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内向者的专注力是成功最稀缺的资源

尼采曾说:“具有专注力的人可免于一切窘困!”在信息快速变化的今天,迷失在各种各样目标中的人越来越多,专注于一项事业的人越来越少。很多人都被周围五光十色的世界所吸引、所迷惑,在不同的领域跳来跳去,越来越不能专注于自己的内心世界。事实上,专注力是成功最稀缺的资源。

在全球商业界,沃伦·巴菲特的专注力是出了名的。

7岁时,他开始对股票感兴趣。8岁时,他开始阅读父亲关于股票的藏书。10岁时,他已经把当地图书馆有关股票的书籍全部读完,也就是在这一年,他读到一本《赚1000美元的1000招》的书,心驰神往之下便对朋友夸下海口:“我要在35岁前成为百万富翁。”

在以后的岁月里,为了实现这一梦想,他付出了超乎常人的专注与努力。11岁时他开始购买自己的第一只股票,20岁时他进入哥伦比亚大学研究生院正式拜格雷厄姆为师研究股票。25岁时他创立了自己的合伙企业。至此,他专注股票投资已经18年,实际投资股票的经验也有了15年。而且在以后漫长的投资生涯中,他也一直专注于股票。

巴菲特的搭档查理·芒格曾说:“巴菲特的成功是多因素合力的结果。但具有决定性的因素是持续学习的结果。他是世界上最佳的持续学习机器。乌龟最终战胜兔子是持续努力的结果,一旦你停止了学习,整个世界将从你身旁呼啸而过。”据说,热爱股票如生命的巴菲特在醒着的时间中,一半时间是在阅读,另一半时间在打电话或者见面,和世界上最优秀的人进行一对一的交谈。巴菲特曾强调说:“‘强度’是卓越的代价。要变富,要成为行业里面的第一名,必须持续专注才能完成。”

《滚雪球:巴菲特和他的财富人生》一书的作者爱丽斯·施罗德也写道:“他除了关注有关股票的商业活动外,几乎对其他一切如艺术、文学、科学、旅行、建筑等都充耳不闻—因此他能够专心致志追寻自己的激情。”

在大多数人眼中,“专注”也许是个没有多少智慧色彩的词语,即便跟同样“不聪明”的“勤奋”一词相比,它也似乎略逊于行动力。但是,回顾股神巴菲特的投资经历,我们不难发现“专注”在缔造“成功”的道路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不仅是一种保持理性、排除干扰的控制力,更是一种有所为、有所不为的魄力,一门心无旁骛、潜心修炼的艺术。

现代管理学之父德鲁克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们的事务太多太杂,时常失控。我们多数人即使专心一致地在同一时间内只做一件事,也不见得真能做好,如果在同一时间内做两件事,那就更不必谈了。”

大多数成功人士在很大程度上属于“偏执狂”一类,他们若看准一件事,就会坚持到底,不会轻易放弃或改变方向,直到劳有所获。而内向者在方向上也有着近乎疯狂的偏执与专注。

内向者懂得,必须要有所选择、有所坚持、有所放弃,才能以有限的生命,完成一流的事业。因此,内向者习惯于减少交友、娱乐、争执或澄清等事情上的时间,而把精力集中在一件事情上,把这件事情做好、做深、做透。所以,他们更容易成为领域内的佼佼者和领头羊。

有人说:“一个人围着一件事转,最后全世界可能都会围着他转;一个人围着全世界转,最后全世界可能都会抛弃他。”

加拿大一位著名的田径教练曾经说过:“不管是不是从事竞赛的人,大多数都是不愿意付出太多的吝啬鬼;他们经常都会有所保留,因为他们不愿将自己百分之百地投入比赛之中,所以也不能将自己的潜力完全地发挥出来。”

有很多人整天忙忙碌碌却不清楚自己到底在忙些什么,往往把自己搞得很狼狈,因一些事情纠缠不清,结果投入时间虽多,却不见成效。而事实证明,一次只专注做一件事情,对提高效率是至关重要的。

“只做一件事,做好一件事”这是许多成功企业和企业家所遵循的规律:美国快递公司UPS发展到今天,只做了一件事,就是用最快的速度把包裹送到客户手中;瑞士著名的家族企业百达翡丽公司之所以能够长盛不衰,原因在于几百年来,它只专注于生产钟表;比尔·盖茨之所以能够蝉联世界首富的宝座,秘诀就在于他只专注于软件,哪怕其他行业再怎么赚钱。

专注具有神奇的力量。对于一件事情,无论你过去对它有什么成见,觉得它多么枯燥,一旦你专注投入进去,它立刻就变得活生生起来!正是因为内向者做事不贪多,心无旁骛,才更容易成为强者。正是因为他们一直专注于做一件事,并尽可能把这一件事情做好、做透、做到位,所以,他们更能走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