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战略管理学说史:英雄榜与里程碑
- 马浩
- 2909字
- 2020-07-09 16:52:50
公司战略:业务组合与总体绩效
企业战略的阶层分类
在战略分析和应用方面,企业的经营战略通常可以被划分为多个层级。最为简单和常用的是关于公司战略(Corproate Strategy)和业务战略(Business Strategy)的两分法。前者界定企业的经营范围和主导逻辑,后者应对具体业务的竞争与持续发展。应该说,公司层面的战略管理和具体业务单元的竞争战略,在通常情况下,也是高度融合与紧密镶嵌的。然而,由于公司和业务两级一般管理的实际存在,这种战略分层毕竟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当然,如果从业务战略往下走,便是所谓的运营战略(Operational Strategy)或者更加具体的职能战略(Functional Strategy),比如营销战略和财务战略。如果从公司战略往上走,有人主张将合作战略或者多个组织之间的网络层面战略(Network Level Strategy)单独列出(De Wit&Meyer,2014)。实际上,从研究的角度来看,合作与网络(乃至生态系统的)分析方法和视角可以同时应用于公司战略和业务战略的考量中。在实践上,企业的任何外部行为,无论是任何形式的结盟与合作,都可以被看作公司总体战略的一部分。
另外,在最早的战略层级分类法中,战略管理学者就已经开始关注战略的社会合法性问题。公司战略与业务战略这两个层级直接与市场竞争相关。而制度层面的战略(Institutional Strategy),则被认为是要应对高于市场层面战略的挑战(Hofer&Schendel,1978)。同样,在相关的企业与社会的文献中,Carroll(1979)着重强调了企业社会绩效的重要性,开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简称CSR)研究之先河。
公司战略:多元化、纵向一体化与全球化
我们首先看多元化战略。20世纪70年代,Rumelt(1974)针对美国《财富》500强企业的研究,印证并拓展了Chandler的开创性工作。在整个20世纪80年代,Rumelt(1974,1982)对多元化战略分类法及其对企业内部业务之间相关性(Relatedness)的重视,对几乎所有的多元化战略的研究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在多元化程度的测度方面,Palepu(1985)对熵(Entropy)的应用乃是Rumelt多元化战略分类法之外的另外一个重要测量指标。
与Rumelt相呼应,Teece(1980)以及Wernerfelt&Montgomery(1986,1988)都强调了多元化战略中专注与聚焦的重要性。Teece(1980)首次将范围经济的概念引入多元化战略的探讨。Wernerfelt&Montgomery(1986)注重有效率(有限度)的多元化战略与外部环境特点之匹配对经营绩效的影响,Wernerfelt&Montgomery(1988)展现了产业聚焦(Industry Focus)对于经营绩效的正面影响。
在理论层面,Prahalad&Bettis(1986)提出了主导逻辑(Dominant Logic)的概念,强调企业多元化业务之间管理逻辑相同或者相似的重要性。这将Rumelt的相关性假说从业务操作层面(资源与能力)的相关性提升到公司总体战略层面(业务之间)的管理相关性。同样,Teece等(1994)认为采取多元化战略的企业应该在公司层面保持某种总体一致性(Corporate Coherence),尤其是在选择和界定其业务范围的时候。以此观之,在推崇“业务有限相关多元化”的背后,还有更深层次的公司层面的总体考量,无论是主导逻辑、总体一致性,还是所谓的核心竞争力。
早在20世纪60年代,战略管理学者就已经开始把多元化战略的研究拓展到国际竞争的大视野之下。比如,Fouraker&Stopford(1968)将Chandler命题(结构跟随战略)应用到跨国公司的研究中,探讨组织结构与跨国战略的匹配问题。Geringer, Beamish&da Costa(1989)同时考察了跨国公司多元化和国际化对绩效的影响。Hitt, Hoskisson&Kim(1997)则考察了国际化程度(Multinationality)与业务多元化之间的交叉效应和各类非直线效应。针对多国化程度与企业绩效的关系,Lu&Beamish(2004)提出了三阶段的S-曲线效应。
有关不同时期对于多元化战略一般性和总体性研究的回顾与总结,请参阅Ramanujam&Varadarajan(1989),Montgomery(1994),以及Palich, Cardinal&Miller(2000)。有关国际化和全球化战略,请参阅Ghoshal(1987)和Yip(2001)。
企业的纵向一体化(Vertical Integration)也是公司战略的重要考量要素之一(Klein, Crawford&Alchian,1978)。所谓的“外边买还是自己做”(Make or Buy)选择(Williamson,1975)主要涉及企业边界的界定,受到市场不确定性(Harrigan,1985a,1985b)、技术不确定性(Balakrishnan&Wernerfelt,1986)以及组织能力(Argyres,1996)等多种因素的影响(Jacobides,2008)。
