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蒙古族服饰溯源与现状

蒙古族服饰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人类发祥初期,在蒙古高原这片肥沃的土地上,就已经有了人类活动的痕迹,同时也有了早期高原人类文化的萌芽。古代游牧民族出现后,经东胡、匈奴、鲜卑、突厥、契丹等民族不断发展,蒙古高原出现了适应游牧生活的骑马民族服装款式。13世纪蒙古族统一了大江南北,蒙古族服饰成为社会时尚。经过借鉴与吸收、融合,蒙古族服饰在种类、款式、面料、色彩、缝制工艺以及服饰制度等方面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变化,涌现出了一批适应宫廷生活的贵族服饰。到了明清时期,由于历史、政治和地域的原因,蒙古族分为若干部落和盟旗,服饰文化日益丰富多彩,同时也有较大的差异,继而成为区别各个部落、盟旗的重要标志之一。[4]

(一)蒙古族先祖服饰

蒙古族的衣着样式,自古即与游牧经济生活相适应,而且富有特色。13世纪中外旅行家对蒙古族的服制均有详细记述,男女服装款式相似,都穿长袍。早期衣服不像后来流行的高领口,而是右衽交领,由左边到腋下有开衩,右边有三扣,左边有一扣,少数为方领,腰间密密打作细折,以帛带束腰,腰围紧束突出。此种长袍,用途和优点颇多,乘马时紧束腰带,能保持腰肋的稳定垂直。妇女穿敞口而宽阔的披肩,青年妇女则穿男式衣服,已婚妇女还穿一种非常宽松的长袍,在前面开口至底部。初期用家畜及野兽的毛皮制作衣服,随着手工业的发展,周围民族纺织品的传入,富裕者用自汉地、波斯、俄罗斯、保加利亚、匈牙利等地输入的绸缎、锦缎、毛料以及各种珍贵兽裘制作华丽的衣服。《黑鞑事略》记载:“其服右衽而方领,旧以毡毳,新以纻丝金线,色以红、紫、绀、绿,纹以日月龙凤,无贵贱等差。”贫困者则用羊、山羊及狗皮或粗布、棉花、粗毛及毡杂做衣服[5]。元人在未进入关内时,被发而椎髻,冬帽而夏笠。

(二)元代蒙古族服饰

蒙古国建立之初,“庶事草创,冠服车舆,并从旧俗”。元朝建立后,忽必烈统一全国,冠服车舆,都有所变化。忽必烈“近取金、宋,远法汉、唐”。随着元朝的建立以及对外战争的进行、统治范围的不断扩大,蒙古族统治者吸收融合了东西方各民族的文化,本民族服饰文化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创造出了具有蒙古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蒙古族服饰。

1.宫廷服饰

蒙古族自入关后,除仍保持其固有衣冠形制外,也采用汉族的朝祭等服饰,即冕服、朝服、公服等,是参照汉、唐、金、宋的制度。元代冠服制度开始于英宗时(1321),对天子冕服、太子冠服、百官祭服、朝服、士庶服色等内容进行制度规定。

皇帝朝服为戴通天冠,着绛纱袍;百官则戴梁冠,也分七梁加貂蝉笼巾,梁有七梁、六梁、五梁、四梁、三梁、二梁的区别。百官都穿青罗衣,加蔽膝、环绥,并执笏。公服则是戴展角幞头,束偏带,并带正从一品以玉或花或素;二品用花犀;三、四品用黄金荔枝;五品一下用乌犀牛,八銙。带鞓用朱革,靴用黑皮,衣料用罗,衣式为大袖盘领。[6]一品服是右衽,戴舒脚幞头,紫罗服,上有大独科花(即大团花),直径五寸束玉带;二品紫罗服,小独科花,径三寸,束花犀带;三品紫罗服,散答花(即写生散排花纹),径二寸,束荔枝金带;四、五品紫罗服,小杂花,径一寸半,束乌犀带;六、七品绯色服,径一寸半,小杂花,束乌犀带;八、九品明绿色无纹罗服,束乌犀带。[7]其冠服相类于汉族的形制,有交角幞头、凤翅幞头、控鹤、花角等幞头,以及学士帽、唐巾、锦帽、平巾帻、武弁、甲骑冠、抹额。袍有衬袍、士卒袍、窄袖袍。袄有控鹤、窄袖、辫线、乐工袄等和仿甲胄式的兜鍪、衬甲、裆等。[8]

