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保护中华老字号

鲁迅先生在小说《孤独者》中曾写到,“我”如何买了山西名吃闻喜煮饼去看望主人公魏连殳。多少年过去了,这小说的情节早忘了,唯独记住了“闻喜煮饼”。前几年到闻喜,朋友特地给我送来正宗的煮饼。吃过后大失所望。朋友也感叹,除少数外地游客外,这种特产已经无人问津。

许多传统中华老字号的名牌产品其实都走了大体相同的路。究其原因还在于时代的变迁。

闻喜煮饼这类名吃之所以有名,首先在于它特有的加工工艺。这种工艺由一家独创,而且父子相传。这种名吃被作为一家人的身家性命,细心呵护,精心制作,保持了特色,故而有了名。但新中国成立之后经过了公私合营,名吃店国有化了,原来的传人或被打倒,或子女不屑于继承,特色逐渐消失。后来又被大量仿制,徒有其名而无其实,其名牌的光环也在消失。尤其是市场经济之后,人们赚钱心切,家家生产闻喜煮饼,用鲁迅的大名来蒙骗游客。闻喜煮饼成为与“大郎炊饼”并无差别的饼,其名牌的生涯也就终结了。中国历史上的名牌都是以家族企业为基础的。当这种产权结构的家族企业消失时,名牌的消失只是时间问题了。中国的许多传统名牌,都是在公私合营之后走上消亡之路的。

更为重要的是,许多名牌的特色有时代性。闻熹煮饼多用油和糖,在生活水平低的时代,吃起来又香又甜。但今天生活水平提高了,人们不爱吃这种又油又甜的东西,再保持特色,也很难成为令人喜欢的名牌产品。许多名牌保持的特色在今天已不符合消费者的口味,失去市场,产品如何名牌起来?再如北京的豆汁也堪称名牌小吃,像梁实秋这类老北京在台湾对豆汁怀念不已。但我们这一代已无法习惯豆汁那种味,新一代更无法接受,怎么能千秋万代地名牌下去?

不少人总呼吁要保护中华传统名牌。实际上并没有万古不倒的名牌。不合时适的旧名牌倒掉成为历史,新名牌出现,是时代发展的结果,极为正常。一些不符合时代特色的传统名牌倒掉,不值得大惊小怪,也不必悲叹“人心不古”。过去“回力”牌球鞋是个名牌,但现在“回力”倒掉,又出现了“双星”,这不是极为正常的吗?有什么必要再去保护“回力”呢?

呼吁保护中华传统名牌的人往往求助于政府,希望政府出资来保护这些名牌。这种愿望也许是善良的,但放眼世界,有几个名牌是靠政府出资而万古长青的?创名牌、保名牌的主体是企业,而不是政府。只有企业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自己的名牌,并不断与时俱进,推陈出新,才有名牌的万古长青。否则政府给多少钱也没用。保护名牌的关键是企业在保持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同升和是北京鞋业的名牌,它以生产布鞋闻名。如今穿布鞋的人很少,皮鞋成为主流。布鞋失去了市场,无论你如何努力也敌不过“老人头”“贝利”这类皮鞋中的名牌。在传统的基础上创新,就要坚持手工精工细作、特色化服务的传统,并把这种传统用在皮鞋的生产上。如果同升和生产出了精美的皮鞋,它的名牌就会焕发新春。如果仍然几百年不变地生产千层底布鞋,在消费时尚改变的今天,不没落有什么办法呢?政府给它投资、政策优惠再多,也谈不上保护或振兴。一个失去了市场的名牌,政府扶助充其量就是输血。企业自己没有造血的能力,靠输血能活几天?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华传统名牌的发扬还要靠市场,而不能靠政府。一种已经失去市场的名牌,无论历史再长、资格再老,不能创造市场价值、带来利润,就无人愿意投资,其灭亡也不必可惜。一个有市场潜力、能带来利润的名牌,自然有人投资。在众多的中华传统名牌中,哪一个可以保持并发展下去,哪一个要“无可奈何花落去”,是市场选择的结果,不是由政府决定的。违背这个规律,由政府人为地扶植某某名牌,结果往往是“赔了夫人又折兵”。政府没必要去做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政府可以出钱让一个传统名牌不死,但无法让它在竞争中活得越来越好。

引发我这种感想的是,北京某地拆迁。这里有许多传统名牌小店,拆迁后要盖新的商业大厦。那些名牌小店没有能力在新的大厦中购买或租赁店铺。因此,有人反对拆迁,有人主张政府免费给这些名牌店铺以地方。这种名牌大多是豆汁、爆肚之类的小吃。有记者问我该怎么办?我说,有市场前景的名牌小吃会有人投资,市场日益缩小的名牌小吃,该死就死吧。我并不认为,所有中华传统名牌无论花多大资金都要保留下来。如果有私人或基金会愿意出资保护没有市场前景的传统名牌,我们无可厚非。钱是人家的,他们有权决策。但如果要用纳税人的钱,那就算了。还是把钱用在更为需要的地方。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传统的国家,必需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有些传统(如文化艺术)要政府出资保护,但有些传统(如名牌小吃)则要由市场选择。这样中国的传统才能保持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