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淀寺庙
- 中共北京市海淀区委宣传部 政协北京市海淀区委员会
- 4648字
- 2024-11-02 08:26:14
十方普觉寺(卧佛寺)
十方普觉寺坐落在西山脚下北京植物园内,始建于唐代贞观年间(627—649),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了,是北京现存最古老的寺庙之一。
卧佛寺原貌图
十方普觉寺最初名兜率寺,后曰寿安山寺、昭孝寺、洪庆寺、寿安禅寺、永安寺等,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重修,敕赐寺名“十方普觉寺”至今(“十方”指东、西、南、北、东南、西南、西北、东北、上、下十个方位),由于寺内供奉释迦牟尼涅槃像,故俗称“卧佛寺”。卧佛寺为敕建寺庙,各朝代皇帝多有临幸。清世宗曾誉此为“入山第一胜景”,“西山兰若之冠”。
十方普觉寺背倚寿安山,占地5万余平方米,坐北朝南,有东、中、西三路院落。中路为殿堂院,为全寺的中轴线,东路为僧舍院,西路是行宫院。前后五重殿宇,其后为园林区,建有亭、阁、堂、池。是中国佛寺早期的一种布局方法,这种平面布局在北京一带较少。
寺前甬道南端,1984年复建一座四柱三间三楼柱出头庑殿式仿木牌坊,灰筒瓦顶,朱红漆柱。朝南正楼额枋上书“智光重朗”,背面书“妙觉恒玄”。过牌坊是一条百米长的坡道,道路步步升高,两侧遮天蔽日的古柏从山麓延伸下来,将进寺的坡道分割成三路。
路的尽头是乾隆年间建造的四柱三间七楼琉璃牌坊,单檐歇山黄琉璃瓦顶,汉白玉须弥座,三个汉白玉圆门洞,黄绿琉璃的柱子,横额,斗拱,檐瓦。柱间隔以朱墙。两侧次楼匾上镶有琉璃砖拼接的二龙戏珠图案。琉璃牌坊华丽精美,五彩斑斓,堪称寺内一绝。牌坊中门上方镶嵌石匾,南面书“同参密藏”,背面书“具足精严”,是乾隆皇帝的御笔。
牌坊后是月牙形放生池,亦称“月池”、功德池,东西长30.8米,南北最宽处9.5米,周围有石栏围护,中间架单拱汉白玉石桥,桥宽3.8米,汉白玉栏板雕刻着花纹,小巧而典雅。过桥两侧是草坪和花圃。放生池前钟楼和鼓楼分列两厢,东钟西鼓,重檐歇山灰瓦顶。钟鼓楼均为方形,面阔6.2米,双层高8.1米。
卧佛寺琉璃牌楼
过桥就是山门殿,面阔三间,大式做法,歇山筒瓦顶,正中门额上高悬“十方普觉寺”匾额,黑底铜字,原匾为清雍正皇帝题写,现匾额是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补题的。此山门殿为后建,明代时“以窣堵波为门”,即以塔为门,与现今的山门式样截然不同。山门殿有东西配厅各五间(前三间吞廊),大式做法,硬山箍头脊,筒瓦顶,门窗为普通式样。配厅南侧各有西配房三间与南配房相接,配厅北侧各有西配房五间与东西配殿相连。山门殿内两侧有4米高的金刚二力士像,身材雄伟,左称密执金刚,右称那罗延金刚。一位怒颜张口,一位忿颜闭唇,人们俗称其为“哼哈二将”。
过山门殿就是天王殿,面阔三间,飞檐歇山顶。殿内原有一尊铜质小弥勒佛和一铁磬,门额上悬“汝心无往”匾。匾和佛像均毁于“文革”中。天王殿有配殿各三间,面阔11.95米,进深面阔7.9米,大式做法,歇山筒瓦顶。殿内正中是袒胸露乳、大腹便便的弥勒佛,慈眉善目,满脸堆笑。弥勒佛背后站着护法神韦驮,身穿古将军服,手持金刚杵。东西两厢为泥塑彩绘的四大天王,即:东北面的东方持国天王,因能护持国土而得名。其身白色,怀抱琵琶,守护东胜神洲;东南面的南方增长天王,能令他人增长善根,其身为青色,手持宝剑,守护南瞻部洲;西北面的北方多闻天王,是财富之神,其身为绿色,手持宝伞,守护北俱卢洲;西南面的西方广目天王,能以净眼观察守护人民,其身为红色,手持蛇类,守护西牛贺洲。四大天王高大威武,形象生动。天王殿有配殿各三间,面阔11.9米,进深7.9米,大式做法,歇山筒瓦顶。
