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静态感知质量评价方法介绍

数据库中应包含市面上大部分在售车型。基于设计方式的积累,推荐对历史上的经典车型都进行整理和分析,一方面可丰富设计手段,另一方面也可通过产品的设计变化体会用户感知的变化,对未来的感知要求进行适度预测,更有利于产品的静态感知质量设计。

静态感知质量评价包括评价方法和评价内容两部分。静态感知质量评价方法是要尽可能地将评价内容细化并进行可量化的分级,便于客观评价静态感知质量。评价方法最终应形成企业的标准或规范,用于统一公司内的评价方法。静态感知质量评价内容的确定,要与消费者的关注点相契合,反映消费者高度关注的部位、结构形式、操作方式等,可用简明易懂的检查清单来体现所有的评价内容。随着评价方法的运用,逐步形成针对公司自身产品设计的高频问题清单来帮助产品工程师在实际设计中有针对性地回避这些问题。

2.2.1 静态感知质量评价内容的来源

由于消费者对汽车使用期望的提高,迫使汽车制造企业必须改变传统的设计开发思路,开始转向满足用户更高需求的设计模式,如安全感、整体感、牢固感、温馨感、满足感、豪华感的体验等。为了系统地判断消费者的不同心理感受,君迪(J.D.Power and Associ ates)公司开发出APEAL调研方法来评价消费者的感官体验。

君迪公司从1968年开始为汽车制造商提供针对消费者的调研服务,每年通过对世界各地数百万名消费者的调查来收集他们对众多产品和服务的意见和期望值。其业务范围有调研、咨询、预测和培训。在中国,君迪公司从2000年开始进行联合调研项目,目前开展的汽车联合调研项目有IQS、APEAL、SSI、CSI、ESS等,在亚洲市场开展的其他调研项目还有TCSI和VDS等,如图2-2所示。

图2-2 君迪公司的消费者调研体系

APEAL(Automotive Performance,Execution and Layout Study)的全称为汽车性能、运行和设计调研,该调研是衡量对顾客最有吸引力的产品属性和特征,如友好性、美感、工艺、设计和谐、性能独特等,其分类如图2-3所示。

图2-3 APEAL内容分类

每个分类下有不同的关注要素和问题,见表2-1。每个问题都是用10分制来衡量的,分值越高,表现越佳。

表2-1 君迪公司APEAL详细内容介绍

APEAL的内容分为车辆静态表现和动态表现两部分。车辆静态表现主要包括车身外观、车身内装、置物和空间、座椅四个部分。例如,某车企参考APEAL的评价内容,并结合自有车型在市场上的表现,从消费者的视角上重新对评价内容进行了分类,具体如下:内外部整体评价;车身前后部外观评价;车身侧部和顶部外观评价;车内仪表板和A柱区域内饰评价;车内门饰板、B柱及尾门区域内饰评价;车内座椅、顶篷、遮阳板、地毯、衣帽架、后行李箱区域内饰评价;同时考虑到人机交互和车内气味等整体影响感知质量的实际情况,形成了人机交互评价系统和绿色设计评价系统。以上共八个评价系统,涵盖了从整体到局部再到细节的所有影响感知质量的设计评价要点,如图2-4所示,在2.2.2节中将详细介绍各项内容。

2.2.2 静态感知质量评价标准、检查清单及高频问题清单介绍

1.评价标准建立

根据数据库收集整理的信息对评价分数进行设定。分数设定原则见表2-2,1分为最低分,10分为最高分。如果某些评价项在评价主体上没有体现,则打0分,0分不参与总分的计算,对整体分数没有影响。为提高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可以将分值单位细化到0.5分。

评价人员在对车辆进行评分时,需使用相同的评判姿态,如图2-5所示,评价时应遵循图示要求。

基于数据库中的评分标准,对以下评价内容进行详细评分,要形成检查清单。以下详细介绍每一个评价系统的评价内容。

2.内外部整体评价主要关注的内容

(1)外部整体评价 外部要着重关注整车姿态、各部位比例、轮拱和轮胎的比例是否协调;前脸、侧面及尾部风格的协调一致性;轮廓线条是否优美流畅;造型面的饱满和光顺的感觉、造型分块的视觉效果;外观所有间隙是否适当而均匀、面差配合是否协调;颜色是否符合大众审美,符合主流趋势,符合客户群体的喜好;色彩搭配是否适应造型风格,有无杂乱、刺眼、色差等情况;整体是否结实有力,能够给人以安全感;同时关注钣金的厚实程度,A、B、C柱粗壮结实的程度等因素。

