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河之滨蓝靛厂
- 中共北京市海淀区委宣传部 政协北京市海淀区委员会
- 5365字
- 2020-06-24 13:40:44
远去的蓝靛厂
古朴的蓝靛厂渐渐成为了我的梦境,好像只有这时我才能够感觉那亲切的小巷,还有那些善良的乡亲们。有时一闭眼睛都能够闪现出蓝靛厂一带的样子,还有沧桑的立马关帝庙、著名的西顶庙、北面的清真寺,还有很多老爷爷上过学的蓝靛厂小学……那些诸如蓝靛厂大桥的寻宝人的传说,火器营、老营房、缠脚湾等古老地名的来历与历史的味道……常常使我对这片区域有些流连忘返。
那时姥爷住蓝靛厂的老营房,具体的位置应该在居然之家的路口附近。那是一家木材厂的家属区,一片平房,一排连着一排……家家都是一家木材厂的职工,几乎家家几辈人都认识。姥爷是这个厂的创始人,也是这个工厂的党委书记。姥爷是老红军,解放后参与筹备建起了这家工厂,工厂里的很多老职工都很尊重他……
20世纪90年代末,姥爷晚年得了胃癌,妈妈那时还在东北做知青,电报打到了连部,妈妈带着我哭着坐了三天三夜火车赶回来,那也是我第一次见到姥爷。姥爷一直说要去东北看我们,妈妈做知青时批探亲假是很难的事,一连几年没有回北京探亲,我也一晃都上初中了。有一次姥爷说,出差去大兴安岭进木材的时候准备顺便去看我们,因为那年有大雪封路而没见成我们。
我们匆匆赶回来,记得那年快春节了,姥爷见到我们也很高兴,他躺在病床上,微微抬了起来,很高兴,多年没看见唯一的外孙,姥爷说了句“小建,来了……”
姥爷很虚弱,话微弱地说了几句,就又躺下。看得出姥爷很高兴,微红的脸,总扭向我待的方向。
快春节,医院的护工要回家过春节,我和妈妈就天天担负起护理姥爷的任务,记得那年我十几岁吧,具体的记不清,大约十四五岁的样子。
姥爷最爱扭过头来看我背古文,姥爷说这孩子行,比我强。其实姥爷念书不多,但在战争年代上过延安的抗大,还是北平地下党的一员,曾经是彭真、刘仁的部下,姥爷在这家木材厂工作的时候,当时已经是北京市委的领导之一的刘仁还来看过我姥爷,他们在北平解放的时候,一起走过血雨腥风的日子,一起经历了那场惊心动魄的年月。
姥爷脾气耿直,为人正直,这一点和他的老首长们都很像,也由此都经历了那场史无前例的浩劫,可惜刘仁没有看到那场浩劫的烟消云散,姥爷在经历了批斗、劳改等苦难之后又回到了那家木材厂。
百年一瞬间,姥爷始终坚持不走后门,不让我妈妈返城,我妈妈也是连队里最后一名返城的知青。姥爷在那个春节的前几天去世的,妈妈不久返城回来。
我们生活在那家木材厂的家属区,是一排排的长长的平房,住着木材厂的很多人家。我家住在最后一排的快到最里面的位置。
曾经的家属院
20世纪90年代,我刚住到那里的时候,在家属区几乎见到人就要喊姥姥、喊姥爷,因为那里的很多人都和姥爷认识,他们辈分都比较大。一家住在中间位置的,妈妈让我喊叫张姥姥,张姥姥比较爱喜欢年轻的打扮,虽然那时就六七十,但人的身材好,又爱打扮,所以在宿舍区很引人注目。她有几个女儿,一个女儿是出租司机,后来结婚不久生了千金,千金会走路会说话后,因为她家住在那排宿舍的胡同口,她带着千金一见到我就让千金喊我“大哥哥”,那千金嫩声嫩气的喊叫有大人们的玩笑,但更多的是一种美好的记忆。
