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惜墨如金、传神、扣人心弦的白描刻画
白描就是只用简洁朴素的文字,不精雕细饰,却生动地勾勒出人物、事件与景象的情态面貌和个性特征。《三国演义》的文字是非常简约的,一方面给读者以文言、白话相间的历史感,另一方面,又非常传神、逼真和扣人心弦,让读者似乎真的遨游、穿梭在历史人物和事件之中。例如,“蒋干中计”虽只有半回篇幅,却写得丝丝入扣。
首先,会制造恰当氛围。写蒋干夸下海口:“丞相放心。干到江左,必要成功。”但到了周瑜营寨之后,蒋干只能干饮酒,无法施展其本领。本来蒋干是作为说客来劝说周瑜投降的,可周瑜接待蒋干后,时时让他受憋说不出什么话来。例如,周瑜让太史慈佩剑监酒,传令:“但有提起曹操与东吴军旅之事者,即斩之!”这一下就让蒋干言行完全受到约束,活像一只被缚的做贼老鼠,不敢快言快语,大声说话。
小说继续渲染这种氛围。后来,周瑜叫蒋干与他“同榻”“而眠”,但周瑜“和衣卧倒,呕吐狼藉”。这让蒋干如何睡得着。蒋干再次受憋。
与这种压抑氛围相吻合的是后来蒋干真的只能像老鼠一样做一些偷偷摸摸的事。他起床后,蹑手蹑脚,偷看到桌上往来书信中有一封写道“蔡瑁张允谨封”,便觉得刺探到了重大情报:“原来蔡瑁、张允结连东吴!”最终他担心周瑜加害于自己,便趁着凌晨五更时周瑜未醒,偷偷溜回了曹营。整个过程,蒋干胆小如鼠,始终没有机会劝说周瑜,与此前他在曹操面前夸下的海口“愿凭三寸不烂之舌,往江东说此人来降”形成巨大反差。
其次,善于将人物间言行神态做白描对比。周瑜下令禁言,违者斩,蒋干惊愕,不敢多言。周瑜却是大笑畅饮。后周瑜佯醉大笑,言罢大笑。这三次“大笑”表现出周瑜自信豪迈的雄姿英发之貌。相比之下,蒋干却由“昂首而来”变“惊愕”,再变成“面如土色”。这里两人的神态描写只是白描,文字简单,但刻画生动、细致入微,形成鲜明对比,相映成趣。其生动地描摹出周瑜细心睿智、潇洒主动、自信从容、先发制人而暗自得意等神态,而蒋干处处被动,基本上只能随声附和,竟没能说出一句劝降的话。两人形成鲜明对照。
最后,文字简洁,但情节波澜起伏、扣人心弦。周瑜与蒋干“抵足而眠”。其实这是周瑜假装入睡,以方便观察动静。而蒋干却伏枕难眠,内心不宁。周瑜在营帐内留下微弱灯光,是给蒋干创造偷看的条件;周瑜在床上鼾声“如雷”,是给蒋干制造熟睡的假象。蒋干从起床偷窥,到看到桌上书信,再到发现蔡瑁、张允“通敌”书信,直至将书信暗藏衣内,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扣住读者心弦,引人入胜。周瑜见目的已达到,便故意在床翻身,蒋干做贼心虚,急忙灭灯就寝。周瑜又故意说梦话:“子翼:我数日之内,教你看操贼之首。”梦话与蔡、张书信有关,这便增强了其通敌的确切性,蒋干更加深信不疑。周瑜再说梦话,蒋急忙“问之”。但是,周瑜拒而不答,又假装“睡着”。其留下疑团,制造悬念。情节可谓一起一落,摇曳多姿。小说还善于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制造新的情节波澜。写到江北来人报信,周瑜明知故问,假装酒后忘事,又懊悔酒后失言,目的是让蒋干信以为真。周瑜喝令“低声”,来人说出“张、蔡二都督道:‘急切不得下手’”,周瑜故意更加压低声音,制造蒋干听不清楚的效果,形成了强烈的神秘感。这就把蒋干胃口吊得老高。结果蒋干把这一假情报汇报给曹操,曹操也出乎读者意料,竟信以为真,立刻把蔡、张两人给杀了(第45回)。作者制造的种种情境,激起蒋干心中层层疑团,也令读者心理跌宕起伏,让一段文字不长的“蒋干中计”竟写得如此绝妙,其变化多端,扣人心弦,可读性很强。
第1回:桃园三结义(毕小诗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