图2-4 APEAL静态感知质量评价内容分类

表2-2 分数设定原则

图2-5 APEAL评价人员的站立范围、观察角度示意图

(2)内部整体评价 内部要着重关注内饰整体是否给人以豪华大气的感觉;造型是否优美匀称、层次分明、风格协调一致;内饰线条优美、流畅、舒展、走向不凌乱的程度;表面是否饱满、光顺,分块是否简洁;所有配合搭接的和谐、均匀程度;内饰颜色是否符合大众审美、主流趋势、客户群体的喜好;零件与周边零件及整体尺寸的比例是否协调;材质和面料的高档感,做工细致的程度,触摸时光滑柔软的感觉;内饰缝线是否立体匀称、颜色一致;缝线饱满的视觉效果,粗细是否合适、针脚是否均匀、手感是否平润;皮纹是否有立体感、皮质感、触摸舒适感;翻边或折弯部分的纹理是否有损失、变形的情况;内部零件是否给人以结实安全的感受;进出是否方便、乘坐空间是否宽大、座椅是否舒适和安全、视野是否通透、操作是否方便,按键声音是否和谐等的整体感觉;关注驾驶室内的空气质量,有无刺激性气味及其他异味。

3.车身前后部外观评价主要关注的内容

汽车设计人员将车身前后部进一步划分为以下五个区域进行详细评价,以便关注更局部的细节:发动机舱盖/翼子板区域;前保险杠区域;前风窗玻璃区域;尾门/行李舱盖区域;后保险杠区域。下面分别介绍五个区域的评价要点。

(1)发动机舱盖/翼子板区域

1)主要关注此区域内的整体分块是否简洁,区域内零部件的色差情况,以及区域内各部分的搭接方式等。

2)观察发动机舱盖的表面指压变形程度,发动机舱盖开启及关闭中的晃动、异响情况,打开发动机舱盖后发动机舱布置的美观性。

3)考察发动机舱内各类安装结构的遮蔽性、颜色搭配是否凌乱、外露特征美观性。

(2)前保险杠区域

1)前保险杠区域除了关注上文提到的间隙面差、颜色及遮蔽性之外,主要关注前保险杠、前格栅、前雾灯以及前组合灯区域的整体造型特征、分缝位置以及装饰件的视觉效果,评价各零部件分缝间隙面差的均匀性。

2)评价保险杠无特征大面区域的表面刚度、安装牢固性和按压异响情况。

3)评价该区域的生产保证能力、零部件自身精度的保证能力。

(3)前风窗玻璃区域

1)除上文提到的主要关注点外,还要关注玻璃表面及边缘是否有制造缺陷,玻璃黑边的美观性,玻璃周边分缝的遮蔽效果、均匀性以及缺陷情况,玻璃视觉效果、玻璃厚度及颜色。

2)评价通风饰板周边匹配的精致性、通风饰板的表面质量以及切边质量。

3)评价前刮水器和刮水器出水孔的位置、表面质量、隐藏程度。

(4)尾门/行李舱盖区域

1)除上述关注点外,尾门/行李舱盖区域主要评价尾门/行李舱盖、扰流板、尾门饰条左右两侧对称位置的视觉效果是否一致;评价尾门开启及关闭时、按压受力时的晃动程度、异响情况等。

2)评价尾门开启时的开口形状、平整程度、尺寸大小、装卸货物的方便性,以及尾门内板钣金及侧围外露区域有无褶皱、焊渣等视觉缺陷。

(5)后保险杠区域 除上述关注点外,还应考察后轮眉视觉间隙效果、轮胎与轮罩间的视觉美观性、后保险杠底部遮蔽性、布置规整美观性;同时评价排气口周边配合情况及美观性。

4.车身侧部和顶部外观评价

将车身两侧前后部进一步划分为六个区域进行详细评价,以便关注更局部的细节:整体效果评价;前三角窗/饰板区域;车门区域;后三角窗及门槛区域;顶盖区域;加油口门区域。下面介绍这六个区域的评价要点。

(1)侧部整体效果 侧部整体效果主要评价侧部整体分块的简洁性、搭配协调性;窗框亮条、车门窗框装饰的高档感、玻璃颜色的高档感及降噪性、外开把手的高档感、门外饰板的高档感;侧围亮条与侧围的贴合质量,是否有配合缺陷;车身焊接止口是否可见。

(2)前三角窗/饰板区域 主要评价区域分块的合理性、工艺精度的保证能力;三角窗与侧围配合的缺陷情况;前三角窗与车门特征匹配效果、圆角过渡效果。

(3)车门区域

1)除以上关注点外,车门区域主要评价外后视镜的特征及分缝合理性;转动臂与底座特征对应的协调性、圆角过渡效果;镜片旋转后与壳体特征配合的协调性,外露特征是否美观;底座与钣金或密封条配合的视觉效果;受力后的晃动情况,前后折叠时的振颤异响情况,折叠及打开时的回位效果;外后视镜与车门玻璃的空隙形状是否符合流体力学要求。

