念辩论。社工积极主动地向案主发问,对其不合理的信念进行质疑。从提问的形式上看,可以分为质疑式和夸张式两种。

质疑式是社工直接向案主的不合理信念发问,如“你有什么证据证明你自己的这一观点?”,“是否别人都可以有失败的时候,而你不能有?”。

夸张式是社工对案主信念的不合理之处故意提出一些夸张的问题,把对方信念的不合理之处、不合逻辑、不现实之处以夸张的方式放大给他们自己看。

.合理的情绪想象技术

首先使案主在想象中进入他产生过不适当的情绪反应的情景之中,体验在这种情况下强烈的情绪反应,然后社工帮助案主改变这种不适当的情绪反应并体会适度的情绪,最后停止想象,让案主讲述他是怎么想的,此时,社工要强化案主的新的合理的信念,纠正某些不合理的信念,补充其他有关的合理信念。

.认知的家庭作业

改变案主的认知很难,因此治疗不但需要社工的努力,还需要案主自己的努力,这种努力不仅在会谈时间中进行,也应持续到会谈以外的时间。认知的家庭作业正是为此而设立的。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案主可以更好地掌握会谈之中的内容,通过合理情绪治疗自助量表、合理的自我分析,学会自己与自己不合理的信念进行辩论。

c.治疗过程

第一,预估的重点与方式

借助信度和效度均佳的工具对思考、情绪和行为加以明确具体,这是案主问题的预估重点。对案主个人的思考、行为和情感的独特运作顺序的评估非常重要,评估的重点包括思考如何启动行为和情绪,或者行为如何带动情绪以及牵引思考,或者情绪如何影响思考和行为等先后顺序及影响大小。

第二,专业关系的界定

在社会工作实务过程中,建立社工与案主专业的指导关系很重要。其有效运作要建立案主的接纳和信任的基础,让案主相信社工在助人过程中的动机和行为都是真诚的和为案主设想的。专业关系的界定事实上包括指导监督和同理包容,二者相互融合或交替使用。

第三,治疗策略步骤

在认知改变过程中一般依循下列步骤:辨识失能或扭曲的思考方式,以及他们如何导致负面的情绪和失调的行为;自我监控负面的思考方式或自我对话;探索负面思考方式与潜在感觉或信念之间的关系;尝试不同的具有正面功能和不扭曲的思考方式;检验个人重新对自我、世界和未来的基本假定,在因应行为及环境调适上的有效性。

第四,结案与追踪处理

当案主不再受失能或行为失调之苦,事实上已经到达结案的时机了。一般而言,社工与案主共同订定具体行为改善目标,一旦案主可以达至正向行为目标,证实案主学会正常评估其所处的生活环境的要求并予以有效因应,即展示了案主可以重新正常生活的能力。除非案主所处生活环境的资源十分匮乏和压力相当大,否则不需要对案主进行定期的追踪处理,以了解和掌握案主是否可以顺利面对其生活环境的挑战。

(4)危机介入理论

危机概述

a.危机的定义

第一,卡普兰的定义

卡普兰认为,当人遇到突发的事件或变动却未能立即解决时,便会推动平衡,陷于危机状态。危机是一个突然的转折点,当逼近这个转折点时,紧张度骤然激增,从而刺激了个人前所未有的潜能,或者瘫痪个人能力而不知何去何从。每个人对危机的反应与适应不同,危机情况总会形成对当事人的心理负担与压力。

第二,别尔梯姆的定义

别尔梯姆认为危机是个人的困难问题或是无法使人可以改变的情境,并且无法在意识上控制个人的生活而能防止危机的发生。

第三,史拉桥的定义

史拉桥指出每个人都会在一生中碰到情绪急剧、懊恼的情形,以及过去应对策略无效的情形,这就是危机。而且危机是有时间性的,通常是遇到突发性事件。危机发生后,可以预知会有几个不同的发展阶段,解决问题的方法可能会带来更好或更坏的生活功能。

第四,作者对危机的定义

为个人面对达成人生重要目标受到阻碍的情况,或是经历紧张性的事件、情境时,会感觉到运用过去习惯性的处理机制,不足以应付当时状况所产生的状态,陷于无力感状况引起情绪起伏变动激烈不安、紧张及其他异常反应状况,无法单独去解决问题。