图2-1 蒙古贵族的蟒袍[9]

元代蒙古贵族妇女着长袍,袍式宽大、袖身肥大,但袖口收窄,其长曳地,走路时要两个女奴扶拽。袍常多用大红织金锦,丝绒或毛织品、吉贝锦、蒙茸、琐里(毡褐类,但极轻薄)制作,色彩以红、黄、绿、茶、胭脂红、鸡冠紫、泥金等颜色为主。这种宽大的袍式,汉人也称它为“大衣”或“团衫”,蒙古族妇人的袍,可当礼服用。蒙古族妇女固有的服饰,富贵者多以貂鼠做衣服,戴皮帽;一般人家则用羊皮衣和毳毡一类的材料做衣服。

2.具有蒙古族特点的服饰

元代时期具有蒙古族特点的服饰款式主要有质孙服、辫线袄、顾姑冠。

图2-2 女子服饰[10]

质孙服也称为只孙、济逊,汉语译作一色衣,即明代称拽撒(曳撒或作一撒)的一种衣式。质孙的形制是上衣下裳相连,右衽、方领,衣式较紧窄且下裳较短,腰间打许多褶裥,称为襞积,并在其衣的肩背间贯以大珠。质孙本为戎服,即便于乘骑等活动,在元代的陶俑及画中都可以见到此种衣式。后期明代皇帝外出乘马时所穿的“曳撒”,就是把质孙服衣身放松加长改制的服装。朝廷每有朝会、庆典,或宗王来朝及岁行幸,皆举行燕飨,赴宴者必须身穿质孙服,之服有区别。上至朝廷大臣、侍卫,下至乐工、卫士都穿。质孙有冬夏、精粗的区别。元代天子的质孙服,冬季服饰有十一种,如纳石失(金锦)、怯绵里(剪茸)、大红、桃红、紫蓝、绿宝里。穿什么衣料、色泽的衣服则戴什么帽,如穿金锦剪茸则戴金锦暖帽;穿大红、桃红、紫、蓝、绿的宝里(服下有襕者)则戴七宝重顶冠;穿红、黄粉皮服则戴红金答子暖帽(金答子即帔,为暖帽后有帔者的一种帽式);穿白粉皮服则戴白金答子暖帽。夏季服饰有十五种,如答纳都纳石失(缀大珠于金锦)、速不都纳石失(缀小珠于金锦)、纳石失、大红珠宝里红毛子答纳、大红、绿、蓝、银褐、枣褐、金绣龙五色罗,穿答纳都纳石矢(金锦)并缀大珠于金锦则戴金凤钹笠;服速不都纳石矢缀小珠于金锦则戴珠子卷云冠;穿大红珠宝里红毛子答纳则冠珠缘边钹笠;穿白毛子金丝宝里(加襕的袍)则戴白藤宝贝帽;穿大红、绿蓝、银褐、枣褐金绣龙五色罗则戴金凤顶笠。戴笠的色泽,各随所服用的色泽。如穿金龙青罗则戴金凤漆纱冠;穿珠子褐七宝珠龙答子则戴黄牙忽宝贝珠子的戴有后檐的帽子;穿青速夫(回回的毛布中之精者)金丝阑子则戴七宝漆纱的带有后檐的帽子。其他百官的质孙服,也有规定使用的颜色,种类是冬服有九种,如大红纳石失、大红怯绵里、大红官素等,夏服有十四种,如素纳石失、聚线宝里纳石失、枣褐浑金间丝蛤珠、大红素带宝里等[11],以其衣料与色泽的不同而有区别。冬季的质孙服用紫貂、银鼠、白狐、玄狐、猞猁皮毛和金锦等材料制作,元代统称金锦为“纳石矢”。纳石矢也作衣服或篷帐等用。据《马可·波罗游记》记述,元朝每年要举行大朝会13次,有爵位的亲信大官贵族约1.2万人,参加集会时分节令同穿一色金锦质孙服,按时集中在大殿前,按爵位或亲疏辈分饮宴,皇帝身上珠玉装饰,特别华美。

图2-3 金镶玉凤纹帽顶[12]

图2-4 虎头纹金手镯[13]

图2-5 狩猎图[14]

