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纹病

轮纹病又称粗皮病、瘤皮病,在果实上还称轮纹烂果病,俗称“水烂”,是梨树上的一种重要病害,在全国各梨产区均有发生,特别在夏季多雨潮湿果区发生为害较重。该病既可为害枝干导致树势衰弱、甚至树体枯死,又可侵害果实导致果实腐烂,造成严重损失,有些果园重病年份梨果采收后烂果率达50%以上。

【症状诊断】轮纹病主要为害枝干与果实,有时也可为害叶片。

枝干受害,初期以皮孔为中心产生瘤状突起(彩图3-207),随即病斑扩大,逐渐形成近圆形坏死斑,灰褐色至暗褐色;而后,坏死斑中部凹陷,边缘开裂翘起呈马鞍状(彩图3-208);在衰弱树或衰弱枝上,病斑突起不明显,但扩展面积较大(彩图3-209)。第二年,病斑继续向外扩展,在老病斑外形成环状坏死斑,秋后病斑边缘开裂翘起(彩图3-210)……病斑如此连年扩展,则形成以皮孔为中心的轮纹状病斑(彩图3-211),病斑连片导致树皮粗糙,故俗称“粗皮病”(彩图3-212、彩图3-213)。病斑的二年生坏死组织上逐渐散生出小黑点(彩图3-214),衰弱树或衰弱枝的一年生病斑上也可产生小黑点(彩图3-215),潮湿时小黑点上可溢出灰白色黏液。病斑一般较浅,对枝干为害程度较轻;但在弱树或弱枝上,病斑常深入皮层内部,造成树势严重衰弱,甚至枝干死亡。

彩图3-207 病斑呈褐色瘤状突起

彩图3-208 枝干上的一年生病斑

彩图3-209 病斑隆起不明显

彩图3-210 枝干上的二年生病斑

彩图3-211 枝干上的多年生病斑

彩图3-212 许多病斑导致枝干呈粗皮状

彩图3-213 有时枝干上许多病斑均突起不明显

彩图3-214 二年生病斑上散生许多小黑点

彩图3-215 病斑表面逐渐散生出小黑点

果实受害,多在采收前后发病,不同品种发病早晚稍有不同。初期,病斑以皮孔为中心,先形成近圆形水渍状褐色小斑点(彩图3-216);扩大后,病斑表面多呈颜色深浅交错的同心轮纹状(彩图3-217),有时轮纹不明显(彩图3-218~彩图3-221);病组织呈淡褐色软腐,并可直达果心(彩图3-222),有时表面伤口处可溢出淡褐色汁液(彩图3-223、彩图3-224);后期,病斑表面可散生出许多小黑点(彩图3-225),其上也可溢出灰白色黏液(彩图3-226)。不同品种果实症状表现稍有差异,主要表现在病斑颜色和深浅交错的轮纹上(彩图3-227~彩图3-232)。严重时,一个果实上可形成多个病斑(彩图3-233),造成果实大部分腐烂(彩图3-234)。套袋果或贮藏期果实发病,病斑表面有时可产生灰白色菌丝层(彩图3-235)。病害流行年份,常造成大量果实腐烂、落地(彩图3-236),损失惨重。

彩图3-216 果实上的许多初期病斑

彩图3-217 果实上的典型轮纹病斑

彩图3-218 果实病斑有时轮纹不明显(鸭梨)

彩图3-219 果实病斑有时轮纹不明显(酥梨)

彩图3-220 条件适宜时,病斑扩展迅速,轮纹不明显

彩图3-221 贮藏环境中的病果,轮纹多不明显

彩图3-222 病组织呈淡褐色腐烂

彩图3-223 病斑伤口处有淡褐色汁液溢出(树上)

彩图3-224 病斑伤口处有淡褐色汁液溢出(贮藏果)

彩图3-225 病斑表面散生有许多小黑点

彩图3-226 病斑小黑点上可溢出灰白色黏液

彩图3-227 雪花梨轮纹病病果

彩图3-228 黄冠梨轮纹病病果

彩图3-229 莱阳茌梨轮纹病病果

彩图3-230 巴梨轮纹病病果

彩图3-231 红巴梨轮纹病病果

彩图3-232 砂梨轮纹病病果

彩图3-233 严重时,病果上有许多轮纹病病斑

彩图3-234 多个病斑导致果实腐烂

彩图3-235 贮运环境中的病果,表面可产生灰色霉层

彩图3-236 树上许多果实受害

叶片受害发生较少,病斑多从叶缘开始发生,近圆形或不规则形,有明显轮纹(彩图3-237、彩图3-238)。初期病斑为褐色,渐变为灰褐色至灰白色,表面也可产生小黑点。严重时病叶干枯脱落。