由于压力大,个人必须尽快解决不适的感觉,在此情况下,其求助动机增强,学习新的解决方法或改变行为习惯的可能性增加,但是也有可能把焦虑压制在意识之外,转成慢性状态,使新刺激的出现又会使人陷于危机困境。

b.危机的要素

一种状况是否处于危机状态,可以从以下几个要素来衡量:

第一,具有影响个人突发的事件或情境,致使个人认为生活重要目标的实现上受到严重阻碍。

第二,有明显的严重的懊恼情绪。一旦个人陷于危机状态,面对危机的反应有以下几种特质:

首先是急性阶段,这是混乱和动摇时期。当事件超出个人应付能力时,除了会有心理焦虑、无力的感觉,想寻求解脱或减除这种心理不适的感受之外,也可能会有解组行为。

第三,此时个人不能有系统地解决问题,心理上高度脆弱,防卫性降低,或可能有日常生活功能,但无能力处理问题和应付事情。由于推动解决问题能力,但案主又必须在短暂有限的时间内解决问题,使得个人接受危机介入的可能性增加。

第四,在短时间内,个人一定要做选择和设法取得平衡。个体会尝试克服危机状态的各种方法,最后会选择某一种个人认为对自己或对周围的人都是较好的应付方式。

c.危机的发展阶段及案主的反应特征

危机也是一个过程,它也有发生、发展和结束的阶段。香港学者秦安琪对西方学者观点进行了综合分析,把危机发展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冲突期。此阶段因事件致使案主压力加强,产生沮丧、焦虑等危机状态的情绪反应,此内心的失衡状态使案主难以忍受而希望恢复平衡,这也影响了案主的身体反应、认知、行为表现和人际关系。

第二,应变期。这一阶段为了消除压力和解决问题会尝试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有较强的改变动机。案主的反应特点:较愿意听取别人的意见,有开放的态度;愿意尝试新的解决问题方法,因而乐于求助;如果案主这时仍未能得到即时和适当的协助,他会做出某些求救的行为。态度上可能有些改变,如否认问题的存在,逃避责任而埋怨他人等等。

第三,危机解决期。危机解决期分两种情况,即消极性的解决情形和积极性的解决情形。

.消极情形,表现为退缩,即假若前阶段的适应不能减低压力和解决危机,也未有更多的内在和外来资源,案主便可能会退缩,甚至情绪崩溃,而以逃避方法取而代之,如自杀。

.积极情形,表现为过渡,即案主能够表达对危机的想法和感受,应变能够解决困难,减低甚至消除压力。

第四,适应期。退缩的方法导致案主功能减低,过渡则可能使功能维持不变或加强。无论是哪一种解决方法都可使案主恢复平衡,但每个人对适应新状态所需要的时间长短不一,而适应的历程会内化为性格和生活的一部分,影响以后的功能和应变的方法。

d.危机的类型

第一,卡普兰将其分为两大类,即发展性危机与意外性危机。

发展性危机是指人在生长过程中必须面对的各个转换阶段,如入学、与异性交往、结婚、生育、更年期、退休等。

意外性危机指无法预料的危机,如受暴力伤害、致命性疾病、失业、离婚、家庭遭遇灾难和亲人意外死亡等,这是随机、突然发生的,且具有强烈性。

第二,布瑞姆贝提出危机有三种:发展性危机、意外性危机和存在性危机。存在性危机即指人面对人生重要问题而产生的严重困扰,这是人生价值与定位之追寻所产生的适应危机。

第三,杰姆斯和吉利尔德将其分为四大类,即加入了环境危机。环境危机是指自然大灾害所造成的,例如台风、洪流、瘟疫等,或是政治性因素导致的灾害,例如种族屠杀或严重经济萧条等。

第四,香港学者秦安琪将危机根据导因的不同划分为两大类:

.成长危机

成长危机又称常规危机,人的每一个成长阶段,都是在达成与年龄适当的成长任务的关键时期。而在履行这些可预料任务时所遇上的压力、阻滞或困难,往往构成了成长危机。

.事态危机

这一类危机通常与外在环境有关,它包括三个方面的情形:

其一为物质或环境方面的危机,如地震、车祸等天灾人祸;

其二为人际或社会方面的危机,如亲人意外死亡、遭受威胁人身安全的罪案,如强奸、被抢劫等;

