霉心病

霉心病又称心腐病、果腐病,是为害苹果果实的主要病害之一,在我国各主要苹果产区均有发生,以元帅系苹果受害最重,有的果园元帅系苹果采收期的果实带菌率高达70%~80%。幼果期常引起大量落果,中后期至贮运期导致果实大量腐烂。

【症状诊断】霉心病只为害果实,从幼果期至成熟采收期、乃至贮运期均可发生,但以果实近成熟期至贮运期为害最重。发病后的主要症状特点是:从心室开始发病,逐渐向外扩展,导致心室发霉或果肉从内向外腐烂(彩图2-331),直到果实表面(彩图2-332)。初期,病果外观基本无异常表现,而心室逐渐发霉(产生霉状物);有的病果后期病菌突破心室壁可以向外扩展,逐渐造成果肉腐烂(彩图2-333、彩图2-334),最后果实表面出现腐烂斑块。严重的霉心病,可引起幼果早期脱落,心室坏死,心室内产生粉红色、灰白色或灰绿色等颜色的霉状物;轻病果不脱落,可正常成熟,至近成熟期后逐渐发病。根据症状表现霉心病可分为两种类型。

彩图2-331 心腐型病果,尚未烂至果面

彩图2-332 烂至果面的心腐型病果果面

彩图2-333 粉红聚端孢霉心腐型病果

彩图2-334 交链孢霉心腐型病果

霉心型 主要特点是心室发霉,在心室内产生粉红、灰绿、灰白、灰黑等颜色的霉状物,只限于心室,病变不突破心室壁,基本不影响果实的食用(彩图2-335)。

彩图2-335 霉心型病果

心腐型 主要特点是病变组织突破心室壁由内向外腐烂,严重时可使果肉烂透,直到果实表面,腐烂果肉味苦,经济损失较重(彩图2-336)。

彩图2-336 已烂至果面的心腐型病果

【病原】可由多种弱寄生性真菌引起,均属于半知菌亚门丝孢纲,单独侵染或混合侵染。较常见的种类有:粉红聚端孢霉[Trichothecium roseum(Pers.)Link]、交链孢霉[Alternaria alternata(Fr.)Keissler.]、头孢霉(Cephalosporium sp.)、串珠镰孢(Fusarium moniliforme Sheld.)、青霉(Penicillium sp.)等。心室内的霉状物即为病菌的菌丝体、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

【发病规律】病菌在自然界广泛存在,没有固定的越冬场所,可在许多基质上繁殖生存。主要通过气流传播,在苹果开花期通过柱头侵入。病菌侵染柱头后,通过萼筒逐渐向心室扩展,当病菌进入心室后而逐渐导致发病。霉心病发生轻重与花期湿度及品种关系密切,花期及花前阴雨潮湿病重,北斗及元帅系品种高感霉心病,富士系品种发病较轻。部分品种的抗病性主要表现为抗侵入(心室),萼筒封闭、萼心距大的品种抗病菌侵入(心室)(彩图2-337),病害发生轻;萼筒开放、萼心距小的品种易导致病菌侵入(心室)(彩图2-338、彩图2-339),病害发生较重。病菌侵入心室后,品种间的抗病性差异不明显。另外,果园低洼、潮湿,树冠郁闭,树势衰弱,病害一般发生较重;采收后苹果常温贮藏,病害发生为害较重,且贮藏时间越长发病越重。

彩图2-337 萼筒封闭的抗病品种(富士)

彩图2-338 萼筒开放的未受害果实

彩图2-339 萼筒开放的病果

【防控技术】以花期喷药预防为中心,结合加强果园管理与低温贮藏运输(图2-16)。

图2-16 霉心病防控技术模式图

1.加强果园管理 增施农家肥等有机肥,科学施用速效化肥,培育壮树,提高树体抗病能力。结合修剪,及时并彻底剪除各种枯死枝,促使树冠通风透光,降低环境湿度。

2.科学喷药预防 根据栽培品种及往年苹果受害情况决定是否需要喷药,元帅系苹果一般均需喷药预防,往年采收期病果率达3%以上的果园尽量喷药预防,关键为喷药时间和有效药剂。初花期、落花70%~80%时是喷药关键期,一般果园或品种只在后一时期喷药1次即可,重病园或品种则需各喷药1次。常用有效药剂或配方为:1.5%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200~300倍液、30%戊唑·多菌灵悬浮剂800~1000倍液、41%甲硫·戊唑醇悬浮剂700~8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或500克/升悬浮剂800~1000倍液+80%代森锰锌(全络合态)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等。花期用药必须选用安全药剂,以免发生药害。落花后喷药,对该病基本没有防控效果。

3.低温贮藏运输 果实采收后在1~3℃下贮藏运输,可基本控制病菌生长蔓延,避免采后心腐果形成。