彩图3-237 叶片正面的大型轮纹状病斑

彩图3-238 叶片背面的病斑

【病原】贝伦格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borenge-riana de Not),属于子囊菌亚门核菌纲球壳菌目;自然界常见其无性阶段,为轮纹大茎点霉(Macrophoma kuwatsukai Hara),属于半知菌亚门腔孢纲球壳孢目。病斑表面的小黑点即为病菌的分生孢子器,灰白色黏液为分生孢子黏液。

【发病规律】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器在枝干病斑上越冬,在病组织中可存活4~5年甚至更长。第二年条件适宜时(多雨潮湿),小黑点中溢出大量分生孢子(灰白色黏液),通过雨水飞溅或流淌进行传播,从皮孔侵染枝干及果实。枝干发病后,当年一般不产生病菌孢子,所以该病没有再侵染,但初侵染期很长。果实受害,从落花后10天左右开始,到皮孔封闭后结束;若皮孔封闭后遇暴风雨造成果实大量伤口,病菌还可从伤口侵染为害。病菌在果实上具有潜伏侵染特性,幼果期侵染的病菌到果实近成熟期才逐渐发病,采收前后为发病盛期。病菌侵染枝干,在整个生长季节均可发生,但以7、8月份的雨季侵染较多。

果实轮纹病的发生轻重与生长前期降雨状况密切相关,一般每次雨后均会形成一个病菌侵染高峰。降雨早、次数多、雨量大、雨日长,病害发生重,反之则轻。干腐病菌也是果实轮纹病的重要菌源。树势衰弱枝干受害较重;果园内枯死枝(包括用于树体开张角度的带皮支棍)及周围防护林上的枯死枝较多,果实轮纹病一般发生较重。

【防控技术】以搞好果园卫生、消灭越冬菌源为基础,及时喷药保护果实为重点,加强栽培管理、壮树防病、适时果实套袋为辅助(图3-11)。

图3-11 轮纹病防控技术模式图

1.搞好果园卫生,消灭越冬菌源 结合修剪,彻底剪除各种枯死枝。发芽前刮除枝干轮纹病病斑及干腐病病斑的变色组织,并集中销毁,减少越冬菌源。刮病斑后全园喷施1次铲除性药剂,杀灭枝干上残余的越冬病菌。铲除效果较好的药剂有:30%戊唑·多菌灵悬浮剂400~600倍液、41%甲硫·戊唑醇悬浮剂400~500倍液、60%铜钙·多菌灵可湿性粉剂300~400倍液、77%硫酸铜钙可湿性粉剂300~400倍液、45%代森铵水剂200~300倍液等。喷药时,若在药液中混加有机硅类或石蜡油类农药助剂,可显著提高铲除效果。枝干轮纹病严重果园,也可刮病斑后枝干涂抹铲除性药剂,枝干涂药以甲托油膏[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植物油=1∶(20~25)]、30%戊唑·多菌灵悬浮剂50~100倍液、41%甲硫·戊唑醇悬浮剂50~100倍液等药剂效果较好。

2.及时喷药保护果实 关键为喷药时间和有效药剂。一般从落花后7~10天开始喷药,10~15天1次,连喷3次药后套袋,不套袋梨则继续喷药到果实皮孔封闭后结束。不套袋果的具体喷药时间、次数应根据降雨情况决定,雨多多喷,雨少少喷,无雨不喷,并尽量在雨前喷药(选用耐雨水冲刷药剂),且喷药应均匀周到。常用有效药剂有: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或500克/升悬浮剂800~1000倍液、30%戊唑·多菌灵悬浮剂800~1000倍液、41%甲硫·戊唑醇悬浮剂800~10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500克/升悬浮剂600~800倍液、430克/升戊唑醇悬浮剂3000~4000倍液、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2000~2500倍液、90%三乙膦酸铝可溶性粉剂600~800倍液、250克/升吡唑醚菌酯乳油2000~2500倍液、80%代森锰锌(全络合态)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5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70%丙森锌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等。

3.加强果园管理 增施农家肥等有机肥,按比例科学使用速效化肥,合理调整结果量,培强树势,提高树体抗病能力,减轻枝干轮纹病为害。尽量实施果实套袋,既可减少喷药次数,又可提高果品外观质量。果实套袋以在落花后1~1.5个月内进行综合效果较好。果实生长中后期适当增加叶面喷肥,补充树体营养,培育壮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