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字解救焦头烂额的父母

端午小长假,几家人一起自驾出游,三个小朋友坐在我们的车上,吃喝玩乐了一通,最初的新鲜感过去,路程还没过半就开始感觉有些无聊了。三个小孩一会儿问一句:“好没意思啊,什么时候到啊?”

眼看着无聊的气氛越来越浓,我赶紧想办法遏制:“从现在开始,不许再说没意思。谁说没意思,谁就负责想个游戏来玩。”话音刚落,一个小孩大声说:“好无聊啊!”另一个小孩跟着说:“真没劲啊!”

哼,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我出台了更“严厉”的限令:“从现在开始,谁也不许说没意思、无聊、没劲,以及所有这些词的近义词。”没想到,又是话音刚落,一个小孩大声说:“无(wu 四声)聊(liao 四声)!我好物料!”

三个小孩嘎嘎大笑。我也忍不住笑了,这些精灵鬼儿。事后,我觉得这事挺有意思,特别生动地诠释了什么叫“百堵不如一疏”。

当年大禹的父亲治水,采用堵截的办法,最终以失败告终。大禹根据地形地貌,因势利导,采用疏导的办法,最终消除了水患。这个故事人人皆知,然而在生活中,大多数人遇到问题,首先想到的就是“堵”——

不许玩手机。

不许追跑打闹。

不许说谎。

不许干这个,不许做那个……

数不清的“不许”,如同一道道水坝,企图拦截住孩子的行为和意志。口头说不管用,那就动手打。打一次不管用,就天天打,连打带骂。可是问题就像打地鼠一样,屡禁不止,层出不穷。

作为一个人,孩子同成人一样,他的自由意志是强大的,他要做一件事,必定有他的动机。动机的背后,是情绪和情感。而情绪是有能量的,它支撑着动机一定要去这么做,才能得到宣泄释放。

单靠堵,最多只能“堵住”他的表层行为。能量是无法堵住的,就像被压扁的弹簧,越压制,势能越大,一定要伺机从某个薄弱之处反弹回来。就像我不让孩子们说“无聊”,结果他们就想到了无聊的同义词,再禁止,又出现了变音的“无聊”。

小孩撒谎,狠狠打他一顿,下一次,可能会出现更精致细密的谎言。不让玩电脑,有多少孩子逃课去网吧、破解密码,想方设法去玩。百密一疏,顾此失彼,总会有漏洞,单靠堵,是怎么也堵不住的。

堵,意味着对立,意味着我对,你不对,势必加重了对方的反抗。

前两年学习心理学,有了“界限感”的概念,我意识到很多问题都是由此而来,反观自己,我觉得从小到大,我妈妈为我包揽了太多,或者说,控制得太多。

意识到了,我就着手改变。正好赶上回家过年,那几天,妈妈一想管我什么事,我就示意她:“停,这是我的事,我自己来决定就好,你不要管了。”

这么示意了几天,妈妈忍不住爆发了:“我做什么都不对!我不管了!”

我一下子意识到,我不让妈妈干涉太多,就是想“堵住”她的行为。越堵,水的势能越大,最终冲毁了堤坝,导致泛滥成灾。

从我妈妈的角度说,理智上,她可能意识到我说的有道理,但我一再地制止她,不让她管我,她在情感上感受到的是拒绝和对立,她心里那股劲儿越积越多,最终爆发出来。爆发,就意味着失控。结果就是,伤人伤己。

遇到问题,为什么首先想到的就是“堵住”它?

堵,是一种排斥,把问题堵回去,看不到问题,就以为解决掉了。堵,最简单省事,不用动脑子,单靠蛮力就行。问题是,孩子小时候可以堵,等他长大了,力量变强大了,你还堵得住吗?

有时候,堵看起来很管用,令行禁止,简单有效。但堵着堵着,就堵成了一潭死水。孩子的自由意志被压制,即使到了三四十岁,都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对生活失去了热切的向往,浑浑噩噩,又忍不住焦虑无比,这样的“空心病”还少吗?

人内心的力量,就像滔滔的河水,势能强大。治理得好,会造福一方。治理不好,就会泛滥成灾,殃及四方。大禹治水靠疏导,我们治心也是一样。透过行为,看到行为背后的动机,再看到内在的情感需求。把情绪往正面积极的方向引导,之前行为的破坏力自然就减弱了。

当然,这需要智慧,需要觉察,需要耐心,比起一味地“堵”费事多了。不过,天下事不都是这样吗?看起来费了事,实际上省了劲;看起来走了捷径,实则更费周折。

前段时间,橙子新添了一个口头语:“胡说八道。”别人说的和他意见不一致,他动不动就来一句:胡说八道。说过他好几次,这样说很不礼貌,不许再说了。他反驳:“这又不是骂人的话。”有一次,饭桌上聊天,橙子爸爸说了什么,橙子张口就说:“胡说八道。”橙子爸爸没像往常那样制止他,想了想说:“你是不是觉得我说的不对?那咱们想一想,能表达类似意思的话,看看能不能想出十句来。”

橙子觉得挺有趣,我们三人就比赛看谁想出来的多,比如:

我不同意你说的话。

你这样说不对。

我觉得你说错了。

……

直到谁也想不出来了,橙子爸爸说:“你看,咱们可以用这么多种方法表达这个意思,是不是都比‘胡说八道’好?”橙子没说话,点点头。再后来,橙子说“胡说八道”的次数明显少了很多。

回到开头的故事,三个小孩后来不喊无聊了,他们找到了新的乐趣,拿着对讲机和同行的叔叔进行智力问答。数学、历史、脑筋急转弯,各种问题,抢着问,抢着答,玩了一路还意犹未尽。

和妈妈相处,我看到了妈妈管得过多的背后,是对我的关心,是想告诉我,她觉得怎样做对我更好。那我就心平气和地说出我的想法,我为什么不那样做的原因。妈妈理解了,自然就不再多说。

一个人想做一件事,不管在别人眼里是对是错,必然有他认为正当的理由。堵和疏的区别,就在于一个针对行为,一个针对动机,治标还是治本。

当然,“堵”并不是一无是处,有些时候,还是需要拿出家长的权威,告诉孩子有些规则不能违反,有些事就是不能做,毕竟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但还有很多时候,单靠堵是不管用的。不信,你看看公共场所的那些标识牌:不准随地吐痰、不准乱扔果皮纸屑,不准乱闯红灯……大大小小的不准有多少管用?人们要么视而不见,要么想方设法钻空子,打擦边球。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大人孩子都一样。百堵不如一疏。真正能解决问题的,是疏导人心。要心对心,而不是力对力。所以,当你忍不住又要冲孩子喊“不准这样,不许那样”时,不妨提醒自己,在心里默念几遍大禹治水的秘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