家属院是一个独立的王国,有矛盾,有友谊,有故事,有记忆……我家前一排就和我打过一场架,那年一个夏天,我家的火灭了,我家生火,谁想到天气潮,柴火很难生着,前一排一家姓袁的一脚踹开我家的大门,咒骂了我妈,还推了我妈一把。我回来,那姓袁的人还站在他家口窗户位置骂骂咧咧,我上前去劝,别那样欺负人,差不多就成了,结果那姓袁的依然我行我素,骂声还更高了,不少街坊都跑到胡同看热闹。我抄起一把倒在墙角的铁锹,挥手抡了过去,把他家后窗户的玻璃瞬间拍了个粉碎,他一缩头闪了过去。他气哼哼地找街道管事的评理,结果被街坊四邻骂得狗血喷头,踹人家门,推搡人家妈妈,你不让人家小伙子揍已经是万幸了……也由此那刺毛的袁某特别服我,每次在胡同里遇到他,他都向我点头哈腰。
家属院以前走北门,后来街道改造把胡同北门堵死了,只走南门。但居民走南门,一下把附近的各种人生活都改变了。北门外以前有个小商店,是一个卖一些柴米油盐的小店,结果因为家属院的大门变化,行人不在走北门了,而逐步淡出了人们的视野。那家开小店的老头,每当见到我们宿舍的居委会主任,都气哼哼的一通污言秽语,就像是他影响了小店的生意。
家属院的左邻右舍的人们有时就像我心中的《清明上河图》,比如一家姓董的人家,有一个宝贝儿子,那时20几岁风华正茂,找了一位40多岁的寡妇,今天看起来小伙子挺赶时代风潮的,那个年代就能“姐弟恋”,那时家属院的老老少少一时间把他们都当成了茶余饭后的谈资。这对姐弟恋的夫妇,一结婚就搬出了家属院。
我记得末代家属院的居委会主任是一位大叔,大约有五十岁,姓名已经记不清了,他家全都住在院子里。夫人是一个胖胖的阿姨,闺女是一个黑黑的小姑娘,看着挺可爱的样子,好像总爱说这家有钱,那家没钱的幽默的段子。大叔刚刚干上居委会主任的时候,干劲可足了,上一代居委会主任是一位大爷,因为中煤气英年早逝,大叔接过的这个活儿可是一份重担。上百户,几千人的家属院都要管理好,人多嘴杂,形形色色,不好做……家属院因为是一个独立王国,有一个独立的公共厕所,外面的人偶然会来这里上厕所,大叔站在大门附近拦着那些人,不让上……理由是厕所是家属院的,不是社会公共的。今天想起来也挺好笑,怎么还管理这个,大概是因为掏厕所需要花钱吧?所以作为管理人,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大叔管这个,也是出于经济管理的原因。
家属院的记忆渐渐远去,后来城市改造,左邻右舍也五零四散去哪里的都有。
曾经的胡同里的人们
家属院周围基本就是四季青的住户了,一条条胡同,每一家院子都很大,因为那时这一片还处于郊区,还不是闹市。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我们家属院南门外有一大户人家,大概兄弟几人,老大养了很多奶牛,一时间也猛然发财致富了,没多久就和原配离婚娶了年轻媳妇,好像在那年代也很有故事。有一次北京电视台一个什么节目还拍了一个短片,大概的意思就是说都市里的“放牛哥”, “放牛哥”在短片里说自己的收入少之类……当地老百姓看到这个节目也都觉得很有意思。
那时家属院往南经过几条胡同就是远大路了,往西走一段就是当时的厂西门小学。我的表妹棋子就是在那个小学上的,那时去厂西门小学还要经过一片很大的庄稼地,还有蔬菜大棚,今天已经不可想象。有一次表妹下学,和几个淘孩子一起出了校门就在那的蔬菜大棚上来回走……小孩子不知道这里的踩坏人家大棚的损失。