元代时期统治者所穿的另一种袍子是辫线袄,交领窄袖,腰间打成细褶,用红紫线横向缝纳固定,使穿时腰间紧束,便于骑射,此种款式到明代称为“曳撤”,仍作为出外骑乘之服。元代官员常在袍外套一种半袖的裘皮衣服,比马褂略长,称作“比肩”,男女均穿,是清代端罩的前身。元代还有一种比甲,是没有领袖、前短后长、前后两片用袢系结的衣服,民间在日常生活中也常穿用[15]

图2-6 辫线袄[16]

在蒙古族妇女的首服中,姑姑冠是最有其特色的冠饰。姑姑又名故故、固罟、顾姑、固姑、鹧鸪、罟罛,其名称都是由译音而来的。这种冠是用桦木皮或竹子、铁丝之类的材料作为骨架,从头顶伸出一个高二三尺的柱子,柱子顶端扩大成平顶帽形,然后再用红绢、金锦,或青毡包裱,上面再加饰翠花、珍珠。如《黑鞑事略》及《元史·舆服志》、《真珠船》、《识余》、《坚瓠集》、《清稗类钞》等书都有记载,是后妃及大臣之妻(即受有爵命的妻)所戴的帽饰。[17]根据文献记载:顾姑之制,“用画木为骨,包以红绢金帛,顶之上,用四五尺长柳枝或铁打成枝,包以青毡。其向上则用我朝翠花或五采帛饰之,令其飞动。以下人则用野鸡毛”。又云:“元朝后妃及大臣之正官,皆带姑姑,衣大袍,其次即带皮帽。姑姑高圆二尺许,用红色罗盖。”实际戴“固姑冠”的不仅是后妃和大臣的妻妾,普通随军的蒙古妇女也都戴它,如蒋正子《山房随笔》所载:“江南有眼何曾见,争卷朱帘看固姑”即其证明。姑姑冠的高度说法不一,大抵以高二尺许为准,如加顶上羽毛,可能在三尺以上。这种姑姑者冠在汉族妇女中是很少戴的,惟接近于元时都城的汉族妇人或亦有戴之者,南方是不戴的。[18]

图2-7 姑姑冠[19]

图2-8 元世祖皇后姑姑冠[20]

蒙古男女所戴的笠,常用毡制成,故名“毡笠”。皇帝也戴笠,如文献记载:“国朝每岁四月架幸上都避暑故事……还大都之日,必冠世祖皇帝当时所戴旧毡笠。”元朝蒙古人所戴笠的形制为:“官民皆戴帽。其檐或圆,或前圆后方,或楼子,盖兜鍪之遗制也。”蒙古人的笠,原先没有前檐,到了忽必烈时代,在围猎时皇帝常苦阳光晃眼,其皇后察必便设计了一种前面加檐的笠。忽必烈戴上此笠,果然免除了阳光晃眼之患,遂大喜,便下圣旨,以此为式样,使百姓仿效,察必也就成为我国历史上戴檐帽的第一个设计者。冬季,蒙古人的男女富有者均戴狐皮帽。[21]

3.发式

元代蒙古族上自国主成吉思汗,下至国人,均把头发剃成婆焦。婆焦也叫跋焦,如汉族小孩留三搭头的样子,将头顶正中及后脑头发全部剃去,而在前额正中及两侧留下三搭头发,正中的一搭剪短散垂,两旁的两搭绾成两髻悬于两旁下垂至肩,但也有一部分人保持女真族的发式,在脑后梳辫垂于衣背。[22]《长春真人西游记》记载:“男子结发垂两耳。”郑所南《心史·大义略叙》:“三搭者,环薙去顶上一弯头发,留当前发,剪短散垂,却折两旁发绾髻悬加左右衣袄上,曰‘不狼儿’。言左右垂髻碍于回视,不能狼顾。或合辫为一,直拖垂衣背。”郑麟趾《高丽史》卷二十八卷载:“蒙古之俗,剃顶至额,方其形,留发其中,谓之‘怯仇儿’。”在元代剃匠书《净发须知》引《大元新话》中,记载当时的蒙古人发式有大开门、一字门额、花钵焦、大圆额、小圆额等多种形式。妇女发髻等式样,云髻高梳仍为元代的发式之一,如盘龙髻亦为南人所梳者。妇女梳成两辫而下垂,即《山房随笔》中所谓“双柳垂肩别样梳”。