多元化的道路:兼并与收购
与多元化战略和纵向一体化战略不可分割的一个话题是企业间的兼并与收购,简称并购(Merger and Acquisition,简称M&A)。从组织管理的视角来看并购的问题,Haspeslagh&Jemison(1991)是战略管理文献中的重要典范。该文献注重并购的过程管理以及从保持和增强公司能力的角度来考察是否需要整合以及如何整合。
Porter(1987)给出了并购的三大准则:产业吸引力,价钱合适,双方至少一方有增益。来自欧洲的学者,在研究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关系时则强调二者之间的匹配,即所谓的母合效应(Parenting Advantage)(Goold, Campbell&Alexander,1994)。对于并购的过程和节奏,最近时兴的所谓实物期权(Real Options)或许是一个有益的分析视角和决策方法(Kogut&Kulatilaka,2001;Adner&Levinthal,2004)。
合作战略:战略联盟与关系租金
企业间的合作战略(Cooperative Strategies)、企业间的战略联盟(Strategic Alliances)、企业在其社会网络(Social Network)和生态系统(Ecosystem)中的定位等话题,可谓公司层面战略的重要领域和维度。Hamel, Doz&Prahalad(1989)认为战略联盟中企业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学习上的竞赛,在于一个企业如何快速地从对手那里学习自己所需的东西。Das&Teng(2000)则从资源本位企业观的视角来考察战略联盟形成的动因、过程、结构和绩效,强调在联盟中获取关键资源的重要性。
对于战略联盟的研究,一个至今影响广泛的方法便是社会网络分析法,不是把企业看成一个简单的个体,而是看成一个社会网络上的节点或者一对一的关系组合(Dyads)。Gulati(1998)以及Gulati, Nohria&Zaheer(2000)对于战略网络的研究是这一研究领域的主要标杆。而这一领域有关合作战略最重要的研究贡献,当首推Dyer&Singh(1998)关于关系租金(Relational Rents)的研究。他们认为,企业的优异绩效主要来自与具体的合作伙伴特定的合作关系中产生的独特贡献,比如针对合作构建和共享的特定资产、知识互享的常规实践、互补的资源和能力以及有效的治理结构等。
作为战略联盟的一个具体形式,合资企业也一直是战略管理领域的一个重要话题。有关合资企业的研究,包括其形成动机、管控方式、运作模式、结构稳定性与经营绩效等,请参阅Kogut(1988)和Inkpen&Beamish(1997)。
政治战略与社会责任:动机与结果
随着国际化进程的不断加速,以及人们对可持续发展的日益关注,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也在逐渐升温。在关注企业利润的同时,大家越来越重视企业在社会责任方面的表现(Carroll,1999;Carroll&Shabana,2010)。同时,大家也注意到了企业的社会表现与经济利润之间的关系(Aupperle, Carroll&Hatfield,1985),但其实证研究并没有发现社会绩效和经济绩效之间有任何显著的关系。也有学者(Waddock&Graves,1997)发现企业的社会绩效与前期的经济绩效以及其后的经济绩效都具有正相关关系。新的研究结果也正在不断涌现(Mackey, Mackey&Barney,2007)。
在介绍战略过程时,前文曾提到有关企业政治战略的研究(Hillman&Hitt,1999)。一般而言,企业的政治战略主要在公司总体战略层面统一协调。进入21世纪,对企业政治战略的研究也在不断增强(Hillman, Keim&Schuler,2004;Jia,2014)。已经有足够的研究文献支撑Lux, Crook&Woehr(2011)对企业政治战略活动之诱因与结果的元分析(Meta-Analysis)。而且,研究者也越来越关注企业政治战略与其社会责任表现的交叉与融合(Wang&Qian,2011)。
战略与创业:创业型战略还是战略性创业?
另外一个公司层面的话题,是企业内的创业创新(Internal Corporate Venturing, Intra-preneurship)(例如,Burgelman,1983a,1994,1996)以及公司层面总体的创业与创新管理(Corporate Entrepreneurship Strategy)(例如,Ireland, Covin&Kuratko,2009)。同时,由于战略管理学科的日益成熟,更多的战略管理学者逐渐地转向创业学(Entrepreneurship)的研究。一个新的范式——战略创业学(Strategic Entrepreneurship)开始涌现(例如,Hitt, Ireland, Camp&Sexton,2001;Ireland, Hitt&Sirmon,2003)。《战略创业学期刊》(Strategic Entrepreneurial Journal)的创立更是促进了这一细分领域的研究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