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解:生活中的博弈论
- 欧俊
- 14字
- 2021-03-31 11:12:21
第三节 柠檬市场:劣币驱逐良币
二手市场买不到好车
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人们在市场交易活动中使用的货币不是我们今天大量使用的纸币,而是用金属铸造的铸币——类似我们今天的硬币。但不同的是,今天的硬币只是作为辅币使用,而在当时,有钱人出门则要带上一袋沉甸甸的货币——金币或银币,这是财富的象征。
与今天纸币不同的是,当时的铸币本身即有价值——其所采用的金属的价值,面值的基础就是其重量和成色。随之而来的有两个问题:一是在铸造的时候,不能保证每个货币都有相同的成色和重量;二是在长久的使用和流通中,有一定的磨损而导致重量下降。换句话说,同样面值的货币,其实际价值会有差别。
那么,每个人都想着把“好”的钱(良币)留在自己手里,把“差”的钱(劣币)花出去。时间长了,市场上流通的就都是“差”的钱,于是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产生了。
博比是伯勒马戏团的大力士,他的表演很受欢迎:一根很粗的铁棒,他轻轻一扳就断了。然后,在观众的喝彩声中,他提出100英镑的悬赏:“你们看到这颗柠檬了吗?现在我把它挤干,如果谁能把我挤过的柠檬再挤出一滴汁出来,我就给他100英镑。”
一般情况下,总有三五个力气大的人上台试试,但都失败了。
一天晚上,一个50多岁的小个子走进表演场碰运气,令人吃惊的是这个小个子居然把大力士博比挤过的柠檬挤出汁来,而且几乎挤了一汤匙!
博比惊叫:“你真行,你是干哪一行的?”
小个子“啊”了一声,说:“收税的。”
收税的狠劲相信很多人都领教过,但我们今天说的不是收税,而是笑话中的另一个物品,柠檬。“柠檬”在美国俚语中的意思是“次品”或“不中用的东西”。“柠檬市场”也就是次品市场。为什么呢?
柠檬原生长于印度东北部的喜马拉雅山脉,早先那里的人们是不吃柠檬的,人们是欣赏柠檬树的美丽。后来西欧人到了印度,被柠檬的香气吸引,把它们传遍整个世界。现在柠檬成为最美味的水果,被人们喜欢。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但柠檬毕竟有些涩,甜味不足,于是英国人就用柠檬来比喻性能和品质都比较差的低等商品,后来,经济学家更进一步,将交易低的商品市场称为“柠檬市场”。
旧车市场上,买者和卖者对汽车质量信息的了解是不对称的。卖者知道所售汽车的真实质量,但一般情况下,潜在的买者要想确切地辨认出旧车市场上汽车质量的好坏是困难的,他最多只能通过外观、介绍及简单的现场试验等来获取有关汽车质量的信息,而从这些信息中很难准确判断出车的质量,因为车的真实质量只有通过长时间的使用才能看出,这种方法在旧车市场上又是不可能的。
有一个二手车市场,里面的车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差不多,但质量有很大差别。卖家对自己的车的质量了解得很清楚,而买家则没法知道。假设汽车的质量由好到坏分布比较均匀,质量最好的新车价格为50万元,买方会愿意出多少钱买一辆他质量不清楚的车呢?最正常的出价是25万元。很明显,如此一来,价格在25万元以上的好车的主人将不再在这个市场上出售他的车了。于是便进入恶性循环,当买车的人发现有一半的车退出市场后,他们就会判断剩下的都是中等质量以下的车了。于是,买方的出价就会降到15万,车主对此的反应是再次将质量高于15万元的车退出市场。以此类推,市场上好车的数量将越来越少,最终导致这个二手车市场的瓦解。
如何减少“柠檬市场”
柠檬市场是道德松懈和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不良后果。要想消除柠檬市场,就要竭力营造出一种讲究诚信的社会风气,卖方的价格合理,买方得到高质量的产品。那么,如何减少“柠檬市场”呢?
这就是一个典型的“柠檬市场”。购买二手车的人不知道市场上车的优劣,而卖主就知道车的底细,但卖主为了能够卖个好价钱,肯定会隐瞒车的性能、运行信息和发生事故与否等。
于是,买者和卖者之间就不能实现信息共享,卖者永远比买者拥有更多信息。而买者呢,就会觉得似乎所有的车都不可信任,买还是不买就拿不定主意,唯一的解决之道就是拼命压价。但卖者肯定不会同意,觉得自己的车这么好,哪能这么便宜就卖了呢!但如果提价的话,买者也不同意,谁知道你的车出过什么事故呢?
无奈之下,卖主要么低价卖出,要么将自己的好车开出二手车市场,长此以往,二手车市场上的好车越来越少。“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在没有好车的市场上,劣车占据了绝大多数。这时,价格低廉、品质不好的名声就会越传越远,而前来买车的人出价就只会越来越低,这种恶性循环的结果就是“劣车”将“好车”赶出了二手车市场,于是,“柠檬市场”全是劣质货。
当然,在现实中,一部分二手车的转手原因跟它们性能的可靠性没有关系。在这种情况下。卖方会尽力阐释自己迫不得已卖车的原因,“因为我被公司调职到伦敦,只好卖掉这辆沃尔沃”或者“刚生了个孩子,只好忍痛卖掉这辆保时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