4.帽饰

蒙古族的衣冠,以头戴帽笠为主,即冬帽夏笠。元朝皇帝所戴的帽子均分为冠、帽、笠三大类。帽的种类、花色很多,冬季的有金锦暖帽、七宝重顶冠、红金答子暖帽、白金答子暖帽、银鼠暖帽、宝顶金凤钹笠、珠子卷云冠、珠缘边钹笠等,夏季的有宝顶金风钹笠、珠子卷云冠、珠缘边钹笠、白藤宝贝帽、金凤顶笠、金凤顶漆纱冠、黄雅库特宝贝带后檐帽、七宝漆纱带后檐帽等,都是镶珠嵌宝的贵重冠帽。冠的戴法必须与服饰穿着相配套,穿哪一种质孙服,需配哪一种帽子,均有定规。如穿银鼠质孙服,则需戴银鼠暖帽,并加穿银鼠比甲,穿答纳都纳石失,则需戴宝顶金凤钹笠[23]。元代皇室的帽子镶宝石,红宝石有四种,即剌、避者达、昔剌泥、古木兰。绿宝石有三种,即助把避、助木剌、撒卜泥。猫睛石有猫睛、走水石两种。绿宝石中的祖母绿和猫儿眼、红蓝宝石,一直到明清时期都很贵重。

图2-9 红宝石顶[24]

图2-10 红宝石顶暖帽[25]

元代王公大臣都戴大帽,即暖帽、钹笠。帽都有顶,视其花样而分别等级。元主则为九龙,其正面一龙最大。元世祖之(皇)后在原有的帽子上加增其前檐,以档日光的射目而便于骑射,后来遂命如式制之。元代官民以戴帽为多,帽檐有圆有方,或作前圆后方,或作楼子式。其式与明代南方小儿所戴的五采帽、金线帽有点相似[26]。元帝也常以珠帽、八宝顶帽、七宝笠等赐予大臣。蒙古平民头戴各色扁帽,帽缘稍鼓起,唯帽后垂缘,用两带系于劲下,带下复有带,随风飘动。

5.靴鞋

元代的靴有鹅顶靴、鹄嘴靴、云头靴、毡靴、皮靴、高丽式靴。宫人及贵族多穿着红靴。

图2-11 香云皮云纹靴[27]

图2-12 补绣云纹尖头靴[28]

(三)明代蒙古族服饰

明代蒙古政权退居漠北后,达延汗时期实行分封制,把蒙古各部分赐给诸子,诸子各有自己管辖的领地,也在不同程度上加大了各领地间的分裂局面,这种割据状态也体现在服饰文化上。领主们为了突出各自领地的特征,规定服饰要有自己的特色,用质料和款式的不同来区别部落、身份。在明代这种差距逐渐拉大,也为近现代蒙古族服装多样化的款式类型奠定了基础。

明代蒙古族服饰主要延续了元代时期的基本特征,同时也受到明代服饰的影响。服装款式仍是以长袍为主,《阿拉坦汗法典》中记载了明代蒙古族服饰有白狐皮袍、旱獭皮袍、马褂、斗篷、领衣等。服装材料主要有各种北方野生动物的皮毛如狐皮、香牛皮、羊皮、羊羔皮、虎、豹、狼、獾、狐狸银鼠等,还有棉布、水鸟羽毛、绸缎、金锦、毛织品等。1606年明代蒙古族所建的美岱召,其壁画的人物是一组蒙古族供养人群像,他们身着比较典型的明代蒙古族服饰。壁画中一位老妇人,头戴皮沿帽,帽顶为红色,顶上饰有珠,帽下左右饰带,带底呈三角形,有披肩,身着皮领对襟呈淡色粉面对襟袍服,短袖(半臂)袖边镶有贵重皮毛,下摆饰绛色厚重皮毛。另一位蒙古族贵妇画像为盘坐式,头戴红缨笠帽,边檐饰红黄蓝等色,身穿马蹄袖粉白色长袍,外套半袖长袍,肩围扎哈,耳戴环形耳环,上饰珠宝。发辫自两肩下垂并坠发套装饰成圭形,耳坠间还置有坠链下垂至胸前。壁画中蒙古族男子贵族的画像基本均为盘坐式人物像,头戴红宝顶红缨貂皮圆形帽,身内着红色有马蹄袖长袍,外套貂皮翻领宽袖长袍,呈灰色。还有四位辫发的蒙古男子像,均着交领式服装且都挂有串珠饰,头戴红宝石顶圆帽,其帽檐饰有贵重猞猁皮毛[29]