大棚的老爷爷跑了出来,一把拽起几个淘孩子,很生气。我妈正好赶去接表妹下学,看到老爷爷正在一手拽着表妹,也很不高兴,说孩子要教育,你这样一拽要是拽坏孩子的胳膊、腿咋办?吓得老爷爷连连道歉说不敢了。其实这个老爷爷挺好的,后来在胡同里行走,还遇到过几次。
我们家属院东侧的一条胡同边有一棵很古老的大槐树,一枝树杈正好伸进了一家人的院子,而且还在不断地长。院子的主人很无奈,因为从迷信角度来说,这个大树杈像一只大手探进了他家,风水不好……找了当地的各种部门,都没人能帮他家。他家也无奈了,自己找锯子一下锯掉了树杈,算自己解决这个问题。前些日子我就地重游,梦想想起这个段子,不知道那棵大槐树还在否?和几位文史界的朋友边走边议论,结果在路边真的发现了这棵记忆中的大槐树,那被锯掉的树杈的痕迹还在……岁月无痕,这棵带着锯痕的大槐树,一时间就让我想起家属院,想起那些曾经封存的记忆。
家属院北侧就是雷振邦家的旧宅,那的居民有人还说见过雷振邦,说前几年雷振邦的夫人还来过。雷振邦就是电影《冰山上的来客》主题歌的曲作家。
从雷振邦的旧宅向北走一点,就是秦老师的家,秦老师是当时老营房居委会的主任,退休前是什么中学的老师,退休后一直担任居委会主任。那时的居委会主任,一般都是退休之后的老同志来做。秦老师的老伴也姓祁,因为和我同姓,所以一直我们都说“一家的”。后来秦老师,把我妈妈也拉进了居委会工作,成为了末代的老营房居委会主任。
我见到有些地图把一个叫缠脚湾的地名标到了蓝靛厂大街那边,这个地名应该是老营房西北一点的位置。也就是秦老师家所在的位置。据说缠脚湾这个地名和乾隆有点关系,乾隆有一次路过这里,被草缠住了脚腕子,乾隆一高兴就说“真是缠脚湾”,这还了得,这里一下子就是皇封的地名了。他家拆迁前,我和我大学几个朋友还拍了一部纪录片,也不知道今天还能够放否?都在磁带里。据说秦老师后来搬到了百望山那边,我妈妈后来还去了几次,看望秦老师一家。
我们都这样聚散,都是这样瞬间来了,瞬间熟悉了,瞬间分开了,瞬间远去了……
曾经蓝靛厂的大街
那时蓝靛厂最繁华的地方是从现在的立马关帝庙,经过西顶庙,到蓝靛厂街里的一条大街。那时立马关帝庙和西顶都是附近的一家叫橡胶五金厂的职工住着,不过每次路过的时候,因为地处那一带的繁华区域,即使很晚了也都灯火通明的。那时走那条街,感觉很长,商家也挨着商家,不是饭馆,就是商店。那时感觉从立马关帝庙走到西顶都要很长时间,现在几乎迈腿就到,就和挨着一样。
在西顶斜对面有一家人家,门前有一棵可大可大的大槐树,夏天从那过都能感觉到有一股清凉。大槐树身后有一家人家,好像开的是临街的饭馆,坐着一个七八十岁的老太太,每天都拿着大蒲扇,在那坐着,每次从那路过都能看见这个人。老太太最特别的地方是,炎热的时候,赤裸着上身,坐在大槐树下,她一点没有感觉羞涩,相反每个从这里路过的行人反倒一见这场景,都情不自禁地低下头。老太太,也够爷们的,北京那些年流行的“板爷”,老太太堪称“板奶奶”。
顺着西顶再向西,就是什么浴室,什么理发店、什么五金店,什么废品收购站之类的商家,拐过来,进入一条南北方向的路,还有粮店、菜站、文化站、街道办的工厂、邮局、农贸市场,等等。再向北就是著名的火器营了。
那条街道当时有一个只有一间房的小邮局,邮局的局长是一个头发花白的老爷爷,每次去邮寄东西,或者取邮包什么的,都能够见到老爷爷,隔着一个半人多高的一个台子,小孩去估计都看不到台子里面。老爷爷说话有耐心,说的什么都像深思熟虑的样子。那个胡同拐弯处的小邮局,只要一进胡同,抬头就能够看到胡同深处的邮局的大牌子。邮局大门冲着东面,大门边冲着南边紧挨着就是一户人家,有时到邮局人多了,把自行车排满了邮局门口都排到了那家人家,惹得人家不高兴。
