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内涵

一、以产业扶贫作支点

我国在农村反贫困领域已经形成了生存型反贫政策、支持型反贫政策和开发型反贫政策三种类型的政策体系。扶贫已经从过去的救济式扶贫转变为开发式扶贫,开发式扶贫即在国家必要支持下,利用贫困地区的自然资源,进行开发性生产建设,逐步使贫困地区和贫困户实现自我积累并提高发展能力,依靠自身力量脱贫致富。产业扶贫是开发式扶贫的核心内容,2015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上首次提出“五个一批”的脱贫措施,即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在这“五个一批”之中,产业扶贫涉及对象最广、涵盖面最大,是实现精准扶贫的关键,是实现从“输血”扶贫到“造血”扶贫转变的重要途径。

产业扶贫即以发展和扶持贫困区域的特色产业为手段,大力扶持地方特色产业、提升贫困地区群众自身的发展能力,从而促进贫困区域人口脱贫致富的扶贫方式,其“开放式+造血式”的帮扶模式对于破解欠发达区域的“久扶不脱贫”困境有着非常显著的效果。产业扶贫是一种通过区域产业发展带动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扶贫开发方式。实现产业扶贫关键在于以下两条路径双管齐下:一是壮大产业,通过产业发展增加贫困地区自我发展的能力并积累社会财富;二是建立产业发展和贫困人口的利益联结,通过实现产业发展带动贫困人口脱贫。产业发展是产业扶贫的基础和关键,没有产业发展就没有产业扶贫。以产业为切入点,通过产业发展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以及就业和增收机会,增强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解决区域整体贫困问题。产业扶贫的根本任务是提高贫困人口福利水平,建立贫困人口和产业发展的利益联结机制,使贫困人口能够参与产业发展过程,完善财富分配机制,使产业发展的成果能够惠及贫困人口,从而实现贫困人口的增收。

二、以产业技术扶贫作支撑

技术是人类为了满足自身发展的需求、实现社会经济发展,遵循自然规律,在长期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积累起来的知识、经验、技巧和手段的总和。美国经济学家肯德里克等人估算了劳动、资本和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大小,根据这一估算,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占一半以上。农业科技是农业发展的第一推动力,我国农业发展已进入由生产主导型传统农业向技术主导型现代农业转变的新阶段,现代农业的发展过程实质上是先进科学技术在农业领域广泛应用的过程,是用现代科技改造传统农业的过程,在世界科技革命突飞猛进的背景下,农业科技对于促进现代农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012年《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农业科技是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决定力量。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科技,截至2012年,中国科技进步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为53%,远低于发达国家70%~80%的水平,因此我国需要大幅度增加农业科技投入,推动农业科技跨越式发展。产业技术扶贫就是以产业为基础和原动力,以技术和培训为保障,通过培训提升农业劳动力的技术水平,发挥人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变“输血”扶贫为“造血”扶贫的扶贫形式。与产业扶贫相比,产业技术扶贫突出技术的关键作用,并以培训促进技术水平提升、带动地区脱贫致富。通过培训、指导、试验、示范以及咨询服务等方式,把农业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对实现产业扶贫、振兴农村经济,进而实现乡村振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永州市以优势产业为导向,发挥党组织在技术学习、技术推广过程中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创新党员教育培训的方式方法,发挥党建对“三农”工作的撬动效应,实现抓党建与抓技术、抓组织与抓产业、抓当前与抓长远的深度融合,最终实现脱贫攻坚目标,发挥示范效应。在实践中探索和形成了多种产业技术扶贫模式,包括农业特色产业扶贫(特色种植业扶贫和特色养殖业扶贫)、资产收益扶贫、就业扶贫、生态农业扶贫、电商产业扶贫、旅游扶贫等,具体将在第五章详细论述。

三、以“党建+产业技术扶贫”作支柱

30多年来,我国扶贫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呈现出一条清晰的扶贫主线:改革扶贫→开发扶贫→攻坚扶贫→定点扶贫→精准扶贫,扶贫方式从最初的以资金扶贫为主转向以产业扶贫、产业技术扶贫为主。永州市在脱贫攻坚实践中将中央扶贫工作会议精神与实际情况紧密结合,深刻地认识到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并在实践中充分发挥党组织在扶贫开发工作中的战斗堡垒作用,从源头“把脉会诊”,创新工作模式,强化工作措施,把就地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作为精准扶贫的突破口。针对农村党员和青年农民开展大规模专题培训,以培训促就业创业、以就业创业促脱贫,以产业发展为核心、以技术为主线,全力做好脱贫攻坚工作,把基层党建与精准扶贫进行深度融合,以党建引领精准扶贫,实现从“输血”到“造血”的产业技术扶贫的华丽转身。“党建+产业技术扶贫”模式,即“以党建为引领、培训为抓手、技术为关键、产业为基础、脱贫为核心、乡村振兴为目标”(见图1-2)。实践证明,开展农村党员和青年农民“党建+产业技术扶贫”培训,既能实现快速脱贫,又能有效防止返贫,是从源头上拔掉“贫根”的有益探索,产生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应,农民不再争相“戴穷帽”“念穷经”。从培训班里出来的“领头雁”们不仅带来了实用技术,还改变了村民们的思想观念,使他们逐渐放弃传统种养模式,开始尝试养虾养蟹、栽菜栽药、种树种花。一大批龙虾、甲鱼、藏香猪等特色养殖户蓬勃发展,反季节蔬菜、中药材等集中连片,呈现出“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良好发展势头。

图1-2 永州市“党建+产业技术扶贫”模式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