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影视产业投融资的经典案例
影视产业投融资的典型案例
近年来,我国影视产业方面的投融资活动逐渐活跃,既出现了一些可奉为经典的成功案例,也有让人扼腕叹息的失败教训,对这些个案进行观察并分析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影视产业投融资中的规律,并对涉及的具体问题探讨解决的方案。
(一)银行贷款融资案例
冯小刚导演的贺岁片《集结号》获得招商银行5000万元无担保授信贷款,开创了国内银行业无担保贷款影片的先河,被视为中国内地银行投资电影拍摄的第一案。这也是招行首次向一部影片贷款。该部影片投资共1亿元人民币,其中招商银行的贷款达5000万元人民币,占了整个投资总额的半壁江山。最终,电影大获成功,影片的投资方华谊兄弟以此片获得的收入超过5000万元,招商银行也如期收回了贷款,并且积累了电影投融资方面的经验。可以说实现了投融资方的双赢,也让更多的银行看到投资影视行业,拓展文化创意贷款业务的好处,之后华夏银行、北京银行等也先后投资了影视制作,并开发出“文创贷”“知识产权质押贷”等授信服务。《集结号》的融资成功有赖于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影片的发行方,也即融资方,是国内首屈一指的电影公司——华谊兄弟传媒集团。该公司不仅汇集了中国电影行业的大批优秀人才,同时在电影资本运作上也积累了相当的经验。公司在国内创业板上市,通过股票市场公开募集资金进行电影的制作。此外,该片的导演冯小刚在中国电影市场具有强有力的票房号召力,其对电影的收益非常有自信,可以说,投资项目的预期收益在贷款之前是比较乐观的,选择这样的投资项目对于招行介入影视行业也必然是经过慎重考虑和精心筛选后的结果。
第二,尽管投资对象和投资项目都比较优质,招商银行仍然在风险控制方面做足了功课。招商银行与《集结号》的制片方北京华谊兄弟影视投资公司的接触始于2006年年中。他们对《集结号》的贷款列出了三个风险点:拍摄许可风险、拍摄完工风险、影片销售风险。经过对风险仔细研判后招行认为,这部饱含兄弟情感和英雄气概的战争片获得拍摄许可证问题不大。完工风险也有华谊公司提供担保。但对于票房收益仍无法准确估计,因此提出在影片销售环节采取《集结号》全球版权或全球放映的票房收益权作为质押来担保贷款。2006年8月,在经过两个多月的尽职调查后,《集结号》贷款5000万元的报告最终通过招行的终审并放款,贷款性质为无第三方公司担保。
尽管《集结号》开启了影视贷款融资的新篇章,但其成功模式仍然是不可复制的。首先,招商银行对《集结号》的投资虽然是在规范的风险控制基础上操作的,但更多的基于对导演冯小刚以及影片投资方华谊兄弟的认可。之后其他商业银行选择的影视投资项目同样也是局限在大导演和著名影视公司的范围内;相反,对于资金更加渴求的中小影视公司却很难获得银行贷款的青睐。同时,《集结号》所采用版权质押担保的贷款方式其中也有潜在的法律风险。由于《集结号》贷款融资的时候,影片并未制作完成,这种以未来的版权进行质押在法律上并没有明确的规定。按照《著作权法》,电影作品必须在完成之后获得版权保护;《担保法》中尽管将知识产权纳入了权利质押的范围,但未来的作品所享有的版权其实是一种期待权,并不是现有权利质押的客体。因此,倘若《集结号》并未如期拍摄完成,银行贷款发生逾期时,如果该贷款纠纷诉诸法院,法院可能认定未来的作品不能作为质押合同的标的物,那么银行作为债权人的权利将无法得到保障。实践中,影视公司大多也是采用滚动融资的方式,即以现有作品出质,借此获取资金进行下一步作品的拍摄制作。
(二)影视众筹融资案例
2015年夏季,一部国产动画电影《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以下简称《大圣归来》)票房破9亿元,89位众筹投资人人均投资不足10万元净赚20多万元。这样骄人的业绩让影视众筹这种新兴的融资方式,同电影的热映一起吸引了大众的眼球,让更多的市场投资者开始试水影视众筹领域。
《大圣归来》在开拍之际,采用了众筹方式进行融资。参与投资的89位众筹投资人,合计投入780万元,获得本息约3000万元,即每位投资人可以在此笔投资中净赚约25万元。与阿里、京东、百度的影视众筹相比,《大圣归来》的众筹并没有在较为正式的众筹平台上推出,仅仅是其出品人在微信朋友圈发布了众筹的信息,众筹对象主要是对出品人较为熟悉的人群,有的是企业法人,有的是个人投资者,投资金额少则一两万元,多则数十万元。除了最终累积的780万元投资款之外,部分投资人还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为该片提供了长时间的免费户外广告。“参与《大圣归来》众筹的投资人主要有三类:金融圈的朋友、上市公司的朋友和电影圈的伙伴。可以看出来,这是一个很私人化的投资人圈子,是出品人靠自己发的朋友圈的个人号召力集结起来的投资,目前看这是一个不可复制的个案。”天使汇创始人兰宁羽如此评论。此外,除了众筹投资,另一新的举措是《大圣归来》拉电商企业一起联合出品,微信购票平台成为了该部电影的联合出品人之一。微信购票平台为《大圣归来》的票房逆袭出力,仅该平台上的售票数量就占到售票总量的近四成,总额达到了2亿元。
