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照寺

普照寺位于海淀区苏家坨镇徐各庄村西,大觉寺北约500米山坡下。始建于明天顺五年(1461),明弘治六年(1493)、清顺治十三年(1656)等年重修。

山门

普照寺坐西朝东,四合布局,由南、北两个院落组成。南院为正院,有山门、正殿、南北配殿组成。山门拾级而上,面阔一间,歇山顶,石拱券门,门上镶嵌有石匾额,上刻有“普照禅林”四字。山门两侧各建有一便门,门间墙壁上镶嵌有“万古长春”四个大字。院内正殿三间,硬山调大脊,面积90平方米,明间后檐建有抱厦,后被德国传教士改为天主教神龛。正殿两侧建有耳房各两间,南北建有配殿各三间。院内有明代所植古银杏一株,及汉白玉石香炉座等石刻。北跨院为僧房,共有房屋16间,以回廊相接。其东房五间建筑形式独特,后檐出有卷棚顶抱厦三间,苏式彩绘,作为寺中的戏台。

照壁

寺前建有水池,由石雕龙口注入清泉,水早已干涸。池东原建有大门、影壁等,1970年因修建铁路,大门被拆除,影壁被隔于铁路之东。

据1958年文物普查档案记载,寺内原有明天顺五年(1641)《敕建普照寺记》碑、弘治六年(1493)《重建普照寺碑记》碑,以及成化十五年(1479)《大明诰封圆修慈济国师塔铭》碑、成化十六年(1480)《五台净戒禅师铭》碑、明正德四年(1509)《大明故内官监太监罗公塔铭》碑等,但现均已毁。寺内有“定演寿记”碑,系元大德年间之物。

民国时期,该寺曾被德国传教士租用,并将正殿抱厦改建为天主教神龛。

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这里是中共北平市委、平西情报站的重要活动场所。

解放后,该寺一直为北京林业大学管理使用,未进行过大规模建设,基本保持原有形式。

1984年被公布为海淀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为市文物保护单位。

普照寺及银杏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