天王殿后便是寺内最大的三世佛殿,殿面阔五楹,进深三间,长24.32米,宽13.5米,单檐歇山绿琉璃瓦顶,黄琉璃瓦剪边,为寺中最大佛殿。门额上高悬匾额“双林邃境”,木托铜字,乾隆御笔。匾下有抱柱楹联:“翠竹黄花禅林空色相;宝幢珠络梵语妙庄严”,为末代皇帝之弟爱新觉罗·溥杰补题。大殿内供奉三世佛像,正中为娑婆世界的释迦牟尼佛,结跏趺坐,身边有一老一少两大弟子,即伽叶和阿难。东边为东方净琉璃世界的药师佛,结跏趺坐,左手持钵,右手持药丸。西边是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结跏趺坐,双手叠置足上。三世佛两侧为十八罗汉泥塑彩绘坐像,像高1.79米。罗汉为坐像,感情形态刻画细腻入微,有的沉思,有的假寐,有的讪笑,有的傲恃,神态多样。但是,卧佛寺三世殿内的十八罗汉与其他寺庙不同,东南角上的那尊罗汉戴帽穿靴,身着墨绿色双龙戏珠袍的是乾隆皇帝。传说乾隆认为自己已经修行到罗汉果位,有一次来卧佛寺,就传令把真罗汉去掉一个,塑上自己的像,凑足十八个。三世佛后面是观音像,一足盘膝,一足下垂,称为“自在观音”,生动、自然、和蔼可亲。三世佛殿有东西配殿各三间,东配殿为伽兰殿,西配殿为祖师殿。
三世佛殿后面是卧佛殿,为寺内主殿,面阔三楹,单檐歇山绿琉璃瓦顶,黄琉璃瓦剪边。佛殿建筑面积196平方米,略小于三世佛殿。门额上悬匾额“性月恒明”木匾,为慈禧皇太后题写。门两侧有抱柱楹联:上联为“发菩提心印诸法如意”;下联为“现寿者相度一切众生”,为溥杰先生补题。殿内宝床上即元代至治元年(1321)铜铸的释迦牟尼卧像。卧像长一丈六尺,重十万八千斤。据说是为了纪念唐僧往返十万八千里西天取经的艰苦历程。佛像头西面南,倒身侧卧状。双腿直伸,右手曲肱托手,左手自然平舒放于腿上,面部安详,体态自如。塑像浑朴精致,表现了佛教艺术净化、肃穆的风格和元代高超的冶炼铸造技术。据《元史·英宗记》记载:为了铸造卧佛,当年“冶铜五十万两,役卒万余人,历时十年,耗银五百万两”。这尊佛像是中国最大的铜制卧佛像,在世界上也是独一无二的。塑像表现的是释迦牟尼在印度拘尸那迦城临终时向他的弟子吩咐后事的情景。在卧佛像周围,环立着释迦牟尼的十二弟子,亦称“十二大士”、十二圆觉,均为大乘菩萨。十二弟子表情严肃,神态沉痛,手持荷花,俯首而立。仔细观看,发现十二弟子的服饰、体态略有不同,因为他们出自不同的年代。最早的圆觉像应为元代塑造,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现在西面三尊和东面的两尊便是元代的作品。而北面的五尊佛像,在1954年植物园接管之前,因为大殿后墙坍塌时被砸坏,于1955年重新修复。而东面最南端的两尊佛像,则是在“十年动乱”中被砸毁,于1973年重塑的,为木雕像。由于雕塑家精心处理,不明底细的人很难分辨出来。卧佛殿幔帐低垂,后墙上悬挂匾额“得大自在”,为乾隆皇帝御笔。佛前桌上摆放着“五供”和“八宝”,五供即香炉、蜡台和花瓶。“八宝”是佛教的八件法器:名称为法轮、右转海螺、宝伞、胜利幢、吉祥结、宝瓶、金鱼、莲花。
在卧佛殿的后面是一座两层楼阁,即藏经楼,面阔五间,带廊,卷棚硬山箍头脊,灰筒瓦顶。东西两侧各有三间北配房。相传这里曾经藏有玄奘自印度带回的经书。
卧佛寺三世佛殿
以上为中路建筑,中路两侧建有东西跨院。
东路院寺僧起居处所,共有南北五进院落,自南而北依次为大斋堂、大禅堂、霁月轩、清凉院,均为四合院式建筑。最后为供奉该寺开山祖师的祖师院。
西路为行宫院,是皇帝临幸居住休息之地。行宫采用四合院带回廊的建筑形式,自南而北排列,前后五重院落,三座行宫。第一重是宫门前院,有宫门三间,卷棚硬山灰筒瓦顶。院内西厢房两间,东侧耳房一间。为皇帝停车马銮舆之用。第二重院为水泉院,迎面有叠起的假山。院中有一长方形水池,池上架有平桥。第三重院落为一行宫,为皇帝办公之所。院内北房七间,面阔19.1米,进深7.15米,硬山箍头,卷棚筒瓦顶,前带廊。东西配房各七间。南墙中间开垂花门,门东西两侧原各有两组假山石,名曰“积云”做法。由垂花门至东西配房至正面北房,原有游廊相连。沿廊北行,进入二行宫院,名“含清斋”,为帝后歇息之处。院内北房五间,面阔19.6米,进深9.8米,硬山箍头,卷棚灰筒瓦顶,前带廊,两侧附耳房各两间。