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你走近手阳明大肠经

《黄帝内经》上说:“阳明经多气多血”,疏通此经气血,可以预防和治疗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的疾病。通畅大肠经就是通畅全身。手阳明大肠经主要治疗头面五官疾患、热病、皮肤病、肠胃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症。《灵枢·经脉》中记载:“大肠手阳明之脉是主津,所生病:目黄,口干,鼽衄,喉痹,肩前臑痛,大指次指痛不用。”

据《针灸甲乙经》及《医宗金鉴》等书记述,手阳明大肠经所属穴共二十穴:商阳、二间、三间、合谷、阳溪、偏历、温溜、下廉、上廉、手三里、曲池、肘髎、手五里、臂臑、肩髃、巨骨、天鼎、扶突、禾髎、迎香。手阳明大肠经起始于食指的指端,沿食指的上缘,通过拇指、食指歧骨间的合谷穴,上入腕上两筋凹陷处,沿前臂上方至肘外侧,再沿上臂外侧前缘,上肩,出肩峰前缘,上出于背,与诸阳经会合于大椎穴上,再向前入缺盆联络肺,下膈又连属大肠。另有一条支脉,从缺盆处向上走至颈部,并贯通颊部,而进入下齿龈中,其后再从口内返出而绕行至口唇旁,左右两脉在人中穴处相交会,相交之后,左脉走到右边,右脉走到左边,再上行挟于鼻孔两侧,而在鼻翼旁的迎香穴处与足阳明胃经相接。

《灵枢·经脉》:“大肠手阳明之脉,是动则病齿痛,颈肿,是主津液所生病者,目黄,口干,鼽衄,喉痹,肩前臑痛,大指次指痛不用,气有余则当脉所过者热肿,虚则寒栗不复。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由于外邪侵犯本经而发生的病变,为牙齿疼痛,颈部肿大。手阳明大肠经上的腧穴主治津液不足的疾病,其症状是眼睛发黄,口中干燥,鼻塞或流鼻血,喉头肿痛以致气闭,肩前与上臂疼痛,食指疼痛而不能活动。气有余的实证,为在本经脉循行所过的部位上发热而肿;本经经气不足时,就会出现发冷颤抖,不易恢复温暖等病象。这些病证,属实的就用泻法,属虚的就用补法;属热的就用速刺法,属寒的就用留针法;脉虚陷的就用灸法,不实不虚的从本经取治。

链接

大肠居于下腹中,具有“上传下达”的功能。其主要生理功能是传化糟粕。大肠与肺相表里。

大肠接受经过小肠泌别清浊后所剩下的食物残渣,吸收多余的水分,形成粪便,经肛门而排出体外。《黄帝内经》说:“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大肠的这一功能是胃的降浊功能的延伸。如大肠传导失常,可出现大便质、量以及次数的异常变化,如泄泻或便秘或便脓血等。

手阳明大肠经的循行路线

手阳明大肠经的循行路线:起于大指次指之端(1),循指上廉,出合谷两骨之间,上入两筋之中(2),循臂上廉(3),入肘外廉(4),上臑外前廉(5),上肩(6),出髃骨之前廉(7),上出于柱骨之会上(8),下入缺盆(9),络肺(10),下膈(11),属大肠(12)。另外,手阳明经还有一分支:从缺盆上颈(13),贯颊(14),入下齿中(15);还出挟口,交人中左右,上挟鼻孔(16)。

此经脉联系的脏腑:大肠、肺。

名词解释

两筋:指拇长伸肌腱、拇短伸肌腱的过腕关节处。

髃骨:读隅,角的意思。此指肩峰部。

会上:指大椎,为六阳经所聚会,也就是锁骨。

figure_0120_0175

手阳明大肠经穴位图

figure_0120_0176

主治疾病

发热、头痛、感冒、面瘫、牙痛、耳鸣、三叉神经痛等。

手阳明大肠经联系的脏腑

鼻、齿、面颊、口、肺、大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