2)评价前门与翼子板各类间隙、面差的视觉效果;前/后门表面刚度、开启关闭过程中的各种晃动及异响情况;前/后门外露焊点的美观性、包边涂胶的视觉效果、外露特征的美观性。

3)评价外开把手分缝效果遮蔽性及操作顺畅性,前后/上下晃动情况;玻璃上升/下降平顺情况、(左右侧)速度合理性、杂音程度(密封条摩擦异响、升降机构异响);前/后门各类密封条泡型设计的饱满程度、气孔隐藏程度、表面喷涂质量、接角过渡的平顺性和整齐性。

(4)后三角窗及门槛区域 主要评价此区域的分块合理性、安装可行性;三角窗/饰板与侧围配合质量、与车门特征匹配效果、圆角过渡效果;门槛区域分缝合理性、配合间隙效果、与车身的贴合质量;门槛踏板的刚度、踩踏变形程度。

(5)顶盖区域 顶盖区域主要评价顶盖钣金与周边件配合及缺陷情况、外表面钣金刚度;天窗与周边件分缝的视觉效果;装饰条分缝结构合理性,配合间隙视觉效果,装饰条端头的装配质量、安装牢固性;行李架分缝结构的合理性、配合间隙的视觉效果、与车身的贴合性、固定点牢固性;天线与钣金配合结构的合理性,是否有漏缝、看穿等缺陷。

(6)加油口门区域 主要评价此区域的分缝合理性、型面棱线贯穿情况、工艺可行性;与周边分缝遮蔽情况、视觉间隙效果、圆角与侧围匹配效果、漆面成像度、光泽度、色差程度;关闭时受力晃动情况、打开/关闭过程中的晃动及异响情况。

5.车内仪表板和A柱区域内饰评价

将车内仪表板和A柱区域进一步划分为六个部分进行详细评价,以便关注更局部的细节:仪表板区域;转向盘区域;转向柱护罩及出风口区域;中控面板、杂物箱及各类开关;副仪表板区域;A柱上下饰板。下面分别介绍六个部分的评价要点。

(1)仪表板区域

1)仪表板区域主要评价仪表板整体搭配协调性、美观性、层次感、分块简洁程度;仪表板空间的利用程度;仪表板圆角的均匀统一程度。

2)评价仪表板上部和转向盘区域的工艺精致性、饰条与周边件配合的美观性;各类系统和零部件的配合效果、间隙面差的均匀美观性、是否有暴露缺陷的风险等情况;色彩搭配的协调性、材质用料的考究程度、色差情况、装饰件品质、皮纹层次、整体高档感。

3)评价仪表板整体光泽的均匀柔和程度、上本体表面的软质程度、表面软触面积和高档感;仪表板整体刚度;侧除霜风口叶片工艺的精致性;从前排乘员视角评价发动机舱盖后端和刮水器是否可见;正常坐姿时前除霜格栅叶片是否外露;细节部位色彩协调性;储物空间的实用性、多样性、操作方便性。

(2)转向盘区域

1)除以上关注点外,转向盘区域主要评价分块简洁合理性、气囊盖板和转向盘的整体视觉间隙效果。

2)评价转向盘按键档位感,多功能按键手感,多功能操作方便性,按键标识清晰度、易识别程度;组合仪表外框与饰条嵌饰板等面差的视觉效果。

(3)转向柱护罩及出风口区域

1)除以上关注点外,转向柱护罩及出风口区域主要评价转向柱护罩防尘盖板/防尘罩与周围零件的面差、间隙的视觉效果以及内部结构外露程度。

2)评价转向护罩与组合开关的配接外观质量、配接效果和分缝线隐藏效果。

3)评价出风口连杆、叶片转轴的隐藏情况;出风口叶片与壳体间隙小而均匀的程度;叶片厚度、长度、刚度是否合适;出风口操作力大小、阻尼的手感、各风口操作力的一致程度、拨轮限位清晰度、到位提示和限位机构功能、旋钮的刚度和美观程度;是否有后出风口。

(4)中控面板、杂物箱及各类开关

1)除上述关注点外,中控面板、杂物箱及各类开关主要评价组合开关标识的可识别性,与转向盘的距离是否合适,组合开关操作力与操作行程是否舒适。

2)评价空调、音响开关功能定义、形状和尺寸是否合适;空调、音响调节显示状态、操作方式、开关位置、开关按键与旋钮操作力的舒适程度;空调、音响开关操作便利程度;点火开关操作力与操作行程的合适程度,点火开关锁避让特征;危险报警开关位置、开关形状、尺寸的舒适性和开关操作力;仪表板左侧开关组操作便利性。