大街中间位置有家粮店,那年代不仅仅是买米买面去那里,买个什么面条,什么挂面啊,什么绿豆啊,什么小米啊……都要去粮店。粮店的经理住火器营,那时大概四五十岁的样子,每天都忙忙碌碌,也是蓝靛厂街的名人,一举一动都被大家关注着。有一年好像是小米卖得很火,排队买小米的人都恨不得排到了大街上,他一边称着小米,一边说还是社会变化大啊,以前不值钱的都值钱抢着买……随着时间的推移,先是超市也卖粮食了,再后来粮店已经很少有人去了,再后来那片区域改造,平房都已经消逝。
这条大街是蓝靛厂最重要的商业区,吃喝拉撒的都离不开这条街,2000年左右改造之后,这里只剩下了立马关帝庙和西顶,还有立马关帝庙北面一点的当年蓝靛厂小学,很多很老的一辈人,都是在那里上的小学。解放前,蓝靛厂一带只有这一所小学。
20世纪90年代到这里的公交车只有360支线一趟车,从动物园一直开到空军学院的,远一点的还有374支线,从公主坟到颐和园的,路过这里,站设在蓝靛厂大桥。360支线,几乎是蓝靛厂人都坐过的线路,几乎承载了一代人的记忆。90年代初有个瘦瘦的小伙子卖票,那年代的公交车都是单机车,没有售票员的座位席,售票员要一边招呼人上车,然后最后一个上车,再向售票员喊一声“走——嘞——”车开起来才能够走。然而也有失误的时候,我就见过,售票员还没来得及上车,司机“嘭”的一声关上门,一溜烟走了。售票员站在站台,这个骂啊,这个司机没脑子丢了售票员也不知道?360支线,在90年代还有一个售票员名人具体叫什么记不起了,外号叫老雕,人热情,说话幽默,在车上卖票时候段子不断,喜笑颜开,把全车厢的乘客的情绪都能够调动起来。那年代老雕应该就在40多岁,他幽默的语言风格,真惹得有的小姑娘敬佩得五体投地,有的小姑娘为了看他卖票,翻来覆去地一趟趟坐车,就是为了看他卖票……当然落花有意,流水无情,老雕是公交车的幽默明星,那些小姑娘的青睐也只是一个人生的段子而已,一笑而过。
后来随着这一带的改造,估计他们车队也在变动,如今再坐这些车的时候,那瘦瘦的小伙子和老雕等售票员都已经不见踪影。估计是退休了,算算年龄,他们也都到了退休的年龄了,一代人的风华,就这样过去了。
374路支线,是当比较好的公交车,是前后车厢的,比360支线看起来要“豪华”很多,可能是因为专门为来游览颐和园的游客而将好一点的车放在这个线路吧?我的一个表哥在那条线路当过售票员,因为听说过他在那条线路,坐车也没碰见过。有一次刚一上车,就听见他在喊我,我回头一看原来是他。
表哥是那个年代的时髦青年,相对我的土里土气,他选择的是另外一种人生。表哥一家和我家故事也很多,他爸妈和我爸妈做知青下乡一起在一个小村庄待过很多年。
很多老街坊,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环境的变化,演绎了一段段不是虚构的人生故事,或是因为拆迁之后的家庭成员的反目,或是面临着都市困境演绎了人间共风雨的亲情……这片古老的街巷已经蜕变为高楼林立,马路宽阔的现代化街区,老的蓝靛厂在一代代人的心里继续演绎着新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