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态民族学评论(第1辑)
- 祁进玉
- 711字
- 2024-12-21 05:53:09
东巴文化的当代生态变迁
杜鲜(云南大学)
摘要:本文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以文化生态理论为依据,视东巴文化与其赖以生存发展并发生密切互动的社会文化语境为一个有机的文化生态系统,从文化土壤、传承主体和载体,以及参与主体这三大层面,分析传统东巴文化生态的总体特质,并在当代全球化语境下考察东巴文化各层面的变迁,探讨其总体生态变迁的实质、原因、内容、表征和特点,以及其在未来文化世纪兴起之际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与未来发展走向,以期增进对东巴文化的文化自觉,营造鲜活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文化生态。此外,还希望折射出少数族群文化和边缘文化生态在当代的境遇,具有指标性和启示性意义。
关键词:东巴文化;文化生态;文化变迁;纳西族;东巴教
举世瞩目的纳西族东巴文化[1]是在长期的社会历史文化进程中逐步发展形成的,传承至今已历千年,其底蕴深厚、内涵丰富,是超越纳西族本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对全人类有参照价值。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社会政治语境的突变使得纳西族东巴文化受到强烈冲击;20世纪后半期全球化浪潮和后工业社会的实质性影响,尤其是市场经济和旅游商品经济的席卷,使得丽江这一纳西族主要聚居区的东巴文化[2]赖以根植的社会文化生态发生巨大变迁,引发了东巴文化发展和传承的相应变迁和变异。非物质文化遗产因自然、历史、社会情境的不同而具有流变性;本文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视野下,关注纳西东巴文化的世代传承性及其对所属社区与族群提供持续不断的认同感,从文化生态理论的角度,从总体上梳理和把握东巴文化的当代生态变迁,力求促成文化主体的自主自觉和文化反思,从而把握当代东巴文化生态变迁的方向。此外,还希望折射出少数族群文化和边缘文化在当代的境遇,具有指标性和启示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