(四)清代蒙古族服饰

清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制,清朝政府对蒙古地方管理体制和封建社会秩序进行了统一和调整,建立了盟、旗行政管理体制和蒙古八旗制度,分别授予蒙古贵族以亲王、郡王、贝勒、贝子、镇国公、辅国公和一、二、三、四等台吉等爵位,并按清制朝服,制定品级冠服。清代蒙古族服饰,不论是质料款式,还是穿戴类别都超越了以往。清代蒙古贵族服饰严格遵循清朝服饰制度,按官衔品级戴顶子和翎羽,穿蟒袍和补服。清代蒙古族王公的官服只是蒙古民族上层服饰中的一部分,蒙古官员的日常服饰中也有传统的本部落服饰。《绥远通志稿·民族志》中记载:“各族服制,有官服、便服之分,仍沿用清制,不论男女老幼、富贵贫贱,足必踏靴,身必着袍,腰必束带,富衣绸,贫以布,气候偏寒,盛夏亦须夹袍,冬则一律皮袍,袍之四周,多用布或库锦缘边,袖特长,遮手过膝,袖头作马蹄袖。袍之左右不分岔,用带束之。妇女御袍多喜加背心,俗称‘坎肩’,靴料贫者多用布、富家用香牛皮。其式,靴面三道,靴尖起如牛鼻子形,冬春多戴皮帽,其式,尖顶大耳、夏日亦有用布巾者,约腰之带,以红黄绸子为最美观,带下佩以蒙古刀。女子胸前多佩小荷包,开缀以小串珠,内藏鼻烟壶。”史籍文献记载的内容描述了清代蒙古族服饰的基本特色和民族个性特征。清朝实行的严禁蒙古各盟旗之间来往的政策,给蒙古各部落传统服饰的保留和发展提供了条件,使蒙古族民间服饰文化在其传统基础之上不断创新和发展[30]

在蒙古族广大辽阔的居住区域内,从17世纪到19世纪,随着社会经济的恢复、畜牧业、商业和手工业的进步,服饰文化蓬勃发展,形成了独具风采的清代蒙古族服饰文化。在清代,根据不同部族和地域形成了多元化的蒙古族服饰,主要分为巴尔虎、布里亚特、科尔沁、巴林、喀喇沁、乌珠穆沁、阿巴嘎、苏尼特、察哈尔、土默特、杜尔伯特、乌拉特、鄂尔多斯、土尔扈特、喀尔喀、和硕特等地区。[31]清代蒙古族帽饰分为尖顶、圆顶护耳帽,尖顶、圆顶立檐帽,风雪帽等,服装仍以右衽长袍为主,坎肩也是当时主要服装之一。除此之外,蒙古族的靴子也是种类繁多,有尖头靴、圆头靴、厚底靴、毡靴等。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清代蒙古族各旗内出现了制作金银器的能工巧匠,各种配饰品精美别致。从清代开始,蒙古族服饰的款式风格、服饰种类逐渐定型,最终形成了今天绚丽多彩、独具特色的民族服饰。

(五)近现代蒙古族服饰

蒙古族男女老少都穿长袍,作为显示自己民族气质、个性和特征的民族服装,蒙古袍是蒙古族人最喜欢穿的服装,蒙古袍比较肥大,乘马时,可以用袍护膝御寒;夜里安歇,蒙古袍又成了被子。其袖细而长,在乘马持缰时,冬天可用袍袖御寒,夏天可用袖赶除蚊虫,一袍多用。每逢喜庆大典,蒙古族人大都喜欢穿民族服装,以增添节日的气氛。参加重要社交活动时,也要作为礼服穿上民族服装,以示庄重[32]。蒙古袍现在有舞台服装和民间服装两种,民间服装多用红、黄、深蓝色的布料或绒线,在衣领、袖口、下摆等处绣上精美的花边。穿蒙古袍时必须系腰带,无论男女均喜欢扎鲜艳的绸腰带,并视为上身重要的装饰物。系腰带的方式极有讲究。腰带所用的质料有布、绸、缎等,腰带的颜色要和蒙古袍的色彩相协调。束腰带能使腰肋骨保持垂直稳定,能解除人们骑射的疲劳,而且还有着极为重要的装饰作用,更是未婚女子的标志和饰物。蒙古族无论男女老幼都喜欢穿高筒皮靴,这种靴子骑马伸镫方便,又能防止小腿受摩擦。下马在草地上徒步行走,阻力小,靴子既能防寒又防风[33]。蒙古族平时穿布料衣服,年节或喜庆日,穿织锦镶边的绸缎衣服。他们喜欢用对比强烈的、鲜艳夺目的颜色。

