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研究
- 安体富 朱青等
- 1950字
- 2020-08-30 03:04:56
总序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成立于1999年,并于2000年经过评审成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之一,也是全国高校中第一个财政金融领域的重点研究基地。四年来,在黄达、陈共、王传纶等老一辈财政金融学家的带领下,中心以其创新的科研体制、良好的研究环境吸引了一批优秀的中青年学者,他们以开阔的视野和前瞻性的眼光,紧抓时间脉搏,创造出一个又一个深具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的研究成果。
理论总是应时代发展的要求而产生,进而指导和推动实践的发展。在世界各国经济高度发展、科学技术飞速创新的时代里,财政金融理论的研究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
首先,全球化成为财政金融理论研究的基本视角。20世纪的后20年中,经济全球化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世界各国的经济高度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全球化的环境中,经济运行出现了一些新的特征和新的问题,单纯的国内视角已经无法解释,更不用说为实践活动提供有效、科学的指导。因此,对任何问题的研究都要放在全球化的框架中进行。例如,过去学者们在探讨金融危机爆发的根源时,多是从脆弱的国内经济基本面和政府不负责任的政策着眼。但对于90年代以来频频爆发的金融危机,这些传统的理论显然已经无法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甚至连财政政策这个一向被认为是“纯国内范畴”的问题,也面临着挑战。就税收工具而言,传统上,一国宏观税负的确定,主要依据是本国经济增长的现状和目标,在全球化的宏观背景下,决策过程就没有这么简单了,既要遵守国际市场的“游戏规则”,还要考虑其他国家经济形势的变化。随着我国加入WTO,财政理论的更新和政策机制的改进迫在眉睫。于是,以全球化为背景,解释和指导中国经济发展,就成为新世纪对理论工作者们的必然要求。
其次,改进研究方法和注重学术规范成为理论研究的重要倾向。20世纪五六十年代,西方发达国家进入直接融资高速发展的时期,金融市场的空前繁荣和金融创新的层出不穷推动了微观金融理论的蓬勃发展。与传统的宏观金融理论相比,微观金融研究更加侧重于定量分析,现代信息技术和数学、物理学模型成为理论研究的重要工具。与此同时,财政理论领域也突破了原有研究方法的欠缺,政治经济学、信息经济学和制度经济学等相关学科的思想以及计量经济学的分析模型越来越多地融入研究工作中。相比之下,我国经济学的研究方法还十分单调,基本上还停留在逻辑分析的阶段,数理统计等国际流行的分析工具在我国的经济学研究中还运用不多。“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国的理论工作者已经认识到这一问题,正在努力实现方法论的国际对接,以推动国内财政金融理论研究的突破。
第三,在实践的推动下,财政金融理论研究的对象迅速拓展。过去,囿于传统观念和我国经济发展程度所限,金融研究局限在货币政策等宏观层面,微观仅限于商业银行。财政研究也只集中在财政税收政策和国债等宏观领域,研究对象十分单一。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的市场规模从小到大,宏观管理水平由低到高,财政与金融学科也不断完善。在金融领域,资本市场、衍生金融产品、金融风险管理、风险投资等领域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学者的兴趣,理论体系已经涵盖了从宏观金融运行到微观金融实践的各个方面。财政研究也更加务实,范畴扩展到社会保障、公共服务设施的管理和税收筹划等崭新的领域。财政和金融的交叉研究也日益兴起。例如货币同盟中的财政政策以及通货膨胀和税收的关系。学科体系的日臻完整和成熟,极大地促进了宏观管理层和微观主体决策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的发展。
为了推动我国财政金融理论研究的长足发展,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自成立以来,积极为国内学者开创国际学术交流的空间,从每年一度的“中国金融国际论坛”到现代经济学前沿专题研讨班,从罗伯特·蒙代尔、罗伯特·巴罗、本杰明·弗里德曼、让·雅克·拉丰、哈维·罗森、罗伯特·希勒等国际顶级经济学家的讲座到与芝加哥商品交易所主席列昂·梅拉梅德先生、德国财政部常务副部长考克·维瑟博士等业界和政界领导人的面对面,在中西方文化的一次次交汇中,中心专家敏锐地把握了理论发展的国际动态和最新趋向,结合全球化条件下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取得了理论研究的硕果。
我们现在看到的研究报告系列正是集合了中心专家研究成果的精粹,内容涵盖了财政货币政策、农村金融改革、风险投资、财政管理与经济发展、公共财政框架的设计、商业银行治理结构、资本市场开放等诸多重大现实问题,相信可以推动契合我国特点的现代财政金融理论发展,并促进国内学科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在中心2003年度研究报告系列问世之际,我们要感谢教育部和学校领导的关心,感谢各位专家的辛勤耕耘,他们的努力赋予中心以勃勃的生机。展望未来,我们坚信,处于新世纪全面经济复兴进程中的中国,财政金融理论研究必将随之而腾飞于世界。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
2003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