3)评价加油口、发动机舱盖、行李舱开启手柄位置,操作舒适性和便利性;杂物箱区域开启后的内部美观和精致程度,操作声音悦耳程度;杂物箱刚度、开口尺寸与形状的便利程度;杂物箱内部尺寸的合适程度、功能性;杂物箱开启和关闭过程的异响和松动情况,关闭到位时的反馈情况,开启方式的方便性;杂物箱解锁操作力大小合适程度、操作行程合适程度;阻尼感的清晰度。

(5)副仪表板区域

1)除上述关注点外,副仪表板区域主要评价本体与换档面板的配接效果。

2)评价副仪表板的整体刚度;中控扶手软质区域的触感、扶手装饰性、稳定性、支撑效果;扶手箱盖金属铰链外露部分的视觉效果;扶手箱盖锁止机构的精致性:扶手的可调节性、开关操作力、开启过程中与周边零部件的干涉情况;扶手箱的附加功能情况;扶手开启关闭时的到位提示和限位机构的清晰感。

3)评价换档饰条品质高档感,变速杆/手球的美观性、耐脏程度;驻车制动手柄的抓握舒适感;杯托的操作手感,是否具备夹持能力,储物多样性、装饰品质;杯托布置位置合理性、操作方便性,杯托宽度和深度的实用性、取物便利性;储物盒的操作手感;电源充电功能的方便性。

(6)A柱上下饰板

1)除上述关注点外,A柱上下饰板主要评价安全气囊盖板标识美观性、阅读便利性;密封条和立柱饰板型面的贴合程度。

2)评价A柱与顶衬和前风窗玻璃配合区的精致性A柱扬声器罩的精致性A柱按压刚度、保持型面稳定的能力:A柱与前风窗玻璃间隙的均匀性;A柱边缘与玻璃黑边的均匀性;A柱饰板与仪表板配合间隙的均匀性或弱化效果;A柱与顶衬配合间隙的均匀性;A柱下饰板的安装牢固程度;A柱下饰板与地毯的配合间隙的均匀性;A柱下饰板与门槛的配合形式、分块及型面设计隐藏性或弱化间隙的效果;分型线控制的精细程度。

6.车内门饰板、B柱及尾门区域内饰评价

将车门内饰板、B柱和尾门区域进一步划分为三个部分进行详细评价,以便关注更局部的细节:前/后门饰板;尾门/行李舱盖装饰件;B柱系统。下面分别介绍这三个部分的评价要点。

(1)前/后门饰板区域

1)前/后门饰板区域主要评价整体搭配的协调性和装饰性、整体分块合理性、档次感;色彩搭配协调性、材料高档感;整体刚度。

2)评价不同内饰系统之间的色差程度;装饰件的工艺精致程度;皮纹和环境的协调性、层次清晰程度、立体感、高档感、光泽度;上饰板表面处理方式、软触面积合适程度、触感舒适度;零部件分块实现程度;门饰板关闭状态下遮蔽钣金的程度、遮蔽制造缺陷的能力;各零部件搭接关系的合理性;分模线的外露情况。

3)评价门板本体与内扣手盖、饰条、中饰板、扶手、开关面板搭接配合的合理性;门饰板上下本体搭接配合的形式、型面模拟软质处理的程度;门饰板上本体前后端与钣金、仪表板、水切、B柱饰板的配合效果,间隙面差的弱化程度;前/后门饰板的耐脏性、耐刮擦性。

4)评价开关面板、本体、门把手、扶手之间的间隙处理情况;评价内扣手开启及回位时的异响情况、最大开启角度;评价内扣手与手部的贴合情况;评价内扣手、锁止按钮隐藏于面板内部的情况,静止及旋转时的外露情况;评价内扣手盒与门饰板、手柄盒的间隙/面差的均匀性;内开拉手位置的使用方便性、操作空间大小、操作力大小、操作行程大小;门把手/拉手盒刚度、拉手盒的宽度、拉手盒与手掌的贴合情况、拉手盒储物实用性和方便性;拉手盒(关门立扶手)位置的可及性。

5)评价车窗升降开关周边间隙的视觉效果;按键形状、尺寸、材料的操作舒适感;开关位置的可触及性;地图袋厚实程度、操作舒适性、分模线隐藏情况、刚度、储物多样性、储物空间大小、使用方便性;扬声器罩网孔排列的有序性,外观规整性,品质感;门饰板扶手/中饰板的肘部触感舒适性,周边件配合间隙的视觉效果。