院中复叠假山,与前院假山迥然不同。假山长30米,高约5米,南北深10米。清代乾隆皇帝十分钟爱这假山。假山放置于此,既起到影背墙的作用,也在园林造景中起到点睛之笔。再北边是以水作景的三行宫院,院内北房五间,现改为敞厅,面阔22.2米,进深9.3米,硬山箍头脊,卷棚灰筒瓦顶。院中有方形大水池,石围栏相护。池东为佛殿西墙,池西有外封内敞的红柱游廊,廊北接三行宫院,南接二行宫院,长42.2米,共十六间半。此院以水景取胜,为皇帝纳凉观舞娱乐之所。院北有“古意轩”,敞厅北侧为山崖,不设围墙,令人有意犹未尽之感。各行宫建筑为清代乾隆后期所建。
卧佛像
卧佛寺不仅有宏伟的建筑、精美的佛像,还有茂密的丛林、扶疏的花木,亭阁、假山、水池点缀其间,使卧佛寺成为一处雅静的寺院。寺前古柏遮盖着百米坡道,古寺红墙掩映在柏林之中,显得更加神圣与深邃。琉璃牌坊前几株古槐,树干合抱,浓荫匝地,体现出古寺历史的悠久。寺院内古柏苍松林立,枝虬叶碧,许多大树都是建寺时栽种的,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寺庙内散植百余棵腊梅,每年冬天自11月陆续开至次年3月。尤其是天王殿前东边的一株北京最大的古腊梅闻名遐迩。相传为唐代建寺时栽植,中间曾死去,后来从原来的根旁又长出了这株腊梅,一般称其为“二度梅”,这株腊梅高约6米,冠幅8米。金黄色的花瓣,紫红色的花心,枝茂花繁,清香袭人。三世佛殿两侧各有一株银杏树,东雌西雄,传说也是建寺时所植。巨伞般的树冠护卫着佛殿,深秋金色的扇形叶如彩蝶翻飞飘荡,在蓝天、红墙的衬托下格外璀璨。因此,该树被誉为佛国宝树。卧佛寺以娑罗树著称。明朝《帝京景物略》亦载:“游卧佛寺,看娑罗树……”
据清代史书记载,卧佛寺“殿前有娑罗树二,来自西域。相传建寺时所植,今大三围矣。”据说该树的种子是玄奘去印度取经时带回来的。《帝京景物略》载:“寺内即娑罗树,大三围,皮鳞鳞,枝槎槎,瘿累累,根抟抟,花九房峨峨,叶七开蓬蓬,实三棱陀陀,叩之丁丁然。周遭殿墀,数百年不见日月,西域种也。”明人于奕正曾作《娑罗树歌》:
不知老树年何庚,西山一簇娑罗名。
大叶小叶青如剪,千螺万螺绕根生。
阶前数亩数百载,日影不向其中行。
耳中惟闻雨大作,出树乃见天空晴。
人间谁欲为知旧,汉柏是弟秦松兄。
谭子昂首为余说,嵾山曾见蔽日月。
卧佛寺内还有牡丹、丁香、玉兰、碧桃、樱花、荷花、睡莲、翠竹等花灌木,将古寺打扮得青春焕发。卧佛寺西面有四角重檐的万松亭;巨大的盘石上建有观音阁;大盘石下有小泉;池旁堆假山,紫藤垂挂,地锦舒蔓,修篁摇翠,碧桃吐艳。在佛殿后面的半山腰,修建寿山亭。站在亭中凉风习习,目极四野,既可俯瞰卧佛寺全貌,又可远眺京郊美景。
卧佛寺始建于唐代贞观年间(627—649),距今已有1300余年。当时名为兜率寺,寺内供奉着旃檀佛像一尊。金代以前的详细情况因为战乱资料被毁,已漫不可考。据梁思成先生考证,唐代的卧佛寺规模不大,其时似只有三门殿至卧佛殿一路院落。香檀木雕刻的卧佛像供奉在今三世佛殿处。经过元、明、清历朝帝王对卧佛寺的扩建、修缮,卧佛寺才具备了“开山第一刹”的规模。
元代是卧佛寺的鼎盛时期,历时十年的大修,使十方普觉寺焕然一新,名声大噪,成为西山有名的大刹。元代卧佛寺始称寿安山寺,中期称大昭孝寺,元末称洪庆寺。明代始称寿安禅寺,崇祯年间改称永安寺。历经宣德、正统、成化、嘉靖、万历等朝5次翻建修葺。清雍正年间,怡亲王允祥出资对卧佛寺进行了大规模的修缮。竣工后,雍正碑文记述了修寺的缘起并敕赐寺名“十方普觉寺”。乾隆年间,有一次进行大规模修缮,使卧佛寺变化很大。明清两代,卧佛寺还以藏经著称。明清的很多皇帝都曾向寺里赐过经书。新中国成立后,北京市政府拨款对卧佛寺进行修缮,1955年9月20日工程竣工,并对游人开放。
1957年10月28日列为北京市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又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