其三为个人或身体方面的危机,如疾病、自杀等。

由于事态危机多属突发及不可预料的,所以对人的影响较大。当然,其影响程度也视每个人对事件的看法而异。

e.危机和压力的比较

危机与压力这两个概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第一,联系

生活中的压力与危机有较大的关联性,当生活发生变化或进行调整,而有些人不能很好地适应时危机就会发生,同时也带来相应的生活压力。但由于每个人的生活背景、对生活事件的诠释及适应能力的不一样,因而压力也就对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意义,压力的强度也就有了相应的不同。

第二,区别

.危机的状态不一定非得有伤害性,也包含一种“促进成长”的可能性,即通过改变原有解决问题的习惯、发展出新的应付方法而提高人的能力及精神健康水平。

.压力的概念含有一种长期压迫的感觉,这种持续一定时期的压力可能来自外部事件并与内部心理相冲突。危机却是一种短期现象,通常个人会力图尽快重建以前的和谐。

危机介入

危机介入是指对处于生活危机状况中的人施于短期性服务的一种方法,提供个人急需的帮助,以协助他能克服危急情况,重回身心平衡。它被认为是一种费用少,且在短时期内针对解决案主当前问题的治疗方法。

a.危机介入的目标

第一,早期提出的危机介入的目标有三个层面:

.增强个人处理问题的能力,让人比危机出现前有更高的能力,并可以预防类似危机的发生;

.个人面对危机时,至少能恢复以往的处理问题;

.个人在危机介入的过程中,本身处理问题的能力比以往差,需要主动提供协助,使其在有限度的范围内尽可能地充分发挥。

第二,拉博波特把危机介入的目标归纳为两个调适的层次:

第一层次的介入目标放在缓和症状,使案主恢复或增进过去的社会生活功能状态,协助案主了解危机前的各种前导事件,协助家庭和社区支持案主,包括:

.症状解除;

.恢复危机前生活功能水准;

.了解有关造成不平衡状态危机事件;

iv.修补性工作之确认,有哪些事是案主或家庭能够承担的或社区可用的资源。

第二层次的介入目标放在协助案主了解现在与过去的危机或冲突间的关联,以及开始新思考与处理方式。此一层次的目标较为复杂,包括:

.了解目前压力和过去生活经验与冲突的关联;

.引发知觉、思考和感受与新适应与因应反应的新模式,而能在立即性危机期间可以运用。

简而言之,危机介入的重要目标就是希望在有限时间内由社会工作者以密集式的服务来提供支持性协助,使案主恢复以往的平衡状态,并且在处理日常问题能力上有长期地改变。

b.危机介入的基本假设

采用危机介入的模式开展社会工作,往往基建于以下的假设:当个人无力处理内在压力或外在事件,而转成危险事件时,将引发危机。个人对危机情境的反应是反映出个人对目前压力的认知经验,而非个人病态。危险是暂时性的,而且有特定发展阶段,但其持续时间因人而异。危机提供个人成长和发展的机会,但结果是各不相同的。

c.危机介入的方法和技巧

第一,方法

.一般性的方法相信面对同一个危机,每个人都需要经历类似的心理任务和问题解决活动。了解这些活动的性质,社会工作者便可就各活动的需要,按部就班地协助案主。这一方法的目的在于解除危机。技巧有直接鼓励适应性的行为、环境改善与预先辅导。

.个别性的方法则认为由于各人有其独特的情形,因此没有任何预定的步骤可以依从,必须按个人的情况和需要去订定符合实际的介入计划。这一方法着重于遭受危机者的内在心理过程和人际关系的评估。调适方法是专为遭受危机者特定需要而设计的,以期化解产生危机的特定情况。

.比较

一般性的方法忽略了个别情况和需要,个别性的方法又没有事前设定的步骤可以依从,只靠社会工作者自己的评估和设计。所以社工在设计自己的危机介入步骤时,可以结合这两种方法来加以综合考虑,尤其是要考虑案主的个别情况以切合其实际需要。

在危机初期阶段,可运用一般性的方法,重视密集性的社工介入,以协助案主恢复适应,所以案主的亲友和志愿者都是可运用的资源。

同时由于个别性的方法重视造成失衡的直接原因,以及案主重获平衡或得到较好功能的过程。所以,社工在运用时要吸引遭受危机的家庭成员和相关重要人物的积极参与,使他们能配合好社工的工作。

第二,技巧

常用的技巧有自我肯定训练、面对现实、环境改善、情绪宣泄等。

在开始阶段,社会心理模式的支持性技巧很重要,可以用来降低案主的焦虑和提供情绪支持,并配合使用探索和情绪疏通的技巧。在中间阶段可运用直接影响技巧和反映性讨论个人整体所处情境的技巧,以促成案主改变特定行为。