6)评价三角块/门框装饰板的稳定性、与周边件间隙和面差的视觉效果;反射片与周边件间隙和面差的视觉效果。

(2)尾门/行李舱盖装饰件 除上述关注点外,尾门/行李舱盖装饰件主要评价尾门饰板系统内的色差情况;尾门上饰板与左右侧饰板的配合间隙、视觉平顺均匀性,尾门维修口盖和周边件间隙的均匀性;尾门装饰板的覆盖范围、自身刚度,尾门下饰板与左右侧饰板搭接配合的容差能力,尾门饰板与钣金的间隙均匀性;塑料件分型线控制的精细度,外露缺陷情况;轿车行李舱盖装饰件的覆盖范围、自身刚度;行李舱盖装饰件与钣金间隙的均匀性;塑料件分型线控制的精细度,无外露缺陷。

(3)立柱系统 除上述关注点外,立柱系统主要评价不同内饰系统之间的色差情况、用材高档感、耐刮擦性、分型线控制精细度、外露缺陷情况;密封条和立柱饰板型面贴合情况,唇边展开的视觉效果;立柱Y向刚度;立柱上下本体间隙/面差控制的均匀性,与顶衬的配合效果,立柱下饰板与地毯的配合效果;前后门槛与地毯、A/B/C柱的配合效果,间隙面差的均匀性;前后门槛的Z向刚度;前后门槛饰板的Y向平坦度,B柱下端平顺性;安全带滑板与B柱上饰板的晃动情况。

7.车内座椅、顶篷、遮阳板、地毯、衣帽架、后行李箱区域内饰评价

将此区域进一步划分为五个部分进行详细评价,以便关注更局部的细节:顶饰和天窗区域;前排座椅;后排座椅;地毯系统;行李舱系统。下面介绍这五个部分的评价要点。

(1)顶饰和天窗区域

1)顶饰和天窗区域主要评价顶篷与内饰系统之间颜色搭配的协调性、用料高档感;顶灯与顶衬搭接的配合效果;后排乘客区顶灯布置美观性、照明功能性。

2)评价与立柱饰板配合区域的刚度、缝隙情况;天窗和周边匹配的视觉效果;遮阳板表面材质的处理效果、高档感、耐脏性;遮阳板调节过程中的异响情况、功能多样化情况、位置和尺寸的操作方便性、操作力的舒适程度、在任意角度的锁止能力、操作过程中与头部的干涉情况、安装点螺钉是否有外露的情况。

3)评价内后视镜罩壳材质的高档感,内后视镜调节过程中的异响情况、调节操纵力的大小和锁止能力;眼镜盒开启和关闭操作手感的舒适度、开启及关闭过程中的异响情况、内部空间大小、与周边件配合缝隙的均匀性、储物方便性、眼镜盒内部表面处理工艺。

4)评价顶篷拉手耐脏性、操作舒适感、安装螺钉外露情况、转轴可见程度、顶篷拉手本体做工的精致美观性。

(2)前排座椅

1)除上述关注点外,前排座椅区域主要评价前排座椅的档次感、色彩搭配协调性、材质用料高档感;面料或塑料件是否有色差;表面光泽度、表面材质触摸舒适感、座椅表面的折痕/褶皱情况、面套起皱情况、面料缝线或纹理扭曲情况、面套包覆下的零部件外露情况;表面缝线挺直程度、缝线和外形的契合程度、排列整齐度、靠背和座垫的缝线对齐度;多块面料拼合处面套鼓包情况;乘坐后整体刚度情况、乘坐后的型面恢复能力;头枕位置、形状、软硬的舒适性;靠背形状、软硬的舒适性和贴服性,以及腰部支撑感;座垫形状、尺寸、软硬的舒适性和支撑感;座椅的整体包裹感;乘坐时面料间的摩擦异响情况。

2)评价座椅存储区域的多样性;座椅的各类开关、按钮、按键等操作时的稳定感,调节高度、角度、翻折等功能操作时的声音品质、异响情况;头枕解锁操作空间大小、解锁操作力大小、调节操作力大小、档位清晰感;座椅调节手柄的位置、尺寸、形状的合适度,操作空间、手柄操纵力大小,手柄/按键与周边件的间隙和面差的视觉效果;头枕晃动量大小、晃动异响情况;上下调节功能的效果;前排安全带卷收顺畅性;安全带高调器解锁方便性、解锁操作力大小、调节操作力大小、调节操作声音舒适性;副驾驶侧锁扣与B柱之间的距离;前排座椅安全带锁扣在使用时的便利性;靠背角度调节及座垫滑轨前后调节的档位清晰度和顺畅感。