然而,同样是借助互联网金融,作为百发有戏平台试水电影《黄金时代》的众筹项目却折戟沉沙。百发有戏虽然为《黄金时代》融资了数千万元,但其票房最终成绩不过5000万元上下,离影片发行方期许的数亿元成绩相差甚远。尽管《大圣归来》和《黄金时代》都是以公开向大众筹款进行影视融资的项目,最终的结果却截然相反。其实仔细分析他们的融资初衷、融资的方式,可以看出两者的成败是偶然中的必然。首先,从融资的目的来看,《大圣归来》众筹的款项实实在在的用在了影片的制作和宣发阶段;而《黄金时代》的众筹则名为众筹,实为营销,《黄金时代》并非缺少资金,采取众筹的方式其实只是做一个电影上映前的市场反馈,看有多少人真正对影片感兴趣。其次,从参与众筹的投资人来说,《大圣归来》的89位众筹投资人就是该影视项目的股东,作为一种股权投资,电影的票房高低、收益结果与其投资成败息息相关;而《黄金时代》的众筹投资人虽然从性质上说也是一种股权投资,但本质上与其在银行购买理财产品没有差异,区别只是在于通过百发有戏的平台以购买基金的方式进行,投资的是影视项目而已。由于百发有戏与《黄金时代》并没有票房分成的约定,百发有戏汇集的资本没有动力去推高票房成绩,相反,该片票房成绩越高,百度需要支付给众筹网民的本息就越高。因此,《黄金时代》的众筹更多的是成为了一种为百发有戏推广其互联网金融产品的营销手段。
(三)影视并购融资案例
近几年影视行业在政策支持和市场看好的环境下蓬勃发展,市场投资主体对影视行业的投资热情随之持续高涨,影视并购案例层出不穷,现实中有并购成功的案例,通过并购整合了优势资源,推动了产业发展的大手笔。也有并购不成功的教训,甚至因内幕交易等违法行为招致监管部门调查的失败例子。总的来看,影视产业中的并购分为行业内并购和行业外并购两类。
行业内并购大多由华谊兄弟、华策影视、光线传媒等行业内龙头企业主导。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也出现了一些网络新媒体并购传统影视制作公司的案例。2013年的国庆节后A股上市公司乐视网发布公告,称拟以现金和发行股份相结合的方式购买东阳市花儿影视文化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花儿影视)100%的股权,以发行股份的方式购买乐视新媒体文化(天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乐视新媒体)99.5%的股权,并拟向不超过10名其他特定投资者非公开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4亿元,用于支付收购花儿影视的现金对价2.7亿元,剩余1.3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整个交易总额为15.98亿元。
花儿影视出品过热播剧《后宫甄嬛传》,由于《甄嬛传》的网络独播权被乐视网买断,这部热播剧也为乐视网带来了巨大的声誉。乐视网收购花儿影视也体现了乐视补足自身制作能力的决心。中金公司发布研究报告称,收购花儿影视有助于增加乐视网后期独家精品剧版权,把控最上游内容资源。正如乐视网在媒体采访中说,“乐视收购花儿影视,是基于乐视生态建设,进行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布局。整合之后,花儿影视的制作能力加上乐视网的大数据和互联网基因,将使得乐视生态的内容价值生产能力得到有力提升。花儿影视也将借助乐视的平台,为精品剧赢得更多市场和观众。双方优势将得到更有力的发挥”。市场投资者对此次收购的反映热烈,在乐视网在发布收购公告后,即2013年国庆节后的第一个交易日,乐视网的股票即涨停,当时市值达到280亿元,比包含搜狐视频在内的整个搜狐集团的市值还高出了80多亿元。通过此次并购,乐视网以影视剧视频网站身份切入影视产业,可以说是产业链垂直自上而下并购的典型,目前乐视网还在不断整合电视、电影、网络剧、微电影等环节。
相比之下,行业间的并购,即所谓的“跨界”并购却并没有那么幸运。上市公司“禾盛新材”跨界收购金英马影视文化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英马)失败就是一个典型案例。2014年,主营家电配套的“禾盛新材”以21862.5万元收购了老牌电视剧、电影制作公司金英马26.5%的股权。金英马原本承诺2014—2016年净利润分别为1亿元、1.35亿元、1.69亿元,但最终业绩却难以达标,最终使得“禾盛新材”出现首次亏损,确认投资减值损失高达1.5亿元。
如果说影视行业间并购的动机除了整合资源,扩张资本之外,还看重的是发挥产业上下链的业务协同效应,而跨界并购则更多的是传统企业在影视行业投资炙手可热的时候,希望借资本市场的东风谋求自身利润率的提高,但是由于本身不懂影视行业的运作规律,并购之后也缺乏整合和转型,不仅没有推动影视行业的发展,自身的价值也没有得到提升,甚至出现经营状况恶化和利润率下降的趋势。可见,影视并购并不都是香饽饽,一方面需要意识到影视行业高收益高风险的特征,另一方面也需要在并购之后加强人员、财务、资源和企业管理方式等的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