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韩幹《牧马图》《照夜白图》与韩滉《五牛图》鉴赏

鞍马人物画在唐代十分流行。唐代的风俗是爱马和养马。马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同时也是不可少的娱乐工具,如“打马球”即为唐代最为流行的运动之一。当然,马对唐王朝的强盛所起的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唐太宗把他一生骑过的六匹骏马:“拳毛騧”“什伐赤”“白蹄乌”“特勒骠”“青骓”“飒露紫”刻在他的陵墓壁上,即“昭陵六骏”。唐代人和坐骑的关系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

1. 韩幹

韩幹(约706—783),京兆(今陕西西安)人,是天宝年间的画家,官至太府寺丞,“尤工鞍马”。初时师从曹霸,后来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现传世作品有《牧马图》和《照夜白图》等。

① 《牧马图》。画着一黑一白两匹马,养马人骑在白马上。人物和马匹的形体结构用细劲的线条准确地勾绘,马匹外形肥硕雄壮,反映出唐代的恢弘气度和风格。

② 《照夜白图》。全图仅画一匹拴在马厩内的高头白马。“照夜白”是唐玄宗的坐骑。马用强韧有力的线条勾成,用墨不多,浅浅渲染,表现了这匹马虽被拴于厩内,仍嘶叫腾跃的情景。韩幹画的马,据记载外形都十分肥大,故杜甫有诗曰:“幹惟画肉不画骨,忍使骅骝气凋丧。”这是因为太平盛世,帝王贵族都喜欢养马,马匹的生活也十分优越,所以马的外形都比较肥硕健壮。

《牧马图》(韩幹)

《照夜白图》(韩幹)

2. 韩滉

韩滉(723—787),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宰相韩休之子,本人也曾官至金紫光禄大夫,浙东西两道节度使,左仆射同平章事,封晋国公。他擅画田家风俗景物,尤以画牛“曲尽其妙”。南宋陆游赞其画:“每见村童牧牛于风林烟草之间,便觉身在图画,起辞官归里之望。”现存世的《五牛图》是他的代表作,它生动地描绘了五头牛不同的形体状貌,姿态各异,或行或立,或俯首,或昂头,动态十足。其中一牛完全画成正面,视角独特,显示出作者高超的造型能力。全图布景仅有一棵小树,但却生动地表现了乡里田间的野趣。

《五牛图》问世后,收藏者包括赵构、赵伯昂、赵孟頫、乾隆等著名人物。在明代,它几易其主。清兵入关后一度下落不明,直到乾隆年间,才从民间收集到宫中珍藏。1900年,八国联军洗劫紫禁城,《五牛图》被劫出国外,从此杳无音讯。20世纪50年代,它被一位寓居香港的爱国人士发现。

1950年初,周恩来总理收到一位爱国人士的来信,信中说,唐代韩滉的《五牛图》近日在香港露面,画的主人要价10万元港币,自己无力购买,希望中央政府出资尽快收回国宝。周总理立即给文化部下达指示,鉴定真伪,不惜一切代价购回,并指示派可靠人员专门护送,确保文物安全。文化部鉴定《五牛图》确系真迹后,经过多次交涉,最终以6万元港元成交。《五牛图》回到故宫时,画面洞孔累累,残破不堪。故宫博物院组织专家,用了几年时间,才将它修复完好。

《五牛图》(韩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