(3)后排座椅

1)除上述关注点外,后排座椅还要评价分体式靠背或座垫之间的断差情况、缝隙均匀性。

2)评价儿童座椅固定点标识或塑料件与座椅配合的美观性;靠背与座垫配合的遮蔽效果;第二排座椅放倒后的平整度、放倒后储物空间的大小;后排座椅多功能翻折能力;后排头枕位置、形状、硬度的舒适性;头枕晃动量和异响情况;肘部触感舒适度(软/硬、高度、宽度)。

(4)地毯系统 除上述关注点外,评价地毯表面踩上去的舒适感;地毯与地板的贴合效果;地毯与副仪表板、前门槛、前座椅下横梁等的配合效果;后地毯与车身的贴合效果;后地毯与B柱、后门槛等的配合效果;地毯与后座垫配合的美观性;C柱装饰件与后风窗玻璃间隙的均匀性,与玻璃黑边断差的均匀性,与衣帽架间隙的均匀性。

(5)行李舱系统 除上述关注点外,行李舱系统主要评价不同内饰系统色差的视觉效果、用材高档感;密封条和行李舱各零件型面的贴合效果;后行李舱门槛型面的尖锐程度、平坦程度、防滑筋布置、耐剐蹭性能、与行李舱饰板的配合效果;行李舱饰板刚度、衣帽架刚度、备胎盖板刚度、后行李舱门槛刚度;行李舱储物空间的实用性、多样性;备胎盖板下部储物多样性;灭火器、千斤顶、三角警示器规整度;备胎盖板限位功能、间隙/面差均匀性;行李舱侧饰板和周边件的匹配效果;行李舱锁扣对物品搬运的影响;衣帽架和周边件的匹配效果,分型线控制精细度。

8.人机交互评价

将人机交互进一步划分为七种交互类型进行详细评价,以便关注更局部的细节:上下车方便性;乘坐舒适性;操作舒适性;驾乘视野;驾乘空间;储物空间;维修和保养方便性。下面分别介绍这七个类型的评价要点。

(1)上下车方便性

1)评价车门外把手的离地高度、操作方向便利性;车门外把手解锁时的操作力、操作行程;将手插入外开拉手,评价手部操作空间感。

2)在车门外开关门,评价车门开关的操作力;通过上下车体验,评价座椅乘坐位置离地高度和与门槛的Y向距离、前后车门门框顶部到座椅的高度、横向位置对头部的影响、驾驶人和副驾驶人座椅与转向盘/仪表板的相对位置以及对脚部、膝部、腿部动作的影响。

3)在驾驶人位置对车门进行关门操作,评价扣手盒(关门拉手)位置的操作方便性;在其他车门关闭,只开主驾驶位车门,关闭车门,评价关门时的气流对耳膜的压迫感;在驾驶人位置操作车门中控锁,评价位置舒适性、手部空间和操作力大小。

4)在驾驶人位置打开车门,评价车门内开拉手尺寸及位置是否合适、车门内开拉手操作力和车门开启角度是否合适;在驾驶人位置进行上下车操作,评价上下车时裙边是否会剐蹭裤管。

5)第二排座椅与第一排座椅的关注点类似。

(2)乘坐舒适性

1)调节头枕各方向位置,评价调节操作力的大小、档位清晰感;在驾驶人位置上下、前后调节座椅和靠背,评价调节手柄位置是否合适,手部操作空间和操作力是否合适。

2)在驾驶人位置拉取安全带,评价座椅相对安全带的距离是否合适,安全带拉出力大小;插入安全带,评价安全带锁扣位置是否方便插入;在自然驾驶坐姿状态,评价安全带预紧力是否合适;解锁驾驶人安全带,评价解锁的操作空间是否舒适、解锁的操作力是否过大;自然放回安全带,评价安全带是否卷收顺畅。

3)对安全带高调器进行解锁调节操作,评价解锁方式是否方便、解锁力大小是否合适。

4)以完全放松的姿态坐于后排座椅上,调节头枕各方向位置,评价调节操作力的大小,档位清晰感;在后排位置上下、前后调节座椅和靠背,评价手部操作空间和操作力。

(3)操作舒适性

1)在驾驶人位置进行上电/点火/熄火/关闭操作,评价点火锁位置的合适度、钥匙插入顺畅性,插入角度、旋转角度对操作空间、操作力、操作行程、手部和腕部动作的影响,以及开关档位清晰度。

2)在驾驶人位置按照正常驾驶姿态操作转向盘,评价转向盘的粗细、大小;操作多功能按键,评价按键位置的可触及性以及操作力和操作空间。

3)调整转向盘调节手柄,评价解锁操作力大小;评价转向盘多向调节的数量;上下左右调节转向盘,评价转向盘调节力大小;按压喇叭开关,评价喇叭开关的操作力;转向盘在直线行驶角度下,评价组合开关标识的易识别性,是否被转向盘遮挡得过于严重。

