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淀寺庙
- 中共北京市海淀区委宣传部 政协北京市海淀区委员会
- 1728字
- 2024-11-02 08:26:24
香岩寺
香岩寺坐落于海淀区永丰屯村南,俗称“香松寺”,明时称“弥勒院”。寺中清康熙六十一年重修香岩寺碑记称:弥勒院在三叉柳树村,即今永丰屯,为敕建寺院,始建年代不详。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重建,改为“香岩寺”(亦作“香喦寺”)。《日下旧闻考》引《大清一统志》称:“香岩寺在昌平州永丰屯,旧称弥勒院,本朝康熙五十九年重建,改今名。”被誉为“京北第一寺”“名盖京北”的古老寺院。
香岩寺山门
寺坐西朝东,五进院落,中轴线宽34米,长200米,左右为跨院,南为生活区,北为禅堂。当年全盛时期共有数百间房屋,号称京西近山大寺,农历三月万寿节、四月佛诞日、八月中秋节都要开设道场,演戏庆祝。
天王殿
寺自东向西分别为双卷棚戏楼,面阔三间,20世纪50年代被毁。迤西为一字影壁,影壁前为三间面阔10米、进深5.4米的山门殿,每间各开一穿通门,现仅存基石。原山门为殿式建筑,三门并立,象征佛教教义中的“三解脱门”,即空门、无相门、无作门。三门成拱券式,以石雕筑就。从现存散落的30件雕件看,分别精雕细刻着二龙戏珠、猿猴献寿、瑞兽流云等儒、道、释三教内容的浅浮雕,虽然部分雕件被残毁,但其形象仍神采奕奕,保留着当年工匠们精湛的技艺和该时代的雕刻艺术水平,对宗教及其艺术史的研究具有极高的价值。山门额上曾为“敕建香岩寺”的康熙皇帝御笔,今已不得见。山门两侧各置铁狮一尊,现仅见基石。据说在大跃进年代,铁狮连同寺中的三口大锅、一口铸满《金刚经》文的铜钟一起被砸碎“大炼钢铁”了。山门左右有钟楼和鼓楼,现已无痕迹。继而西行,为哼哈殿,内供哼哈二将立像于左右,威风凛凛,怒目圆睁,为寺的保护神。现存大殿基址面阔三间9.4米,进深5.2米,前有月台面阔12.7米,进深6.3米。月台左右原各有一碑立于龟趺之上,现仅存康熙六十一年重修香岩寺碑一块扑卧栏地,其楷书字迹大部分漫漶。碑高2.4米,宽1米,厚0.37米。
大雄宝殿
天王殿为面阔三间14.1米,进深11.5米的建筑,硬山调大脊,通堂门,哼哈殿与其以一廊相连。殿外两侧紧贴山墙各建仿木结构砖砌门楼一座,将前后院隔开。门楼面阔3.5米,进深1.4米,饰以松梅瑞兽等砖雕件,虽形制不大,却极尽玲珑之致,惜南侧门已为残垣。殿中正面原供奉端坐的本尊大肚弥勒佛,弥勒佛背后为手持宝杵的护法神韦驮将军。四大天王立像守护左右。
出天王殿前行为大雄宝殿,面阔三间14.85米,进深11.7米,硬山调大脊,吞脊之鴟吻,旋子彩绘。前有石砌月台,面阔9.1米,进深8.9米,三面设台阶。是寺院中最主要和规模最大的建筑主体,为寺院中心建筑,显示了中国传统建筑中“中庭高堂”的设计思想。原殿前设有香炉、经幢等。大雄宝殿是供奉释迦牟尼之所,两侧为十八罗汉。香岩寺塑像今皆毁,只有天王殿、大雄宝殿成为现存的建筑主体。据当地老人讲,大雄宝殿西边也属香岩寺的庙产,过去也是殿堂建筑,尚待考古发掘。按照佛教寺院的一般格局看,在中轴线上依次应为法堂和毗卢阁。法堂,也称讲堂,是宣讲佛法僧众集中处,仅次于大雄宝殿的主要建筑。殿内一般安置佛像外,还设法座,又称狮子屋。在堂中高台上设座,名曲盝床。其前设讲台,供小佛坐像。下设香案,两侧设听席,左钟右鼓,上堂说法时鸣之。毗卢阁,是明朝寺院常设的殿堂,供法、报、化三佛,还供万佛小像,故又称万佛楼。
寺中轴主建筑两侧配殿现存北侧古建房屋14间,其余皆圮。按佛教寺院常规布局其北应为方丈室、伽兰殿,南为祖师殿、罗汉堂。而在当地百姓有云:哼哈殿北为娘娘庙,右为药王殿,但无据可考。院内有银杏树、槐树及楸树等古树。
新中国成立后,曾为永丰屯小学、中学占用,1998年迁出,1999年1月经海淀区政府批准,被列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4月进行全面修缮。
娘娘殿
现已恢复院落三进,包括山门、后山门殿、天王殿、大雄宝殿及钟、鼓楼和左右配殿:娘娘殿、伽蓝殿、药王殿、三圣殿、地藏殿、观音殿。大殿面阔三间,前有月台,硬山调大脊,梁枋上有彩绘。其中山门殿保留了许多原来的石雕,价值较高,共有三座石券门,精雕细刻组成各种图案,如麒麟瑞兽、儒家人物、花草珍禽……栩栩如生,雕工精致。此外,天王殿前两通石碑,其中北侧一座为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御制碑,碑身保存较完整,碑首雕刻雄劲有力,鳌座为新修,为清代石碑中之佳作。修缮后已有僧人住入。
香岩寺1999年公布为海淀区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