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编 现代哲学

一、名词解释

1.大同书[清华大学2014研;中山大学2013研]

答:《大同书》是近代改良派领袖康有为的著作。他在书阐发理想的社会与政治纲领。书中倡导托古改制,借公羊学创“大同”学说,主张维新变法,由“小康”而进“大同”。他认为只有在政治、经济、生活富足的“大同”社会中,才能真正实现人的本性。“大同”理想是中国资产阶级的先进思想家向西方探寻真理的积极成果,超过了洪秀全的农业空想社会主义,但康有为的“大同”理想也只是一种空想,最终没有实现。

2.“全变”[武汉大学2014研]

答:“全变”是康有为根据《周易》的“变易”思想和近代自然科学知识而提出的概念。他的“天道尚变”的宇宙发展观认为天、地、人都处于变化之中,没有事物是永恒不变的。他的辩证法思想冲击了传统观念,突破了“器可变,道不可变”的局限性,为进行维新变法提供了理论依据。全面变法的内容包括:变器,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变事,发展近代工商业;变政,推行资本主义的政治体制;变法,变封建制度为资本主义制度。康有为的“全变”思想主张中国走资本主义发展道路,超过了地主阶级改革派的思想,突破了早期改良思想家的局限,富有积极意义,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3.以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4研]

答:“以太”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设想的一种物质,泛指晴天或上层大气,是物质构成的一种元素。谭嗣同以“以太”为“仁”,为万物之本原;康有为以“以太”为不忍人之心;章炳麟认“以太”为“原子”;孙中山则以之为“太极”,为宇宙生成之初的物质。

二、简答题

1.孙中山的“知难行易”说。[南开大学2015研]

答:“知难行易”说是中国近代革命家、思想家孙中山的认识论关于知行关系的学说。

(1)提出背景

通过总结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经验教训,孙中山深感“知易行难”的传统旧说,不但不能激励人们的进取精神,反而助长畏难苟安的心理。“不知固不欲行,而知之又不敢行,则天下事无可为者矣。”他认为这是中国近代积弱衰败、革命事业不能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为了破除这种传统观念,鼓舞人们“无所畏而乐于行”,孙中山提出了“知难行易”说。

(2)具体内容

孙中山对知、行范畴作了新的理解。

在中国古代哲学家那里,知、行范畴往往局限于对道德的体认和践履。

a.“知”是指运用科学或哲学的理性思维方法所形成的关于客观世界的认识,主要是指科学知识和革命理论;

b.“行”是指生产活动、科学实验、社会生活和革命斗争。这就突破了中国古代知行观的狭隘性,而具有近代认识论的特点。

孙中山将人类知行关系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a.为不知而行之时期,这一时期以实践作为认识的起点;

b.为行而后知之时期,这一时期通过实践而获得知识;

c.为知而后行之时期,这一时期是科学昌明时代以“真知特识”指导实践。

孙中山把知行关系概括为:“以行而求知,因知以进行。”

“知难行易”说

孙中山以饮食、用钱、作文、建屋、造船、筑城、开河、电学、化学、进化等十事(即“知难行易十证”)作为论证,说明获得理论知识比进行实践更为困难。“知难行易”说主要包含了两层意思:

a.“不知亦能行”,如前所说的“不知而行”,就表明行先知后,行易于知;

b.“知之惟艰”,从实践中总结出的科学知识是难能可贵的。另外,他还提出“知之则更易行之”的命题,认为“知而后行”可达事半功倍之效。

(3)评价

孙中山“知难行易”说的提出具有当时的现实针对性,在当时有着思想解放的作用,但也存在局限性;

对于“知难”的强调,导致孙中山依据经济学分工原理而推演出“分知分行”的观点。认为科学愈昌明,人们的知与行愈分离,“知者不必自行,行者不必自知”。这样不仅割裂了知和行的统一,而且实质上是将社会人分为“主知”、“主行”两个等级;

孙中山对“知难”的过分强调,也有夸大理论作用、轻视实践意义的倾向,从而不能正确处理认识与实践的关系。

2.张之洞“中体西用”[南开大学2014研]

答:(1)释义

“中体西用”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简称。19世纪60年代以后洋务派向西方学习的指导思想。“中学”指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儒家学说,“西学”指近代传入中国的自然科学和商务、教育、外贸、万国公法等社会科学。它主张在维护清王朝封建统治的基础上,采用西方造船炮、修铁路、开矿山、架电线等自然科学技术及文化教育方面的具体办法来挽救统治危机。张之洞《劝学篇》进一步指出:“新旧兼学。四书五经,中国史事、政书、地图为旧学,西政、西艺、西史为新学。旧学为体,新学为用。”又以为中学为治身心的内学,西学为应世事的外学。

(2)影响

20世纪初,清政府推行新政,仍奉行这一主张。它是封建主义文化和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结合的产物,对近代中国的政治思想产生过较大影响。早期对于冲破封建顽固派的阻挠,引进西方自然科学,促进中国工业、军事的近代化和新式教育的产生发挥过积极作用,后期成为清统治者对抗资产阶级维新和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武器。

三、论述题

1.严复的天演论。[南开大学2015研]