4)以正常驾驶姿态踩加速踏板,评价踏板的脚部空间是否充足,与周围部件有无干涉;正常切换加速踏板与制动踏板,评价两者的切换是否舒适,是否存在由于距离和落差过大引起的切换不方便;对踏板进行完全松开和完全踩下操作,评价操作轨迹对脚部、踝部、腿部舒适性的影响,踩下过程中是否有异响。

5)脚部正常放置在歇脚板上,评价歇脚板的角度、宽度是否合适;在驾驶人位置进行所有档位的换档操作,评价变速杆前后、左右、高低位置对驾驶人操作的影响;评价变速杆的尺寸、形状、表面处理对驾驶人握持舒适性的影响,全部操作轨迹对驾驶人腕部、臂部、肩部、上肢的影响;评价变速杆、驾驶人臂部活动范围与仪表板、副仪表板、转向盘、驻车制动手柄、中央扶手箱的位置舒适度。

6)进行驻车制动操作,评价操作空间是否充足,操作力大小是否合适,操作过程中是否与其他部件干涉,操作过程中是否有卡滞、生涩、异响等问题;进行驻车制动解锁操作,评价解锁操作力是否合适。

7)评价危险报警开关紧急操作的方便性和尺寸合理性。

8)分别在车辆所有乘坐位置对空调进行开启、关闭、风向调节、风速调节、制冷/加热调节操作,评价空调操作的方便性、操作力、操作行程、操作空间、触感、档位感、晃动量、操作方式,以及是否与其他部件存在干涉。

(4)驾乘视野

1)前方上视野。在驾驶人位置观察,评价前风窗玻璃上沿、玻璃黑边、内饰顶篷前端、内后视镜、内后视镜底座黑边对前方上视野的影响。

2)前方下视野。在驾驶人位置观察,评价前风窗玻璃下沿、仪表板、转向盘、刮水器对前方下视野的影响。

3)前方水平视野。在驾驶人位置观察,评价直视前方的视野。

4)前视野反光。在驾驶人位置观察,评价内饰反光部件在前风窗玻璃上的投影对前视野、直接侧方视野的影响,车门玻璃边框、外后视镜对侧方视野的影响,驾驶人倒车时通过后风窗玻璃直接观察到的车辆后方视野范围,A柱相对于驾驶人的位置、A柱倾角、A柱宽度对侧方视野的影响,内后视镜尺寸、后风窗玻璃尺寸、第二排/第三排座椅靠背对内后视镜视野的影响,外后视镜形状、大小及通过外后视镜获得的后视野范围,外后视镜位置观察的方便性。

5)打开刮水器,在驾驶人位置观察,评价刮水器刮刷面积、位置、形状对前方视野的影响,刮水器刮刷的残余面积对前方视野的影响,喷洗器喷水的喷射面积、喷射时机、喷射柱形状及喷射量对前方视野的影响。

6)分别在驾驶人位置与副驾驶人位置打开遮阳板遮光,评价遮阳板的遮光效用;将遮阳板放下后分别置于前方、侧方,评价遮阳板尺寸、形状对驾驶人前方视野、侧方视野的影响及其对驾驶人的压迫感;在驾驶人位置以正常驾驶姿态观察仪表,评价仪表位置、高度、角度以及反光性对观察效果的影响,仪表形状、尺寸对观察方便性的影响,转向盘造成的驾驶人对仪表的视野盲区,仪表板中央显示屏的布置位置、角度对驾驶人读取屏幕显示信息的影响。

(5)驾乘空间

1)评价驾驶人位置、副驾驶人位置;前排空间设计给人的压迫感;手臂自然下垂后,肩部、臂部、腕部、手部与车门饰板的距离;膝部与仪表板、转向盘、转向管柱、副仪表板、车门饰板的距离;腿部、脚部与踏板、仪表板、转向管柱、副仪表板、A柱下饰板的距离;歇脚板的位置、角度及其与周围部件的间隙。

2)在驾驶人位置、副驾驶人位置以正常姿态将手臂搭在车门肘靠上,评价肘靠宽度、角度、表面处理对肘部、臂部舒适性的影响;在驾驶人位置将手臂搭在中央扶手上,进行换档操作,评价中央扶手与变速杆的距离、高度差、角度,中央扶手与驾驶人位置肘靠的高度差,驾驶人肘部搭上中央扶手的操作方便性。

