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无知——苏格拉底论恶的起源

苏格拉底对智者派这一道德相对主义的价值观进行了批判,主张摒弃从人的价值肆意性来捕捉游移不定的价值标准,建立一种理性主义的道德哲学,通过关于人的本质的重新界定以及价值观客观性的追求,赋予道德价值以客观性、确定性和普遍性,从而重新为社会建立起道德标准和善恶尺度。对于苏格拉底而言,人的德性才是万物的尺度,永恒不变的真理和公认的美德是存在的,它就是“善”,道德规范存在的根源和依据也在于“善”,而不是个人的感性需要。

苏格拉底生活的时代是希腊城邦陷入严重的无序状态的时代,这一时期由于经历了希波战争、伯罗奔尼撒战争的巨大创伤,希腊正发生着由盛而衰的历史性大转折,社会道德沦丧殆尽。苏格拉底对这一社会现实进行了苦苦思索,他认为造成社会秩序混乱的根本原因在于人性的堕落,而人性的堕落又源于人们没有真正的把握“善”。人们错误地把占有金钱名利、享受荣华富贵的生活和欲望的满足看成了人生的目标和幸福,以致与善背道而驰。于是,苏格拉底指出,人们之所以丧失道德是因为他们的“无知”,而拯救雅典乃至整个希腊的根本出路在于让人们拥有“德性”,也即正确的知识,当人们拥有了德性,“善”才会占据灵魂,过有德性的生活才是真正的幸福,人们就会自觉达至善的境地。基于此,苏格拉底提出了“德性即知识”的命题,

“德性即知识”这一道德命题奠定了苏格拉底全部伦理学思想的哲学基础,无论是在与其他学者的辩论中还是在对人性善恶问题的讨论中,他的论述最终都归结到了这个命题上。他把人在社会生活行为中表现出来的所有优秀善良的品质(如正义、自制、智慧、勇敢、友爱、虔敬等)都称为“德性”,这些品质是神平均分配给每个人的,也就是说每个人在灵魂中都有潜在地“德性”。但是,这种德性只有在理性的指导下才能发挥出来并支配行动,才是有益的,是真正的善,否则则只能是无知,“德性”被蒙蔽,是恶的。苏格拉底肯定了知识在人的道德行为中的决定性作用,而且认为正义和其他一切德性都是智慧,德性即知识,反过来说,知识也就是德性,无知即是罪恶。

所以,苏格拉底的这一论断合理的解释了“恶”的根源问题,也即由于无知而导致善被蒙蔽,而罪和一切不道德的行为都是因为善被蒙蔽的缘故,也即源于无知。这也成为了古希腊以至整个西方哲学史上建立起的一种理性主义的关于恶的起源论的理论基础和哲学源头,从而赋予了道德价值以客观性、确定性和普遍规范性。苏格拉底的这一学说可以引申出三个论断:每个人生而具有善的潜能;每个人的本性都是向善的,之所以会出现恶皆是因为无知;人是可教的。神把诸如节制、正义、虔诚、勇敢等优秀的品质平均分给了每个人,并以之作为人们心灵的内在原则,所以,每个人心中都有善的潜能。但并不是人人都能意识到这一点,这就需要通过对知识的不断学习来发现和懂得自己灵魂深处的善的种子,并认识到什么才是真正的善。同时,苏格拉底认为人的本性是向善的,人是一种目的性的存在,人的本性是趋善避恶,不断地追求善,以善为目的。人是一种德性的存在物,人都追求善,因此人都想要成为有德性的人,没有人故意为恶,而恶之所以产生是由于知识的不足。

如果一个人懂得了什么是善,他便自然会以此作为自己行动的规尺,而如果一个人自称知道什么是善,但又不去按照这善去行事,那么这恰恰说明他实际上并未真正知道什么是善,所以,一个真正知道什么是善的人必然行善。柏拉图这样理解他的老师的这一观点:无人会选择恶或想要成为恶人。想要做那些他相信是恶的事情,而不是去做那些他相信是善的事情,这似乎是违反人的本性的,在面临两种恶的选择时,没有人会在可以选择较小的恶时去选择较大的恶[43]

苏格拉底反对把善说成是每个人的个体感受的观点,因为如果那样,就像他的学生柏拉图所言的,像普罗太戈拉想要证明的那样,美德是知识以外的东西,那么显然它是不可教的[44]。而苏格拉底他把道德和思维、意识紧密联系起来,以此来抵制智者的相对主义道德观,树立客观的道德标准,并且,他认为“不经受这种考察的生活是没有价值的”[45]。苏格拉底“德性即知识”中的“知识”主要是指要能认识人自己的本性(physis)[46]。这就是一个学习和发现的过程,也就是一个“教”的过程,在苏格拉底看来,善的理念绝不是一种外在于人类并强加于人类的东西,而是合乎人的理性和内在于人的灵魂的东西,是理性本身的必然的要求,他指出:“如果人的本性就是善的,岂不是由于教育而成的善的吗?”[47]“认识你自己”就是关心自己的本性,也就是追求关于德性的知识,追求善并以善作为人生的最高目的,这才是高尚的生活,有意义的生活。

既然恶是一切罪的思想根源,那么从苏格拉底关于德性的学说可以得出“人的无知是一切罪的哲学根源”这一命题。再有,每个人都生而具有一种发现善的潜能,这是人的本性,而且恶是可以通过对善的发现和找回来去除的,那么,罪也就是可以避免或者去除的。我们暂且把这些命题作为假设,通过后世思想家们的学说来验证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