危机介入的过程与步骤

以下所介绍的介入过程与步骤的先后顺序并不是分割和绝对的,而是需要在辅导过程中同时进行和灵活把握。

a.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

这是危机状态下的接触和了解,社工要向求助者表示他们向机构寻求协助是做对了事情,同时也要传递协助意愿与能力,透过接纳、关心、耐心和表达帮助性态度等积极性倾听,和案主建立信任性的专业关系。

b.检视危险程度

在危机介入中必须时刻注意个人安全。社工要评量是否个人有自我伤害行为或伤害他人行为,及分析导致严重受伤或致死的可能性。社工可从案主的生理、心理状态和情绪几方面了解案主是否安全。在整个介入初期,评量案主受威胁的程度与严重性,以保障其安全及有关人员的安全是相当重要的。

c.了解主要问题

要达到有效的危机介入,社工要充分了解影响案主的危机的导因和问题所在。这一阶段主要在于找出引发案主危机状态的主要情境,并加以评量相关的影响因素。通过与案主的共同讨论,协助案主列出解决问题的先后顺序。在此基础上,社工与案主共同商量其解决对策。

d.处理情绪和提供协助

社工要积极给案主足够的关怀和支持来稳定案主的情绪,获得案主的信赖。这一阶段的主要工作之一在于透过同理心来表达积极倾听和沟通。社工要鼓励案主表达危机所引起的紧张感受,也要倾听并注意案主认知上的非理性信念的陈述。在时机不成熟之前,切记面质案主的错误,而是要小心运用问题询问和澄清。

e.研究可行性方法

除非案主的精神状态使他的智力降低或丧失,否则社工应鼓励案主尽量发掘恰当和实际可以解决问题的各种方法。此种探讨包括检验过去适应与非适应的因应方法。在讨论的过程当中,社工要就每一个可行的方法跟案主评估一下其后果,可以帮助案主了解以往的应变方法为什么无效,也可以建立新的应变方法以备将来之用。即使危机未必因为多了这些选择而解决,也可以减低案主的压力和负担。

f.订立计划

这一阶段需要社工和案主共同协商服务目标,并根据此目标制定详尽的行动计划。首先要有积极的做法,包括各种具体实际解决方式。行动计划中另外一个重要部分就是认知上的掌控感。

第一,社工应该评估一下案主的认知功能,从而选取合适的辅导模式。辅导模式主要分三种情况:

.指示辅导模式。这主要是针对案主暂时失掉了他的功能或是智力程度不足时,社工成了主要的问题分析者、提供可行方法者和订立计划的人,他需要直接指导案主的行动。

.合作辅导模式。即由社工与案主作为伙伴共同去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这主要是针对案主虽然仍是手足无措,但他仍有适量的自我强度去探讨问题的情况。

.为非指示辅导模式。这适用于那些可以自己提出选择和决定的案主,社工的聆听和启发性问题便能使案主想出办法并做出合适的选择。

第二,社工应协助案主开放现在的感情,以理性信念和新的认知取代非理性想法与错误认知,其方式包括透过认知重建、家庭作业、转介其他走过类似危机经验者提供新的讯息。要鼓励案主表现出正向行为非常重要。当案主同意计划时,要得到支持才能贯彻。

第三,发展服务协议,使服务计划明确具体。其内容除了针对上述协议后的问题服务目标与任务、服务时限等之外,还有明确案主的职责、社工的职责等。

g.结案与跟进服务

当危机已过或案主差不多恢复平稳状态时,危机介入便算完成,在完结个案前,社工应协助案主评估和综合此次经验的心得感受。

在结案过程中,社工应持续地表达关心,并告诉案主未来如果有需要帮助的话,随时可以回来,以及解释社工将会主动与案主联络,查看案主的进展状况。若发现案主仍然需要深入辅导而又愿意继续接受服务时,社工便需考虑机构的政策是否容许继续服务或是需要转介到别的机构。