答:严复翻译的《天演论》是近代中国影响最大的译著。他十分推崇达尔文的进化论,力图用进化论说明人类社会发展,鼓吹救亡图存、维新变法。

(1)进化论的内容

严复认为,达尔文的进化论可归结为“物竞、天择二义”,“物竞者,物争自存也;天择者,存其宜种也。”在他看来,生存竞争,适者生存,不仅是生物进化的规律,而且是社会发展的规律。严复的“物竞天择”的历史进化论,受斯宾塞的社会达尔文主义的影响较大。他认为,斯宾塞所著《天人会通论》“举天、地、人、形气、心性、动植之事而一贯之,其说尤为精辟宏富”。但严复并不赞同斯宾塞的“任天为治”的弱肉强食思想,而赞赏赫胥黎的“与天争胜”的重视人力的观点。在他看来,人类的进化是人主动地同自然和社会环境进行斗争的结果。

(2)中国衰败的原因

严复从比较文化学的角度分析了西方强盛而中国衰微的原因。他说:“中国委天数,而西人恃人力”;“中之人好古而忽今,西之人力今以胜古;中之人以一治一乱、一盛一衰为天行人事之自然,西之人以日进无疆,既盛不可复衰,既治不可复乱,为学术政化之极则。”通过中西方的文化比较,严复尖锐地揭露了中国封建制度及文化的落后和腐朽性,力倡“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淘洗改革,求以合于当前之世变”。

(3)维新变法

严复认为,“淘洗改革”、变法维新,最重要的在于变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为资本主义民主制度。他指出,中国封建社会的君民关系,就是君主对天下民众的残酷剥削、奴役。秦始皇所开创的大一统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给中国民众带来了深重灾难。对此,他进行了猛烈抨击:“自秦以来,为中国之君者,皆其尤强梗者也,最能欺夺者也。”他还认为只有人民群众才是社会的真正主人,王侯将相应是社会的公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应当废除。

(4)自由与民主

严复的“尊民叛君”思想是以“天赋人权”理论为根据的。他强调:“民之自由,天之所畀”;“身贵自由,国贵自主”。在他看来,自由是每个人与生俱有的神圣权利,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条件。民主是自由的体现。因此,严复提出:以自由为体,以民主为用。他认为民主依附于自由,先有自由,后有民主。这种对自由的理解和高扬,在中国哲学史上是破天荒的,具有极大的反封建和启蒙意义。

(5)天演论的影响

严复对“西学”的介绍以及他的哲学思想,对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中国思想界起了解放思想、开启新风的重要作用,促进了中国知识分子和广大民众的觉醒。特别是“物竞天择”的历史进化论,激发了中国人民自强自主的爱国热潮,不仅成为资产阶级维新派进行变法的精神武器,而且对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哲学思想产生了深刻影响。严复建立了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完全近代意义的哲学体系。他对西方近代经验主义和逻辑学的译介、重视,有力地促进了中国传统哲学的改造和近代哲学的发展,对融会中西哲学有筚路蓝缕之功。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代表人物孙中山、章太炎以及青年时代的胡适、鲁迅、毛泽东,都曾深受严复思想影响,从《天演论》等译著中吸取营养,受到启迪。

2.梁启超“新民说”评述。[南开大学2014研]

答:(1)内容

“新民说”是梁启超所建构的社会启蒙思想,在近代启蒙思想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他提出近代中国最迫切的启蒙任务就是在民德、民智、民力三个方面改造国民,使之成为建设近代民族国家的“新民”。在这种理论取向的指导下,展开了他的最具独特性的社会启蒙思想。

“新民德”

主要是从内在的精神气质方面改造国民的精神面貌,使中国人从习惯于封建专制压迫造成的受治服从、麻木不仁的国民劣根性中挣脱出来,代之以独立、自由、自治、责任的现代国民品质。从这种价值原则出发,他把公德与私德、利己与爱他、独立与合群、权利与义务、自由与服从等五对道德范畴在参照西方资产阶级社会道德准则的前提下,将其改造成为适合中国国民的、具有中国文化独特性的国民新道德。

“开民智”

梁启超重视“智”在改变祖国落后面貌、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作用。他认为近代中国的落后首先表现为民智的落后,民智落后的中国与民智进步的西方诸国相较量,其被淘汰是必然的。因此他强调“言自强于今日,以开启民智为第一义”。从开民智的重要性出发,梁启超探讨了开发民智,提高民族文化素质的途径和方法。

a.必须变科举,废八股;

b.主张通过办学校来解决培养人才的问题;

c.把办学会看作是“开民智”的途径;

d.通过译书来学习和吸收西方科学技术、政治经济法律方面的知识,是“开民智”的重要手段。

“鼓民力”

提倡尚武精神,强健人民体魄,劝民以业,藏富于民等内容。它是梁启超在对弱肉强食的近代国际关系有着深刻认识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a.批判传统忍让思想,提倡尚武精神;

b.废除封建陋习,强健人们体魄,主张禁止早婚陋习和废除缠足陋习;

c.主张劝民以业,藏富于民。

(2)评述

梁启超提出一些新思想,对当时知识界和理论界影响很大。开民智、鼓民力、新民德是他长期对中国国情和民情进行研究的理论概括,具有一定的逻辑性和系统性。他揭示了中国国民道德的劣根性,言词虽较激烈,但其用心是可以理解的。此后,如鲁迅等人继承了他的思想主张,更加积极地从事批判与改造国民性的艰巨工作;

梁启超从中西对比的角度,提出了改造国民性的一整套方案,如培养国民的公德与私德,上自救亡图存,富国强兵,下至日常生活各个方面,全面而深刻地改造国民道德;

梁启超的方案具有理性主义色彩,不是全盘否定传统,也不是全盘接受西方。其主要目的是向国民灌输世界和近代知识,力图使国民成为适应世界潮流和近代生活的新国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