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顾恺之传世摹本鉴赏

顾恺之(348—409),字长康,小字虎头,晋陵无锡人(今江苏省无锡市)。杰出画家、绘画理论家、诗人。顾恺之博学多才,擅诗赋、书法,尤精人像、佛像、禽兽、山水等绘画,与曹不兴、陆探微、张僧繇合称“六朝四大家”。顾恺之有《论画》《魏晋胜流画赞》《画云台山记》三篇画论传世。顾恺之作画,意在传神,在当时享有极高的声誉。历代的画史著述都对他有很高的评价,他也是六朝时期唯一有画迹传世的画家,现存他的作品有隋唐或宋人的摹本《女史箴图》《洛神赋图》和《列女仁智图》。

1. 《女史箴图》

《女史箴》为西晋文学家张华(232—300)所作,他撰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据说是用以讽刺放荡而堕落的皇后贾氏。其内容是教育封建宫廷妇女们如何为人,如何自保的一些人生经验和道德箴条。现存《女史箴图》卷共计九段,形象地描绘了冯媛挡熊、班婕妤辞辇、同床异梦等故事,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动人形象,从她们的身姿仪态中透露出这些古代宫廷妇女的身份与风采。图中人物神态宛然,细节描绘体物精致,所画的妇女端庄娴静,极符合《女史箴》中的箴戒条律。笔法连绵细劲,设色典雅滋润,图卷笔墨简澹,画论称其勾勒所用的线条如“春蚕吐丝”“春云浮空,流水行地。”这种勾线的方法,强调了古质的精神,后世称其为“铁线描”,说明它体现了书法用笔中的遒劲笔力。

《女史箴图》(局部,顾恺之,唐代摹本)

2. 《洛神赋图》

三国魏文学家曹植的《洛神赋》熔铸神话题材,通过梦幻境界,运用铺张扬厉的手法,描写了一幕可歌可泣、动人心魄的人神恋爱悲剧,从中也可以看出曹植在失意中不忘对理想的追求。《洛神赋图》以相思、相会、离别、怀恋四种情绪回环的过程构成画面,每个单元以人物活动为中心安排场景,起伏有致,布景设物也以人物的行动和感情作为依归,以几乎是意识流的方法,描绘了曹植对洛水之神的爱慕以及神人殊隔、不能交接的惆怅。画中洛神衣带飘逸,神态从容,目光凝注,表现出关切、犹豫的神情;曹植的形象体现了贵族诗人的风度,表现出惆怅若失的思恋状态。《洛神赋图》色彩明快、艳丽而富于装饰性,画面或是天上或转至人间,亦幻亦真。整幅画因线条的运用而韵味深长,或流畅自然,挺细坚劲,或连绵匀称,一气呵成,意淡而高雅,线条的意蕴与画面深长悠远的情感相辅相成,形式和内容达到完美的统一。

《洛神赋图》(局部,顾恺之,唐代摹本)

3. 《列女仁智图》

《列女传》为汉刘向所著,又名《古列女传》,是古代妇女的历史故事集。该书分《母仪》《贤明》《仁智》《贞顺》《节义》《辨通》《嬖孽》七门。分别记叙古代妇女的善言嘉行。《列女传》中故事通俗而生动,叙事朴实简洁。《仁智》15篇,写密康公母、楚武邓曼、卫灵夫人、鲁臧孙母、晋羊叔姬、鲁公乘姒、赵将括母等15位历代明智的妇女。《列女仁智图》为绢本墨笔,淡着色,纵25.8厘米,横417.8厘米,所画有49人之多。

该藏画经考证,有些地方因破损而错接。从绘画图卷看,《列女仁智图》的人物形象、动作、服装、画面构图,与《女史箴图》都相差无几,只是没有背景而已。这类教化故事在封建社会是很受欢迎的,顾恺之为此创作了专门的程式,一直影响到宋代。

《列女仁智图》(局部,顾恺之)

《斫琴图》(顾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