结案以后,为了能确保案主渡过危机,社工还要和案主约定在某一特定的时间内会面或电话联系,以便评估和巩固案主的进步情形,并提供必要的后续服务。

危机介入的基本原则

a.介入的目的

介入的目的重在恢复和增强案主的社会功能使其能积极预防危机事件的再度发生,并能正确面对和处理今后所面临的生活困难和问题,以达到助人自助的专业目标。

b.社会工作者给予建议

社会工作者给予更多建议,以协助其应对生活危机,使双方所制定的行动计划和方案具有更高的明确性和可行性。危机介入过程中,这需要不断评估案主的危机情境和准备状态,并注意案主情绪反应与认知能力,评量其能否接受这些信息建议,而非把这些建议及劝告强加于案主身上。

c.社会工作者扮演主导性角色

在这个工作过程当中,社会工作者发挥着主导性的角色,尤其是就案主问题解决的进度提供一些必要的指示性或非指示性的辅导。当然在此之中也可以容许案主有短期依赖心理及行为的出现。

d.介入目标的恰切性

通常来说,社工对危机问题的处置过程和服务目标要有弹性,要随时让案主表达有无改变原来计划的想法,并切实根据案主的问题及其情绪状态调整介入目标和工作计划。

e.资源配置的重要性

专业人员无法随时随地给案主提供必要的社会支持,因此,案主自己环境资源在协助其渡过危机初期的不安全感,以及危机解除所需的各种实质资源,就显得相当重要。危机介入模式非常看重如何充分地调动和配置机构和社区的各方资源来服务案主,以满足其所需。

f.介入的时限性

无数研究表明,一个人由危机出现至平衡,大概是6至8周的时间。社会工作者应把握时机,在这段时间内帮助案主渡过难关,想出有效的应变方法。因此,社工在此期间与案主的联络应比传统的辅导模式更紧密,以帮助案主即时的需要。

g.介入的“此时—此地”

危机介入的工作必须是当前取向,即它非常关注于当前情境下的在案主身上所发生的危机事件和生活困难,以及案主当时的情绪反应和内心想法,而不太看重与此不太有关的生活事件与问题,使工作更具有针对性和方向性。

h.介入目标的集中和阶段性

在危机介入过程中,工作目标主要集中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缓和案主的症状,使案主恢复或增强过去的社会生活功能状态,协助案主了解危机前的各种前导事件,并协助家庭和社区能支持案主。围绕此目标,社工针对不同的危机发展阶段及案主的情绪反应特征,采取行动策略分阶段予以实施。

i.介入重在解决急需解决的问题

在案主所面临的众多问题中,评估案主危机状态的核心事件及急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危机介入的关键。危机介入模式所需要的并非是对个人与问题做完整的诊断,而是对危机核心问题与案主的最迫切的需要做正确的评估。

j.介入的最终结果仍然要把自决权移交给案主

由于社会工作强调案主拥有潜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常社会工作者只需要给予刺激。社工在辅导的过程中要恰当地引导案主自己来做出计划行动,将自决权移交给案主,以达到社会工作“助人自助”的目标。

危机介入理论的评价

a.优势

第一,为社会工作者提供系统性的评估和介入的步骤,利用可预测和实际的行动协助案主控制情况,重获动机和克服困难。

第二,此理论不把危机个人化和问题化,却对危机有正面的看法,提出其普遍性,加强了社工和案主的动力。

第三,强调个体在面对危机时反应和适应的差异,是一种弹性和动态性的助人方法。理论采用折中主义,使社会工作者可以按案主的情况和需要,以不同的策略去解决困难。

第四,危机介入的重点在于让案主可以达到一个新的平稳状态,虽然社会工作者的角色是积极的和指导性的,但是他也需要鼓励案主参与,以提升他们的能力并培养自主性。

b.不足

第一,如果相信个别案主对事物看法各有不同,反应和处理方法各异时,那么过分着重归类和按各个步骤做辅导,会令社工忽略了案主的个别化需求。

第二,虽然危机介入受系统理论影响,但社工在辅导过程中,通常只集中在案主遇到特殊事件变化时的内在互动反应和适应,对于环境的影响却未有深刻的描绘。

第三,危机介入的服务方式和社会文化背景有密切关系。因而在不同的社会文化中,现有的理论假设和实务工作原则是否仍然有效,这还需要更多的实证研究来证实。

第四,现有的危机理论对个人困扰产生的讨论中缺乏区位要素的分析,同时就社会系统对个人危机的影响的讨论也较少,因而缺乏纳入适当的社区服务系统来处置危机。

第五,有关个人因应危机问题资源与社会结构和区位力量之间的潜在关联的分析,也是该理论有所不足的,需要今后加强研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