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云寺

妙云寺位于玉泉山西路普安店路南,寺始建于清乾隆年间(1745—1747)。

山门、古树

后殿

妙云寺坐南朝北,俗称“倒座庙”,为一进三楹院落。有山门、前殿、配殿及后殿,前殿为歇山式建筑,小巧精致,后殿面阔三间,两边各出厢房三间。歇山式门楼上嵌有“石居”石匾。院内松柏参天,遮阴蔽日。门前两株古槐,路北还有一株,约有数百年树龄。整座寺院古朴而幽雅。据有关资料记载,正殿之南有池,池中有石灰岩假山,原为小花园。院内原有无字碑两通,现均不见,山门南有汉白玉石碑两通。当时妙云寺里供奉多尊佛像,有两位僧人居住。据《日下旧闻考》记载:该寺建成时,恰逢乾隆皇帝临驾香山途经此地,但见红日高照,祥云紧随,金辉四映。乾隆帝即景叹曰:“妙哉,云也!”寺里僧人闻听后,认为是“天逢御赐”,故将寺称为“妙云寺”。

前殿

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三月,刘墉为其父刘统勋服丧期满还京,乾隆皇帝念刘统勋多年功绩,且察刘墉器识可用,诏授内阁学士,任职南书房,十月任《四库全书》馆副总裁。当时圆明园里的文渊阁刚刚建成,《四库全书》总纂之处便设在这里,而刘墉却居住在东城驴市胡同(宣统年间,以其谐音称礼士胡同),因往返文渊阁颇为费事,便在玉泉山附近买下了一处居所,即妙云寺。刘墉虽对佛教研究不深,但礼佛、敬佛,所以令僧人每日上香。他居住在西厢房,两间为客厅及书房,一间为卧室。他每天乘轿子经静明园、清漪园往返于圆明园。刘墉曾手书对联:“闲中觅伴书为上,身处无求睡最安”。一直到乾隆四十五年(1780),四年中他出入妙云寺一切从简,从不张扬。乾隆四十五年(1780)刘墉被授湖南巡抚。次年初返京,任都察院左都御史,三月任南书房,此后一直在京为官。尽管住在城里,但妙云寺的居室仍为他用。他喜欢京西的景色,特别是玉泉山与香山之间,庙宇众多,且有大面积的稻田,一派江南景色,所以他时常到此小住,或静心阅读古籍,或与僧人谈禅,或到乡间赏景,颇为遐意。断断续续地在妙云寺隐居了近20年。直到70多岁,年老体弱,乘轿子跋涉四十里到妙云寺实在难以消受,且在嘉庆皇帝的再三劝说下,将妙云寺上缴朝廷,此后直到去世再没有到过该寺。从此,妙云寺除了两位僧人守寺外,整个寺院空荡荡的,闲置了多年。

嘉庆二十一年(1816)妙云寺被嘉庆皇帝赐给了山东巡抚贵泰作为家庙。光绪三十年(1904)贵泰的后人将家庙卖给驻藏大臣张荫棠(清末民初著名外交家),但张家不信佛,便将寺内供奉的泥胎佛像拉倒,改建为别墅,取名“石居”,并将山门上妙云寺的石匾拆下,换上了由张荫棠题写的“石居”石匾。正殿后的石灰岩假山,辟为花园。

民国二十四年(1935)张荫棠病逝。后来,吴佩孚、于右任、熊希龄、蒋梦麟等均曾驻足落脚此地,成为文人墨客聚谈的雅地。“七七事变”后,“石居”曾被协和医院占用,“文革”期间曾为几家单位先后占用,后长期闲置。后由海淀区打井队、老干部局及香山街道所用。因年久失修,主体建筑已经很破旧了,院内杂草丛生,山门及院墙外被附近村民私搭乱设的建筑所包围,但寺院的整体结构未被破坏。2009年后,海淀区对寺庙山门、前、后、配殿都进行了重新修缮,整座寺院焕然一新,现为书画收藏处,未对外开放。2001年海淀区公布为海淀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