1.男子服饰

蒙古族男子服饰主要有蒙古袍、腰带和靴子。蒙古族男女老幼一年四季均着大襟长袍,俗称蒙古袍,蒙古袍皆为右衽、斜襟、高领、长袖、宽大、镶边、下摆不开叉,春秋穿夹袍,夏季穿单袍,冬季穿皮袍或棉袍。若要远行还得穿两件皮袍,一件前面系扣,一件后面系扣;有的一件毛向里,一件毛朝外。由于内蒙古地域广阔,各地袍式及着装方式也略有区别。如喀喇沁心、巴林、科尔沁等东部地区,受满族影响较大,袍长且肥大并开衩。腰带是蒙古族男子不可缺少的服饰品,一般用棉布或绸缎制成,长3~4米,选与袍服相协调色彩。扎腰带既能防风抗寒,又便于骑射和劳作,并且是服饰的重要点缀。扎腰带时多将长袍向上提,使袍长显得短,这样既便于骑马,又具有潇洒强悍之美。腰带右边习惯挂蒙古刀,刀鞘上雕镂花纹,还插骨筷或象牙筷;左边挂烟具,如绣花烟荷包、鼻烟壶褡裢及铜、银镶边的火镰。按风俗,未婚女子都要给自己情人精心绣制荷包,婚后新娘也要给公婆绣荷包。荷包缀有八条飘带,锁口绳索用丝线编制而成。蒙古族人喜穿靴子,分革制和布制两种。靴帮、靴靿均绣有图案。洮儿河嫩江流域的蒙古族人在冬季穿靰鞡、“滃歹”和“趟趟马”,后两种也是靴子。有一种叫“全云大拢尖蒙靴”的靴,风格独特,靴靿高30厘米,靴口呈马蹄形,靴尖上翘约6.5厘米,靴底为手工纳的“千层底”,靴面是优质牛皮,镶有五彩云纹,很华美。靴高以便于骑马和趟草地为宜,靴尖上翘,便于勾踏马瞪,行走沙地。[34]

2.女子服饰

图2-13 蒙古族长袍[35]

图2-14 坎肩[36]

蒙古族女子服饰主要有长袍、腰带、辫饰及靴子。蒙古族妇女身着长袍,其下摆宽大,便于乘骑,高立领;大襟右衽,也有对襟式。科尔沁、喀喇沁地区妇女的服装,因受满族服饰影响较大,多穿宽大直筒脚跟的长袍,两侧开叉,袖口和领口多用各色套花贴边,穿着时不扎腰带,喜欢穿绣花鞋。已婚妇女穿的长袍,肩袖处的起肩有皱褶,并高于肩部。上臂镶饰一条3厘米宽的花边,与未婚妇女有明显区别。长袍系长腰带是蒙古族妇女着装的另一个特点,暗绿色的锦缎长袍,由于镶有浅桃红边,缠玫瑰红腰带,从而使色彩既响亮又有呼应。蒙古族妇女对白色极偏爱,夏天常穿白色长袍外配红色坎肩。蒙古族妇女特别讲究对发辫的装饰,有专门美化发辫的辫钳和辫套。少女梳独辫,婚后梳双辫,并将辫子套入黑色的辫套中,有的辫套还绣有花或缀以象牙、银质饰件。蒙古族女靴非常讲究,尤其是绣花高筒靴,黑色的靴面绣红绿对比的花草纹、靴靿又分成绿、浅蓝、海蓝三段,每段花纹不同,既有绣花,又有补花,层次分明。[37]

3.头饰

图2-15 已婚服装[38]

图2-16 女子长袍坎肩[39]

图2-17 女子辫套[40]

图2-18 蒙古族女靴[41]

蒙古族的妇女过去非常讲究头饰。现在,随着社会的变革,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那些烦琐笨重的头饰逐渐被淘汰。但在民间举行的婚礼仪式上,还可以看到梳理打扮得各具特色的新娘和年轻妇女。科尔沁、喀喇沁地区的妇女,多为如意头和大盘式缠头,佩戴耳坠,发型以结实丰满为美,上插银簪、玉簪,还要扎上珊瑚串起来的额带,另外再插上绢花。银饰件上有镀金或加彩色珐琅,更是富丽堂皇,斑斓夺目[42]

图2-19 蒙古族已婚女子头饰[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