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气势恢宏的政治画廊

《三国演义》描绘了汉末和三国时期丰富多彩的历史画卷,展现了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政治画廊。其中汉末阶段的故事占了120回的前80回,篇幅为2/3,为主要部分;后40回描绘三国鼎立直至结束的政治演变过程。相对而言,书写更为精彩和令人津津乐道的政治多是前80回所描绘的汉末政治形态和军事万象,如汉末宦官外戚之争、镇压黄巾起义、巧施连环计、挟天子以令诸侯、三英战吕布、煮酒论英雄、过五关斩六将、官渡之战、三顾茅庐、隆中对、蒋干中计、舌战群儒、草船借箭、赤壁大战、义释华容道、三气周瑜、过江招亲、水淹七军、白衣渡江、大意失荆州等。三国时期的故事为数不多,有夷陵之战、六出祁山、七擒孟获、魏伐蜀、晋灭吴等。

其中,宦官外戚之争、诛董卓、挟天子以令诸侯、军阀混战、镇压黄巾起义等都很有特色,耐人寻味。

宦官外戚之争讲中平六年(189)汉灵帝病危,十常侍之一蹇硕欲立刘协为继位皇帝,并建议诛杀何太后之兄大将军何进。事情泄露,刘辩在何进拥立下即位,为汉少帝。之后董太后与何太后争胜,董太后之兄董重被围后自杀,董太后被鸩杀。何进这时执掌朝政,又开始实施尽诛京城宦官之计。何太后受宦官张让、段珪等蛊惑,从中阻止。何进采纳司隶校尉袁绍建议,暗中下诏召外兵入京,欲胁迫何太后诛杀宦官。西凉刺史董卓手握重兵,受诏入京,乃率大军往洛阳进发,至渑池按兵不动,观望形势。张让等知道外兵将到,将何进骗入长乐宫,何进被宦官伏甲围杀。袁绍等冲入宫中,尽灭宦官;张让、段珪等劫持少帝及陈留王出逃,京城洛阳一时陷入混乱(第2~3回)。

东汉末的宦官外戚之争是封建王朝典型的宦官专权与外戚摄政的斗争与政变,其发端、发展、高潮、结局,每一步都险象环生、惊心动魄,值得读者细细研读、体会。其描绘的“何进、张让斗争故事”成为中国小说中最为经典的“外戚与宦官斗争”案例。

诛董卓在《三国演义》中是分两个阶段的。

第一个阶段是十八路诸侯讨董卓(第5~8回)。逃到陈留的曹操得到孝廉卫弘“尽出家财”的全力资助,矫诏讨伐董卓,招募到5000人的义兵。后以袁绍为代表的十七镇诸侯纷纷响应。加上曹操一部,共计“十八路诸侯”。曹操宰牛杀马,大会诸侯。会上,诸侯们推渤海太守袁绍为盟主,总领全军。袁绍率领各镇诸侯走上将台,宣读盟书,对天立誓,要同心协力,讨伐董卓,扶持汉室。表面上看起来,十八路诸侯十分团结和有决心。可不久之后,各怀异心,互相猜忌,打起利己的算盘,又生怕别人扩大了势力,就相互残杀起来。例如,袁绍占领冀州后,袁术向袁绍求马千匹,袁绍不与,兄弟俩由此结怨。孙坚攻伐刘表,却被刘表击败致死。至此,曹操发起、袁绍领导的“十八路诸侯讨董卓”行动因激烈内讧和相互残杀,以完全失败而告终。

第二个阶段是王允巧施连环计(第8~9回)。貂蝉是司徒王允的歌女,国色天香,有倾国倾城之貌,自幼养于王允府中。王允想要除掉董卓,但碍于董卓有其义子吕布相助,便采用连环计,将养女貂蝉暗中许配于吕布,却让董卓公开娶走,吕布为此事深恨董卓。貂蝉先被许于吕布,后又嫁董卓,这就宛如连环将吕布和董卓都套住了。

在连环计中,貂蝉机智灵活,处乱不惊,巧妙周旋于董、吕之间,最终吕布杀死董卓,貂蝉出色地完成了任务。这有力地烘托了貂蝉的丰功伟绩和伟大形象,也让读者觉得:倒是一小女子顶天立地,撬动国家政治大局面,其力量胜过十八路诸侯。

当然,连环计是《三国演义》虚构出来的,绝非历史真实,貂蝉也是虚构出来的。但是《三国演义》把貂蝉写活了,以至于后来民间将貂蝉列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而连环计成为《三国演义》中汉末阶段最美丽动人、情意缠绵,又最跌宕起伏、惊心动魄、扣人心弦的故事,其曲折、生动、惊险的特点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然后是“挟天子以令诸侯”。《三国演义》中,曹操采纳了荀彧建议的“奉天子以从众望”的发展策略(第14回),诸葛亮说其是“挟天子以令诸侯”(第38回),即挟制着汉献帝,以汉献帝做招牌和幌子,用献帝名义发号施令,号令诸侯,打击别人。这样,曹操在政治上取得了主动地位,多次假借天子之名,兴师讨伐,掌控了汉朝的实权,也逐渐统一了北方。“挟天子以令诸侯”是一妙招,是朝臣讨伐异己、收揽大权的经典策略,也是王朝末世环境下一种政治形态的典型。

再次是军阀混战。《三国演义》全方位描绘了战争岁月中国家政局的动荡起伏。其刻画的军阀混战和三国交战是中国封建社会战争政局与动荡政治的写照和缩影。

东汉末年,中央朝廷政治黑暗,皇权虚弱无力、形同虚设,地方武装势力因此更加过度膨胀,实权大增,地盘扩大,成为军阀,号称诸侯,架空皇帝,造成群雄割据、汉皇帝名存实亡的局面。整个汉末长时期都是军阀割据与混战时期,其间有曹操矫诏与“十七镇诸侯”共讨董卓、李傕(jué)与郭汜(sì)混战、董卓余部与吕布混战、曹操与陶谦和刘备之间的徐州之战、袁绍与曹操之间的官渡之战、曹操与刘备和孙权之间的赤壁之战等。

小说中的三国时期也一直是战争状态。例如,蜀国刘备为报关羽被杀之仇而发动对东吴的夷陵之战,诸葛亮率军南征少数民族地区而七擒孟获,诸葛亮六次北伐魏国而六出祁山,姜维八次北伐魏国,魏国司马昭灭蜀,晋国司马炎六路大军灭吴等。

《三国演义》全景式地反映了军阀混战、三国交战和国家动荡。其叙述到的交战多达几百次,其中重点描述的是最富有冲突性、最能显示人物思想性格的7次战争:讨伐董卓、官渡之战、当阳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六出祁山、七擒孟获。这些战争中,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用的笔墨最多,构成《三国演义》战争叙事的三大支柱和基本布局。

汉末军阀割据和混战,国家动荡,生灵涂炭。三国鼎立时期,只是减少了割据军阀的整体数量,国家仍处于战争状态,各国将领忙于扩疆拓土,相互交战,百姓饱受战乱之苦,生活苦不堪言。所以,不管是汉末还是三国时期,整个社会都处于高度动荡的状态。

最后是镇压黄巾起义。《三国演义》还侧面反映了农民起义发端、发展、覆灭的过程及其长期的后续影响。譬如,第1回和第2回集中写黄巾起义军首领张角、张宝、张梁从开始起义到被镇压、结构性败亡;第2回之后写到黄巾军余部在各地的残存和斗争,有的余部还投诚刘备或与刘备合作,如廖化、刘辟、龚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