3)分别在第二排各座位位置以正常坐姿乘坐,评价头部与顶篷、天窗、顶衬拉手的距离;肩部、臂部、腕部、手部与车门饰板的距离;膝部与前排座椅靠背、B柱饰板、车门饰板的距离;腿部、脚部与座椅骨架、座椅滑轨、副仪表板末端、中通道凸起的距离;后门板肘靠和后座椅中央扶手宽度、角度、表面处理对肘部、臂部舒适性的影响。

(6)储物空间

1)分别将横置A4纸、常用矿泉水瓶放进车门饰板储物格,评价储物格空间尺寸、设计创新点;总体评价仪表板、副仪表板上储物空间的大小、数量;在驾驶人位置评价前排杯托位置,硬币、卡片、票据存放位置、空间以及取放操作方便性。

2)评价中央扶手箱的储物空间、内部照明情况,空间多样性、实用性是否良好;眼镜存储盒的数量、空间是否合适;是否有创新的储物空间设计;分别将第二/第三排座椅折叠、打开,评价行李舱空间尺寸。

(7)维修和保养方便性

1)评价冷却液、制动液、洗涤液、转向液与机油液面常规检查、加注的方便性。

2)评价熔丝检查与更换的方便性;蓄电池电量检查的方便性以及更换方便性。

3)评价空气滤芯、空调滤芯、机油滤清器更换的方便性。

9.绿色设计评价

新车气味主要是由车内非金属材料散发物造成的,最为常见的气味类型是皮革制品类、座椅发泡类、橡胶类等的气味。车内气味是一种主观的嗅觉感知判定,目前行业内主流的评价方法是由专业气味评价工程师进行嗅觉主观评价,此方法的优势在于能够真正贴近消费者的感受。具体评价内容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评价气味等级,用来表征车内气味的浓淡程度。汽车行业内通常将车内气味划分为6个等级,其中1级最好、6级最差,见表2-3。

表2-3 气味等级描述

(续)

以现在行业内的汽车生产技术,新车还不能做到车内无气味或轻微气味,无法达到1级和2级水平;个别新车能做到车内无刺鼻感气味,气味等级达到3级的车辆处于行业内一流水平;目前新车气味普遍能够达到4级标准,属于行业中等水平;如车内气味有强烈刺激感、令人反感,则说明气味等级达到5级以上,这种车辆处于行业较差水平。

另一方面是评价车内气味的味型,例如是否存在焦煳味、腐臭味、辛辣味、酸味、腥味等异常气味,这类气味会直接影响驾乘人员的舒适感;而稍许清新的苹果香则可能令人感到舒适。表2-4中列举了几种车内常见的异味类型及其来源,多数车厂已将零部件味型(异味)作为一项气味指标进行管控,一旦出现可明显辨识的异味会作为不合格件处理。

表2-4 车内常见的异味

10.形成检查清单

以上各系统的评价要点应整理成相应的检查清单,以便于评分和计算结果。同时应注意,针对不同的评价对象,可能评价条目并不完全适用,应在评价表中加以区分。建议每个系统形成一个检查清单。

不同关注点对于整体感知质量的贡献不同,一般来说,整体影响越大,细节影响越小。因此应在表格中设计关注度权重,以便计算分数和贡献度。同时能够体现出问题的更改对整体静态感知质量分数的影响,从而为技术方案的决策提供支持。

表2-5为检查清单示例。

表2-5 检查清单示例

11.评价得分计算方法

在每个评价人员打完分数后,计算每一个评价项的平均得分,然后根据权重计算整体评价系统的加权得分,计算公式为:平均分=(加权均值/加权满分)×100,得到每个系统的整体得分。按此方法完成评价后,会得到1~7系统的得分,其中系统7为人机交互评价系统,单独计算得分;系统2和3为外部外观评价,平均计算后得到外观得分;系统4~6为内饰评价,平均计算后得到内饰得分;系统1为整体评价,它分为内、外两部分整体评价,应分别按上述公式对两部分评价进行计算,得到分数后分别与外观得分和内饰得分进行平均计算。最后,整车评分表中得到的分数为3个:人机交互分数、整车外观分数和整车内饰分数。同时还应有关于系统8的车内气味等级评价结果。

12.整理高频问题清单,指导设计问题的规避

在技术规范还没有形成的初期,可在评价实车的过程中注意收集常见的高频问题,并整理成问题清单,也可以借助DFMEA(Design Failure Mode and Effects Analysis)来表达,直接输出给设计部门,指导其在设计中首先避免出现这类问题。

13.建立完整的评价体系文件

最终体系的完善要落实在零部件和系统的设计规范上,通过设计规范直接指导和约束工程师的产品设计,而不是设计后再评价或变更。这样才能提升设计质量,降低设计成本,提升静态感知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