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我国人力资源法律日益完善的背景下,定期的人力资源法律审计有助于企业避免劳资冲突、规避法律风险。《中国人力资源法律审计报告2014》是系列报告的第二部,在第一部报告的基础上继续完善涵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人力资源法律法规的量化指标数据库,对地方就业管制环境进行评估。本报告中的数据(法律法规)为截至2013年12月31日的数据。

继宏观视角之后,《中国人力资源法律审计报告2014》通过微观视角进一步了解我国企业人力资源法律风险。本报告在借鉴国外指数的基础上,结合中国企业实际构建出人力资源法律风险指数,用于鉴定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是否健康合法。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过程各个环节中,从招聘开始,到面试、录用、使用、签订劳动合同、员工的待遇、绩效考核直至员工离职这一系列流程中,都有相关的劳动法律法规的约束,企业的任何不遵守法律的行为都有可能给企业带来劳动纠纷,给企业造成不良影响,且这个问题处置不慎将会引发社会矛盾,不利于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随着《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劳动者的维权意识越来越强,如何正确处理劳动纠纷,怎样依法防范用工风险对企业来说越来越重要。

报告第一篇梳理了2013年中国国家和地区层面人力资源法律的变迁情况,并采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就业保护法指数(EPLI)进行测量。2013年我国人力资源法律最重要的变化是进一步严格规范了劳务派遣市场,使得临时就业管制得分进一步提高。第一篇还着重探讨了我国人力资源法律领域的四个特殊问题,分别是女性就业政策、青年就业政策、残疾人就业政策和职业安全保障政策。报告第二篇构建了中国企业人力资源法律风险指数,属于主观测量范畴。第二篇还从整体、高风险点、人力资源管理板块、特殊群体、企业类型等方面对企业人力资源法律风险情况进行详细说明,并通过案例分析进行深入探讨。第三篇是国际视角,选取美国、英国、日本和巴西四个国家,与中国的人力资源法律情况进行详细对比分析。

本报告是中国人力资本审计研究所“中国就业管制项目”(Employment Regulation Program)的研究成果。根据报告的结论和发布后的反馈情况,课题组还将根据地方政府的需求为其改革计划的制定和执行提供后续的政策研究和咨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